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迎敵

蕭俊見這武官盛氣凌人的模樣,不由得微微挑了挑眉,軍營之中,拉幫結派,鄉黨盤踞,上官欺壓普通軍士的事情他倒是時有耳聞,沒想到剛一進軍營就被自己碰上了,剛纔將飛霜送入馬廄的時候,他倒是留意了一下,這些精銳的馬匹還是相當不錯的,當然比飛霜要差些。

蕭俊沒有立即回話,而是低聲向柳雷詢問道:“這楊千總是否也是隸屬於巡撫張大人的撫標營?”

柳雷點頭輕聲道:“嗯,這楊千總也是從洪山營出來的。”

蕭俊略沉吟了一下,見這楊千總臉上似乎現出了一絲不耐之色,這纔不卑不亢的淡淡道:“第一,這馬是張憲臺送的,你若是有膽量便拿去;第二,在下並非白丁,乃是拔貢的身份,以在下十五歲的年紀將來說不定官位比您楊千總還要大些。第三,學生亦非出身貧寒,乃是江南豪族子弟,您拿了學生的馬,學生倒是無所謂,就怕家族長輩會想不開。第四,臨來之前,家族長輩擔心學生的安危,花重金從工部請了一杆三雷連擊銃,還請楊千總幫忙賞鑑一二。”

蕭俊話音剛落,立刻飛快的從身邊的毛皮之中拽出改良後的三眼銃,在手中耍了個槍花,淡淡道:“只需輕輕釦動這扳手,便可瞬間連放三銃,陣前斬敵,可是犀利無比啊。”

楊千總萬萬未曾料到蕭俊的背景如此之深,有些狐疑的望着蕭俊手中做工複雜,奇形怪狀的三眼銃,在麾下諸多將士的衆目睦睦之下,一時卻又有些下不來臺階。

蕭俊見狀,知道自己這番言語起了效果,語氣略緩和了一些,淡淡道:“楊千總若是喜歡此馬,拿去倒也無妨,只不過此馬性烈,學生擅長養馬,暫且將此馬先寄放在學生這裡,待將來穩妥了,再送給楊千總也不遲。”

楊千總見蕭俊給他了一個臺階,倒也不太敢繼續強要蕭俊的馬,而是沉吟了一下淡淡道:“你既然和這柳雷十分要好,那便補充到丙哨吧,身爲秀才,自然是不是能埋沒了你的長處,以後出哨,這書記和勘畫之事就交由你來做,不過這個職位要通曉蒙語和滿語,你要抓緊些時間多多練習。”清廷爲了提防綠營兵,故意將綠營兵分得極散,星羅棋佈,象撒沙子一般,撒得到處都是,而且營以下建制十分混亂。不少塘汛幾人便設一把總,幾十人便設一千總。結果遇到戰爭集結到一起時,造成了諸多不便。

這些精銳哨騎的建制是以每十人爲一哨,既然是精銳,探查能力自然遠非普通哨騎可比,因此每次出哨查探敵情,都要有人對敵人的詳細情況做些書面記錄,或者繪製山川河流圖形等等,精銳哨騎之中識字之人極少,因此這負責記錄之人地位就極高,在本哨之內僅低於哨長。

蕭俊見這楊千總主動向自己示好,臉上掛上了一絲淡淡的笑意回道:“遵命。”

楊千總碰了個不軟不硬的釘子,大感無趣,隨即轉身迅速離去。

這楊千總剛一離開,一位年近三旬,身材壯實的長臉漢子便走了過來,拍了拍蕭俊的肩膀,頗爲豪爽的說道:“俺是丙哨的哨長錢大壯,以後你就跟着俺混了,咱們這些好漢和外邊那些兵可不一樣,軍中習慣以綽號相稱,你既然是個秀才,那便稱呼你相公吧,沒想到咱們哨里居然來了個秀才,呵呵。”

這個時代等級觀念極重,其他的軍士見蕭俊居然是個文秀才,倒也有幾分敬重,紛紛收起輕漫之心,過來和蕭俊相見,報上自己的大號和綽號,口中“相公、相公”的喚個不停。

蕭俊卻是十分的鬱悶,這些人稱呼自己相公之時,那淫?蕩的笑容、猥?瑣的眼神,若是有不明底細之人在一旁,十個怕是至少有九個半會認爲自己是那種“相公”。

隨後的數日之內,蕭俊每日裡和精銳哨騎們一起操練,相互熟悉,練習配合。有時也會和步營合練戰陣,慢慢的融入到了軍營的生活之中。

這一日黎明,天色剛剛微微泛白,一陣緊急的集合號角之聲,忽然打破了拂曉的靜謐,原本一片死寂的軍營立刻一片忙亂、人聲嘈雜了起來,在各級武官的呼喝聲中,兵士們穿戴整齊,手持各式武器迅速跑到校場之上排成了一營營方陣。近五百馬兵則是牽着馬匹同樣列成了數排。

