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造橋

重生於康熙初年

蕭俊想要研製火器,自然是爲了防身保命,若是能將這三眼銃改裝成瞬發手炮,黃家就算是派來高手高手高高手,只要不是偷襲,他也有把握一槍摞倒。不用象當初那般,被人追殺得跟孫子似的。

第二天,心裡充滿着期盼的蕭俊找到了城中的鐵匠張二愣,這張二愣並非是他的原名,而是因他爲人處事大腦有些短路,於是便有了這麼一個綽號。

蕭俊拿着圖紙,花了二錢銀子將張二愣的徒弟“請”出了院子,這才神秘兮兮的說道:“二愣大哥,俺奉大老爺之命監造一隻火銃,此事事關重大,俺知道你心眼實,此事就交待給你了,銀錢嘛放心,短不了你的,只要你嘴巴嚴些就好,一會兒我們就開始,由我來給你打下手兒。你那徒弟最好也瞞着點兒。”說完掏出十兩銀子客客氣氣的遞了過去。

蕭俊畢竟是個身負功名的有身份之人,張二愣受到如此“禮遇”,臉上立刻露出憨憨的笑容,接過了銀子,用粗黑的大手撓了撓頭說道:“蕭相公太客氣了,既然是大老爺交待的,此事俺一定辦好。蕭相公放心,這事兒決不會讓別人知曉。”

輕易的取得了張二愣的信任之後,蕭俊立刻和他一起忙碌了起來。其實明人還是十分有智慧的,那部明史上就有一幅改良後的三眼銃的圖樣,這種三眼銃頂端帶有瞄準的照門,尾部有一個可旋轉的圓環,上邊有一個簡易的扳機,扣動扳機,前邊的連動杆上夾着的火繩,就可以依次壓到火門的藥捻之上,這種設計大大提高了射擊精度,已經接近於火繩槍,但缺陷也是極明顯的,不易攜帶,因爲扳機外露,十分容易碰壞。所以雖然簡易,卻未被推廣。

蕭俊照着這個思路,先是在三個銃口做出三個照門,然後按照銃身的直徑,量身打製了兩個特製的“管箍”,加熱之後,將第一個管箍套在銃身火門的位置附近,由於熱脹冷縮的原理,這管箍冷卻後便牢牢的卡在銃身之上,這管箍打製的時候,就預留出了三個“山洞”,做爲引火池,和火門小孔相連。

之後蕭俊將第二個管箍卡在銃尾之上,管箍上邊有三個小小的鐵柱,蕭俊將三根小小的弓弦繃緊,掛在這三根鐵柱之上,又做了六個長條形的特製擊錘,尾部掛在弓弦之上,錘身卡在“山洞”之內,將其滑道固定,每根弓弦各掛兩個擊錘,又做了一個可繞柄旋轉帶豁口的扳機,扣動扳機的時候,豁口會恰好卡在弓弦之上,將其向上推到鐵柱頂部之外,擊錘迅速被弓弦“射出”,卡在擊錘頂部的燧石擊在引火池內的鐵砧之上,噴射出火星,將引火藥引燃。

由於燧發存在啞火率的問題,因此蕭俊做了雙擊錘燧發,這樣有兩個好處,第一個可以將啞火率降到百之一二的樣子,第二個好處就是燧石引火,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有時候引火延遲會很高,雙擊發可以儘量避免引火延遲。

之後又針對引火池做了一些特殊的設計,雖然工藝過於複雜了些,保養起來十分耗神,攜帶起來也有些特殊要求,但蕭俊試了幾次感覺還不錯,可以連續三次擊發,最後蕭俊又找木匠做了一個彎手柄,周軍精銳的三眼銃用的都是福建鐵,質量相當好(相對於這個時代的鑄造技術),估計在報廢之前每根銃管使用個一百多次不成問題,只是不知道在被自己得到之前使用了多少次。

當然任何創新都不可能一次成功,經過數次改動和修正之後,蕭俊終於將這燧發三眼銃改動到令自己十分滿意的程度。只不過這種滿意是指燧發擊射,這三眼銃的精度實在太差了些,沒改裝之前,超過十步之外,即使是靜止射擊,想擊中目標也得靠些運氣,改裝之後,雖然可以雙手持銃瞄準,加了照門,但超過十五步,想擊中目標仍然得靠運氣。

