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萬曆帝、春耕

“這個黃來福有些意思。”

緊挨乾清宮旁的東暖閣內,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人微微一笑,隨手將一份翻閱過的密摺,扔在前面那碩大的案几上,惹得一旁的當值太監探頭探腦。

青年人身着一襲青色的龍袍,上綴綠色的滾邊,正是大明帝國億萬百姓的統治者,大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

這個今年才27歲的年青人,卻已經做了18年的皇帝,十幾年皇帝的生涯,讓他身心疲憊,臉上有一股掩不住的疲倦之意,不過此時看了這封關於黃來福的密奏後,他的臉上卻是難得地露出了一些笑意。

這東暖閣是萬曆平時批覽奏摺,處理政務的地方,旁邊古色古香的的書架上擺着卷帙浩繁的書籍。正面的牆上,則是懸了一塊黑板泥金的大匾,上書“宵衣旰食”四個大字。

四月的北京仍是春寒料峭,東暖閣內燒有地龍取暖,倒是顯得溫暖祥和。加上這份密摺帶來的消息,多少有些讓年青皇帝心中懶洋洋的,這種感覺已經很多年沒有過了。

密摺是由分駐山西鎮寧武關的錦衣衛駐所發來的,本來黃來福這種還未替職的小舍人是引不起錦衣衛的關注的,不過最近黃來福大張旗鼓搞的農田開墾,而且還是開墾數十萬畝土地的大仗勢,想讓人不注意都不行。

寧武關的錦衣衛注意上黃來福後,派出了密探詳細探查,覺得有些東西很有意思,就用密摺報往了京師,到了錦衣衛都督劉守有手中,他老兄也覺得這事很有意思,就將之呈報給了萬曆帝。

看了密摺,萬曆帝別的想法沒有,倒對黃來福這個未來的小千戶產生了興趣。眼下九邊各地都是軍屯拋荒,只有這個黃來福卻是大張旗鼓地開墾土地,而且一開墾就是二十萬畝地,而且依那小舍人的意思,明年他還要再開墾數十萬畝土地。這種大手筆,就連九邊的各地總兵,指揮使都做不到。

眼下大明的年景天氣是什麼樣子,萬曆帝自然是心知肚明的,這些年,他已經爲此殫精竭慮,耗費了無數心神。

此時他心中只有一個想法,不管這個黃來福哪來的辦法開墾了這麼多土地,他就不擔心將來顆粒無收,血本無歸?當然,密摺上也提了一些黃來福製作灌井水車等事,不過萬曆帝卻不以爲然,忽略了過去。

想到這裡,萬曆帝忽然很想知道此事的後續如何,當下取過密摺,又仔細看了一遍,然後在上面批了幾個字。

※※※

不單萬曆帝這邊,五寨堡幾個月就開荒造田20萬畝的消息傳到各地後,也引起了各人不同的反響。

岢嵐州鎮西衛,衛城指揮使府邸。

鎮西衛指揮使劉景春正悠閒地聽着小妾唱着小曲,聽到這個消息後,他的眼睛不由瞪圓了,怔怔地想:“什麼時候黃思豪撈到這麼多錢了,我怎麼不知道?”

他揉着滿是橫肉的臉,轉念想到:“聽說顧西堂是黃思豪的親家,他回來後,倒要好好問問。”

太原,山西都司府。

都指揮使劉甫玉大人正和幕僚閒聊,聽到這消息後,他愣了半響,最後評價了一句:“其志可嘉!”

對這些人的評論感覺,黃來福當然不知道,此時的他,正在五寨堡內忙着呢。

土地的順利開墾,讓渠源銳等人歡喜,讓黃來福滿意。

雖然六千農墾大軍,奮戰了幾個月,最後只開墾了土地二十萬畝。比起後世新疆的一些建設兵團,幾千人在惡劣的環境中,幾個月就開墾田地近60萬畝的成績遠遠不能相比。但念在歷史侷限性,黃來福已經很滿意了。

五寨堡這新開墾的二十萬畝土地分爲十個大型農場,其中沿清漣河和朱家川河邊的幾個農場最爲廣大。農場中,同樣實行莊丁們,仿效黃來福在黃家大田莊的制度措施。各個農場中,最大的農場有莊丁幾百人。小的也有二百人。

至於莊丁們,則由五寨堡的軍戶們還有一些外地民堡的民戶們招募充任,這些民戶們除了有一些是附近民堡的在編民外,還有一些是各地的流民。

聽到五寨堡的消息後,很多人從遠遠的地方趕來應募,希望能得到一口飯吃,最遠的更是從太原等地趕來。各地趕來的流民達到三千之多。把一個小小的五寨堡擠得滿滿的。

流民問題,早在大明初就存在,到了明朝中期時,流民已經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特別是萬曆時期,流民數量更是十分驚人,就連京師的附近,都盤踞着大量流民。

