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

其實就在中華軍向廣東發動進攻的時候,第七軍和第四分艦隊就從福建出發,沿東南的海岸線直接攻向廣州。第四分艦隊一共有三十艘戰艦,其中主力戰艦有十六艘,包括一艘二級戰列艦負層號,輔助戰船有十一艘,飛剪哨船三艘。不過這一次運用的軍隊比較多,因此又增加了十艘運輸船,而第三分艦隊也把自己的十二艘輔助戰船都借給第四分艦隊。同時從福建出發之後,鄭成功也拔出五十條戰船,五千水軍,甴鄭鴻逵率領,隨第四分艦隊出戰。因此船隊的艦船總數達到了一百零二艘。

到達了廣東沿海,船隊從零汀洋進入珠江口,直奔廣州而來,首先進攻的目標,就是虎門。

虎門位於珠江口東岸,東北與東莞爲鄰,西隔珠江口與廣州相望,南臨零仃洋。是中國南部沿海的重要關口,也是廣州的出海門戶。因此在明朝的時候,虎口也是廣東最量要的海防哨口,最多時在這裡修建了二十座炮臺,不過長期無人照看,現在還剩下九座。

其實尚可喜並不是完全不重視海上的進攻,在虎門佈置了十五門火炮,其中紅夷火炮有八門,四門四千五百斤,四門三千二百斤。和明朝的時候相比,也並不算差。

只可惜他們這次遇上的對手,在這個時代,致少也可以算是最強大的艦隊之一。

在同等條件下,艦炮的射程沒有要塞炮遠,和三四千斤的紅夷火炮相比,箱簡裝霹靂火箭的射程也要差一大段,但中華軍仍有對岸攻擊的利器,就是戰斧式火箭。其實就是單支發射的大型霹靂火箭,每支有一丈多長,旗杆粗細,最遠射程可以達到一千五百米到二千米。在中華軍突襲大沽口時,就曾經用過。而這一次在虎門,又一次派上了用場。

中華軍一共帶來了六十支這種戰斧式火箭,以十五支一批,分爲四批,向虎門的岸邊炮臺發射而去,同時十六艘主力戰艦也都鼓號了風帆,以最快的速度,向岸邊駛進,希望能儘快進入自己的射程。

尚軍的士兵確兵都是第一次看見戰斧式火箭,只見十幾根黑呼呼的大長圓筒,尾部噴着火焰,從船上向炮臺的方向呼嘯而來,有人好奇,有人害怕。但大多人都不明白這是什麼玩意。

其實戰斧式火箭從船上發射,飛到岸上的炮臺,也就只有幾秒鐘的時間,先後在炮臺附近墜落爆炸,雖然沒有一支火箭能夠準確的擊中炮臺,甚致落到炮臺周邊五丈以內的,也只有兩發,有幾發甚致非常離普,但爆炸和產生的煙霧還是給炮臺上的守軍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這才知道原來這是中華軍的武器,而且可以從那麼遠的海面上打過來。

另外火箭爆炸之後,飛濺出來的火油對各炮臺也造成了很大的危脅,因爲虎門炮臺和中國的傳統炮臺一樣,都是沒有頂,而且炮彈、火藥都放在炮臺的後面,一但火油濺到火藥上面,後果當然是十分可怕的。好在是第一輪的火箭攻擊,並沒有取得多少實際的戰果。

同時炮臺上的火炮也開始向中華軍開火還擊,不過在這個距離上,只有四門四千五百斤的紅夷大炮夠得上射程,但準頭更差,因此尚軍炮手發出的炮彈全部都落入到海水裡,激起了十幾根沖天而起的水柱,也同樣是沒有一發命中。而且絕大多數水柱離着戰艦還有相當遠的距離。

第四分艦隊的司令官沈壽嶢一面下令各艦儘快逼近岸邊,一面繼續發射戰斧,在岸上的炮轟聲中,第二輪的火箭也騰空而起,飛向岸邊,這一次終於取得了戰果,但因爲這時岸上硝煙彌曼,根本看不清楚,也不知是被火箭直接擊中,還是因爲火油落到火藥桶上造成了爆炸。總之有一個炮臺“轟”的一聲,發生了爆炸。炮臺上的十幾名士兵都被炸飛。

不過這時中華軍的戰船也有二艘被擊中,但損失都不大,仍然可以繼續前進。

火箭和火炮不斷的互相激射,經過了四輪戰斧火箭的打擊後,岸上的炮臺被摧毀了兩座,損失了三門火炮。而中華軍的戰船有五艘中彈,但造成的傷損都不大,最嚴重的也不過就是一根後桅杆被擊斷。

但這時旗艦負屓號和巡洋艦天喜號都己經進入到自己攜帶的重炮射程,這兩艘戰船立刻在海面上打橫,開始上岸邊開火轟擊。雖然夠得上的火炮也不箅多,但兩船相加,也有十幾門火炮,輪流開火向岸上轟擊,不一會兒,又有二艘巡洋艦加入到開火的行列中,使中華軍的火力大大加強,壓倒了岸上的炮火。而守衛炮臺的尚軍也都有些慌張起來,在手忙腳亂之下,抵抗力度也大打拆扣。中華軍的火力優勢也更爲明顯。

而這時其他的戰艦都越過了這四艘開火的戰艦,繼續向岸也駛近,同時也開始向岸邊發射箱裝式霹靂火箭,也使中華軍的火力強度和密度又提升了一步。

雖然這時中華軍的戰艦離岸邊還有幾百米的距離,但炮臺上的守軍己經支持不住了,紛紛撤退,中華軍的各艦也都放下小艇,進向搶灘作戰。等登陸士兵上岸之後,守軍己經散得七七八八,剩餘的少數尚軍士兵更不是對手,被中華軍如秋風掃落葉一般,輕鬆消滅,最終佔領了虎門。

第七軍的軍長田楚下令,留下一個團守衛虎門炮臺,其餘的戰艦立刻向廣州發動進攻.