………………

如今已經是康熙十三年的四月,目前戰況的發展在對清廷十分不利,康熙在去年的十二月二十八日,便派順承郡王勒爾錦率軍三萬,直奔荊州,扼守長江北岸,截斷吳三桂北上的通道,勒爾錦於十三年正月初十啓程,此時吳三桂尚未佔據湖南,勒爾錦畏敵如虎,在路上磨磨蹭蹭的走了兩個月,三月中旬才抵達荊州,之後這位在“福窩”里長大的“官二代”忙着收取督撫提督總兵們的賄賂,根本無意攻打周軍,而吳三桂在三月初攻下了長江南岸的嶽州之後,也止步不前,和康熙劃江而治,兩隻縮頭烏龜隔江對恃,雖有些小的軍事摩擦,但暫時還沒有大仗。

而在東方,平南王耿精忠於十三年三月才起兵造反,攻勢卻極猛烈,已經攻入江西和浙江,與清軍激戰正酣。吳三桂也出兵夾擊江西的清軍,以圖與耿精忠的控制區域連成一片,而清軍則寸土必爭,雙方你進我退,你退我進,膠着在一起,一進僵持不下。

府衙之內,蕭俊正琢磨着邸報,於公忽然走了進來:“子玄,爲師剛剛接到朝廷的公文,前方軍情緊急,命爲師前往咸寧蒲圻造橋,以渡王師,你收拾一下,隨爲師速速立刻啓程。”

蕭俊聞聽此言,立刻放下邸報,應道:“學生這就去準備一下。”隨即簡單的收拾了一下,與朝卿一起,隨着於公向咸寧縣和蒲圻縣迅速趕去。

………

蕭俊前腳剛剛離開,圖謀他的黃家之人隨後便得到了消息。

幾乎在蕭俊剛剛離開府衙的同時,當初算計他的那黃臉漢子便一溜小跑的跑進了黃仲達所在的院子,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五爺,剛纔從衙門內的線報獲知,那小子已經出城,隨於成龍去前往蒲圻和咸寧造橋,接引大軍渡河。”

黃仲達聞聽此言,眉毛微微挑了挑,並沒有急着做出什麼決斷,而是雙目露出深思之色,在他面前的桌案之上,堆放着許多書冊,這些書冊上記載的都是最近彙集來的,關於武昌府內的各種消息,在書冊的旁邊,則是放置着一張簡易的武昌府地圖,良久良久之後,黃仲達將目光極緩慢了停留在了地圖之上蒲圻北部的位置,又思量了一下,這才淡淡道:“看來倒是個不錯的機會,我們不妨使一個借刀殺人之計,爾等切記,行事一定要隱秘,不要露出絲毫破綻,即便是失敗了也不要讓此子察覺到我等的存在,這次我們將帶來的四個護院高手全部押上,你三人俯耳過來…………”

良久之後,幾個人才計議完畢,趙四臉上露出一絲陰險的笑容說道:“五爺的計策高明啊,我就不信,這小子在幾千人的圍攻下,還能安然逃脫。”

五爺則是面無表情的淡淡道:“這計策算不上高明,但勝在實用,我們現在就出發。”

………………

對這一切毫無所察的蕭俊第二日便隨着於公趕到了咸寧,此時的的咸寧河釁,已經堆積了大量的材料,撫臺衙門支援過來的二百工匠也已經趕到,于成龍來到工地之後,先是視神色凝重的視察了一下河況。但見波濤洶涌、河流湍急,雖然此處的水流不深,下樁卻有些困難,更要命的是如今已是四月初,正是雨季,山洪隨時都有可能從上游襲捲而下,皺着眉頭凝望着河流好一陣子之後,於公這纔回過身來,將領頭的幾個工匠叫了過來,幾個人圍成一圈。開始詢問了起來:“諸位師傅,這橋大約多久能造好?”

“回大老爺,我等俱是工匠,若是能找來百餘名民壯做些粗淺的活計,大約五日左右便能造好。”一位鬍鬚花白的老者恭敬的答道。

于成龍又和工匠們交談了一陣,將造橋的諸般事宜一一詢問清楚之後,這纔對着旁邊剛剛趕到的咸寧知縣吩咐道:

“王知縣,麻煩你調來二百衙役輔助建橋,戰事緊急,速度越快越好,”

