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

?襄樊是襄陽、樊城的合稱,兩城隔漢水對峙,互爲犄角,地處桐柏山、武當山孔道,北通關中、洛陽,東連武昌,西扼四川、陝北,南接夷陵,荊州,清代的地理學者顧祖禹稱襄樊之地爲:天下之腰膂。而在《讀史方輿紀要》中,更是稱:“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

雖然商家軍現在己經收復了湖北的大部份地區,但如果沒有收復襄樊,那麼整個鄂西北和鄂中地區,仍然也不穩定,而且奪取襄樊,也爲商家軍以後進軍關中,中原地區,收復北方的土地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同時在清軍方面,在湖北的兵力本來就不足,而前一階段因爲分兵拒守,又損失了不少兵力,濟爾哈朗雖然己經趕到了樊城坐鎮,但來得過於匆忙,所帶的人馬不多,而四川的清軍現在也還來不及出兵支援,這時清軍的總兵力只有四萬五千多。而商家軍的湖北集團軍,加上第三軍的十五師和一個騎兵團,以及忠貞營,總兵力己經接近十萬之衆,是清軍的兩倍,現在也正是一鼓作氣,攻取襄樊的大好機會,因此李定國對全軍稍做修整,就立刻下令向襄樊發動了進攻。?

不過襄樊的地理位置重要性,濟爾哈朗和勒克徳渾也十分清楚,因此也抓緊時間,佈置襄樊的守衛。?

自古以來,襄樊就是南北兵家的必爭之地。幾千年中發生的大小戰役幾乎難以數計,其中最著名的戰例如有:三國時關羽水淹七軍之戰、宋金時岳飛收復襄陽之戰、宋元襄陽之戰等。儘管襄樊位於拆衝要路,四通八達之地,但依山畔河,地勢險要,而且經過歷年的修建,城防設施不僅完善,而且十分堅固,可稱是有山有水有堅城。南宋末年蒙古大軍圍攻襄陽竟達五年之久,可見襄樊也並不是好取的。?

而且現在清軍集中兵力,以襄樊兩城爲核心固守,也沒有兵力分散的問題。而且濟爾哈朗也帶來一部份生力軍,同時也宣稱,四川的尼堪將要出兵來救援襄樊,只要能夠堅守十天,援軍就會趕到,也使清軍的士氣也得到一些提升,另外一些搖擺不定,首鼠兩端的部隊都已經投降了商家軍,剩下的漢軍基本都是來自北方,因此立場意志也稍好一些,不會隨易動搖。?

清軍守衛襄樊一共設下了三道防線,首先是襄陽漢水下游的宜城縣,這是從南面進攻襄陽的必經之路,由卓羅帶領一萬人馬駐守,其中火銃兵有一千人,火炮二十門,而且清軍可以從漢水順流而下,趕來增援。其次是襄陽城衆的羣山,甴其是在城南,有羊祜山、虎頭山、琵琶山、鳳凰山等高點,地勢險要,從來進攻襄陽,都必先取南部羣山,甴於歷代戰爭,都修築了堅固的工事,也成爲襄陽的另一道防線。是由尚善帶領一萬五千人馬,分別駐守各個山頭,並準備了大量石塊滾木等守山武器。最後纔是襄陽和樊城兩城,由勒克徳渾守襄陽,濟爾哈朗守樊城,各有一萬守軍。其中有火銃兵有三千餘人,火炮六十餘門。?

雖然商家軍在兵力上佔有絕對的優勢,但這次進取襄樊的戰鬥也不好打,李定國在制定作戰計劃時,也費了好一番心血。最終決定,分三路進軍,攻取襄樊:由第六軍從德安府西北部進入襄陽府地界,先取棗陽縣,然後從東面進攻樊城;第八軍匯同十五師,甴南漳北進,從西面進攻襄陽;第七軍、加騎兵團和忠貞營一起,甴承天府出兵,先取宜城,然後從南面進攻,和第八軍對襄陽形成夾擊之勢,先取城外羣戰,然後再攻襄陽城。?

作戰計劃下達之後,各路人馬也都分頭出兵。?

李定國和李牟帶領着第七軍和忠貞營由承天府出發,沿着漢水北進,向宜城縣進發。?

守衛宜城縣的清軍主將是滿州正白旗梅勒額真卓羅,他巳和商家軍己交手多次,深知商家軍的厲害,而且對商家軍的戰術也十分清楚,知道商家軍的攻城能力。宜城只是一個小縣城,城防能力一般,如果想依靠城牆進行防守,根本架不住商家軍的炮火和爆破。因此他索性也就放棄了駐守城牆,把士兵撤到城裡來,讓城門大開,把商家軍放進城裡,和商家軍打白刃戰,並且依託着城裡的建築和街道進行防守,儘量限制商家軍的優勢。同時又派人剄襄陽,向勒克德渾救援。?

雖然清楚清軍的用意,但宜城是進攻襄陽的必由之路,非打不可,同時也要防止清軍的援軍趕來,因此李定國也下令,命第七軍三旅的兩個團分從東西殺入,出動一個特種兵團,從南門殺入,只留下北門讓清軍出逃。要求今天一定要佔領宜城。?

因爲是城市戰,戰鬥從一開始就進行得十分激烈,雙方的士兵在街道和房屋中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槍聲、爆炸聲、吶喊聲、廝殺聲從宜城縣的每一個地方發生,而雙方的傷亡,也迅速大量的產生。?

