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

五寨堡內的營房旁有一個軍器局,裡面專門安放五寨堡旗軍們的盔甲軍衣武器等,再旁邊又有神機庫和火藥局,專門放置軍士們使用的火器火藥。

而離軍器局不遠,就是軍匠劉天祿劉總旗率領一干軍匠打製兵器的衛所匠營處。

“大人,裡面請。”

上午閱兵後,黃來福又宴請各百戶軍官們吃過午膳,回千戶宅盤算了一陣後,黃來福便領着江大忠等一干家丁們來到了軍器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黃來福現在很關心自己有多少家底。

軍器局的倉副使黃如鎮聞知消息,便率領一干小吏候在門外等待。黃如鎮今年四十歲,是個小心謹慎之人,因爲是黃家的一個遠親,所以才能掌管這麼重要的地方。見黃來福來到後,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黃如鎮不敢怠慢,在門口跪倒迎接,黃來福止住了他的虛禮,開門見山道:“黃副使不用多禮,本官前來,是來查看庫房內的器械裝備的。”

黃如鎮恭恭敬敬地應了一聲,便領着黃來福在軍器局裡查點。黃來福一邊看着帳冊,一邊隨黃如鎮到處驗看。經清點家財後,裡面的兵器裝備總共有:

盔甲沒有一副,軍服沒有一件多餘的。不過臂手有五副。背旗有十五面,旗杆五十根,合力弓六十張,弓弦七十條,大箭七千五百支。腰刀二百把,長槍三百根,帶15個,椰瓢20個,茜紅雨籠二十四個,茜紅氈襖三十四領。

此外還有藤牌,把,狼筅,鉤槍。鐵尖扁擔,大棒若干。馬鞍仗,轡頭,肚帶,滾肚,木絆,草鍘,絆馬繩若干副。

再走到旁邊的神機庫和火藥局,裡面有鳥銃70門。手銃5把,搠仗50根,錫鱉40個。火箭二百枝,箭簍50個。油罩1個,火繩20根。還有藥管,鉛子袋,銃套,火藥,鉛子若干。裡面最寶貴的就是虎蹲炮一門,配有鐵錘一把,剪一把。錐一把。藥線盒一個,藥升一個,木送二根。

看來看去,這些就是黃來福的庫存全部家當了。

黃來福不可相信地道:“完了?就這麼一點嗎?”除去旗軍們手頭的武器,這裡面的一點武器只能勉強更新一下堡內的旗軍們,這對黃來福的長遠計劃實在是遠遠不足。

黃如鎮以爲黃來福懷疑他貪墨,他惶恐地道:“回大人。堡內的刀劍器械便全部在這兒了。屬下等決不敢欺瞞大人。”

黃來福一怔,哈哈大笑道:“你放心。我並不是懷疑你貪贓。好了,你隨我來,一起到匠營一觀。”黃來福身後地江大忠和楊小驢也是哈哈大笑。

黃如鎮鬆了口氣,尷尬地笑了笑。

五寨堡匠營處!

只見這裡叮噹作響,五寨堡的軍匠們正熱火朝天地幹着事,許多還赤裸着上身,露出強壯的肌肉,和年初這些人面黃肌瘦的樣子相比,現在各人簡直是完全變了樣。

各人都很少說話,都是聚精會神地打製着手中的水車工具等物。自從去年黃來福僱傭他們後,又設立了賞罰措施,現在他們的待遇,都是和自己的工作掛勾,誰不努力,就要受到懲罰。而勤者,則會受到豐厚的獎勵。這樣,人人都是玩命地拿出精神來幹活,以此獲得更高的待遇。

現在他們製作起黃來福大水車,黃來福大灌井水車,黃來福手壓機來等物,已經是個個熟極而流了。而且他們製作地水車等物質量都是極爲優良,質量不過關的工具,根本不可能會流到外面。

依黃來福的規定,他們製出地每樣東西,都需要專人查點試驗,每個水車的上面,都有背書某人,某時,某年,某季成造字樣。如果因質量出問題,那是他要個人賠償地。出問題多了,這人也完了,不可能再能待在匠營之內。

隨着五寨堡大豐收就在眼前,外地民堡們向五寨堡購買水車等物也越來越多,這些軍匠們也就幹得更歡,因爲每製出一樣水車,他們也是有抽成的。最高的一人,每月竟幹得到二石五斗的月糧。

劉天祿劉總旗正在巡視檢查着各人制作的水車等物,不時停下來指導某人幾句。

這些時間,劉天祿劉總旗可說是春風滿面,不但現在豐衣足食,不再過着以前那種飢腸轆轆的生活,而且因工作出色,時不時受到千戶大人的獎勵,現在他那快要倒的茅草屋已經新翻修成了一座磚瓦屋,成爲五寨堡新富裕起來人羣中地一個。劉總旗也知道現在自己地好日子都是來自黃來福大人,因此對黃來福的吩咐,向來不敢怠慢。

這時劉總旗看到黃來福在黃如鎮和幾個家丁們的陪同下,來到了匠營,他連忙迎了上去,恭敬地向黃來福跪下磕頭:“卑職恭迎大人。”

黃來福溫言道:“起來吧。”

