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連鎖超市

盤街緊挨着皇城,緊臨身富貴街上,又全是宗人、戶部、禮部等重要的衙門。佔着這麼重要的位置,寸土寸金便可想而知了。在這個地方的店鋪,有沒有開業的資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看你有沒有這個人頭與背景,畢竟棋盤街是京城內出名的吸金之地,你沒有這個背景,第一時間便被別人擠下去了。盤街百貨酒肆雲集,除此之外,還有衆多的會館坐落在這裡。從隆慶年起,各省鄉人就習慣在京城內設立會館,到了萬曆初時,京城內什麼四川會館、山東會館、廣東會館、福建會館、湖廣會館是應有盡有,幾乎各省都有。

山西會館然也不例外,而且晉商財雄勢大,在北京城中,光設會館,就達三十餘處,更不用說在餘商埠集鎮中設立不計其數的晉商會館。棋盤街這家山西會是京城中最大,最有名的晉商會館,會館前後一進五重,巍峨壯麗,花木扶疏,堪稱富貴氣派。其館歷史可以上溯到隆慶初年,創建人爲當時的兵部左侍郎賈仁元,最開始只是爲了同鄉朋友宴集方便,有一個固定的居停場所,後來由晉地客商們不斷集資修葺,最後演變成現在這個聯絡鄉誼、會聚公議、維護同鄉利益之所。

此時在這家晉商會館的大廳上,濟濟一堂的滿是京畿的頭面晉商們,這些晉商們,個個錦衣華服,全身的富貴,時常人等閒難得一見,眼下大家卻都是聚在一起,聚精會神地聽着上的渠源銳說話,偶爾各人輕聲議論幾句。只有那些在館內服侍的館丁們輕手輕腳,不時四下伺候,爲各人端茶倒水。依晉商會館地理條規,館中設有司事、住持、香工等人,每年還需選出一位值年人,管理館內外大小事務。這些人多爲在京有威望的大商賈,他們輪流換班,被選中後,需秉公辦事,協力舉善,勿得徇情。

今年的值年人是蒲州京的大戶王崇義,他是個出名地大鹽商,其弟王崇古乃是此時地刑部主事,堪稱背景深厚。王崇義一家,更稱得上是官商大戶,其父王瑤,曾中進士,任中書舍人。其叔王現,又是個大商人,進士不成後,便出外爲商,西至洮隴,逾張掖、敦煌,又轉入巴蜀,沿長江下吳越,竟客死鄭家口,可說是足跡半天下。而王崇義的姐妹中,長姐嫁僑居蒲州的鹽商沈氏,二姐嫁張允齡,三姐嫁閻一,四姐嫁監生寧夏……如此下來,家中是官商糾纏,有這樣的背景,也使得王崇義經商是如魚得水,生意做得越的大,今年初時,他順理成章地成爲晉商會館中的值年人。

眼下地王崇義,年過花甲,不過卻仍是精神極好,精力過人,他穿着一身的錦袍,坐在藤椅上,只是笑呵呵地與渠源銳說着話,言笑晏晏間,一雙銳利的眼睛不時眯起。“渠掌櫃,老夫託大,今日稱你爲賢侄了。賢侄今日能來山西會館,真是蓬生輝,老夫甚幸,會甚幸!……老夫雖久在京城,然賢侄之名,老夫在京中也有所耳聞。黃軍門威震邊鎮,我等都是仰慕,爲我們晉地有如此國之重將而自得。而賢侄身爲黃軍門臂助,諸多商事,黃軍門都交由賢侄一力承擔,可稱軍門深爲依重之人……”說這裡,王崇義略略停了會,撫着花白的鬍鬚半響,又續道:“老夫聽聞黃軍門受皇上重託,爲皇上管理皇莊皇店之事,眼下更是與各位中官合作,要在京畿開設水泥廠,毛紡廠,玻璃廠等物,還聽聞黃軍門有意在京內設立什麼,什麼連鎖超市……”咳。

