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寧夏之亂(1)

從賀蘭山西邊沙漠,及東邊河套鄂爾多斯沙漠刮來的風沙,夾着初春的雪粒冰寒,從兩個方向模掃過了狹長的寧夏鎮,吹得這塊大明西北諸鎮中最北邊的邊鎮,籠罩在一片濛濛的風雪沙塵中?

寧夏鎮,三面環繞長城,是大明西北邊陲之重鎮,成化年後,大明放棄了河套平原,退守寧夏之後,失去了防禦的緩衝地帶。寧夏鎮,特別是黃河以東地勢較爲開闊的鹽池,靈武一帶首當其衝,成爲蒙古部落南下的突破口。?

套寇,己成爲明朝中後期的主要邊患。“成化以前,虜患多在河西,自虜居套以來,而河東三百里間更爲敵衝,是故窺視平固則犯花馬池。掠環慶則由花馬池東。入靈州等處則清水營一帶是其經矣。”?

嘉靖二十七年,陝西三邊總督曾銑,上書朝廷提出收復河套。但由於此時明廷力量衰弱,已是無力攻取。不過由於多年戰事,寧夏鎮在西北諸鎮中,戰力還算強悍。?

寧夏鎮全鎮原有馬步官軍七萬餘名,馬匹二萬二千餘匹,一年需要糧餉六萬餘兩,不過由於軍兵歷年逃故,現僅有官軍三萬七千餘人,馬匹一萬三千餘匹。加上去年開始,寧夏鎮全鎮己有八個月沒有發糧餉冬衣,將士們都是怨聲載道,逃亡的軍兵更是絡繹不絕。寧夏鎮城,就是後世的銀川市,賀蘭山環其西北,黃河在東南,險固可守。雪初融,意味着春天的來臨,往常在這個時候,正是鎮城開始熱鬧繁華的時候,鎮城的各街上,各方的商賈。牽着自己的馱馬,操着各地口音,在鎮城各處交易。?

不過這場沙塵暴來得太猛,來得太突然。將鎮城內各人都是吹了個灰頭土臉,不說居民商賈們都是紛紛閃避。抱頭鼠竄。就是城牆上守衛的將士們,也都是抱着頭。飛快地衝進了城牆上的樓房內。不過能躲避的只是少部分,大部分地將士們,都是抱着頭,縮着身子,躲在牆後面。盡力保護自己。?

足足過了一個時辰,這場冰寒的沙塵暴纔過去。?

“孃的,這種日子不能過了。”?

一個小兵從城牆後伸出身子,他抱着兵器,縮着頭。搓着手,不停地跺着腳。?

農曆二月的寧夏,仍是天氣寒冷,料峭地寒風不時嗚咽着,捲過街上的枯葉與清雪,模掃在小兵衣衫單薄地身上,讓他全身抖個不停。?

“誰說不是?”?

另一個小兵耐不住寒冷,縮在城樓處一個略爲避風的地方,縮頭縮腦地道:“幾個月沒有糧餉。也沒有發下冬衣。還讓不讓人活了?”?

另一人大聲罵道:“都怪那個黨馨老賊,聽說朝廷己經下發了糧餉冬衣。都被黨馨老賊貪墨了。”?

“不錯,都是怪黨馨老賊。”?

“沒法活了,再這樣下去,家裡地老婆孩子都要凍餓而死了!”?

旁邊的軍兵們都是紛紛恨恨道,無一例外,這些人個個都是穿着單衣夾袍,一邊罵,一邊身子凍得直髮抖。?

各人說的是的寧夏巡撫黨馨,自他上任後,就大撈特撈,他一邊大吃空餉,一面剋扣茶馬市朝廷官銀,還把他的內弟張維忠弄到了寧夏擔任總兵一職。二人相互配合,不多時已是腰包鼓漲。?

黨馨爲人刻薄,平時欺壓將士,剋扣茶馬市官銀不說,還經常剋扣拖延軍士們地糧餉,此次寧夏鎮軍兵們的糧餉,更是足足八個月沒有發下來,將士們也沒有過冬的冬衣,在這個滴水成冰的日子裡,那種苦楚可想而知。?

幾個月來,寧夏鎮數萬將士的怨聲己到了沸騰地地步,但黨馨不理,還是一慣的花天酒地,這不免給了某些人以可趁之機。?

“爹,聽聽外面將士們的聲音,他們個個己是怨聲沸騰,無人不痛罵黨馨老賊,看來,我們的時機到了。”?

離巡撫衙門不遠的府內室內,卻是溫暖如春,地上鋪着厚厚的地毯,椅上墊着五寨堡出產的,厚實溫暖的羊絨靠墊坐墊,加上屋內熊熊燃燒的炭火,烈酒地醇香,不由讓人有些懶洋洋地。?