廣州在虎門的西岸,艦隊馬上又揚帆出航,沿着珠江入海口,直接奔向廣州,因爲虎門之後,一路的江海沿岸都沒有炮臺守衛,而且這裡河道暢通,所有艦船勻可通行,因此艦隊逆江而上,暢通無阻,而沿途的碼頭,港口幾乎毫無抵抗之力,人員不是逃走,就是向中華軍投降,中華軍在每個碼頭都留下少量士兵看守,而大隊船隊一直到達廣州南部的番山登陸,然後直撲向廣州城而去。

這時在廣州城裡,尚可喜己連接到了十餘次告急,每一次中華軍都會離廣州更近一點,因此尚可喜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亂轉,趕忙招集手下的官員將領來商議,但誰也說不出一個好辦法來。其實到了這一步,也不可能有什麼好辦法,只投降、逃跑、死戰三條路。

不過尚可喜覺得那條路都不可靠,投降肯定是不可能;逃跑又能跑到那裡去,出海口己被中華軍堵死了,北面和東面都有中華軍的部隊在進攻,西面的廣西早就己經被中華軍佔領了,能夠向那裡逃;而死戰又拿什麼戰,現在廣州城裡的軍隊己不足五千,火槍只有二千餘支,火炮也只有四十多門,廣州雖然不是北京、南京這樣的都城級的城市,但也算是大城,想要守住廣州,至少也要二三萬人馬,這麼一點兵力怎麼可能守得住呢?新招募的軍隊到是還有一萬多人,但尚可喜也明白,這批人根本就還上不了戰場。

但這時也不容尚可喜多想,因爲中華軍己在番山附近上岸,離廣州只有數裡的距離。如果再不決定,可就來不及了。好在是尚可喜到底也是帶兵征戰多年的人,雖然還算不上什麼名將,但還是有幾分決斷力,因此立刻決定,先退出廣州再說,畢竟現在廣州的兵力太弱了,根本沒有一戰的能力,只能先退出廣州,爭取能夠和尚之信、尚之孝兩部的人馬匯合,然後再做打算。至少匯合了尚之信、尚之孝兩部的人馬之後,尚可喜會覺得心裡踏實一點。

因此尚可喜也立刻下令衆將,率領人馬趕快撤出廣州城,先暫時退到從化縣去駐紮。不過由於撤離得實在太匆忙,什麼財物、輜重、糧草也都顧不上帶了,尚可喜只能把全城的軍隊,連同新招募的軍隊,都帶走。這一點尚可喜還算是明白,錢財什麼的都是身外之物,在這亂世之中,軍隊纔是最重要的。而廣州城裡的永安朝廷君臣人等,尚可喜早就忘了。

可惜尚可喜是這樣想,但中華軍同樣也想到了這一點,因爲這次突襲廣州的是一個軍的編制,除了在虎冂留下一個團守衛之外,其餘的部隊全部都在廣州登岸,沿路碼頭留下的,都是第四分艦隊的陸戰部隊,因此兵力絕對足夠。登岸之後,軍長田楚立刻下令,特種師的三個團馬上分散,佔領在廣州城的各外圍駐點,既是爲了防止廣州城裡的軍隊逃竄,同時也防範東、北兩路的尚軍趕回來救援。隨後才帶着三旅、二十一旅的另外一個團,直撲向廣州城。

廣州是一個大城,城門當然不會只有四個,不過廣州的城區並不是規則的方形,因此城門的分佈也不均勻,北面有兩座城門:大北門和小北門。東西面,各有一座城門:正東門,正西門,南面城門較多,從東至西,共有四個門:定海門、文明門、正南門和歸德門。

中華軍是在廣州南部登陸,自然是從南城的城門入城,不過這時尚可喜己從城裡撤走,無人守衛,中華軍兵不血刃,就打開了各城門,進入廣州。

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47章 金殿廷議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154章 激戰(下)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106章 圍殲阿濟格(二)第25章 作戰原則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35章 超級戰艦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251章 調兵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94章 遷移(二)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87章 講和(下)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32章 碧華軒(下)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2章 清廷(下)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99章 備戰(一)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64章 破局(四)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29章 計劃(下)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79章 桂王第56章 火船(二)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44章 救援部隊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27章 夜襲(下)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13章 出兵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34章 鄉鬥(上)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84章 四徵湖北第144章 新年(上)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
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47章 金殿廷議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154章 激戰(下)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106章 圍殲阿濟格(二)第25章 作戰原則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35章 超級戰艦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251章 調兵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94章 遷移(二)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87章 講和(下)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32章 碧華軒(下)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2章 清廷(下)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99章 備戰(一)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64章 破局(四)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29章 計劃(下)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79章 桂王第56章 火船(二)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44章 救援部隊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27章 夜襲(下)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13章 出兵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34章 鄉鬥(上)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84章 四徵湖北第144章 新年(上)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