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第502章 唐人與西域人

狄仁傑反問道:“他打贏了嗎?”

裴行儉翻身,上馬吐出一口酒氣,“聽說是打退了大食人,可也折損了很多兵馬。”

“慕容順是一個很厲害的商人,他買了這麼多兵馬進入小勃律國,可那些亂軍爲了錢財而死,慕容順成爲了小勃律的國王,慕容順只是花了銀錢,而戰死的人連命都沒了,死在小勃律國的亂軍,包括屍骨都是慕容順的。”

這的確是一筆十分划算的買賣,在蔥嶺的傳說中那些亂軍雖說收了慕容順的銀錢去打仗,可到了最後這些人都戰死了,他們的財富留在了小勃律國,成爲了慕容順的財富。

不僅如此,慕容順還得到了一個小國,這個小國位於吐蕃的西北,蔥嶺西南以及天竺東北的一處要衝之地。

當初的慕容順只是一個擁有財富的富商而已。

現在的慕容順既擁有了錢財,還擁有領地,更有了他自己的兵馬。

裴行儉詢問道:“你還覺得他會對唐軍不利嗎?”

狄仁傑遲疑道:“總覺得這個慕容順不簡單。”

“他當然不簡單了,他是名滿西域的大商人,他的信譽放眼西域,就連當年的那些西域舊國主都要敬重幾分。”

狄仁傑搖頭道:“我說的不是他的名聲。”

裴行儉道:“他的本事也不簡單。”

在西域這個地方,善惡沒有這麼分明,哪怕慕容順用這種手段竊國,還能得到諸多西域人的擁護,足可見……在將來的西域,禮法之教一直是重中之重。

當然了,狄仁傑可以將這一切都歸咎於裴行儉這人在西域久了。

兩人正說着,有個西域人一騎快馬而來,他行禮稟報道:“裴將軍,糧草到了。”

裴行儉朝着後方看去,後方的風雪中,有一支隊伍正在緩緩靠近。

走在最前方的人騎在牛背上,正在高聲唱着天山的歌謠,歌聲悠揚在這片湖邊迴響。

拉着糧草的牲口有牛,有馬,還有驢,還有小孩子坐在車上,一路行進着。

這隊人是由西域人組成,沒有唐人,如今的西域就是這樣,也不用唐人看着,西域人很願意幫助唐軍做事。

一個站在牛車上的孩子見到了裴行儉與狄仁傑,用手指着大聲呼喊。

孩子們的呼喊聲落下,這支隊伍行進得更快了一些。

等走近了,才發現這羣人身上蓋着不少雪,積雪都已成了他們的外衣,當他們下了牛車時,積雪才落下。

一架架的木車上都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積雪,若是在遠處看,就像是雪人與積雪雕刻出來的木車。

裴行儉朗聲道:“這裡有個洞,可以躲避風雪。”

眼看風雪越來越大,狄仁傑又看了看四下,這才一起走入山洞中。

裴行儉在山洞內點燃了火,溫暖的火光照亮了這些孩子們的臉頰,讓孩子們的眼神也明亮了起來。

裴行儉拿出一張饢餅放在火邊炙烤着,看到孩子們還有些怯怯的目光,便道:“你們將衣服食物都拿出來,在這裡烘烤取暖。”

運送糧草爲首的人是一個典型的西域人,他用關中話道:“謝大將軍。”

裴行儉又道:“無妨,不必言謝。”

狄仁傑在洞口停留了片刻,只是一陣信風吹過,外面的雪更大了,在洞前就像是鋪成了一片雪做的布簾子。

洞內傳來了孩子們的笑聲,與牛的叫聲。

狄仁傑回身見到一羣西域孩子正在火邊吃着餅。

洞內又生了幾個火堆,衆人裹着外衣閉目休息。

幾個孩子擠在一起,身上蓋着一件大氅而眠。

裴行儉坐在火堆邊,聽着衆人的呼吸聲,拿出一卷書正看着。

狄仁傑問道:“這卷書你都看了多久了?”