“卑職這就去辦。”王知縣應聲領命,雖然剛剛趕到,卻又匆匆離去。

不久之後,百餘衙役個個滿臉不情願的陸續趕到了工地,不過見知府大老爺諾大一把年紀卻仍然和工匠們一起勞作的時候,倒也全都本分了下來。

人多力量大,僅五日的功夫,一座木橋終於架設完畢。望着建好的木橋,於公臉上非但沒有欣喜之色,反而憂色更濃了:“天公真是不作美,已經連續下了三天大雨了。莫要有山洪纔好。”望着空中不停落下的大雨。于成龍喃喃的自語道。河水已經暴漲了許多,蕭俊也不禁有心擔心了起來。

入夜,衆人剛剛睡下,忽然有人大喊道:“不好啦,山洪下來啦。”

於公聞聽此言,立刻披上衣服從帳蓬中鑽了出來,向河邊望去,只見不遠處一條高高的水浪,夾雜着大量的樹枝和泥沙,如怒龍般奔涌了下來,瞬間便撞擊在了木橋之上,木橋在一陣吱吱嗄嗄的聲音過後,立刻變得搖搖欲墜了起來。

第154章 算計第62章 賣甲第163章 一將第20章 投毒第138章 參將第136章 田稅第157章 羣毆第98章 條件第79章 棚寇第40章 滅敵第54章 陣斬第119章 離別第8章 授藝第144章 對恃第158章 無題第60章 伏擊第35章 搏殺第103章 鄉試第10章 官司第65章 強攻第10章 官司第31章 教導第123章 定計五十五章 戰後第26章 商議第99章 算計第140章 設計第9章 襲殺第145章 交戰第116章 策論第81章 匪退第20章 投毒第87章 襲擾第151章 柳編第166章 回衙第64章 炮擊第128章 入彀第95章 曲子第163章 一將第58章 分贓第48章 投軍第103章 鄉試第3章 追殺第62章 賣甲第41章 回城第11章 堂審第50章 迎敵第102章 別院第104章 柳眉第145章 交戰第66章 辦法第151章 柳編第148章 誅連第41章 回城第43章 造橋第71章 出城第117章 回家第132章 殘匪第148章 誅連第79章 棚寇第4章 通緝第136章 田稅第48章 投軍第30章 門生第14章 謀親第110章 會試第92章 營救(一)第105章 花魁第26章 身世第53章 對壘第137章 弟子第126章 奪寨第92章 營救(一)第82章 交涉第5章 圍剿第86章 心病第101章 滅匪第102章 別院第142章 入甕第143章 戰前第85章 秋月第163章 一將第39章 精銳第94章 噬魂第2章 燕氏第2章 燕氏第26章 商議第160章 收網第117章 回家第93章 營救(二)第148章 誅連第142章 入甕第144章 對恃第41章 回城第46章 之衆第74章 接陣第45章 烏合第10章 官司第98章 條件
第154章 算計第62章 賣甲第163章 一將第20章 投毒第138章 參將第136章 田稅第157章 羣毆第98章 條件第79章 棚寇第40章 滅敵第54章 陣斬第119章 離別第8章 授藝第144章 對恃第158章 無題第60章 伏擊第35章 搏殺第103章 鄉試第10章 官司第65章 強攻第10章 官司第31章 教導第123章 定計五十五章 戰後第26章 商議第99章 算計第140章 設計第9章 襲殺第145章 交戰第116章 策論第81章 匪退第20章 投毒第87章 襲擾第151章 柳編第166章 回衙第64章 炮擊第128章 入彀第95章 曲子第163章 一將第58章 分贓第48章 投軍第103章 鄉試第3章 追殺第62章 賣甲第41章 回城第11章 堂審第50章 迎敵第102章 別院第104章 柳眉第145章 交戰第66章 辦法第151章 柳編第148章 誅連第41章 回城第43章 造橋第71章 出城第117章 回家第132章 殘匪第148章 誅連第79章 棚寇第4章 通緝第136章 田稅第48章 投軍第30章 門生第14章 謀親第110章 會試第92章 營救(一)第105章 花魁第26章 身世第53章 對壘第137章 弟子第126章 奪寨第92章 營救(一)第82章 交涉第5章 圍剿第86章 心病第101章 滅匪第102章 別院第142章 入甕第143章 戰前第85章 秋月第163章 一將第39章 精銳第94章 噬魂第2章 燕氏第2章 燕氏第26章 商議第160章 收網第117章 回家第93章 營救(二)第148章 誅連第142章 入甕第144章 對恃第41章 回城第46章 之衆第74章 接陣第45章 烏合第10章 官司第98章 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