不可否認,卓羅的這一戰術確實是目前清軍最好的選擇,清軍在城裡熟悉地形,同時也能預先搶佔各個有利的位置,己經佔得了先機,同時經歷了這麼多次巷戰之後,清軍的街道戰的經驗和能力也都大幅提高,懂得利用城市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條件,與商家軍作戰。?

儘管商家軍在火力、射程上還佔有一定的優勢,但這種優勢確實己經不大了,不過商家軍的城市戰經驗也十分豐富,同時在鬥志,士氣方面也比清軍要強得多,即使是拼起白刃作戰,也不輸與清軍。因此也盡力發揮着自己的優勢,並且充份利用手榴彈、小型火炮等殺傷力大的武器,打擊城裡的清軍,一條一條街道的爭奪,一個駐點一個駐點的突破。逐步逐步的壓縮着清軍的空間,一點點的擴大着自己的優勢,佔領宜城縣。?

而且在商家軍的身後,忠貞營的士兵也加入到戰場上,付責固守商家軍奪下來的陣地,接收抓獲的俘虜、救護受傷的士兵,以及搜找殘餘的清兵,也讓前進付責攻堅的士兵能夠心無傍驁,全力投入作戰中。?

雖然清軍的戰術對路,抵抗也十分頑強,但雙方在實力對比上,實在是相差太大,因此還是被打得節節敗退,戰鬥從清晨一直進行到下午二時左右,宜城縣裡的大部份地區都己經被商家軍佔領,清軍被壓縮到北城的一小塊地區,還在繼續抵抗。而這時清軍的兵力,只剩下五千多人。?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卓羅也知道,看來自己是無法守住宜城縣了,如果這時商家軍派出一支部隊,繞到北城來,自已就被包了餃子,那可就是全軍覆沒了,因此也下令清軍,從北門撤出宜城,向襄陽方向撤退。?

但清軍剛剛退出宜城,還沒走出二三里路,只聽馬蹄聲響,一支騎軍從斜刺裡殺了出來,從清軍的肋部殺入。原來早在進攻宜城之前,李定國就派出騎兵團,埋伏在宜城縣北門外,等着清軍從宜城撤軍的時候,從側面殺出,追擊敗軍,擴大戰果。?

本來這時清軍雖然是全軍敗退,但卓羅是久經戰場的人,經驗豐富,因此還使全軍保持着一定的秩序撤退,但商家軍的騎兵團殺出之後,清軍根本就無力抵抗,被騎兵一衝,立刻就全軍大亂,再來保持不住秩序,各自尋路逃跑,而且這時城裡的商家軍也追擊了出來,從後面追殺上來,清軍頓時四分五裂,徹底潰敗。?

而商家軍也立刻分散開,繼續追擊着淸軍的敗軍,就連忠貞營也派出一萬兵力,加入到追擊中來。同時騎兵團速度分散成以連爲單位,配合大部隊,追去敗軍,往往都是騎兵趕到一支敗軍的前面堵劫,而步兵從背後包抄上來,將敗軍圍住,或是全殲,或是俘虜。追擊戰一直進行到天黒,商家軍才收兵回宜城。?

這一戰的最後結果是,商家軍一共殲滅清軍三千八百多人,俘虜四千二百七十三人,清軍的主將卓羅,被騎兵追趕,一直逃到漢水邊之後,走投無路,最後在漢水邊力戰而死。而商家軍自身,也陣亡了一千一百五十三名士兵。兵力損失,竟然比攻取荊州的傷亡還要大。這主要還是清軍選擇了正確的戰術,並沒有依託城牆防守,而是和商家軍打巷戰的緣故。?

其實駐守在襄陽的勒克德渾在得知宜城遭到商家軍攻擊之後,立刻就派出了援軍增援,但宜城失守太快,連一天也沒有守住,因此援軍纔剛剛到達鹿門山時,就收到了宜城失守的消息,只好收隴了一些從宜城敗出來的殘兵,返回襄陽駐守。?

在攻取宜城獲勝之後,襄陽的門戶大開,而這時東西兩路的人馬,也都逼近了襄樊地區。一天之後,商家軍也分別在漢水兩岸,對襄陽和樊城,同時展開進攻。

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46章 援不援救王家大屯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72章 水路攔截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91章 遇刺(下)第142章 海警第82章 破敵之策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177章 鑄炮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63章 破局(三)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208章 進京(上)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11章 深夜靜思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142章 偵察兵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91章 遇刺(下)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99章 備戰(一)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78章 力挽狂瀾第332章 對持(一)第49章 收復青州第36章 編制民團第381章 喜迅第154章 激戰(下)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92章 合圍(三)第13章 雙截棍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40章 海軍出擊第196章 對策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28章 計劃(上)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37章 南方情報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209章 進京(下)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252章 對持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87章 挑戰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
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46章 援不援救王家大屯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72章 水路攔截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91章 遇刺(下)第142章 海警第82章 破敵之策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177章 鑄炮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63章 破局(三)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208章 進京(上)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11章 深夜靜思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142章 偵察兵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91章 遇刺(下)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99章 備戰(一)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78章 力挽狂瀾第332章 對持(一)第49章 收復青州第36章 編制民團第381章 喜迅第154章 激戰(下)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92章 合圍(三)第13章 雙截棍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40章 海軍出擊第196章 對策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28章 計劃(上)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37章 南方情報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209章 進京(下)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252章 對持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87章 挑戰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