入夜,李文忠所部的營盤之內,響起陣陣歡聲笑語之聲,由於此戰表現出色,晚飯時送來了大量的酒肉,這可是好東西。兵士們立刻歡天喜地的痛飲了起來。
不少人紛紛過來給蕭俊敬酒,口中異常尊敬的稱呼他爲“先生”,在兵士們的眼中,蕭俊簡直就是諸葛在世,其實蕭俊只不過是利用豐富的知識,使用了一個並不算太複雜的計謀。
蕭俊酒量不佳,若是一一飲下的話,怕是早就被灌趴下了,爲了避免出醜,有損“高人”的形象,只好客氣的婉拒了兵士們的好意,最後,乾脆直接躲進了帳蓬裡。
“高人”大都是性格怪僻,特立獨行的,對於蕭俊此舉,兵士們反倒覺得十分的正常,倒也沒有再來打擾他。
蕭俊在營帳之內尋了本書,正在觀看,忽然帳簾一掀,遊擊將軍李文忠走了進來,遞給了蕭俊一碗酒,說道:“你的煙攻之計謀劃得不錯,是個當軍師的好料子,你這娃兒才十六歲,就這般老辣,當真是難得,今日大勝,當把酒言歡,痛飲一番纔是,怎麼見你一個人躲到這裡,可有什麼心事?”
蕭俊笑道:“學生不勝酒力,爲免出醜,有失體面,便一個人躲了進來。”
李文忠聞聽此言,笑道:“爲將之道,當多和屬下的兵士們親近,雖然你現在還不是將,但若是想在軍中發展,還需在這方面多多注意,總不能弄得太孤僻。”說完將手中酒一飲而盡,拍了拍蕭俊的肩膀,轉身出去了。
蕭俊思量了半晌,起身端着酒碗走了營帳,卻見一名年過六旬的老者帶着幾名隨從走進了營盤之內,這老者面色紅潤,下頜一縷山羊鬍須,身上無形之中散發出一種居移氣,養移體,久居高位形成的官威。此人正是江西提督趙國祚,曾任浙江總督,官爵顯赫。
衆兵士見提督大人入營,立刻紛紛跪拜,趙國祚擺了擺手,讓衆人起來,卻徑直走到蕭俊的面前,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問道:“今日的煙攻之計,可是你這個小娃娃想出來的?”
蕭俊恭聲道:“正是。”
趙國祚點了點頭說道:“不錯,你今日作戰勇猛,表現出衆,能看出來,你是個人才,有沒有興趣在軍中發展?”
蕭俊對於武官是不敢興趣的,就算是刀尖舔血,九死一生,歷盡千辛萬苦,熬白了頭,坐到了一品提督的位置又如何?能夠直接歸自己統領的,也只不過數千兵痞罷了,而對於文官來講,一個知縣轄下便有數萬百姓,況且藩亂之後,便極少有戰爭了,武官們更是變成了擺設,派不上多大用處。搖了搖頭委婉的說道:“學生實在是不喜歡這種每日裡打打殺殺的日子,如果有機會,學生倒是希望能做一個文官。”
趙國祚拈了拈鬍鬚,微笑着說道:“人各有志,也不能強求,若是有一天,你能夠牧養一方百姓,有什麼難處,可來尋找老夫。”
蕭俊聞言再次深施一禮道:“多謝軍門大人美意。”
趙國祚與蕭俊簡短的聊了數句之後,便離開了營盤,蕭俊見無人再過來勸酒,便隨意的取來些酒,自斟自飲了起來。
………………
第二日清晨,數萬賞銀如數送了過來,軍士們立刻興高采烈的開始分銀子,算上炸死的,蕭俊共斬殺二十八人,得銀八百四十兩,柳雷斬殺十六人,得銀四百八十兩,其他哨騎斬殺的人數大抵也就柳雷這個水準,約十五六人左右,不過哨騎們兩兩一組,互相照應,戰場之上生死相依,都是鐵得不能再鐵的兄弟。而墊背的自然要吃些虧,因此都是兩人的賞銀合起來再平分的。
蕭俊雖然缺銀子,卻也不能壞了規矩,自然也是要如此分的,柳雷卻說什麼也不幹,說道:“我得的又不比其他哨騎少,這法子是你想的,你表現的也最出色,我若是分了你的銀子,豈不是要天天被人在背後罵。再說了,你還有不少的債呢。”