在劉天祿劉總旗的引導下,他巡視整個匠營作坊,見大家都在專注地忙碌着,沒人敢說話,也沒人敢交頭接耳,懶惰怠工,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不過這裡原本是打製兵器的地方,現在變成了生產農用工具的所在,讓人感覺有些怪怪的。”

他對劉總旗吩咐道:“劉大人,有一件事,要你今天起,就開始去做。劉總旗連忙恭敬地抱了抱拳,道:“大人但有吩咐,屬下無有不從。”

黃來福道:“從今天開始,我要你將匠營作坊分成二部,一部還是打製水車之類民用之物,就稱爲五寨堡民器坊,作坊地點可在堡內另覓,這一點,你可去尋楊管家,錢糧人手,他會配合你地。一部還是五寨堡軍匠坊,恢復盔甲兵器地打製。我打算從今天開始,到明年的六月初,至少要打製刀槍等器械三千把。”

說到這裡,黃來福想起一事:“對了,今年我們五寨堡地軍器造解定額,你完成多少了?”

按大明制,天下各衛所的軍器局,都需生產一些普通的盔甲和弓刀之類,每年都有自己的軍器製造定額,景泰二年曾規定每衛需歲造軍器一百六十副,每所四十副。弘治二年,令各減半成造,改爲八十副和二十副。

這些軍器的製造定額是要上交的,五寨堡也需每年上交軍器二十副,這每副軍器的內容有:盔、甲、腰刀各一件。弓一張,弦二條,箭三十支。撒袋一副,銃箭五支,長槍一根。

這些每年各衛所的軍器造解定額,對一些窮困的衛所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因爲這些生產所需物料及費用,都要由軍衛自辦,只有正德四年後,奏準給宣府熟鐵二十萬斤。嘉靖二十二年後,每五年內庫的甲字庫也會支持各鎮熟鐵十五萬斤。不過衛所們是沒有這種待遇的,這些原料的錢財,全部都要自己出。

象以前的五寨堡,每年製造這些軍器,都需要大批的熟鐵,水牛皮,綿繩,黃麻,熟銅,魚線膠,生漆,桐油等物,這些都是五寨堡所沒有的,每年都要花大把的錢糧購買。以前的五寨堡本不富裕,購買生產這些軍器物什,就更是雪上加霜。不過今年黃來福當家作主,經濟好轉,生產這些軍器對黃來福來說不值一提,眼下想起,只是隨口問問。

劉總旗恭敬地道:“回大人的話,對堡內的事,屬下向來不敢懈怠,眼下已經造成軍器15副,對年底軍器的上解,不會有什麼問題。”

黃來福點了點頭。

劉總旗試探道:“剛纔大人是說我們五寨堡到明年要造刀槍三千件?不知大人緣何要造如此之多的軍器?”

黃來福嘆了口氣,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眼下我們五寨堡就要大豐收了,如此好的收成,就有小人覬覦怎麼辦?我們需要保護自己啊。”

劉總旗和在一旁恭敬侍聽的黃如鎮都是恍然大悟,點頭道:“大人高見,深思遠慮,屬下佩服。”他們的利益都是和黃來福連在一起,如按黃來福說的,如有小人覬覦,五寨堡產業被奪,他們也決對會回到以前吃糠咽菜的生活裡去。這是五寨堡每一個人都不願意的,所以一有外敵入侵,爲了保住現在的好生活,五寨堡內決對是人人拼命。

黃來福說道:“我們不但要造刀槍,還要造盔甲,我五寨堡有旗軍一千餘人,應有甲至少一千副。”

此時大明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騎兵人人有甲,步兵除了一些軍官外,那些小兵,包含火器兵在內,都是沒有甲的,就連戚繼光將軍以前領的戚家軍也同樣是如此。但黃來福認爲士兵的性命是珍貴的,只要自己經濟能力許可,他不介意多花些錢讓士兵們的生命多一分保障。

劉總旗沉吟道:“按大人所說的,那所要的錢糧鐵物就要很多了。”

———————————————————————————————

第238章 援軍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82章 血腥鎮壓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108章 決戰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112章 老營堡第61章 成親(1)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100章 又震動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141章 感嘆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7章 謀劃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51章 軍歌(1)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89章 激戰第45章 交權、招兵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35章 顧家第226章 踊躍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94章 歡聚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61章 成親(2)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61章 成親(1)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3章 期望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107章 糧盡第68章 討價還價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252章 還鄉第134章 慘烈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265章 規劃第2章 家人溫馨第243章 對馬島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56章 收稅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232章 豎儒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229章 王京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09章 潰敗、殺俘(2)
第238章 援軍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82章 血腥鎮壓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108章 決戰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112章 老營堡第61章 成親(1)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100章 又震動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141章 感嘆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7章 謀劃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51章 軍歌(1)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89章 激戰第45章 交權、招兵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35章 顧家第226章 踊躍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94章 歡聚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61章 成親(2)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61章 成親(1)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3章 期望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107章 糧盡第68章 討價還價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252章 還鄉第134章 慘烈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265章 規劃第2章 家人溫馨第243章 對馬島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56章 收稅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232章 豎儒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229章 王京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09章 潰敗、殺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