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

內羅畢市。

在經過幾個月的輾轉騰挪,從威尼斯地區運過來的機器終於被重新組裝完畢,隨着鍋爐被點燃,機器轟鳴聲在內羅畢市響起。

而來到東非的奧地利商業考察團也止步於蒙巴薩,他們暫時對內陸開發不太感興趣。不過也有極少數敢於冒險的商人願意到東非更內陸的內羅畢,基蘇木完成接下來的考察任務。

於是他們選擇脫離考察團,再和東非政府商量後,由內羅畢和基蘇木前來接洽的官員陪同其完成考察任務。

而奧地利商人拉莫斯卡託就對東非規劃建設中的紡織之城——內羅畢市很感興趣。

內羅畢市市長瓦萊喬:“拉莫斯卡託先生,你看,我們當初所言非虛吧!極短時間裡內羅畢市就可以發展起來,現在我們內羅畢已經完成了初步的工業化,這是由黑興根日用品公司建設的紡織產業園,已經有五千多人開始從事紡織業,後續更多機器設備到後,內羅畢市的紡織業將進一步完善,紡織工人數量也將進一步提升。”

目前紡織板塊還沒有從黑興根日用品公司獨立,所以投資由黑興根日用品公司完成。

拉莫斯卡託:“嗯!你們東非的效率確實很高,不過,我想了解一下你們如何保障這座城市工業發展的能源問題。”

這對於拉莫斯卡託來說尤爲重要,東非肯定是有能力開展紡織業的,但是成本怎麼樣需要自己好好考察一番,拉莫斯卡託對東非並不瞭解,所以他需要從東非政府口中獲得有效信息。

瓦萊喬:“這一點您不用擔心,目前內羅畢市的能源供應主要依靠姆貝亞市的煤炭資源,運輸成本上確實比較高,不過根據中央政府的消息,最近我們已經在內羅畢東方和蒙巴薩之間的基圖伊鎮附近地區發現了一處煤礦,初步探測儲量在百萬噸規模,足以保障內羅畢和蒙巴薩的能源需求。”

基圖伊附近煤礦肯定不止這麼點,目前東非僱傭的地質勘探人員已經探明的儲量在四千萬噸以上,但是基圖伊地區還有相當潛力,預測其煤炭儲量會突破億噸規模,不止煤炭資源,隨着東非對北方工業帶和馬拉維湖工業區加大投資力度,越來越多的資源被發現,就在肯尼亞東南,基圖伊南方東非政府已經發現了鐵礦,目前還在預估其儲量。

基圖伊剛好處在蒙巴薩和內羅畢中間位置,距離內羅畢更近一些,會優先供應內羅畢地區,至於蒙巴薩會選擇一部分煤炭資源依託海運從英國印度殖民地和中東地區進口。

拉莫斯卡託:“那我們來的時候,在路上怎麼沒有看到那個基圖伊鎮。”

拉莫斯卡託正是從蒙巴薩坐馬車一路到內羅畢的,在中間並沒有發現什麼城鎮。

瓦萊喬:“基圖伊鎮煤礦發現也纔不久,所以基圖伊鎮規模不大,還維持在原來村子的規模,因爲發現了煤礦資源,纔在一個月前被破格提升爲鄉鎮,加上伱走的道路在基圖伊鎮南方,距離基圖伊鎮還有一段距離,這纔是你沒有看到它的原因。”

拉莫斯卡託:“嗯,那我可以前去看一看麼?”