王崇義心中暗道了一聲:“什麼連鎖超市名字怎麼這麼怪?……”他續道:“賢侄啊。開設諸廠。經營皇莊。這是爲國利民地好事。我等畢竟在京內多年。不知道有沒有用得着地地方。能與賢侄共事。爲軍門效力?”他地話剛停。在場衆人便紛紛道:“是啊是啊。王老掌櫃地所言甚是。大家畢竟都是山西人。有什麼商事財路。渠掌櫃也不要忘了老鄉不是?”“京畿重地。這水是非常深啊。我等畢竟在京內經營多年。門路多。人面廣。賢侄有了我等合作。很多事情也省心省力不是?”“京內客商雲集。

商事激烈。如果我們山西人不抱成團地話。怕京師之地。難有我等地容身之所啊。”……看着在場衆人軟言細語,言辭晏晏地樣子,渠源銳頗有意氣風的樣子,這些天中,自己所見地,盡是京畿商家們巴結討好的樣子,讓他的內心得到最大的滿足。就拿眼前來說,放在幾年前,眼前這些京畿大商賈們,是正眼也不會瞧他一眼的,眼下卻是人人放下手段,只爲了博得一個與他合作的機會。特別是這個大商賈王崇義,自小自己就聽過他的事,一向崇敬,沒想到現在卻能平等地與他商談。

這都是當初自己堅持與黃來福合作,才換來現在這個豐厚結果。在黃來福將渠源銳招入京來,處理皇莊皇店及各類設廠之事來,無孔不入的京畿商界,在聞聽風聲後,便紛紛跑到渠源銳處,希望能獲得一個與渠源銳合作的機會。笑話,眼下大明商事竟爭激烈,幾乎所有想得到,能賺錢的事物,都有人在做。而黃來福與渠源銳在五寨堡等地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他們的農場,鐵礦,煤礦,水泥廠,他們的毛紡廠,畜場果園等,每年都帶來了滾滾的財源,讓人羨慕不己。

黃來福的神話,更是讓許多淫浸商場多年的老商賈們,也是自嘆弗如。渠源銳的神速崛起,也是讓人眼紅不己。以前他們是沒有與黃來福等人合作的機會,只能在旁邊乾瞪眼,眼下有了這個機會,怎麼能不讓衆人抓緊機會?黃來福地毛紡廠,水泥廠等,如果在京畿等地開設,自然是財源滾滾,更不要說還有黃來福放出風聲的玻璃廠,大超市等。這些新生事物,不用想,肯定有着極好的錢景,而且黃來福的實力夠硬,還有皇宮太監們厚重地行事依靠,更有着皇帝地支持,這個錢,肯定是賺定了。

還有那些皇莊,在京畿重地之地,有數百萬畝之多,而且土地比五寨堡等的肥沃得太多,依黃來福的本事,將來這些地方經營起來後,肯定是一顆搖錢樹。黃來福,渠源銳等人,在京畿重地沒有什麼人脈背景,需要依仗許多人,這生意才做得起來,這不免給了旁人許多機會。而對各位晉商們來說,這麼好的機會,如果他們不抓住的話,他們就不是久在商場中混地人了。而不單是他們,在渠源銳進京後,第一時間裡,京畿大商賈們,便開始與他接觸。晉商們就不用說了,什麼京商,徽商,粵商,湖商,閩商等人,也是紛紛與渠源銳接觸。

爲了近渠源銳,各位商賈們更是花樣百出,什麼手法都有。這些商人們,當然站着許多高官顯貴的身影,然後渠源銳背後福地身影,他們自然不能用強,只能客氣商談。而了取得與渠源銳合作的機會,他們更都使出看家本領,宴請時極盡奢靡之事。大明商人雖然崇儉創業,對待僱員工上也是性情鄙嗇,但在消費宴請上,卻是競相奢靡,誇富鬥豔,今天你宴請五十品菜,明日他就六十品,後天他就一百品,總之要撐個場面。特別是那些來京的徽商、粵富、陝幫,其飲食之盛,歌舞之多,讓人瞠目結舌。

