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

^//“官兵來抓人來了大家跑啊!”

也不知是誰在人羣中突然喊了這麼這聲本來就己經搔亂的人羣立刻變得大亂起來

近二十餘天發生的事情誰都清楚只要沾上〔杭州時報〕就絕沒有好下場而偏偏剛就抓過〔杭州時報〕就算沒抓也看到過這四個字就算沒看見也聽見了這下可就抖不清了因此在恐慌情緒的影響下人們紛紛奪路而走但來路就這麼幾條二三萬人想一下都跑掉根本就不可能何況還有不少人根本就不知道這是發生了事情還站着不動甚致還有人在向裡擠

而時候清兵從法場出來個面目可增撲向人羣任誰都會認爲是來抓人的但現在想逃又逃不掉眼看着淸兵就衝到眼前來了就在這時有人大叫道:“鄉親們左右是個死和清虜拼了”說着話又不知是誰舉起手裡的扁擔從側後方對着一個清兵就是一下

那名清兵接到命令是到附近的酒樓茶館去抓捕撒〔杭州時報〕的人並不是針對這些圍觀的百姓雖然做出一付兇狠的樣孑但目地是爲了驅散這些百姓因此對也毫無防備結果被這一扁擔拍在側腦袋上頓時被打得頭破血流倒地身亡

這一下就捅了大馬蜂離清兵大怒也不顧去抓人舉起手裡的殺向百姓而百姓在刀槍的逼迫之下也只得奮得反抗和清軍撕打起來局勢也進一步變得不可收拾

法場裡的那名監斬官見了也不禁又驚又怒拔出佩刀走下了高臺道:“反了反了簡直是反了都跟我一起動手彈壓這夥刁民”就在這時忽然從混亂的人羣中飛出幾個噴着白煙的物體翻滾着飛進法場中

“轟轟轟”

在法場中連續發出了幾聲爆炸將法場裡的清兵炸倒了一片而那名監斬官也被爆炸bō及慘叫了一聲摔出去老遠的距離

而這時和人羣混戰的清兵終因人數太少不少人都被百姓打倒在地而百姓又一擁而上殺進法場裡繼續和清兵撕打而等着挨斬的囚犯們也有不少明白了過來反正左右也是個死不如現在就拼一下也許還能死中得活呢因此也都紛紛衝殺上來和官兵展開了摶鬥

他們和其他的百姓又不一樣本來都是必死之人因此那還有什麼顧忌一個個都命似得拼死與清兵搏鬥拳打腳踢頭頂口咬反正是什麼手段都用上來清兵雖然悍勇但無奈百姓的人數太多也被打死打傷了不少有些百姓手腳拾起了清兵的武器在與清兵打鬥這一下清兵加抵擋不住了只好紛紛敗退而局勢終於發展到全面亂局的地步

這時人羣中又有人大聲招呼殺進北京城去殺進皇宮裡去幹脆把皇帝殺了大搶一插然後再逃這時百姓們早就已經昏了頭那還分清什麼是非對錯反正是說什麼就聽什麼只隨大流因此在少數人的煽動下立刻向宣武門內殺去

守衛宣武門的清兵也毫無眼前數不淸的百姓向宣武門的方向涌了過來還以爲是看完處決的人都要回城因此也沒有太在意結果等走得近了之後發現情況似乎有些不對勁怎麼衝在前面的人手裡還拿着刀槍盾牌等武器呢!看樣到是像打仗一樣

但想關城門的時候也己經晚了這時暴動的百姓們已經衝過了宣武門殺進了北京城裡守城門的百餘名官兵根本就阻擋不住很就被人流給衝亂了而己經殺紅眼了的百姓們也都喪失了理智進城之後見人便殺見東西就砸北京城裡很就引發了一場大的暴亂

而同時在北京裡又流傳着各種消息有說中華軍打進北京了大夥兒趕緊去響應吧;也有說滿清認爲漢人太多了不好管要打漢人殺一半留下的一半全部都給八旗做包衣還有說中華軍打到北京來了滿清己經頂不住了決定把北京城裡所有的漢族人全部殺光把北京城燒燬搶光財物然後退回關外去反正是說什麼的都有

到了這個時侯己經沒有人分得清楚真像和流言整個北京的漢族人都陷入到一片走投無路的恐慌情緒中而到了真正走投無路的時候中國人選擇的往往就是拼死的反抗雖然這個時候清廷的官軍已奉命出動鎮壓百姓的暴動但在百姓看來這正是清廷開始屠殺北京百姓的信號於是越來越多的紛紛抓起了家裡的萊刀、鋤頭、鐮刀、鐵鍬等工具走上了街頭加入到暴亂的人羣中去和淸兵們展開了拼死的搏鬥

這個結果確實令許多清兵大爲不解平時十分溫順軟弱就是受了欺負也只能默默忍着的老百姓們彷彿是在一夜之間突然由綿羊變成了雄獅無論是男女老少無論手裡拿着的是什麼武器都會毫不畏懼的衝向清兵前面的人倒下之後後面馬上又有人補上儘管清兵斬殺了許多百姓但馬上又有多的百姓加入了進來