裴行儉道:“這是王玄策送的。”

狄仁傑還是沒什麼興致,又道:“裴大哥,這個冬季多半不會開戰吧。”

裴行儉搖頭道:“不會的。”

溫暖的洞內,積雪正在被融化,飄進來的雪化成了水,它們緩緩朝着洞口流去,靠近洞口時遇到了寒風,又結成了冰。

狄仁傑昏昏沉沉地小睡了片刻,待再次醒來時,一行十餘人都還睡得安心。

聽到書頁翻動的聲音,狄仁傑轉頭看去,見到了還在看着兵書的裴行儉。

裴行儉從火邊拿起烤過的饢餅,嘴裡吃着烤得有些脆的饢餅,一邊道:“以前唐人與西域人是敵對的,當年某家隨着侯君集大將軍與張士貴大將軍征討高昌。”

狄仁傑頷首道:“聽說過那一仗,那時候我還小,都是聽長輩說這些事。”

裴行儉低聲道:“那時是我第一次殺敵,我拿着大陌刀頂着騎兵的衝鋒,其實也很簡單,只要手拿着大陌刀,讓身體一轉,手中的刀橫劈而出,什麼都被劈碎了。”

“當年唐人還和西域人打仗的,可現在……”裴行儉看着幾個熟睡的孩子,道:“現在唐人與西域人可以安寧相處,甚至他們可以無憂無慮地與唐軍在一起。”

狄仁傑也拿起一個饢餅一邊吃着。

習慣了這裡氣候的西域人像是在冬眠,他們睡了很久才轉醒,而當他們醒來時,外面的大雪也停了。

似乎是他們可以感受到風的變化,雪停的那一刻就醒了。

狄仁傑走到洞口,洞外的積雪已深達膝蓋。

一頭牛慢悠悠走來,它看了看外面的一片積雪,從鼻孔出了一些熱氣,又扭頭看了看狄仁傑。

狄仁傑又牽着牛走回了山洞,道:“外面雪停了,不過會很難走,積雪很深。”

那西域孩子道:“把輪子拆了,就可以拖着走了。”

裴行儉拍了拍這孩子的後腦,笑道:“誰教你的?”

“崇文館教的。”

“很好,以後你可以當一個大將軍。”

有了唐人將領的肯定,這個孩子的眼中爆發出了無比崇拜的目光。

裴行儉看着眼前這羣孩子道:“白方能夠領軍打仗,你們也可以的!”

孩子們大聲歡呼着,將木車的輪子取下來,放在車上,一行人又出了山洞,朝着遠處的大營而去。

三言兩語,裴行儉就收穫了人心,並且讓西域人主動爲自己做事。

雪後的寒風刺骨,隊伍走得並不快,蔚藍的天空上,陽光很微弱,冷得令人只想打擺子。

原本一個白天的路程,走到了寒風呼嘯的夜裡纔到目的地,這裡是伊塞克湖邊的大營。

裴行儉哆哆嗦嗦下了牛車,讓軍中的將士卸糧草。

而後一羣西域孩子也進入了大營中,與另外一羣西域孩子玩鬧在一起。

這片山脈正對着伊塞克湖,又是背風的山谷,走入大營狄仁傑就感覺暖和許多。

這處大營生活的有唐人,還有西域人。

雙方看起來人數相當,生活在一起,一起吃着肉說着話,或者喝着茶。

在這個氛圍中,狄仁傑不知不覺也笑了起來,人總會被更好的情緒感染。

白方朗聲道:“狄書令!”

任職西域京兆府書令的狄仁傑快步上前,笑呵呵與這個西域將軍行禮。

白方喝得有些醉了,他道:“那個劉仁軌也太難對付了。”

狄仁傑笑着道:“他向來不好對付,朝野傳聞中,他是最難纏的。”

“原來他在關中也是這般?”

狄仁傑頷首道:“那是自然。”

白方又是點頭,“那某家就與他交個朋友,他是我白方的好朋友。”

要是那個劉仁軌在關中一套,在西域又是另外的模樣,白方就會生氣。

劉仁軌是一個人前人後一致的嚴苛官吏,那他就可以成爲他白方的朋友,其實這位西域將軍的朋友並不多。

狄仁傑的目光看着火堆,低聲道:“恐怕你會失望。”

白方道:“我們西域人最好交朋友了。”

狄仁傑神色有些木然地道:“劉仁軌,他不好交朋友的。”

“爲何?”

