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官司

沒過多久,王二虎的母親楊氏也過來了,見蕭俊醒了過來,不由得長長的出了口氣,歉聲道“我家那二小子真不省心,竟然弄出這麼大個事兒來。還好沒出人命,謝天謝地,這有十兩銀子,買點東西,給俊哥兒補補身子,大妹子大人有大量,小孩子之間的事情,您也別往心裡去。”

燕氏黑着臉,接過十兩銀子,將院門呯的一聲狠狠的關上,讓楊氏吃了個閉門羹。

燕氏正生着悶氣,門外卻再次響起了敲門聲,緊接着一個慢條廝理的聲音在門外響起:“嫂嫂在嗎?吾是隔壁的孫子遠。”

燕氏聽到是時常教導兒子學問的孫子遠,略微平復了一下憤怒的心情,這纔將門再次打開,卻見楊氏已經離開,此時站在門外的是一位二十出頭的青年,這青年面容白淨、劍眉星目,模樣倒也算俊朗,只是看上去有些文弱。

雖然衣衫陳舊,但顯然這青年十分注重儀表,不僅粗布衣袍漿洗得十分乾淨,就連身上的補丁都是用相同的布料,打得大小一致,顯得十分整齊。

“我在隔壁聽說俊哥兒醒來了,特意過來看看,嫂嫂瘦得這般厲害,可要保重身體,若是有什麼體力活兒要我幫忙,儘管在牆這邊喊一聲就是。”孫子遠十分誠懇的說道,同時略有幾分心疼的看着燕氏。

“不勞凡孫先生了,等過幾天俊兒傷好利索了,我還讓他去您那裡學字讀書,長點兒學問,到時候還少不得要麻煩孫先生。”燕氏客氣的說道,這孫子遠是個孤兒,不過爲人卻十分機靈,年幼的時候,不知道使了什麼手段討得了一位朱知縣的喜歡,成爲朱知縣的貼身僕童,跟了朱知縣幾年,長了不少學問,便萌生了考取秀才的想法,在清代,考取秀才需要經過縣試、府試和院試三關,成爲秀才後,最後再參加覆紅榜決定名次。

這孫子遠利用朱知縣近隨的關係,以及縣試十六歲以下童生錄取標準比較低這一漏洞,成功的通過了縣試,不過以後接連參加府試均打道回府,這朱知縣在臨湘一共當了五年知縣,在第二任上由於手下貪沒得太狠,受到連累,被罷了官,孫子遠只好離開縣衙,在一家客棧找了一份帳房的差事,寫寫算算,勉強度日,雖然不致一日三餐不濟,但也沒有什麼餘錢兒,平時攢下的一點兒銀錢基本上全用做參加府試的路費了。因手中無錢,又沒人張羅,因此至今一直單身。

“好說,好說,俊哥兒聰明伶俐,子遠十分喜歡,一定會傾囊相授。”孫子遠十分熱情的說道。

“孫叔,說話算話,不許反悔。”蕭俊眨巴着眼睛說道。

“那是自然,我每日上午都會閒着無事,儘管來找我便是。”孫子遠十分認真的說道。

“對了孫先生,你在縣衙呆過幾年,可否通曉這告訟之事?”燕氏忽然問道。

“告狀?嫂子莫非要告那王二虎當街行兇?”孫子遠劍眉一挑,有些疑惑的問道。

燕氏臉上現出恨意,銀牙緊咬着說道:“那王二虎平日裡就時常毆打俊兒,這次又險些將俊兒打死,若是不懲治這廝,說不定哪回再次失手,俊手怕是性命難保,這次妾身定要到公堂之上討個說法,讓那王二虎以後再也沒有機會欺負俊兒。”

孫子遠聞聽此言,略略沉吟了一下,說道:“按我大清律例,七歲以下致斃人命,可依律減免,十歲以下、七歲以上致斃人命者,若死者年齡長兇犯四歲以上,可減免,若所長止三歲以下,擬絞監候,蓄意殺人未死者,與謀殺同罪。由此推斷論罪,這王二虎今年九歲,按律當處絞刑,秋後處決,這可是一條人命,嫂子當真要致王二虎於死地?”