半柱香的時間過後,近四千軍士便肅立於校場之上,軍容雖然不算整齊,卻也是刀槍林立,黑鴉鴉的好大一片,倒也有些威勢。

又過了片刻,一位身形魁梧,身着鑲藍旗棉甲的中年漢子,緩緩走上校場中間的高臺,此人名叫桑額,漢軍旗鑲藍旗人,乃是統領這數千營兵的湖廣總兵官。

桑額清了清嗓子,環視了一眼臺下的營兵,大聲道:“賊軍昨日已於十五里外的楊柳寨紮下營寨,我等奉命出擊迎敵,凡陣斬敵一名者,賞銀五兩。敢擅自退卻者,斬。此戰至關重要,南漳若失,荊州腹背受敵,孤立無援,危在旦夕,爾等家眷俱在湖北,荊襄若是有失,賊軍長驅直入,爾等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俱在眼前,這大災之年,成爲流民就意味着死亡,爾等已無退路,都明白了嗎?”

營兵們聞聽此戰竟然關係到家眷的生死存亡,頓時熱血沸騰了起來,臉上的神情也都是充滿了果決之色。齊齊怒喝道:“明白。”

桑額見軍心可用,這才稍稍放下心來,大聲道:“現在立刻埋鍋造飯,用過朝食後出發。”

兵士們立刻緊張的忙碌了起來,蕭俊整理了一下飛霜的鞍具,又檢查了一下身上的武器,一根簡化後的狼憲長槍,一柄質量上乘的重劍,一塊可掛在手臂上的馬盾,一張拉力約爲三石的步弓,一張拉邊約兩石的馬弓,還有秘藏於腰間的三眼銃,他從未經歷過軍陣廝殺,心中不免有些緊張。柳雷見狀,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不用怕,我們這些有本事的騎兵都是在最後壓陣的。”

隨後卻又加了一句:“當然,如果輪到我們出擊的時候,必是情況十分危急之時。”

蕭俊的心中更加的緊張了。

…………………

難得的吃了頓飽飯之後,清軍立刻拔營起寨,與其他幾路清軍匯合,於正午之前,在漳河之南列陣,以桑額所部爲主力,共約五千人列成左中右三營,以前營遊擊存柱帶馬步兵約一千五百人居左,左營遊擊華善率馬步兵約一千五百人居右,右營遊擊李文忠率馬步兵一千八百人居中。

桑額率餘下中軍標兵至漳河北,與八旗軍“觀敵?陣”。當然若是有人敢退卻,他們不會介意將其射殺於河中。

清軍這樣佈陣倒是頗有些背水一戰的意味。

蕭俊此刻和約二百名相對比較精銳的馬兵列陣於中營的側後方,暫時倒也沒有什麼事情可做,而步卒們則是在緊張的佈下陣勢,蕭俊前世看過不少國外的戰爭大片,因此倒也大致的,對冷熱兵器結合時代的戰爭場面有所瞭解,不過清兵伙食極差,盔甲簡陋,身體矮小單薄,自然不能夠象西方騎士兵團那般身披重甲,靠蠻力衝擊作戰,因此無論戰術、戰法還是陣法上都是頗有些不同的,相對於西方的戰兵,東方兵士更注重將身體敏捷靈活的優勢發揮出來。

清軍所佈下的陣勢乃是承襲於著名的諸葛八陣,是八陣之中鶴翼之陣的變種,左中右三營,每營從前到後共設五陣,第一陣,將數門神威將軍炮、中型佛郎機等輕炮、中炮及弓箭部隊列於陣前,左右散開交錯排列。鐵炮在前,弓矢在後,此陣以遠程攻擊武器爲主,但在弓箭手之後設有百餘名長槍兵守護。

第二陣,於前鋒設有武藝精熟的百餘名刀盾手,這些軍士俱是軍中精銳,不僅移動迅速,突擊能力亦極強,敵軍突破第一陣的攔截和封鎖之後,勢必以雷霆萬鈞之勢撲擊本陣,此時由這些軍中精銳完成對敵人的第一波攔截,重挫敵鋒。在這些前鋒的身後則是第二陣的主力,設有五百名長槍手,每排百人,計五排,呈弧形,根據實戰需要,或是拉直迎擊正面之敵,或是深度彎曲痛擊側翼之敵。

第三陣設五百人,此陣爲預備隊,亦呈弧形排列,在第二陣人員傷亡時,迅速由第三陣補入,當戰況慘烈,第二陣力怯不能戰之時,由第三陣迅速前突轉爲第二陣,第二陣則迅速後撤休整,第三陣亦有保護中軍之責。