五寨堡嚴重缺乏人口,對這些流民,黃來福當然表示歡迎,不過有一個鐵律,就是這些流民必須編入五寨堡的軍戶戶籍,否則就不會僱傭他們。

而且在待遇方面,黃來福實行嚴格的等級制,軍戶和民戶待遇不同,新編入軍戶戶籍的丁口也和老軍戶們待遇不同。黃來福一向認爲,公正的賞罰措施,不同的待遇等級,是激發人們勞動積極性的一個良好有效措施。這樣的結果是,原來的五寨堡人自發形成了一個嚴密的整體,每一個後來者,想要在五寨堡內生存發展,都必須融入到這個整體來。

最後的結果是,原先五寨堡內有勞動能力的軍戶們基本上都編入了莊丁,就連婦女和老人們也有自己的活兒幹,他們雖然不是壯勞力,但養雞養鴨,養豬養羊養牛,編織縫補,做飯洗衣做後勤等等,非常多的活,都少不了他們。

而且黃來福還有一系列的措施要展開呢,比如以後的各種加工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將來黃來福要養一隻脫產的軍隊,都需要人口。所以說現在每一個五寨堡的人口,對黃來福來說,都非常珍貴。

※※※

時間回到公元1590年4月5日,清明節這天。

這天是放水節,春耕時節的正式開始,黃思豪,黃來福,何副千戶等人領着莊丁們在五寨堡第一農場的土穀祠中祭拜土穀神,舉行春耕禮。

衆人點上香火,宰雞祭拜,祈求神靈驅除邪惡,以保佑春耕順利。

各人的神情中,都充滿了虔誠與希望,黃來福希望秋季時大豐收,以實現自己的願望。五寨堡衆人希望春耕順利,麥米滿倉,豐衣足食。渠源銳則希望黃來福大豐收,他好賺到滿滿的錢。

各人希望不同,但感情都是真誠的。

而這天中,不止五寨堡,就是大明各地,不論是民間,還是官方,都要舉行春耕禮。就連皇家,在這天中,也在農壇附近舉行了親耕儀式。

這儀式開始時,是由2個官員牽牛,2名耆老扶犁,其他被指定的農民則攜帶各種農具。又有優伶扮爲村男村婦,高唱太平歌。然後皇帝本人扶着雕有行龍的犁,左手執鞭,右手持犁,在兩名耆老的攙扶下在田裡步行3次,完成了親耕的儀式。

萬曆帝還在三月、四月時敕諭天下,說與百姓:“目今土脈潤澤,務要趁時耕種,不要懶惰。”

衆人的願望都很好,特別是靠天吃飯的小老百姓們,但現實卻往往很不好。

今年是萬曆18年,不過和往年一樣,去年入冬以來,北方各地就普遍缺少雨雪,到了今年的四月初春耕時,又是亢旱嚴重,不少地方河流見底,井中無水可吸。

北方的民衆都深深爲此焦慮,萬曆帝也帶領羣臣,舉行了祈雨儀式,可惜老天爺不給面子,各地還是一樣乾旱依舊,無水灌溉。

不過這個情況在五寨堡內卻是不存在。

不說黃家大田莊,五寨堡內的各個農場中,靠近河流的,有黃來福大水車,可將河水吸往十幾米高的地方,就是田地離河岸十米,也不會缺水灌溉。不靠近河邊的,有深水灌井,畜力水車。也可將井水從十幾米深的地底引上,同樣不會少了水源灌溉。

往年這個時候,五寨堡衆人在老天爺不開眼時,各人只得相對流淚,但現在有這些灌溉工具,各處田地卻是無缺水之憂,衆人都是心情振奮,人人在心底感謝黃來福。

※※※

(明天就是除夕夜了,老牛在這裡祝大家新年快樂,閤家幸福,萬事如意。^_^)

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7章 謀劃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94章 歡聚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34章 慘烈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21章 商議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89章 激戰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218章 劉二妞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193章 除夕日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238章 援軍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28章 入朝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242章 毆打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273章 賑災、清議147章 面聖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252章 還鄉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230章 軍糧第265章 規劃第84章 蒼涼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234章 城破第51章 軍歌(1)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82章 血腥鎮壓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242章 毆打第113章 發糧餉第241章 徵日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100章 又震動第27章 變化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229章 王京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53章 各方反應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
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7章 謀劃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94章 歡聚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34章 慘烈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21章 商議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89章 激戰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218章 劉二妞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193章 除夕日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238章 援軍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28章 入朝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242章 毆打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273章 賑災、清議147章 面聖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252章 還鄉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230章 軍糧第265章 規劃第84章 蒼涼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234章 城破第51章 軍歌(1)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82章 血腥鎮壓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242章 毆打第113章 發糧餉第241章 徵日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100章 又震動第27章 變化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229章 王京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53章 各方反應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