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

剛纔楊大爲的話,兵部尚書石星一直在旁仔細聽着,自前些時間他知道五寨堡之事後,他對這個事情一直很關注,如果黃來福的事情是真的,那作爲領導,他這個兵部尚書,自然也有功勞。

兵部尚書石星,今年五十六歲,字拱辰,號東泉,明嘉靖已未進士,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歷任給事中、大理丞、太僕卿、右副都御史、工部尚書加太子少保、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等職。

在內閣中,石星向來與戶部尚書王遴有矛盾,主要是王遴任戶部尚書後,以國家經費開支大,國庫空虛爲由,大大減少了軍費,自然讓他悵然不樂,不由錢糧在戶部尚書王遴手中,他也是沒有辦法。

此時聽了戶部尚書王遴的話,他出聲道:“王大人,此次五寨堡屯田得力,在災年中,取得了內地州縣所沒有的大豐收,不但能自給自足,不再需要戶部拔糧,而且還有餘力向外供糧,朝庭本應該大力表彰獎勵纔對,以激勵天下州縣衛所,怎麼反而向該地徵糧呢?這不是讓將士們心寒嘛,如此下去,誰還願意再次屯田呢?再說了,世宗肅皇帝時不是免了各邊鎮衛所的屯糧歸倉了嗎?怎麼能出爾反爾呢?”

兵部尚書石星說這番話,自然有自己的打算,依明制,衛所屯田是屬於兵部管理,收下來的屯糧,則是一部分交於戶部,不過這都是以前的事了。對他來說,如果各地軍鎮衛所都能象五寨堡這樣的話,就算朝庭不向各衛所軍鎮徵糧,因各地能自給自足,那國家最大的糧餉負擔也將消失或是大大減輕。

這樣,如果能實現的話,不但自己可以不因每年的軍費問題再看王遴的臉色。而且明中葉以後最大的財政問題還被他解決了,這樣地功勞足以名留青史,想想就讓人興奮。他擔憂的是,如果戶部一向五寨堡徵收屯糧,會不會嚴重打擊五寨堡及各軍鎮衛所的積極性,這是兵部尚書石星大人不願意看到的。

戶部尚書王遴眉頭一皺,大聲道:“石大人。五寨堡有功是不錯,老夫也認爲是應該大力表彰五寨堡黃千戶的功勞,可效仿太祖高皇帝時嘉獎康茂才所部一樣,以五寨堡爲天下之表率。”

“但你也知道。現在戶部財政困難,各地衛所軍鎮欠收,戶部卻是無糧可撥。現在五寨堡大豐收,有屯糧四十萬石,老夫又不是要那五寨堡千戶將幾十萬石糧悉數上交。撥個幾萬石接濟周邊的軍堡有何不對?至於肅皇帝時,朝庭免了邊鎮衛所的屯糧歸倉,那是因爲那時各衛所軍鎮早已無糧可徵,朝庭又體恤將士,所以才免了各邊鎮衛所地屯糧歸倉,難道因此,各衛所就算豐收了,也不再納糧了嗎?”

兵部尚書石星道:“王大人此言差矣,戶部困難,這誰都知道。但問題的關鍵。不是徵收五寨堡那一點的屯糧。而是想想如何讓各衛所的屯田能夠自給自足,只要各地能夠自給自足,兵食充足,那國朝最大地錢糧支出就不存在,國朝最大的錢糧支出款項取消了,朝庭的壓力就減輕了,那纔是真正的解決戶部困難的良方。依王大人現在地做法。辦事得力者。反而要支錢支糧,而那些懶惰之輩。反而逍遙自在,這不是讓有功的將士心寒嗎?”

王遴道:“石大人,五寨堡千戶辦事得力,老夫也提議給於表彰。不過不是處處都可象五寨堡那樣,在災年中獲得大豐收的。石大人想必也知道,今年到處欠收,連國朝的糧倉湖廣都一樣,要說到自給自足,談何容易?但戶部的錢糧困難,可是擺在眼前的。”

石星還要說話,內閣首輔申時行微笑道:“兩位大人不必爭論,依老夫所言,這五寨堡千戶辦事得力,爲國屯糧,可以給於表彰,至於這糧嘛,就納一些吧,畢竟朝庭的困難是擺在這的,各地的衛所軍鎮都盯着,指望戶部撥糧呢,王大人也難做啊。”

兵部尚書石星一下子無語,既然首輔都發話了,他也就不再說什麼,半響,他才道:“那依王大人所說,那五寨堡要納多少糧呢?”