“我自小在京兆府長大。”狄仁傑有了些許回憶之色,又道:“自劉仁軌在京兆府任職,他不是在抓人就是在得罪人,對他來說所謂朋友……是他爲人剛正的阻礙,若要爲友徇私,他寧可不要朋友。”

白方蹙眉琢磨着。

狄仁傑的手掌重重拍在他的後背上,笑着道:“你見過心中有執念的玄奘,也見過驍勇的裴大哥與薛大哥,也該見識見識劉仁軌這樣的人,如果你將來要留在長安城,你會見到更多的籌謀與算計,你會覺得他們有三顆心,你能想到的別人能想到,你想不到他們也能想到。”

白方怔怔地看着眼前的火光,他絲毫不懷疑狄仁傑的話,也不用懷疑,若不是這樣大唐也不會這麼強大。

西域不過是唐人開闢出來的一條路,而大唐的朝堂上,朝臣都是極其會謀算的人。

狄仁傑勸道:“如果你將來能夠留在西域,那就儘可能留在這裡,你若偶爾要去一趟長安也無妨,可你若是想要在長安久居,最好與劉仁軌一樣,收起你那到處交友的性子。”

看起來白方是被唬住了,狄仁傑心滿意足地拿過一串烤羊肉,一邊吃着一邊走。

“狄書令,大將軍召見。”

聽到士兵的稟報,狄仁傑頷首,走向大帳。

這隊兵馬有一千人,其中有四百唐軍,六百西域人。

四百唐軍由樑建方大將軍所領,六百西域兵是白方麾下的,在這裡就這點兵馬。

今年入秋時節,西域各地都在調兵,直到現在才停下。

如今的整個西域看起來就像是一張拉滿弦的弓,這張弓指向蔥嶺深處蓄勢待發,如果這張弓的力量足夠大,就可以穿過蔥嶺,直指大食人。

裴行儉常說大唐與大食早晚還有一戰。

狄仁傑回到大營內,剛坐下就聽到了樑建方大將軍正在抱怨,大抵的話語都是叫罵着河西走廊要修建姑臧城的事。

姑臧城自漢以來一直都是河西走廊的重鎮,從地理位置上來說,一度都是西北的要地,朝中又要開始修繕,不得不動用西州的人手。

裴行儉聽着大將軍的話語聲,也有些不明白,明明姑臧城距離天山還隔着幾千裡地,怎麼就與安西軍有關了?

樑建方嘴裡嚼着羊肉道:“守約。”

“末將在。”

“後方的糧草都送到了?”

“嗯,送到了。”

樑建方重重一拍桌案,道:“孃的!他們在碎葉城還能過冬,爺爺在這湖邊挨凍。”

裴行儉一想到這支兵馬的唐軍將領,只有樑建方與自己,還有狄仁傑三人,又不得不開始勸說。

“大將軍,一旦碎葉城有變,我們就要馳援,軍令在身,不得輕動。”看樑建方氣得漲紅了臉,裴行儉再道:“待冬天過去,末將將那程處默痛罵一頓。”

“嗯,還要揍他一頓。”樑建方咬牙切齒道:“這程處默,仗着他爹與牛進達,越發張狂!”

“喏!給大將軍解氣。”

待樑建方醉得睡過去了,裴行儉與狄仁傑走出了大帳,夜色已深,大營內安靜了許多。

狄仁傑雙手揹負走在大營中,看着這裡的情形。

很多帳篷上都蓋着積雪,有的甚至已經成了一個雪屋,只有大帳外有一個小小的出口,出口還蓋着一張厚厚的牛皮。

狄仁傑道:“恐怕今晚要與白方擠一擠……”

話音剛落,那羣西域孩子圍了上來,狄仁傑認識他們,是當初一起在山洞躲雪,運糧食的那羣孩子。

裴行儉道:“懷英,他們說有帳篷給我們住。”

狄仁傑一想到不用去忍受,白方那如雷的喊聲了,就覺得如釋重負。

那羣孩子爭論着,有一個戴着尖頂帽子的孩子,他凍得鼻子通紅,在寒風中縮着脖子,一邊走一邊道:“唐人是住房子裡的,不住帳篷的。”

“唐人到了西域,也住帳篷。”

“唐人住在木頭房子裡。”

“唐人的房子是用金子做的。”

聽着孩子們的話語,裴行儉笑個不停,抱起一個道:“你們將來一定要去長安。”

那孩子點着頭,“我一定要去長安城!”