自從清廷入主北京之後還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雖然清廷在北京留有大量的兵力駐守但大部份都駐紮在北京城外城裡的兵力實在不多而且又要保衛皇宮和各官府衙門實際能夠用於平亂的兵力並不少因姑一時竟也拿暴亂的百姓沒有辦法有在些地方清兵甚致被百姓們打死打傷了不少

不過一般的百姓當然無法與正規的軍隊相比隨着多城外的軍隊被調進北京這場暴亂被平息下去也是遲早的事情

但就在這時在北京城裡有數十個地方突然着起火來冬季的北京寒冷而乾燥而建築大多都是木質家家戶戶都儲備了大量的木材準備過冬因此火勢蔓延極不多時候就己經形成了好幾個大火場有的地方近百間房屋都燃燒了起來而許多本來是躲在家裡的百姓也被火勢所迫不得不逃到大街上加入了暴亂的人羣中

等城外的清兵陸續開進北京時這發現城裡己經成爲一片火海而北京城裡的局面根本就控制不住了整個北城裡就像是一座沉寂了多年突然在一夜之間全面噴發的火山這幾年的時間以來被清廷的壓迫土地人搶佔被強逼充當包衣妻兒女被種種的壓迫種種的不滿情緒在這一刻全部都出來

而百姓們把對清廷的憤怒全部都發泄到住在北京的滿人身上因爲都是北京人因此那一家是滿族人是什麼權貴人們都十分清楚他們砸開一家一家的大門衝進滿族權貴的府宅裡毫不留情的打殺見到的每一個人搶奪着錢財然後放火燒燬房屋往往只要有人指着一家豪宅振臂一呼其他人就立刻如潮水一樣的衝涌進去開始無所不置的破壞行動

儘管這時己有大量清兵進入北京城裡但北京城實在太大而暴怒的人們也實在太多加上又有不少地方燃燒着大火雖然能夠驅散一批殺光一批但不知什麼時候又會冒出另一批來而且各個衙門都在告急都在訖求入城的清軍派兵去増援因此清兵們也有些不知所措不如該如何是好在這種情況下清兵被迫先守住皇宮六部九寺等重的衙門地方城裡只能先讓他亂下去再說

――――――――分割線―――――――――分割線――――――――

多爾袞站在皇宮的裡一處高樓上看着北京城裡到處都是火焰濃煙喊叫殺打的聲音連皇宮裡都能聽得淸清楚雖然在皇宮的院牆上佈下了足夠的守衛士兵但宮裡的宮女、太監們依然有不少人嚇得渾身發抖臉sè慘白只不過多爾袞嚴令宮中不許啼哭不許大聲喧叫因此只好用手用布緊緊堵住了自己的嘴

看着皇宮外的情況多爾袞也不禁苦笑了一聲直到現在爲此他還不明白怎麼突然一下北京變成了這個樣不過現在致少皇宮是保護因此多爾袞也稍稍放心看了一會兒之後他來下了高樓到翊坤宮去看望皇太后、皇帝等人

這時皇太后、莊太后、皇帝福臨都聚集在翊坤宮裡雖然這裡己是深宮但外面的喊殺聲音依然可以傳進來因此一個個也都臉白慘白福臨甚致把自己平時打獵用的弓箭、佩刀都找了出來

多尓袞進來之後莊太后趕忙迎了上來道:“怎麼樣了現在怎麼樣了?”

看着莊太后一臉驚恐毫無一點皇太后風範的樣孑多爾袞也不禁一陣憐憫一手握住她的手一手扶着她的肩道:“放心吧他們攻不進皇宮來的”

莊太后聽了稍有些安定這發覺自己有些失態趕忙從多爾袞手裡把手抽了出來又後退兩步又道:“怎麼弄成這個樣了”

多爾袞苦笑了一聲正要說話忽然一個太監匆匆進來神sè驚慌道:“稟攝政王禮親王府裡被亂民攻進去了請攝政王發兵救援”T!。

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8章 蒐羅人材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268章 變數(四)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66章 建設(上)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35章 開業(二)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102章 備戰(四)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138章 軍歌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242章 勸降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234章 收尾第38章 家事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85章 夜襲(三)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171章 追擊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56章 搶渡漢水(三)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308章 宣戰(上)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51章 撫平青萊第309章 宣戰(下)第63章 破局(三)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50章 南京的決策(下)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279章 大不敬第176章 鹽場(下)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144章 規則(上)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332章 對持(二)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81章 總結作戰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一章 安撫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65章 破局(五)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
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8章 蒐羅人材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268章 變數(四)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66章 建設(上)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35章 開業(二)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102章 備戰(四)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138章 軍歌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242章 勸降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234章 收尾第38章 家事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85章 夜襲(三)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171章 追擊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56章 搶渡漢水(三)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308章 宣戰(上)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51章 撫平青萊第309章 宣戰(下)第63章 破局(三)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50章 南京的決策(下)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279章 大不敬第176章 鹽場(下)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144章 規則(上)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332章 對持(二)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81章 總結作戰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一章 安撫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65章 破局(五)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