戶部尚書王遴沉吟道:“那五寨堡今年屯糧四十三萬石,他區區一個千戶所,一千餘軍士,留那麼多糧做什麼?留二十萬石自食足矣,就上交戶部二十三萬石糧吧。”

“什麼?”

兵部尚書石星差點跳了起來,王遴竟要五寨堡納糧如同內地一個上府,這怎麼能不讓他震驚?

他激動地道:“王大人,你這是殺雞取卵啊!就是國朝初,各衛所也沒有如此納糧法,更不要說現在的內地衛所,也不過是每畝軍田納糧一斗。依老夫所言,五寨堡納糧二萬石足矣!”

王遴哪能同意,兩人又爭吵起來。

萬曆帝道:“好了,五寨堡納糧之事,等當地地戶部奏摺上來再說,你們都退下吧。”

內閣首輔申時行,戶部尚書王遴等人只能退下。臨行時,他們聽到萬曆帝道:“楊大爲,你留下,再和朕說說那五寨堡之事。”

幾個閣臣從東暖閣內出來後,關於五寨堡地事情更是轟動,京師官員們都是議論紛紛,大家都在打聽這黃來福是什麼人。這種議論,也通過大明發達的邸報系統,快速地向各地州縣傳播,一時間,各地的知縣,知州,知府,布政使,各地邊鎮,紛紛注意上了這個五寨堡,五寨堡千戶黃來福也成爲了各人的話題中心。

不論是消息傳到哪裡,各人第一反應都是不可思議,各人紛紛通過自己的關係,或向五寨堡方向打聽,或是派人前往五寨堡查看,一時間,五寨堡又迎來了新的一番考察潮,這次不是五寨堡附近的民堡,附近地衛所。而是隨着消息地先近傳到,遍及了大明的各地。

而在五寨堡這個例子面前,關於天災意味着減產,意味着天子失德地言論,一下子消失無蹤,許多言官文臣們都自覺地閉上了嘴,因爲在五寨堡這個鮮明地榜樣面前。他們所有的言語都站不住腳,一下子讓萬曆帝輕鬆了許多,也讓萬曆帝對五寨堡千戶黃來福更爲上心。

而關於五寨堡應該納糧多少,也引起了各人的爭論。爭論的雙方分爲兩派,一派是圍繞着戶部尚書王遴,一派是圍繞着兵部尚書石星。京城的言官們多支持戶部尚書王遴,而一些衛所邊鎮的軍官們則是多支持兵部尚書石星。兩派各佔各的理,誰也說服不了誰。而萬曆皇帝朱翊鈞地態度則是曖昧。兩派中,也沒表態支持誰。

九月十二日,京城又發生了一件大事,吸了一些人的注意,神宗遣內臣責問內閣:“屢有人疏請開礦,爲何不見戶部奏復內閣大臣申時行回奏說:“天地生財本以資國家之用,況今國庫無餘財,山澤無遺利,爲權宜之計,開礦亦不失理財之策。但開礦必當聚衆。聚衆必當防亂。現今山西、河南之間。礦徒嘯聚,勢洶洶,欲鬧事,廷臣正商議如何平息。若官府開礦,恐奸民乘機爭利,隱患愈不可測。且朝廷一切事務,關係大體。豈可不惜所費而爲。若開礦只爲求利。必須事先計算工本,募工之費若干。防兵之費若干,開礦所得之利若干,必見出少入多,不爲虛費,而後纔可以斟酌開採。切不可因爲民間一時之私請,朝廷便可議開。戶部之所以遲遲未回覆陛下,原因一是爲了防患,二是出於愛惜錢財,三是怕差官擾害地方軍民,四是不願意泄露國家目前窘急之狀,使外夷更加輕視中國。”