每次宴請,渠源銳都有目不暇接之感,到了最後,他是看到魚肉就想吐,看到女人就害怕。那些大商賈說了,連那些做中間商的牙行牙人,也是紛紛找上門來,他們不夠格直接找渠源銳,便找他的隨從下人,希望能說動渠源銳,給個見面的機會,總之是一片熱鬧。而到了今日,在京地晉商領王崇義,更是親自商請渠源銳,與他商議合作之事。此時渠源銳道:“王老掌櫃,各位叔伯,渠源銳何德何能,能得各位如此擡愛。源銳自認德薄才疏,不過既然受黃軍門所託,自然只得硬着頭皮,軍門交待的事情辦好。

軍門也說過,各位叔伯都是鄉里,這合作之事,自然沒有問題。如水泥廠,毛紡廠,玻璃廠,農場畜場等物,各位都可以參股。不過各連鎖超市,軍門有着自己地規例與高見,希望到時有意合作的叔伯們,能夠嚴格遵從。”對於黃來福來,他在京畿等地辦廠開店,越多人合作越好,其實到了現在,他對於賺錢倒是其次,能夠增多增強自己地利益集團,倒是第一重要的事。所以對他來說,有實力地合作,自然是越多越好。對於連鎖超市,來自後世他,自然有着自己的心得體會。

如後世的麥當勞,家樂福等超級連鎖店,成功的秘訣就是因爲它是開放型的,而不是封閉的,所有的資源和人力都取自當地,而不是某個地方的總部。還有他們的企業文化,可以將新店迅速變成與舊的一樣的東西,如此一直擴張下去。黃來福的打就是,開個名爲“福萬家”的超級市場,採樣後世的連鎖店模式,先在京畿之地開花,最後開遍全國,甚至是進入海外,將連鎖企業開遍全世界。當然了,爲了達成這一:標,黃來福也將採用特許經營模式,只要有五千兩銀子的資金,就可以申請加盟,經過一系列考察後,被選定的加盟,“福萬家”總部將爲他們提供一系列的培訓,併爲他們籌集豐厚的廣告基金,保證他們迅速融合到這個體系中來。

當然了,爲了保證加盟店的質量,總部嚴格的檢查監督也是免不了的,常規性月度考評,總部檢查,不定時抽查等,也可以保證加盟店符合總部標準,使品牌形象得到保障。聽源銳簡單地說明了一會黃來福對未來連鎖超市的看法與要求,在場衆人都是咋舌不己,沒想到生意還可以這樣做的,這讓他們似乎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連淫浸商界多年的王崇義,對此都是自嘆弗如,心下暗暗對黃來福這樣一個武人,能具有如此的商事才能,而佩服不己。當然了,制度越是新銳規範氣,將來的前景就越美好,五千兩銀子,對於在場各人來說,都不是問題。

似乎看到了將來的財源滾滾,各人都是眉飛色舞,相互談論低笑不己。王義更是站了起來,道:“賢侄,軍門所說,我等自然是依從,相信福萬家開設起來後,其價廉物美的貨物,購買之便利,肯定會受到京城百姓們的歡迎。而且這個什麼……什麼連鎖店規模巨大,需要的人手衆多,也可以爲許多百姓提供謀事的職務,也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嘛。”說到這裡,他呵呵笑了起來,在座衆人也是歡笑,各人都期待超市開起來的那一天。與依從五寨堡模式,己經慢慢展開經營的三宮皇莊、上林苑監畜場、果園、菜園等地不同,還有那個己經在宛平縣開工的水泥廠與毛紡廠,“福萬家”超級市場,還在轟轟烈烈的規劃之中。

