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

接令之後,第七軍的軍長田楚立刻集合士兵出戰。而且這時士兵們也都知道了阿芒?古拉特一世的狂妄語言,因此也都十分憤怒,都希望狠狠的教訓馬打蘭軍一頓。

因爲這時馬打蘭軍離巴達維亞還有十幾裡的距離,因此打發走了中華軍的使者之後,阿芒?古拉特一世也下令大軍前進,向巴達維亞城逼近過去,給城裡的中華軍施加壓力,同時也是如果中華軍拒絕退出爪哇島,就立刻向巴達維亞城發動進攻。

但馬打蘭軍大軍只走了四五里的路程,就遇到了中華軍的人馬。

田楚率軍出擊之後,並沒在城外建立好的陣地的駐紮等待,因爲聽偵察兵的報告,還有從馬打蘭大軍揚起的灰塵來看,馬打蘭軍隊的隊形不整,行動不一,也可見平時根本沒有經過什麼訓練,人數衆多,但都是烏合之衆,並沒有什麼可怕的。因此田楚也打算主動出擊,給馬打蘭軍一個迎頭痛擊。於是帶了一個師的人馬,殺出了陣地,迎向馬打蘭軍殺去。

走了六七裡的路程之後,果然就發現了馬打蘭大軍,只見遠遠看見馬打蘭大軍就如同螞蟻一樣,密密麻麻的,但也是亂亂哄哄,毫無章法,整個隊伍基本就沒有什麼隊形可言,完全就是一團亂密一樣。

而田楚也完全放下心來,能夠晉升到軍長的職位,田楚也身經百戰的人了,當然知道兵貴精不貴多的道理,打仗並不是簡單的數字疊加遊戲,像馬打蘭大軍這樣散亂無章的人馬,在中華軍看來,跟本就不能算軍隊,別說是十萬大軍,就是百萬人馬,也不足爲懼。因此田楚也立刻下令,馬上向馬打蘭軍發動進攻。

這一次中華軍遠征南洋,陸軍基本都沒有帶重型火炮,主要是攜帶輕便的迫擊炮,全師一共有八十五門迫擊炮。田楚也下令,將全師的迫擊炮分爲三批,靠近馬打蘭軍,輪流開始轟擊。

這時走在前面的馬打蘭軍也發現了中華軍,因爲可以明顯看出中華軍的兵力遠不及自已,因此在前排的馬打蘭士兵們也紛紛向中華軍衝了過來。當然在後面馬打蘭士軍還不知道前面發生了什麼事情。

但就在這時,中華軍的迫擊炮也像馬打蘭軍展開了轟擊,炮彈從空中落下,在馬打蘭軍的隊列中爆炸,靠近在爆炸中心的馬打蘭士兵也紛紛倒地。

與荷蘭人打了幾十年交通,馬打蘭士兵到也並不是沒有見過世面的土包孑,對火槍火炮並不陌生,但中華軍使用的火炮顯然超出了他們的認知,因爲中華軍使用的火炮並不是那種粗大笨重的大鐵筒子,而是輕易靈巧的小鐵管,發射出的也不是實心鐵彈,而是可以爆烈的開花彈,但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都要荷蘭使用的火炮大得多。而且馬打蘭軍也十分密集,一顆炮彈爆炸之後,至少可以打死打傷十佘人。因此連續幾輪炮擊之後,馬打蘭軍中也傷死了數百人。

對於十萬人馬來說,損傷幾百人其實只能算是九牛一毛,但馬打蘭軍本來就是一羣烏合之衆,被炮彈一炸,立刻就亂了起來,由其是在前排的士兵,都本能的向後退卻,這到並不是說馬打蘭士兵都貪生怕死,而是人在遇到危險之後,都有一種退讓躲避的本能。

但前排的士兵後退,而後排的士兵卻並不知前面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能聽到前面炮聲轟轟,喊叫連天,似乎打得十分熱鬧,因此還有不少士兵向前衝趕,希望也加入戰鬥中去。結果前後衝撞,推揉擁擠,馬打蘭軍的整個隊伍也大亂了起來。

而這時中華軍也趁勢向馬打蘭軍發動了衝鋒,士兵們排成散線進攻隊型,一邊穩步的向前前進,一邊開槍射擊,並且不斷向馬打蘭軍投出手榴彈,也將馬打蘭軍打得傷死無數。而迫擊炮手則是在衝鋒士兵的背後,向馬打蘭軍的縱深開火轟擊。

雖然馬打蘭軍有十萬人馬,但絕大多數士兵都是臨時徵集起來的,根本不是職業士兵,連民兵都算不上,雖然是或被強徵,或被忽悠的加入了軍隊,如果是兩陣對圓,正面一刀一槍的作戰,也許還好一些,但遇到這突發事情之後,馬打蘭軍普遍缺乏戰鬥經驗,缺乏訓練和紀律的弱點也充份暴露了出來,因此這時馬打蘭軍早就己經亂了套,將領管不住士兵,士兵也不聽將領的調派,結果全軍都陷入了一種盲目暴走的混亂狀態。而阿芒?古拉特一世雖然在陣中暴跳如雷,指手畫腳,大喊大叫,希望能夠將全軍組織起來,但除了身邊的千餘名貼身衛兵之外,其他的士兵根本就不聽他的,該跑還跑,該亂還亂。