蕭俊見狀,也只有作罷。至於第一個衝上城頭的二百賞銀,幾乎所有的哨騎全部賭咒發誓說絕對是蕭俊第一個先衝上去的。而後邊跟進的第二梯隊,許多人更是拍着胸脯作證,是先生第一個跳上去的。於是盛情難卻之下,蕭俊便收下了這二百兩。
當初從周軍兵士的屍體上恰好翻出了三千多兩銀子,於是便用這筆銀子將當初每人湊出的五兩銀子還了。
此次作戰的賞格,發給兵士按每斬一人,得銀三十兩,但若是上報給兵部,肯定要比三十兩多上不少的,多出來的銀子,自然是按規矩,裝進從親王往下的各級武官的腰包。
略作休整之後,大軍乘勢追擊,一直追到長沙城下,與周軍血戰了三天三夜後,不勝,退回袁州固守,蕭俊趁機託四海標行將九百兩銀子,以及月娘的線索送到佟爺那裡,算算日子燕氏應該剛剛生下了小寶寶,正是需要銀子補補身子的時候,因此,也給母親捎去了二百兩。除去標銀,身上所餘銀兩加上過些日子的補餉,應該還有二百兩。
………………
清康熙十六年的三月,嶽州城附近的一處山腳密林之中,正潛伏着兩位少年。
“我說秀才,我們真要進那嶽州城嗎?”其中一個看上去眉清目秀的少年望着遠處巍峨的城牆有些神色不安的問道。
另一個同樣眉目清秀,但卻有着幾分英武之氣的少年亦是凝望着遠處的雄城,思慮了半晌說道:“還是我一個人進去吧,你在外邊接應,我是本地人,口音也是當地的,絕不會露出什麼破綻。”
“嗯,這樣也好,進城之後適當的探查一下就趕快出來,至於你那小媳婦兒的事情,之前都已經連續弄錯兩次了,這第三次未必就準,行事且莫過於魯莽,反倒把性命搭了進去。”先前那少年頗有些關切的說道。
這二人正是蕭俊和柳雷,清軍有明哨和暗哨,明哨大都十人一組,探察敵軍動向,做爲大部隊行動的耳目,暗哨大都深入敵境,化整爲零,做各種刺探,隨着清軍的節節勝利,周軍開始龜縮在幾個大城附近,挖下深溝,壘起高牆,這明哨基本上就派不上什麼大用場了,於是清軍開始大量使用暗哨,進入城中探查虛實。
前些日子,佟爺第三次將月娘的消息送了過來,說岳州城內的棲鳳樓有幾個新閨女要出閣,其中有一個有一個名叫明月的姑娘,亦是三年前被棲鳳樓從劉二爺手中買來的,雖然探查不出具體來歷,但眉眼特徵和月娘極似,口音亦是本地人,年齡也差不多。這所謂的出閣,即是要“開門接客”,蕭俊得知此消息後,心中十分焦急,立刻以有着本地口音爲由,領了探查嶽州的暗哨。和柳雷趕了過來。
蕭俊和柳雷正商議着如何進城和接應之事,忽然一陣煙味飄入了鼻中。
蕭俊輕輕嗅了幾下,不禁有些疑惑的說道:“哪裡飄來的煙味兒?這附近可沒有什麼人家,想必是有人在林中生火。能在野外樹林之中生火的,必定不會是尋常百姓,我們過去看看是怎麼回事?”
柳雷也沉聲道:“我們過去看看,說不定會探查到什麼有用的東西。”
二人相互使了個眼色,悄悄的向密林深處摸了過去,僅走了不到一盞茶的時間,便見到林子深處的一塊空地之上,正架着柴火,上邊吊着一口大鍋,鍋裡的水開得正旺,而在旁邊的樹上則捆着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旁邊還有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兒。
此時林中正有四名粗漢,其中一人拿着刀,不時的掐着小女孩的皮肉,臉上掛着令人作嘔的笑容,笑道:“小丫頭,別害怕,一害怕肉就酸了,味道可不好,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