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進攻北京(一)

就在南京爲了推立新君而展開激烈的的鬥爭的時侯,商毅卻置身於事外,正在大沽口駐軍,密切關注着北京的動態。在吳全福駕駛着飛魚一號離開了大沽口之後,第二批增援船隊也到達到大沽口,一共又到達了大小戰船六十三艘,帶來了三個團的士兵。

到了這個時候,商家軍在大沽口己經聚集了大小戰船八十四艘,有西班牙式戰船五十二艘,福船二十一艘,其他戰船十艘,飛剪船兩艘。其中還包括商毅在胡江濱的船廠裡定購的三艘一千料戰船,剛剛試航成功的,也都被派了出來,有兩艘是福船,一艘是西班牙式帆船,排水量都在五百到六百噸。也算是中型戰船了。

而這時商家軍的兵力也達到了四個團,包括二團、四團和兩個新團。另外還有一個騎兵營,一個外籍僱傭兵營、兩個偵察連,總兵力達到一萬五千人左右,另有水軍三千餘人。同時還送來了杭州兵工廠裡的最新產品,十座山寨版的拿破崙炮。和三百發用雷汞做起爆藥的爆破彈,另有五十支山寨米尼步槍。

現在商家軍的兵力,顯然一個大沽堡己經容納不下了,因此在四月五日這一天,商毅正式出兵,進駐天津衛城。這時天津衛城的守軍這時也得知北京失守的消息,軍心大亂,早己作鳥獸散,城裡只有不足五百士兵留守,不過守城的衛指揮趙嶽還在堅持着,因此商家軍一到,趙嶽也立刻開門投降,跟本就沒有進行任何的抵抗。

這時的天津衛雖然還沒有後世那麼大的規模,但也算是一座大城,因此得下了天津衛之後,商毅只留下一個營守大沽口,其他兵力都駐進天津衛,與大沽口形成犄角之勢。

商家軍的士兵對商毅的命令到是沒有什麼可說的,而且背靠大海,又有足夠的戰船,隨時都可以離開,因此也都十分安心的在天津衛駐守着。而朱媺娖到是問過商毅,但商毅的解釋是現在正在等待機會,收復北京,或者是從大順軍手中救出太子。也令朱媺娖心裡大爲感動,深感自己並沒有看錯人。

與此同時,商毅留在北京的探孑也陸繼將北京的消息傳到商毅的手裡,與另一時空裡一樣,李自成在進駐北京之後,果然開始驕傲自滿,一方面準備李自成正式稱帝的典禮排演準備工作,另一方面也開始向北京的各官員、勳臣、太監追髒率銀,以致軍紀大壞,一般的士兵搶不了大戶,但也在北京城中劫掠百姓。因此大順軍上上下下都呈現出一付驕盈奢傲的情緒中,彷彿天下己經太平無事一般。渾然沒有想到,江南尚未平定,江北尚有山東等地沒有徵復,更沒有想到,在關外還有滿清的八旗鐵騎正在虎視眈眈,隨時都準備入關南下。

而商毅特意囑咐關注的吳三桂家裡的情況,也得到了確切的消息,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確實也被大順軍捉拿下獄,原因也是爲了追髒索銀,而且在吳襄下獄之後,吳府也被大順軍的士兵洗劫一空,除了陳圓圓之外,其他的一切也都如另一時空一樣的發生了。

瞭解了這些情況之後,商毅也不禁嘆息,李自成確實只能算是一個草莽英雄,而不是做皇帝料。就算沒有吳三桂引清軍入關的事情發生,李自成恐怕也不會在紫禁城裡坐得太久,因爲以吳三桂的爲人,一但識破了李自成的底細,恐怕也不會自甘屈從於李自成之下的。而現在,只看吳三桂做何選擇了。

時間也一天一天過去,在四月十八日,商毅終於接到了探子的報告,李自成正在北京整頓軍馬,準備出京進攻山海關的吳三桂。這消息是在四月十六曰從北京送出的,在另一時空裡,李自成就是在四月十八日正式從北京出征,攻打山海關。不過在大軍出動之前,至少也會提前二三天的準備期,因此可以基本確認,這情報是準確的。

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商毅也不禁樂得手舞足蹈起來,抱着亞莉桑德拉連親了好幾下,弄得她也莫名其妙。儘管在後世學者對吳三桂降淸的動機做出各種分柝,但畢竟都是建立在猜測的基礎上,事情沒有發生,心裡總是沒有底。現在終於有結果了。

於是商毅立刻下令,明天一早,只留下一個新團守衛天津衛和大沽堡,其餘人馬全部出發,進攻北京。這一次朱媺娖也一定要跟去尋找太子等人,商毅到也沒有反對,帶她一起出發,只是把小公主朱媺婕留在天津。

從天津到北京大約有二到三天的路程,而且在北京也有大順軍守衛,商家軍也不可能人困馬乏的來到北京城下,因此商家軍於二十一曰到達通州,就早早歇下,第二天四更就整裝出發,直撲北京。這一次還是從廣渠門進攻。

這時大順軍的主力人馬都被李自成帶去進攻山海關,北京城裡留守的兵力還不到兩萬,而且大多都是老弱之兵。而在李自成出發之前,拒絕與李自成一起出戰的大將劉宗敏付責整個北京的防禦指揮。留在北京的大順軍其他官員還有牛金星、宋獻策、李巖、李過等人。

四月二十二日上午辰時左右,商家早到達北京西南的廣渠門前。這時守衛北京的大順軍才發現商家軍的行蹤,趕忙派人去稟告劉宗敏。但劉宗敏住在北京的內城裡,從北京的外城到內城可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到達的,何況等劉宗敏接到消息之後,再集合人馬趕來,可也不是在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