承恩己是喝得有幾分酒意,此時他一拍桌案,興奮地對上首的老爹拜囔道。這承恩是拜最寵愛地兒子,身子粗壯,模樣長得十分非常的兇狠醜陋,不過拜是蒙古人出身,見了兒子這種猙獰可畏的樣子,不但不以爲怪,反而鍾愛非常。?

“哼。”披着一身厚毯的拜將杯中的烈酒一口倒入口中,冷冷道:“確是時機到了,黨馨那廝肆意剋扣軍餉,欺壓將士,讓整個寧夏鎮怨聲載道,可嘆這蠢貨死到臨頭還不知道。”?

旁邊的拜外甥,寧夏衛指揮土文秀道:“黨馨和張維忠都是蠢驢之輩,他們何德何能,能掌控這寧鎮之地?不如借這個機會,將黨馨與張維忠等一干黨羽趕出寧夏鎮,由大舅執掌寧夏,割據稱雄,纔是道理。”?

拜不由聽得大悅,土文秀這話,可說是說到他心裡去。他一向是不甘寂寞之人,自以副總兵身份休仕在家後,便經常長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志不已。而拜一家和巡撫黨馨的矛盾也是由來已久。?

拜原是蒙古人,嘉靖年間駐牧賀蘭山後,屢盜邊民頭畜得利而投靠蒙古順義部首領黃臺吉,這黃臺吉是俺答汗的兒子,開始他還重用拜,不過後來覺得拜這個人性格狡悍,便猜忌他。?

拜一怒之下,便帶着部下土谷赤等三百人來寧夏鎮投靠,被當時的寧夏鎮巡撫王崇古收編,並得到大明朝廷的賞賜,任他爲寧夏遊擊,出於“以夷攻夷”的想法,朝廷許可拜組建一支二千餘人的家丁,併爲他們提供糧餉。?

此後拜便統領二千家丁,因他英勇善戰。熟悉蒙古部落的情況,日可縱深三四百里,令寧夏鎮周邊三百里蒙古人懼怕而不敢來犯,屢立戰功升爲副總兵。不過此後邊塞安定。拜便勇無所施,只好無聊度日。?

萬曆十七年。拜以副總兵致仕,子承恩襲職。拜雖致仕回家。不過他是個野心勃勃之人,爲了壯大自己的勢力,便私自組織了三千人的蒼頭軍,這蒼頭軍都是他的家丁,多爲各地來投奔地亡命之徒。大部分是蒙古人。?

萬曆十九年,巡撫黨馨履任,考慮拜勢力過大難制,便事事抑之,二人矛盾加深。十九年秋。蒙古部落火落赤,真相兩部,攻陷臨洮,河州,渭源等處,殺死軍民四萬有餘,將糧食財物掠奪一空。?

經略鄭洛調寧夏兵援助,軍令傳到寧夏,巡撫黨馨命指揮土文秀帶兵一千。前往洮州救援。拜聞聽洮州救急。土文秀被調西援,嘆道:“文秀雖經戰陣。難道能獨擋一面嗎?”?

便前往經略府拜見鄭洛,對他說道:“土文秀從未經過戰陣,哪可率軍前往?老夫雖致仕歸家,但忠心報國之心未衰,願以自家三千人馬,與兒子承恩,義子云一道出徵。”?

鄭洛聞言大喜,便同意了拜的要求。不料巡撫黨馨一見拜來了三千多人,心中很是不快,聽說拜問他要馬,更是張口責罵拜亂折騰,說他每營抽調多少兵馬,他早有打算,如今超出預算,讓他的行糧,行銀從何而出??

最後更是隻撥給拜父子一些老弱病殘的馬匹,不但不能騎,還要分出幾百人照料。拜父子滿腔怒火,領着士兵們來到金城,攔截住入寇蒙古人地軍馬,幾番廝殺,將他們輕易地驅逐出境,得勝歸來。?

回師的途中,拜父子看到甘肅,陝西等各鎮地兵馬多爲老弱,不堪一擊,加上拜手下將士輕易地將入寇的蒙古人趕走,心中不由滋生出藐視中外地念頭。?

得勝歸來後,拜等人多日不見朝廷嘉獎,心中正疑惑,黨馨卻又派兵士將承恩傳到巡撫衙門,斥責他強搶民女爲小妾,以違律誘婚的罪名,打了他二十軍棍。還責罵拜父子,說拜與他手下士兵吃了太多的糧食,以至於他現在沒有糧食發給寧夏鎮的將士,讓拜氣歪了鼻子。還有,出征的土文秀,雲兩人,依例也應該因功升授,都因黨馨從中阻撓而未得如願。?