燕氏聞聽若是真的打起官司,會要了王二虎的命,也是不由得猶豫了一下,但隨即輕輕搖頭說道:“這王二虎還有個有本事的爹呢,不會這麼輕易死掉的,爲了俊兒將來着想,這官司妾身是一定要打的。”

孫子遠見燕氏心意已決的模樣,立刻應允道:“衙門每逢三、六、九日放告,今兒恰好二十三,是放告接狀的日子,嫂子稍等,子遠這就回去寫狀子,麻煩嫂子將當時的情景再說一遍。”

蕭俊在旁邊默默的看着燕氏與孫子遠商議告狀一事,他年齡還小,若是說出太過於成熟理智的話,怕是會引起二人的猜疑,因此始終保持沉默。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燕氏帶着蕭俊出現在了縣衙的門口,這個時代的衙門佈局,基本上都有固定的套路,就算有些差異也是大同小異,臨湘縣衙的最前邊是一道高高的轅門,呈牌坊狀,被稱之爲宣化坊,後邊大約二三十米處便是衙門的大門了,在大門之前,設有一面門鼓,這個時代是有擊鼓鳴冤的,不過那都是用來處理緊急案件的,蕭俊的案件雖然重大,卻不緊急,若是隨意的擊鼓鳴冤,驚擾了縣太爺的清休,那可是要受到刑罰責懲的。

由於今天是放告日,因此有一名手持木牌的差役守候在大門之前,專門負責接引告狀之人,這差役遠遠的見燕氏手裡拿着紙張,向大門走了過來,立刻迎了上來,故意板着衙門臉問道:“你二人可是來告狀的?”

燕氏再次恢復了大家風範,臉上掛着和煦的笑容回道:“民婦要狀告那王二虎謀害我兒性命,還請差爺引妾身去見縣太老爺。”

這差役被燕氏的風儀所吸引,不由得色咪咪的多看了她幾眼,這才收回目光,的回道:“按規矩,謀殺案繳納籤子費二兩,念你們孤兒寡母的,也不容易,就收一兩五錢吧,可帶錢過來?”

雖然朝廷明令規定打官司是不需要繳納費用的,但若是打官司的人太多,一點兒雞毛蒜皮的小事都來麻煩縣太爺,實在是讓人煩不勝煩,因此官吏們便想出了這樣一個主意,打官司要繳納籤子費。若是不交,這官司基本上是不會被受理的,籤子費通常從二三兩起價,輕微的案件,收費會略高些,,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讓百姓們心疼錢財,尋常的糾紛直接找宗族去解決,不會來麻煩縣太爺。

相反越是嚴重的案件,籤子費反而越低,甚至迫不得已還會免費受理。因爲重大的案件,若是不給受理,百姓們肯定會越級上告的,一旦如此,縣太爺可是要擔責任受懲處的,因此大案要案就算是沒錢也必須得受理的。甚至案件重大到一定程度,身爲縣官不能限期破案,會被直接奪職罷官。

當然收取籤子錢也會讓衙門多些進項,也是各級官吏中飽私囊的一種手段。

在大門內側靠左是迎賓樓,是專門接待上級或同級官吏、以及一些貴客的地方,縣衙刑房在這迎賓樓內找了一間屋子,專門在放告日收取籤子費,一位年約三旬的書吏此時在屋內專門負責受理此事。

這書吏收取了籤子費之後,又看了一眼燕氏的狀紙,這才慢條斯理的說道:“你的案子是命案,事實清楚,人證俱全,明府肯定是會受理的,既然如此,就一併把戳記費、掛號費、傳呈費、取保費、紙筆費、出結費、出票費、升堂費、坐堂費、衙門費這些費用都結了吧,念你們孤兒寡母的,生活不宜,就少收些,共計五兩。”

燕氏皺了皺眉頭,來的時候孫子遠倒是把這些都交待過了,這些胥吏和衙役們朝廷不給他們派發工食銀錢,基本上都是靠盤剝百姓爲生,比如這戳記費,孫子遠寫的狀子並不能作爲直接的呈狀,否則有訟棍之嫌,而是要有衙門的代書抄寫一遍,並且在底下籤上代書的姓名並蓋戳,以便覈查,才能做爲正式的狀紙。人命重案,未審結之前,原告和證人都要先行關押的,以免串供,這取保費對於她們母子來說,一個是婦人,一個不足十歲,因此可以變通一下,交由保長帶回看管,實際上就是可以回家。總之各種費用名目繁多,不一而足。若是不交,縱然是人命大案,也會拖拖拉拉,故意刁難,甚至有可能橫生枝節。

燕氏爲了打贏這官司,雖然有些心疼,還是不情不願的取出五兩銀子,臉上帶着肉痛的神色遞了過去。

許多告狀之人,銀錢不夠,都是打欠條先行賒欠的,然後用田畝所產慢慢償還,因此這書吏見燕氏直接就交齊了銀子,臉上立刻露出一絲笑容說道:“大嫂既然如此痛快,此案我等必定會多有照拂,大嫂還請放心。”

燕氏臉上勉強的擠出一絲笑容,福了一福說道:“民婦在這裡就先行謝過了。”