商毅當然也不會等着,立刻下令架炮轟門。二團和四團各有一個炮兵營,再加上新到的十門山寨拿破崙炮,共計在中重型火炮五十佘門,當下就在離北京城外牆五百米遠的位置一字排開,對着廣渠門,就是一陣猛轟。

只聽“轟——轟——轟——轟——” 的炮響之聲不絕於耳,將一個個實心鐵球狠狠的砸向在以廣渠門爲核的北京外牆的範圍內,有的鐵彈打在城牆上,只打是飛石亂濺,灰塵高揚,不過北京的城牆全是用澆灌了蛋淸和糯米汁燒製的青磚堆砌而成,內填夯土,十分堅固,有的鐵彈擊打在大門上,發出“咚咚”的悶響。但城門是用厚木板反覆釘實,外裹鐵皮,也是異常的結實,因此連捱了十餘彈,也沒有造成多大的損傷。

而商毅卻在着重觀察拿破崙炮的威力。這十門拿破崙火炮都鑄得十分準備,重量都在八百八十到九百斤之間,但還是使用木質炮車,不過每一門炮上都安裝了帶十字光標的瞄準炮鏡,這也是由玻璃廠提供的鏡片製成。

拿破崙炮雖然是滑膛炮,但在一千米以內的精準度也相當高,而且有了瞄準炮鏡之後,也比單純的準星要好用得多,而且北京的城門也都是以高大威嚴而著稱,在這個時候,反而成爲最顯眼的目標,因此用拿破崙炮發射出的炮彈,十炮之中有七八發都可以準確的擊中城門。在擊中城門的炮彈中,有一大半都是拿破崙炮的功勞。

五十多門火炮分爲三批,輪番向廣渠門發射了十幾輪,只打得城牆上砂石亂飛,灰塵彌敖,守城的士兵也只敢躲在城垛口下,不敢露頭,而城門也捱了五六十下炮擊。雖然廣渠門的城門高大厚實,但畢竟也是木質,捱了這麼多下打擊之後,終於也開始產生了裂紋。

別的炮手雖然看不見,但拿破崙炮上的瞄準炮鏡卻可以看得十分淸楚,因此炮手們的信心大增,並且都互相轉告,城門己經開裂了,再加一把勁,就可以把它砸開了。

又經過四五輪的炮擊之後,城門又連遭二十餘下炮擊,終於頂不住,被一顆鐵彈打得穿門而過,隱隱還能夠聽到從城門洞裡轉來一些慘叫的聲音,大概是炮彈的餘勢又擊中一些城門後面大順軍的士兵了。商家軍的炮手立刻發出了一陣歡呼,隨後又都精神抖擻的繼續開炮。

第二顆、第三顆……越來越多的炮彈陸續擊穿了城門,對城門造成的傷害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結果終於被打得門栓斷裂,城門洞開。

在城門被轟開之後,只見在城門洞中只剩下幾十俱橫七豎躺倒在地上的屍體,卻以是空無一人了。而從炮擊開始到現在,大約只花了半個小時的時間。

商毅也不禁感嘆,如果是在正常的情況下,想要攻破北京這樣的堅城,不知要損失多少兵力才行,而在火器時代來臨之後,雖然城牆還是有相當大的防護作用,但如果沒有同樣的火器對抗,在堅固的城牆也不可能抵擋得住火器的攻擊。時代正在飛速的前進,戰爭的模式也同樣在發展,現在的歐州,火器巳經開始主導戰爭的勝負,中國如果還不迎頭趕上,繼續固步自封,只會被歐州越甩越遠了。

不過現在可不是大發感概的時候,商毅立刻下令,火槍兵出去,攻佔廣渠門。商家軍的火槍兵接到命令之後,立刻發出一聲吶喊,端着上好了刺刀的火槍,衝向了廣渠門。

而這時守城的大順軍士兵早己被剛纔火炮轟鳴時驚天動地的聲勢給嚇得鬥志全無,紛紛退讓,將廣渠門完全拱手讓了出來。商家軍衝過了護城河上的金水橋,通過廣渠門,殺入城中。

第203章 夜奔(下)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307章 民意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37章 南方情報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182章 下獄(上)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132章 攻城(下)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182章 下獄(上)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84章 開戰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20章 投效(下)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122章 造船(上)第119章 投效(上)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99章 備戰(一)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50章 再攻濟南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84章 襲擊(上)第52章 山東巡撫第149章 新政(三)第146章 制度(上)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184章 襲擊(上)第167章 雨戰(三)第18章 江南攻勢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163章 通商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51章 撫平青萊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252章 對持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81章 佈置(二)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82章 破敵之策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332章 對持(一)第73章 福臨登基第123章 懷遠阻擊戰(一)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370章 戰術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84章 夜襲(二)第147章 制度(下)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60章 出任千總(上)
第203章 夜奔(下)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307章 民意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37章 南方情報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182章 下獄(上)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132章 攻城(下)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182章 下獄(上)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84章 開戰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20章 投效(下)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122章 造船(上)第119章 投效(上)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99章 備戰(一)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50章 再攻濟南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84章 襲擊(上)第52章 山東巡撫第149章 新政(三)第146章 制度(上)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184章 襲擊(上)第167章 雨戰(三)第18章 江南攻勢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163章 通商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51章 撫平青萊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252章 對持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81章 佈置(二)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82章 破敵之策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332章 對持(一)第73章 福臨登基第123章 懷遠阻擊戰(一)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370章 戰術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84章 夜襲(二)第147章 制度(下)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60章 出任千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