狄仁傑道:“一萬里路,不好走。”

那帶着尖帽子的孩子,又道:“等我長大了,我就騎着駱駝去長安。”

182.第182章 膽識與氣魄340.第340章 爲過去,也爲將來189.第189章 聰明的人430.第430章 朝堂的五臟六腑222.第222章 給太子的封賜第311章 不那麼輕鬆的早朝第60章 秋獵歸來第547章 天可汗的旨意第171章 學到老活到老474.第474章 彪悍又可愛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第170章 多錢善賈第145章 貞觀八年的尾巴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第52章 爺孫倆430.第430章 朝堂的五臟六腑第150章 仗義出手230.第230章 認罪的高昌王子406.第406章 少年才子第77章 立冬宴席第52章 爺孫倆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272.第272章 休沐?休沐?第41章 大勝而歸第95章 合力撈魚439.第439章 李唐兒女第522章 玄奘走過的蹤跡第86章 補貼與孝順284.第284章 關中雷雨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第87章 通達?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305.第305章 學不了的個人魅力241.第241章 雪災(感謝唐萌少主的盟主)第534章 人前人後的禮部486.第486章 漕運之爭386.第386章 新年283.第283章 吃什麼長大的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第175章 莫要內耗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第43章 一朝一夕間第564章 老君山傳說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426.第426章 比二郎更有野心的皇帝248.第248章 失蠟鑄造法424.第424章 重逢469.第469章 百代之過客第18章 彪悍的早朝465.第465章 消化不良的大唐486.第486章 漕運之爭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第115章 各縣彈劾第531章 只有利益299.第299章 爲何哭,爲何笑第90章 天大的誤會474.第474章 彪悍又可愛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第16章 德智體美第570章 志不在此的人478.第478章 臣慚愧第132章 豪傑依舊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第163章 杖責第534章 人前人後的禮部第14章 偏心的父皇第543章 吐蕃往事第523章 唐軍建設的壯景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第62章 對錯396.第396章 朕的老叔叔們209.第209章 嚴酷的規矩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第52章 爺孫倆第529章 太子師之爭381.第381章 看望老將軍們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279.第279章 清查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第528章 人類的史觀第146章 早朝缺席342.第342章 不留遺憾的一戰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351.第351章 少了229.第229章 皇帝家的家事228.第228章 明達的修行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第121章 負重鍛鍊487.第487章 唯纔是用第17章 他要卷死孤第19章 他們越反對,它就越光芒萬丈486.第486章 漕運之爭
182.第182章 膽識與氣魄340.第340章 爲過去,也爲將來189.第189章 聰明的人430.第430章 朝堂的五臟六腑222.第222章 給太子的封賜第311章 不那麼輕鬆的早朝第60章 秋獵歸來第547章 天可汗的旨意第171章 學到老活到老474.第474章 彪悍又可愛第571章 這就是盛世第170章 多錢善賈第145章 貞觀八年的尾巴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第52章 爺孫倆430.第430章 朝堂的五臟六腑第150章 仗義出手230.第230章 認罪的高昌王子406.第406章 少年才子第77章 立冬宴席第52章 爺孫倆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272.第272章 休沐?休沐?第41章 大勝而歸第95章 合力撈魚439.第439章 李唐兒女第522章 玄奘走過的蹤跡第86章 補貼與孝順284.第284章 關中雷雨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第87章 通達?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305.第305章 學不了的個人魅力241.第241章 雪災(感謝唐萌少主的盟主)第534章 人前人後的禮部486.第486章 漕運之爭386.第386章 新年283.第283章 吃什麼長大的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第175章 莫要內耗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第43章 一朝一夕間第564章 老君山傳說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426.第426章 比二郎更有野心的皇帝248.第248章 失蠟鑄造法424.第424章 重逢469.第469章 百代之過客第18章 彪悍的早朝465.第465章 消化不良的大唐486.第486章 漕運之爭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第115章 各縣彈劾第531章 只有利益299.第299章 爲何哭,爲何笑第90章 天大的誤會474.第474章 彪悍又可愛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第16章 德智體美第570章 志不在此的人478.第478章 臣慚愧第132章 豪傑依舊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第163章 杖責第534章 人前人後的禮部第14章 偏心的父皇第543章 吐蕃往事第523章 唐軍建設的壯景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第62章 對錯396.第396章 朕的老叔叔們209.第209章 嚴酷的規矩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第52章 爺孫倆第529章 太子師之爭381.第381章 看望老將軍們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279.第279章 清查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第528章 人類的史觀第146章 早朝缺席342.第342章 不留遺憾的一戰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351.第351章 少了229.第229章 皇帝家的家事228.第228章 明達的修行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第121章 負重鍛鍊487.第487章 唯纔是用第17章 他要卷死孤第19章 他們越反對,它就越光芒萬丈486.第486章 漕運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