不過先期的選地皮,招人手,聯繫各地牙商商議供應貨源等事,各類動作是前所未有的大,鬧得整個北京城沸沸揚揚的。不說京城普通市民,各茶樓酒肆中都在熱談黃總兵又搞出來的這個新鮮事物,就是城內許多官員文人們,也是紛紛將好奇的目光投向他。雖說因爲開礦之事,許多文人官員們私下沒少罵黃來福,不過每每黃來福搞出的新動作,都無法不吸引他們。除此之外,因爲黃來福大招盟友,又聽說“福萬家”超市的背後合作有御馬監,司禮監的各位大太監們,甚至還有萬曆帝,至於什麼京城的富商們就是不計其數了。

這麼硬的後臺,這麼美好的錢景,怎麼不吸引那些官員們的眼光?雖說許多官員們表面上大罵黃來福不幹正事,又在與民爭利等等,但在背後,他們卻是紛紛讓他們的家人奴僕等,肩膀上扛着白花花的銀子,明裡暗裡的找到渠源銳,只要求有一個合作的機會,就是戶部尚書楊俊民,也聽說他的族弟有在“福萬家”投有數千兩的銀子。當然了,與官員文人們相比,京城的百姓們,始終是對黃來福抱有好感的,這位黃軍門,打仗厲害不說,還種田厲害。每每成爲說書先生的主角,爲他們帶來民族自豪感之餘,還打了漫長無聊的時間。

更重要的是,黃來福來到京畿後,一系列的動作,經營皇莊土地,開辦各樣工廠,這都需要大批的人手,己經有許多京畿的百姓們因此得到了養家餬口的機會。眼下黃來福在京城內開辦“福萬家”大超市,又是需要大批的人手,京城內許多良家少年,都因此有了務工掙錢的機會。而且黃來福實行的是企業本地化原則,許多的貨源,都要本地提供,這又爲許多大商人小商賈們,找到了賺錢供貨的門路,直接的,他們又是需要大批的人手,而且供貨的某地,因爲要供貨,又能創造就業機會,形成了良性的循環。

與此時大明多爲交流型,流通型的商家商業不同,黃來福每每開設的店鋪工廠,都是創造就業型的,能爲當地提供大量務工養家的機會,這樣的商業,纔是良性的。放在古代那種商業,僅僅是一個流通交換目的,並不能增加什麼工作崗位,遇到天災**,商人們還特別的哄擡物價,與社會無益,這在農業社會中,怎麼能不受到統治的歧視?不管怎麼說,在或期盼,或是質疑的目光中,從六月下開始,一直到了九月五日,經過幾個月的謀劃籌備,這天裡,“福萬家”大超市終於開業了。

第21章 商議第168章 迎接第234章 城破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240章 大捷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228章 入朝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238章 援軍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07章 糧盡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112章 老營堡第82章 血腥鎮壓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227章 探獄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61章 成親(3)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68章 討價還價第18章 轟動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96章 連升三級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235章 潰散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61章 成親(3)第75章 大過年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210章 申明亭前147章 面聖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51章 軍歌(2)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45章 交權、招兵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8章 轟動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33章 離別第15章 火熱第133章 掩護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178章 大移民第18章 轟動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33章 離別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92章 分功第84章 蒼涼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61章 成親(2)第1章 附身邊軍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243章 對馬島第242章 毆打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
第21章 商議第168章 迎接第234章 城破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240章 大捷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228章 入朝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238章 援軍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07章 糧盡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112章 老營堡第82章 血腥鎮壓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227章 探獄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61章 成親(3)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68章 討價還價第18章 轟動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96章 連升三級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235章 潰散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61章 成親(3)第75章 大過年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210章 申明亭前147章 面聖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51章 軍歌(2)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45章 交權、招兵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8章 轟動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33章 離別第15章 火熱第133章 掩護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178章 大移民第18章 轟動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33章 離別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92章 分功第84章 蒼涼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61章 成親(2)第1章 附身邊軍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243章 對馬島第242章 毆打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