聽申時行這樣說,萬曆帝只能作罷。但事實上,從大明朝中葉一直到萬曆年間,不經官方的同意,民間商人和官員私自開礦者不計其數,如各地的鐵礦,由於商品經濟地發展以及外貿中鐵器輸出的增加,市場上所需鐵器日益增長,刺激了許多人進山開礦,每到秋收之際,各個商人豪族,或是官員子弟,就糾集兇徒,百千成羣,每山起爐,少則五六座,多則一二十座,每爐聚二三百人。

還有各地的金銀礦,銅礦和鉛礦等,也是各地豪強勾結勢家,盜礦者不計其數,即使朝廷鑄幣,也仰仗民銅,嘉靖時鑄幣黃銅照例行戶部買辦,有時都因爲銅價太高,得不償費。到了萬曆時,更是天下銅在民間爲供具什器者,不知幾千萬億,其產於各處名山者,豪姓大賈負販以擅厚利,又不知幾千萬億。各地的礦產收入,都爲奸商專擅。

實際上到了這個時候,在礦產的事上,各地官員已經和商人相互勾結,形成了一個龐大地利益集團。即便是經過官府批准的礦產,偷稅漏稅現象也是到了明目張膽,猖獗已極的地步,而朝廷中央,能夠從開礦中獲得的利益少之有少,大量的鉅額到流到那些私營礦主的腰包裡去。

就是內閣首輔申時行的家奴宋九,也和各地的私營礦主們有諸多的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後來申時行地倒臺,也和家奴宋九有些關係。

整個九月中旬,京師地官員們都是爲了五寨堡之事和關於開礦的事吵吵嚷嚷。到了9月17日,當山西鎮管糧主事張文保的加急奏摺到了京城後,各人關於五寨堡的議論,就更是火熱。

此時關於五寨堡的事,內閣已是沒什麼話說了,對黃來福的嘉獎表彰已是鐵板釘釘的事。就是關於五寨堡納糧多少地問題,兵部尚書石星和戶部尚書王遴,還沒有爭出個所以然來。

9月19日,由山西都司劉甫玉領銜,鎮西衛指揮使劉景春、岢嵐州知州楊德符具名地奏摺到了京城,要求表彰山西鎮鎮西衛千戶黃來福。

由山西都司劉甫玉領銜上奏,這是黃來福乾爹,鎮西衛指揮使劉景春遊說的結果,也是劉甫玉樂於做地事,對於大明來說,衛所從明中葉後就變成了二孃養的,就是因爲屯田失敗,軍戶逃亡,現在好容易衛所繫統出了個黃來福,還不好好吹一下?

9月20日,萬曆帝終於做出了表示,要五寨堡今年納糧五萬石,或折銀四萬七千兩,併發出了上渝,道:“朕即阼以來,宵旰兢兢,不遑暇食。夫欲迪康兆姓,首先進用人才。今有五寨堡千戶黃來福,爲國屯糧,使兵食自足,才堪大用。特擢升五寨堡千戶所爲五寨堡守禦千戶所,五寨堡原千戶黃來福加衛守備銜,其妻黃顧氏,授以誥命,並賜銀百兩,絹紗各二十匹,望其忠勇國事,勿負朕望,欽此!”

這道上渝通過邸報明發出去,一時天下震動!

與此同時,一個太監也在幾個錦衣衛的隨同下,出京往五寨堡方向而去。

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66章 上任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89章 激戰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1章 商議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257章 新戰陣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229章 王京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141章 感嘆第22章 過節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1)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96章 連升三級第61章 成親(2)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94章 歡聚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246章 談判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126章 不滿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45章 交權、招兵第133章 掩護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168章 迎接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246章 談判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241章 徵日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70章 軍容、青磚第56章 收稅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81章 武裝開礦第141章 感嘆第230章 軍糧第231章 蔚山第193章 除夕日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72章 神池、馬賊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132章 跋扈第65章 大辦工廠(2)
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66章 上任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89章 激戰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1章 商議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257章 新戰陣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229章 王京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141章 感嘆第22章 過節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1)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96章 連升三級第61章 成親(2)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94章 歡聚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246章 談判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126章 不滿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45章 交權、招兵第133章 掩護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168章 迎接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246章 談判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241章 徵日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70章 軍容、青磚第56章 收稅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81章 武裝開礦第141章 感嘆第230章 軍糧第231章 蔚山第193章 除夕日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72章 神池、馬賊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132章 跋扈第65章 大辦工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