而中華軍則是緊緊抓住馬打蘭軍的一點,向馬打蘭軍展開猛烈的打擊,也更是加距了馬打蘭軍的混亂。結果馬打蘭軍只能越來越亂,士兵們也被打得四散奔逃,而且互相推擠撞踫,踐踏睬壓,也傷死了不少。

最終這一戰經過了三個多小時才結束,馬打蘭軍被打得大敗,退兵五十餘里,折兵一萬五千餘人,其中有近一半是在自相踩踏中死傷的,而且十萬大軍也四分五裂,作鳥獸散。

好不容易等到中華軍收了兵,阿芒?古拉特一世和身邊的幾名大臣、將領也都鬆了一口氣,而這時他們身邊只剩下數千人,其他的人馬都不知跑那兒去了。

駐紮下來之後,阿芒?古拉特一世也派人去尋找其他的人馬,好在是大軍雖然分散了,但也都離得不遠,而且知道了蘇丹的下落之後,也都紛紛又尋找了過來,和蘇丹的人馬匯合。不過就是這樣,也花了三天的時間,才把走散的人馬基本拉隴到一起,大約有七萬六七千人馬,另外還有一些,都己經逃回了馬打蘭,各自回家去了。

等人馬聚齊之後,阿芒?古拉特一世趕忙招集馬打蘭軍的將軍們,商議下一步該怎麼辦,經過了第一戰的失利之後,阿芒?古拉特一世發熱的頭腦纔有些冷靜下來,也意識到了這一戰似乎並不像自已想像的那麼簡單。要知道當年自已的父親連續兩次出兵,都沒能攻下巴達維亞,而中華軍一到,巴達維亞就應聲而下,因此也說明中華軍並不好對付。同時阿芒?古拉特一世也十分慶幸,這段時間裡,中華軍並沒有向馬打蘭軍發動進攻。

不過馬打蘭軍的各將軍們到還有些不服,因爲他們認爲這一戰敗得實在有些冤枉,不是馬打蘭軍的實力不足,而是中華軍實在是太狡猾了,打了自己一個措手不及,才導致了這一次的失敗。現在馬打蘭軍還有七八萬大軍,如果和中華軍正對面的交戰,仍然還是有很大的勝算的,畢竟馬打蘭軍人多,就算一對一打不過中華軍的士兵,那麼四五個打一個還打不過嗎。因此將軍們都建議繼續進軍,向巴達維亞城發動進攻。

被將軍們這樣一說,阿芒?古拉特一世也恢復了幾分底氣,同時也又重新鼓起了鬥志,也決定再與中華軍打一仗。因此又和衆將軍們一起商議,怎樣進軍,怎樣做戰。

君臣衆人商量到深夜,才總算是討論出了一個計劃,明天一早,首先出動二萬人馬,向巴達維亞發動進攻,然後其他人馬來進行輪換,同時又派人回到國內,再徵調二三萬人馬來助戰。

阿芒?古拉特一世對這個方案也比較滿意,因爲不管怎樣,大軍的調動都是一個大麻煩,因此不如釆用這種分期分批投入兵力的辦法,要好得多。而且再調一些人馬來,取勝的把握也大一些。

而就在阿芒?古拉特一世正要下令散會休息的時候,忽然聽到“轟——轟——轟——轟——”在馬打蘭軍的大營外,響起了一連串火炮的轟鳴聲,在寂靜的黑夜中,聽得十分清楚。阿芒?古拉特一世也不禁臉色大變,正要派人去探查,而這時在大營外圍,喊聲、殺聲也響了起來。

原來經過了第一戰之後,田楚己經摸清楚了馬打蘭軍的底孑了,馬打蘭軍的人數雖然多,但都是臨時聚集起來的人馬,都是一幫烏合之衆,其實並不難對付,上一戰只出動了一個師的兵力,確實太少了一點,因此並未取得絕對的勝利。只要集中全軍的兵力,再向馬打蘭軍發動一次全面進攻,完全可以一舉將馬打蘭軍徹底擊敗。

但這幾天中華軍之所以沒有再出兵進攻馬打蘭軍,只不過讓馬打蘭軍有足夠的時間,把兵力重新再集結起來,這樣中華軍纔可以一下子將馬打蘭軍全部都收拾掉。

而中華軍的偵察兵也一直在密切的關注馬打蘭軍的動向,結果等了幾天之後,馬打蘭軍果然又聚集了七八萬人馬,於是田楚也知道,時機到了,因此也馬上下令,第七軍的全軍出動,趁着黑夜,向馬打蘭軍發動攻擊。

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191章 勸進(上)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183章 下獄(下)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54章 水上進攻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166章 雨戰(二)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267章 變數(三)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45章 貨幣第91章 逼宮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370章 戰術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73章 福臨登基第96章 遷移(三)第236章 隱密第72章 清廷進京第72章 清廷進京第51章 撫平青萊第144章 新年(上)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2章 應對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57章 火船(三)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77章 名士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145章 規則(下)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36章 投靠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142章 海警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36章 編制民團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199章 廷議(下)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
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191章 勸進(上)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183章 下獄(下)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54章 水上進攻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166章 雨戰(二)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267章 變數(三)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45章 貨幣第91章 逼宮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370章 戰術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73章 福臨登基第96章 遷移(三)第236章 隱密第72章 清廷進京第72章 清廷進京第51章 撫平青萊第144章 新年(上)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2章 應對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57章 火船(三)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77章 名士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145章 規則(下)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36章 投靠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142章 海警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36章 編制民團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199章 廷議(下)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