這持牌的差役等代書將狀子抄錄完之後,這才帶着燕氏母子穿過一條百米長的甬道,來到縣衙的第二道門戶儀門,從儀門右側的側門進去,便是縣衙大堂了,大堂和儀門之間隔着一處青磚鋪地的院子,佔地約不到一畝,蕭俊從未進入過縣衙,因此頗爲好奇的打量了起來,只見大堂正門棟樑上繪有花鳥彩繪,姿態各異,栩栩如生。門的兩側各有一根柱子,柱上嵌着對聯一副,右聯爲“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左聯爲“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中間則懸掛着“臨湘縣正堂”的金字大匾,筆力頗爲雄勁。

因是命案,按本縣的規矩,燕氏直接敲響了院中的銅鑼,意思是有重大案情需要立即審理。

鑼聲過後,燕氏拉着蕭俊徑直從敞開的正堂大門走了進去,這大門裡邊便是知縣大人的審案暖閣了,臨湘縣本任知縣王大人此時正端坐在暖閣靠近裡側的木製高臺之上,身前放着一張三尺法桌,桌上置放着文房四寶和令箭筒。身後則是一幅海水朝日屏風,屏風的上方則懸掛着“明鏡高懸”金字匾額。

燕氏垂着頭,拉着蕭俊徑直跪在左側的原告石上,此時王知縣的聲音也響了起來:“堂下所跪何人?可有什麼冤屈?”

第72章 強敵第130章 設伏第139章 土着第101章 滅匪第87章 襲擾第20章 投毒第59章 購院第51章 對陣第50章 迎敵第91章 遇襲第10章 官司第106章 爭豔第78章 少女第75章 象陣第14章 謀親第116章 策論第124章 暗流第127章 伏擊第16章 暗算第73章 戰象第129章 猛轟第36章 逃亡一百三十五章 主薄第74章 接陣第65章 強攻第71章 出城第150章 孤弱第98章 條件第88章 騎匪第31章 教導第114章 放榜第157章 羣毆第50章 迎敵第83章 贖銀第81章 匪退第97章 相認第152章 馬匪第118章 柳家第148章 誅連第110章 會試第11章 堂審第164章 過隘第143章 戰前第87章 襲擾第56章 攻寨第29章 追殺第95章 曲子第88章 騎匪第73章 戰象第112章 繡坊第94章 噬魂第155章 販售第35章 搏殺第12章 習文第71章 明月第73章 戰象第117章 回家第31章 教導第51章 對陣第15章 幼妻第99章 算計第164章 過隘第152章 馬匪第87章 襲擾第42章 圖謀第24章 秀才第47章 革職第162章 見聞第114章 放榜第48章 投軍第154章 算計第139章 土着第99章 算計第59章 購院第54章 陣斬第147章 深謀第8章 授藝第32章 閉關第110章 會試第88章 騎匪第77章 押運第36章 逃亡第99章 算計第22章 科考第63章 乞婦第89章 重騎第119章 離別第13章 讀史第63章 乞婦第146章 擊潰第56章 攻寨第69章 賞銀第131章 葡萄第73章 戰象第130章 設伏第47章 革職第147章 深謀
第72章 強敵第130章 設伏第139章 土着第101章 滅匪第87章 襲擾第20章 投毒第59章 購院第51章 對陣第50章 迎敵第91章 遇襲第10章 官司第106章 爭豔第78章 少女第75章 象陣第14章 謀親第116章 策論第124章 暗流第127章 伏擊第16章 暗算第73章 戰象第129章 猛轟第36章 逃亡一百三十五章 主薄第74章 接陣第65章 強攻第71章 出城第150章 孤弱第98章 條件第88章 騎匪第31章 教導第114章 放榜第157章 羣毆第50章 迎敵第83章 贖銀第81章 匪退第97章 相認第152章 馬匪第118章 柳家第148章 誅連第110章 會試第11章 堂審第164章 過隘第143章 戰前第87章 襲擾第56章 攻寨第29章 追殺第95章 曲子第88章 騎匪第73章 戰象第112章 繡坊第94章 噬魂第155章 販售第35章 搏殺第12章 習文第71章 明月第73章 戰象第117章 回家第31章 教導第51章 對陣第15章 幼妻第99章 算計第164章 過隘第152章 馬匪第87章 襲擾第42章 圖謀第24章 秀才第47章 革職第162章 見聞第114章 放榜第48章 投軍第154章 算計第139章 土着第99章 算計第59章 購院第54章 陣斬第147章 深謀第8章 授藝第32章 閉關第110章 會試第88章 騎匪第77章 押運第36章 逃亡第99章 算計第22章 科考第63章 乞婦第89章 重騎第119章 離別第13章 讀史第63章 乞婦第146章 擊潰第56章 攻寨第69章 賞銀第131章 葡萄第73章 戰象第130章 設伏第47章 革職第147章 深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