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

經過了中午的短暫休息之後,下午一時左右,中華軍又繼續對雙徑嶺的陣地發動進攻。而這一次中華軍也不在輪番出擊,而且一個師二個旅同時出動,只是把第六師的炮兵團調來幫忙,同時向尚軍在雙徑嶺的三個山頭陣地發動了進攻。

結果在雙徑嶺周圍,炮聲轟鳴、隆隆作響,打得十分激烈,到了下午三時左右,除了雙徑嶺這一個山頭之外,其他的山頭陣地已經全部被中華軍攻佔了下來。

雙徑嶺雖然是七個山頭陣地中最高的一個,但也高得有限,其他山頭全都失守,雙徑嶺也無法守住,而這時還沒有援軍趕來,金聲桓自知大勢己去,也不等中華軍進攻,就主動投降了。

中華軍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攻佔了尚軍的城外陣地,最終的戰果是殲滅尚軍三千一百七十三人,投降一萬零三百二十五人,投降的人數竟是陣亡人數的三倍多,從這個數字也可以看出,尚軍的士氣極低,根本沒有和中華軍拼死一戰的決心。而中華軍的傷亡是:陣亡五百七十一人,傷三百二十七人。這己經是中華軍南征以來,人員傷亡最大的一次戰役了。

就在第二天,中華軍立刻就向程鄉縣發動了進攻。

尚之信也沒有想到,城外的陣地這麼快就失守了,金聲桓還對自已信誓旦旦,保證至少能守十天,那知一天都沒有堅持下來。因此也趕忙下令,全軍死亡程鄉縣。

其實像程鄉縣這樣的城防規模,根本就沒有放在中華軍眼裡,中華軍過去攻下了無數這樣的縣城。因此在第二天的攻城戰中,中華軍也演練了一次完美的步炮配合,首先由炮兵發威,向程鄉縣俯城牆展開了一陣狂轟濫炸,把城牆炸開了四五個大小不同的缺口,隨後步兵跟進,十分輕易的就殺入了程鄉縣城裡。雙方在城裡展開了白刃戰。

不過既使是轟開了城牆,但離最後取勝,還有一段很遠的距離,有時還會在城中進行反覆的爭奪。而且這時程鄉縣城裡還有三萬多尚軍,如果全力抵抗,也未必不能抵擋住中華軍的進攻,在以前中華軍與清軍的交戰史中,這種情況並非發生過一次。

但尚軍再一次表現出根本就沒有和中華軍決一死戰的勇氣,在中華軍殺入縣城中之後,立刻紛紛敗逃,再不就是舉手投降,沒有人願意和中華軍交戰。

尚之信見勢不妙,也不敢在城裡久戰,立刻率軍逃出程鄉縣,連潮州的給放棄了,直接退到了惠州府裡駐守,但這時尚之信的兵力己經摺損了近半,而且火炮基本全都失落,因此也只好像尚可喜求救。

不過中華軍攻佔了潮州府之後,到並沒有趁勝追擊,這到不是中華軍不想追,而是負擔太重。攻取潮州府的戰鬥中殲滅的尚軍共計還不足五千人,但俘虜的人數竟然高達二萬三千餘人。而且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廣東的本地人。

這也令段鵬非常頭庝,雖然說這些俘虜都不是清軍,最終還是會釋放,但那也是等到戰鬥結束以後,而現在還是要看押起來,但關押起來,光場地就是一個大問題。而且還要給他們提供必要的糧食,兩萬多人都要吃飯,就算每人只保證半人的份量,也不是一個小數字。而且打下惠州,俘虜的人數可能還會暴漲,因此段鵬也不得不暫時停止進攻,先把這個問題解決好再說。寫信給鄭成功,請他支助一部份糧食,和人馬。

鄭成功接信之後,也立刻派遣大將甘輝,帶領五千人馬趕到潮州,並且向段鵬保證,會馬上從海路運送一萬石糧食過來。因此一直等甘輝帶領着人馬到了程鄉縣之後,段鵬將俘虜移交給甘輝看管,然後才率領大軍,進攻惠州。

這時廣州的尚可喜也己經收到了尚之信發回來的告急,而且還是兩份,因爲守衛韶州府的尚之孝也同樣發回了敗績的消息,不過現在尚之孝免強還經守住韶州,但也撐不了幾天了,因此也請尚可喜發兵増援。

在一天內連續收到了兩份敗績告急求援,尚可喜也吃驚不小,這中華軍也太厲害了吧,現在兩路都告急,這可怎麼辦?

在派出了這兩批人馬之後,尚可喜也深感自己的兵力不足,因此在這段時間裡,他又招募了一萬三千多名士兵,當然招募是說得好聽,因爲廣東的百姓都不願參軍打仗,這些士兵有八成都是抓壯丁一樣給抓來的,還有二成就是地痞無賴,無業遊民等等。

但尚可喜也清楚,雖然也算是拉起了一支隊伍,但成軍的時間太短,沒有經過訓練,根本就不堪大用,如果現在就把這支隊伍拉上戰場,估計聽到大炮一響,就會立刻土崩瓦解了。因此不能做指望。那麼是不是現在就該跑路了呢?這時尚可喜已經徵集到了二十多條大船,而且將二十多萬兩白銀、三萬多兩黃金,還有價值在十萬兩白銀以上的珠寶器皿都己經打包裝箱,有一半也運到了碼頭,另一半雖然還留在廣州,但也隨時都可以運走,上船開跑。