第三陣之後,便是本營中軍本陣,主將和傳遞號令的鼓角、號旗皆居於其中,設二百移動速度極快的中軍遊兵,手持短刀大盾,來回迅速遊動,應付各種突發狀況,如敵輕騎騷擾側翼時,則以此遊兵迅速遊動到側翼,持盾擋住敵騎飛來的箭矢。

最後則是末陣,是全軍的奠後部隊,通常由第二陣的百餘名先鋒精銳在完成第一波攔截後,迅速撤到最後,結成末陣,一旦戰況不利,全軍被迫後撤,則由第一陣最先撤到縱深的弓箭手完成對追敵的第一波攔截,之後便由這些精銳配合遊兵對敵追擊的前鋒做出第二波攔截,掩護本營主力撤退。弓箭手撤至縱深之時,除有掩護全軍後撤之責外,亦有保護側翼,防止敵騎來襲的責任。

而馬軍則是獨立於大陣之外,位於大陣的側後,隨時準備出擊殲敵或是以其強大的機動力量護住大陣薄弱之處。因三營之中,中營人數多出三百,因此各陣配置的兵力相對左右兩營略多些。

第123章 定計第22章 科考第116章 策論第121章 鄉勇第35章 搏殺第132章 殘匪第74章 接陣第76章 刺客第143章 戰前第109章 密謀第7章 拜師第97章 相認第138章 參將第39章 精銳第119章 離別第80章 交戰第134章 收益第117章 回家第74章 接陣第27章 亂起第131章 葡萄第144章 對恃第28章 求活第103章 鄉試第142章 入甕第162章 見聞第45章 烏合第58章 分贓第157章 羣毆第137章 弟子第36章 逃亡第119章 離別第3章 追殺第51章 對陣第129章 猛轟第153章 炮第15章 幼妻第15章 幼妻第33章 藩亂第13章 讀史第26章 身世第162章 見聞第18章 拷問第41章 回城第119章 離別第42章 圖謀第142章 入甕第96章 售曲第98章 條件第20章 投毒第66章 辦法第103章 鄉試第102章 別院第10章 官司第91章 遇襲第136章 田稅第104章 柳眉第165章 脫困第110章 會試第134章 收益第162章 見聞第12章 習文第50章 迎敵第28章 求活第132章 殘匪第120章 蘭州第65章 強攻第112章 繡坊第46章 之衆第72章 強敵第164章 過隘第26章 商議第34章 陷井第90章 婉真第34章 陷井第2章 燕氏第91章 遇襲第128章 入彀第119章 離別第97章 相認第162章 見聞第86章 心病第21章 驚魂第85章 秋月第103章 鄉試第8章 授藝第85章 秋月第65章 強攻第67章 攻臺第121章 鄉勇第56章 攻寨第132章 殘匪第114章 放榜第160章 收網第57章 屠寨第120章 蘭州第25章 親事第166章 回衙第33章 藩亂第83章 贖銀
第123章 定計第22章 科考第116章 策論第121章 鄉勇第35章 搏殺第132章 殘匪第74章 接陣第76章 刺客第143章 戰前第109章 密謀第7章 拜師第97章 相認第138章 參將第39章 精銳第119章 離別第80章 交戰第134章 收益第117章 回家第74章 接陣第27章 亂起第131章 葡萄第144章 對恃第28章 求活第103章 鄉試第142章 入甕第162章 見聞第45章 烏合第58章 分贓第157章 羣毆第137章 弟子第36章 逃亡第119章 離別第3章 追殺第51章 對陣第129章 猛轟第153章 炮第15章 幼妻第15章 幼妻第33章 藩亂第13章 讀史第26章 身世第162章 見聞第18章 拷問第41章 回城第119章 離別第42章 圖謀第142章 入甕第96章 售曲第98章 條件第20章 投毒第66章 辦法第103章 鄉試第102章 別院第10章 官司第91章 遇襲第136章 田稅第104章 柳眉第165章 脫困第110章 會試第134章 收益第162章 見聞第12章 習文第50章 迎敵第28章 求活第132章 殘匪第120章 蘭州第65章 強攻第112章 繡坊第46章 之衆第72章 強敵第164章 過隘第26章 商議第34章 陷井第90章 婉真第34章 陷井第2章 燕氏第91章 遇襲第128章 入彀第119章 離別第97章 相認第162章 見聞第86章 心病第21章 驚魂第85章 秋月第103章 鄉試第8章 授藝第85章 秋月第65章 強攻第67章 攻臺第121章 鄉勇第56章 攻寨第132章 殘匪第114章 放榜第160章 收網第57章 屠寨第120章 蘭州第25章 親事第166章 回衙第33章 藩亂第83章 贖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