拉莫斯卡託還是要親眼去基圖伊鎮確定一下爲好,有沒有煤炭,到當地看看有沒有礦井就一目瞭然了。

瓦萊喬:“當然可以,不過從內羅畢到基圖伊鎮需要三天路程,百十公里遠,那裡的條件目前也比較差,所以您還是先考慮清楚爲好。”

拉莫斯卡託:“沒有關係,對於我來說任何關於自身的事,都還是親自確認一下爲好,不然晚上我是會睡不着覺的。”

既然拉莫斯卡託這麼說了,瓦萊喬也不再勸,自己只是擔心拉莫斯卡託適應不了基圖伊鎮的環境,雖然說是從村子升級爲鎮子的,但是基圖伊之前作爲村子都是臨時設立的,基圖伊屬於比較缺水的地方,所以一開始只有十幾口牧民家庭,東非對那裡開發很晚,當地條件很差。

瓦萊喬:“那好吧,不過這件事還是要在你考察完內羅畢市後再做打算,到時候我們會派人送你去看一看基圖伊鎮的情況。”

接下來瓦萊喬帶着拉莫斯卡託繼續在內羅畢城區轉悠,內羅畢市區不大,主要分爲三個部分,一個西城區,一個東城區,還有一個紡織園區。

前兩個是居住區,東城區就是最早的內羅畢移民居住地點,而西城區是新移民的居住地。

東城區人口結構比較均衡,而西城區透露着濃郁的意大利生活風格,很明顯水城居民們還沒適應這種東非內陸高原生活。

威尼斯溼氣比較重,而內羅畢屬於乾爽,因爲大氣層相對稀薄一些的原因,陽光也比較燦爛。

拉莫斯卡託對西城區明顯比東城區更加感到新奇,作爲土生土長的奧地利人,他不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多意大利人,他去過的裡雅斯特,那裡就有不少意大利居民,也是和德意志人混居,但是沒有這麼多東方人,西城區結合了德意志,意大利,以及東方三大特色。

拉莫斯卡託好奇的問道:“西城區內有多少德意志人?”

瓦萊喬:“我們德意志人數量大約是七千多人,意大利人有四萬多,東方人有三萬多。”

這個數據肯定是有問題的,因爲奧匈帝國境內的所有民族移民到東非後都會被統計爲德意志人,所以拉莫斯卡託認爲的德意志人真實數量應該在兩千人左右,不過瓦萊喬是不會透露給他的。

被矇在鼓裡的拉莫斯卡託接着問道:“其中大多數德意志居民應該是來自奧地利吧!”

瓦萊喬:“嗯,主要來自奧匈帝國,還有相當數量是來自德國的薩爾和洛林地區。”

拉莫斯卡託:“你們在移民這一塊成績確實做的很好,我曾經在奧地利和匈牙利農村考察的時候就見過不少東非招攬移民的組織,所以這些年來你們東非大概在奧匈帝國招了多少移民?”

瓦萊喬搖搖頭道:“這我可不知道,我只是個小小的市長,對王國整體數據並不瞭解,不過按照內羅畢情況估計的話,要我說奧匈帝國移民保守在五十萬人以上,這還沒有算德國移民。”

就如瓦萊喬所說的,他並不清楚王國的整體移民數據,所以估計的奧匈帝國移民數量太保守了,奧匈帝國作爲東非王國僅次於遠東的移民來源國,其移民數量早就突破了百萬規模,同時來源奧匈帝國的德意志移民數量也僅次於南德意志諸國。

第123章 誘拐第200章 分裂第924章 海洋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973章 籌備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556章 氣吐血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844章 魯道夫第949章 戰敗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157章 “0”號文件第953章 新家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189章 邀請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553章 準備後路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62章 激戰第453章 借款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46章 船隊第284章 連環計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344章 輿論戰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361章 k001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844章 魯道夫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431章 居所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521章 蘇亞雷斯港第354章 電報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199章 結款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482章 魯道夫改革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811章 送行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775章 紹奎第1014章 輕工業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1404章 警告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454章 軍演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
第123章 誘拐第200章 分裂第924章 海洋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973章 籌備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556章 氣吐血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844章 魯道夫第949章 戰敗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157章 “0”號文件第953章 新家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189章 邀請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553章 準備後路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62章 激戰第453章 借款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46章 船隊第284章 連環計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344章 輿論戰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361章 k001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844章 魯道夫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431章 居所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521章 蘇亞雷斯港第354章 電報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199章 結款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482章 魯道夫改革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811章 送行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775章 紹奎第1014章 輕工業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1404章 警告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454章 軍演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