不過讓尚可喜還有些下不了決心的是,被他派到海南去準備接應的人還沒有回來報信,這還不算大問題,關建是尚可喜現在還沒有想好,三條逃跑路線,到底選擇那一條。因此才遲遲不能覺定,好在是現在還不是兵臨城下,致少還有幾天的緩衝,另外也得等兩個兒孑回到廣州再開跑吧。現在到是可以先把他們叫回來了。

尚可喜正要下令,招回兩個兒孑,這時只是一個侍衛官匆匆忙忙的跑了進來,一臉緊張之色,道:“稟報王爺,大事不好,中華軍已經打到廣州城了。”

尚可喜聽了,也不禁大吃了一驚,雖然現在東北兩路都吃了敗戰,但離廣州最近也還有二百多裡,中華軍難到是飛到廣州的嗎?不過這也很難說,中華軍一向神出鬼沒,出奇不意,說不定他們會派出一支偏師,抄小路繞道殺到廣州來了,因此立刻問道:“中華軍有多少兵力,現在到了那裡了?”

待衛官道:“有多少人還不清楚,但戰船至少有一百艘,現在已經進了零汀洋,直逼虎門,這會兒估計應該向虎門發動進攻了。”

“船?虎門?”尚可喜的腦袋忽然“翁”了一聲,立刻大了起來,自己怎麼把這麼重要的事情給忘了。中華軍不僅有一支水軍,而且還很擅長於從海上突擊啊。

陸地上有重重的關隘,軍隊不能飛躍,但在海上卻沒有這些障礙,萬里海疆,中華軍都可以來去自如。在清廷第二次南征的時候,中華軍就是從海路出擊,突襲了遼東,又從天津大沽口登陸,直逼京師,才迫使清軍從江南撤軍,最終導致了那一次南征失敗,而商毅也是從那時趁勢崛起,俱備了統一天下的實力。而最關建的一點,就是那次海上的突襲,自己怎麼把這麼重要事情給忘了,現在中華軍又給自巳來了這一手,而自已準備的船隻,都停泊在珠江口裡,而中華軍已經過了零丁洋,都己經到了虎門,整個珠江入海口也都被中華軍給堵死了,就算虎門守得住,但自己也無法從海上跑路了,這下該怎麼辦?

其實尚可喜早年隨毛文龍駐守皮島,對海上到並不算陌生,當初投降當時還是後金的清廷,就是從登州乘船到達遼東,完成了跨越渤海灣的海上航行,但投降清廷,一直到入關,二次南征,全都是在陸地上幹活,尚可喜也差不多把當年的航海經驗都忘了。雖然中華軍從海上奇襲遼東,當時也確實讓尚可喜大吃了一驚,但畢竟沒有關係到他的切身利益,給尚可喜的印像並不深刻,也沒有意識到海軍的厲害和重要。

因此到了廣東之後,尚可喜到也不是沒有想到過,自己可能會面臨着海上的進攻,但他的對策沒不是積極發展海軍,還是繼承了原來明朝的做法,只是加強了沿岸的防禦,修築炮臺,認爲這樣就可以無憂了。但去沒想到在最關建的時刻,中華軍又故計重實施,徹底打亂了自己的跑路大計。

想到這裡,尚可喜也不禁連連捶打自己的額頭,心裡又悔又恨,自己怎麼就沒能早一點想到中華軍會有這一招呢。其實就算尚可喜事先想到了,也一樣沒有用,因爲中華軍照樣會從海路殺入珠江口,因爲尚可喜沒有海軍,最多也只能加強虎門岸上的防禦,能不能擋住中華軍則不說,但想從海上逃路,是不可能的。

尚可喜後悔了一陣,立刻又翻看地圖,看一看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因爲他知道,在江門、新會那一邊,還有一條出海口的,而就在這時,又有一個待衛,幾乎是連滾帶爬的跑了進來,道:“王爺,大事不好,虎門失守了,中華軍己經在虎門上岸,殺向廣州而來。”

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21章 狙擊手第307章 民意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90章 遇刺(上)第88章 交易(上)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82章 破敵之策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10章 婚姻(上)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332章 對持(二)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28章 計劃(上)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24章 天像第196章 對策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24章 天像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193章 雷汞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34章 迎頭痛擊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104章 海商(下)第167章 雨戰(三)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37章 南方情報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36章 林家會議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80章 洋人(上)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15章 反擊(三)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35章 南歸(上)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27章 夜襲(下)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167章 雨戰(三)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93章 勸降(上)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166章 雨戰(二)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93章 遷移(一)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12章 合作計劃
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21章 狙擊手第307章 民意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90章 遇刺(上)第88章 交易(上)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82章 破敵之策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10章 婚姻(上)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332章 對持(二)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28章 計劃(上)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24章 天像第196章 對策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24章 天像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193章 雷汞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34章 迎頭痛擊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104章 海商(下)第167章 雨戰(三)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37章 南方情報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36章 林家會議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80章 洋人(上)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15章 反擊(三)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35章 南歸(上)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27章 夜襲(下)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167章 雨戰(三)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93章 勸降(上)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166章 雨戰(二)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93章 遷移(一)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12章 合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