這讓拜對黨馨地怨恨越發的增強,慢慢的,他內心己是有了反叛之心,他密派手下,用重金賄賂河套蒙古部落,企圖內外勾結。?

一直到了今天,寧夏鎮的軍士們己經有八個月沒有發出糧餉,又沒有冬衣,士兵們的怨恨交積,己經到了不能忍受地地步,拜也覺得時機到了。這段時間寧夏鎮數萬將士的怒火,未嘗沒有拜等人在暗中推波助瀾的原故。?

時機到了,該如何利用這個機會,是個問題,拜幾人正在密謀,忽聽外面有家人稟報,卻是軍鋒劉東與許朝二人來到。?

拜心中一動,這劉東是自己的結義兄弟,平素又受士兵的擁戴,對黨馨早有不滿之心,或許可以……想到這裡,他忙大笑着迎了出來,和那些普遍矮壯的蒙古人不同,拜長得非常高大粗壯,只是邊塞的苦寒,讓他臉上滿是橫七豎八的皺紋,頭髮也白花了,不過身體還是非常強健,穿着一身厚實的皮袍,舉止作派,都似一個塞外地蒙古人。?

見拜如此,他兒子承恩及外甥土文秀都是互視一眼,一起迎了出來。?

“天寒地凍地,我的好兄弟快進來喝一杯。”?

拜親熱地執起劉東地手,將他拉進屋內,幾人坐定,劉東還會沉穩些,許朝己是連喝幾杯,突然啪的一聲,許朝憤憤地將酒碗往桌上一放,罵道:“奶奶的活不了了,剛從軍營回來,大冷的天氣,將士們還穿着單衣,又沒有吃食。而黨馨老賊倒是縮在衙門內,烤着炭火,摟着美妙女子,喝酒享受,這口氣真是咽不下!”?

劉東也是一杯一杯地往口中倒酒,眼睛越來越紅,拜斜眼相睨,最後他臉上露出笑容,道:“你們就是太軟弱了,平日對那黨巡撫百依百順,怪不得他可以肆意侮慢你們,毫無顧忌地剋扣軍餉,這不,就是八個月沒發糧餉,我們寧夏軍鎮的將士們不也是風平浪靜,如此,那黨馨何必理會?”?

“彭。”的一聲巨響,劉東將酒碗拍在桌上,他紅着眼睛道:“黨馨老賊欺人太甚,不把手下將士當人看,我恨不得殺了他。”?

拜心中暗喜,他道:“殺了他?這黨馨是巡撫,如果殺了他,有如造反,依大明律,是要滅滿門的。”?

劉東紅着眼怒道:“反就反,反正活不下去了,橫豎一死爾!”?

許朝藉着酒意,也是囔道:“不錯,反正也活不了了,劉大哥,你要怎麼做,兄弟都跟從你就是。”?

拜哈哈大笑,與承恩及土文秀互視一眼,都是看出對方眼中的喜意,拜緩緩道:“此事非同小可,要從長計議,我聽說營內將士,都對黨巡撫多有怨言,你們要多爲聯絡,看看他們的意思,否則勢單力薄,難以成事。”?

劉東道:“老將軍不必擔憂,我營中有不少兄弟,都對黨馨老賊不滿,只要說明整治黨馨老賊,定然紛紛響應。”?

許朝也是道:“整個鎮城的將士,都對黨馨老賊不滿之極,只要我們登高一呼,保證一呼百應。”?

“好!”拜更是心喜。?

當晚,幾人一邊喝酒,一邊密謀,承恩及土文秀二人,也不時在旁出謀劃策。直到天快亮時,劉東、許朝二人,才帶着滿身的酒意回到軍營。

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93章 軍議、回家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242章 毆打第126章 不滿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51章 軍歌(1)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66章 上任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113章 發糧餉第228章 入朝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107章 糧盡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267章 播州第267章 播州第113章 發糧餉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33章 離別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7章 大幹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241章 徵日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18章 轟動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225章 朝會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231章 蔚山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238章 援軍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265章 規劃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52章 還鄉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56章 收稅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82章 血腥鎮壓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83章 破家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237章 提督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32章 進京替職(1)
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93章 軍議、回家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242章 毆打第126章 不滿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51章 軍歌(1)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66章 上任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113章 發糧餉第228章 入朝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107章 糧盡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267章 播州第267章 播州第113章 發糧餉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33章 離別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7章 大幹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241章 徵日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18章 轟動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225章 朝會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231章 蔚山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238章 援軍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265章 規劃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52章 還鄉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56章 收稅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82章 血腥鎮壓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83章 破家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237章 提督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32章 進京替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