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廷議(下)

三位內閣大臣走後,崇禎一個人又坐了半響,終於長長出了一口氣,才起身轉回到內宮裡去,一邊走着,腦子裡卻還在想着商毅的事情。

當初殺袁崇煥的時候,崇禎才只是個十八歲的少年,多少還有一些意氣用事,而且那時崇禎剛剛清除了魏忠賢一黨,正是自我感覺良好,認爲有自己這樣的聖明天子在,就是沒有袁崇煥,也一樣能夠中興大明。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大明的局勢也每況愈下,崇禎這才發現,自己面臨的這個亂攤子遠比想像中的要複雜得多。而且所有的事情不可能自己一個人都做了,但總要有幾個有能力的大臣來幫着自己。因此儘管後來崇禎殺死了不少大臣,但對於一些公認有能力的幹臣還是比較寬容。對洪承疇、孫傳庭、楊嗣昌等大臣都有過格外開恩的舉動。

正是因爲如此,崇禎對商毅也不得謹慎對待。商毅有能力,目前看來對自已也算忠心,但太過於年輕。而年輕就意味着未來充滿了變數和無限的晉升空間。但目前他又偏偏是大明急缺的將材,自己不僅要用,而且還必須重用。因此才更讓崇禎感到頭痛。

這一次用一大堆榮譽虛銜算是把商毅給免強應付過去了,下一次呢,只能升商毅爲總兵了,那麼再以後呢?拿什麼再封商毅呢?自己又應該怎樣才能控制住商毅呢,想到這裡,崇禎嘆了一口氣,偏偏商毅又以經娶妻了,不然用婚姻到也是一個好辦法。

其實崇禎還沒有意識到,他把自己繞進了一個誤區裡,沒有能幹的武將的時候頭痛,但等有了能幹的武將的時候,還是頭痛。祟禎想着想着,不覺來到周皇后的宮前。這時早有太監報了進去,周皇后帶着一干太監宮女以在宮門外迎候着。

進宮落座之後,有宮女奉上香苕,崇禎喝了幾口,周皇后這才道:“皇上看起來有心事嗎?”

崇禎嘆了一口氣,道:“還不都是朝中的那裡事情,這些年來,又何曾少過。唉,不說也罷了。” 然後左右看了看,又問道:“娖兒呢?”

周皇后道:“她出宮去看望臨邑伯夫人去了。那天臣妾招見臨邑伯夫人,娖兒和她年歲相當,因此兩人也頗爲投緣。”

崇禎正是滿腹心事的時候,一時也沒往心裡去,道:“也好,這孩子命裡不該常關在宮裡,讓她多出去走走也好。”

周皇后遲疑了一下,這才又道:“同時娖兒也是去探望一下臨邑伯的傷情。”

崇禎聽了,正好有所觸動,嘆了一口氣,道:“可惜商毅以經娶了妻室,要不然倒是……”忽然意識到自己失口,趕忙止去了。

周皇后聽了,道:“莫非皇上想……”

話以開口,也難以收回,而且崇禎這時也正是滿腹心事,正想着找個人來說一說,道:“皇后也是知道,商毅正當少年,而且年輕有爲,和娖兒到是佳配,如果能招他做娖兒的駙馬,一來娖兒的終身有依,二來也能對商毅表示恩寵,使他對朝廷感恩戴徳,日後永遠忠於我大明。”

周皇后也嚇了一跳,趕忙屏退了左右的宮女太監,然後才道:“皇上,莫非商毅他有什麼不臣之心嗎?”

崇禎見左右的人都退下了,也少了些顧忌,搖了搖頭,道:“那到不是,相反前天他爲救架受傷,足見對朕忠心耿耿。只是他還太過年輕了,朕是怕日後他受奸人挑拔唆使,不得不有所預防。只可惜他以經娶了妻室,而且那天救駕時,他的妻子也多有功勞,朕雖是天子,又豈能強行令商毅休妻呢?”

因爲按照明朝的制度,一但做了駙馬,是不許另娶納妾,一輩子只能守着公主過日子。因此崇禎想招商毅爲駙馬,基本是不可能的。

雖然周皇后從不干涉朝政,但後宮中也是耳濡目染,又經常聽崇禎發牢騷,因此多少也能體會到崇禎的用意,道:“皇上,臣妾只是一介女流,本不該干涉朝政,只是現在說到了娖兒,她雖不是臣妾親生,但卻是臣妾將她從小養大,與親生也無二。因此斗膽也說幾句,還請皇上恕罪。”

崇禎點了點頭,道:“有什麼話就直說吧。這裡只有你我兩人,也傳出不去。”

周皇后道:“居臣妾看來,娖兒似乎對商毅頗有好感。”

崇禎怔了一怔,臉色頓時變了,道:“你說什麼,難道說……”

周皇后忙道:“皇上誤會了,臣妾只是說娖兒對商毅頗有好感,但兩人絕無私情。皇上請想,商毅和娖兒年歲相當,又是年輕有爲,兩次救過娖兒,還救過皇上。娖兒對他生出好感,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崇禎聽了,這才冷靜了下來,仔細想了想,也點了點頭,道:“皇后說的也是。”

周皇后接着道:“雖然此前臣妾向皇上提過,想把娖兒許配給臣妾的一個遠房侄兒,但現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如果能爲我大明栓住一員干將,臣妾又豈能以私家之事,而不顧朝廷大局。”

祟禎聽了,也頗爲感動,道:“皇后肯如此顧全大局,朕也甚是感動,只是商毅以經娶妻,這又當如何呢?”

周皇后道:“臣妾到是想了一個法子,不知可行不可行?”

崇楨道:“你則說說看吧。”

周皇后道:臣妾打算將他的妻子認爲義女,讓娖兒與她結爲姊妹,皇上再封她一個公主的封號,然後再效娥皇女英之故,一起賜婚給商毅。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招商毅爲駙馬,而且他的結髮妻子也被受封爲公主,由顯恩待。又了卻了娖兒的心願,不知皇上以爲如何。”

崇楨當然明白,周皇后繞了這麼大一圈,其實就是鑽個空子,雖然駙馬不能另娶納妾,但並沒有明文規定,不能同娶兩名公主。雖然明眼人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但也說不出什麼來。而且還能讓女兒有個好舊宿,也能讓她幫着自己牢牢栓着商毅,如果在商毅曰後確實無法再封賞,而又必須要重用他的情況下,這也未必不是一個可行的辦法。事實上除了婚姻之外,崇禎也覺得確實再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了。

因此崇楨思考了再三之後,才道:“商毅馬上就要出兵南下平亂,等平定了流寇之後,朕再做決定。娖兒雖然己到了婚嫁的年紀,但再拖一二年還是拖得起的。”

周皇后點點頭,道:“一切就如皇上所言。”

―――――――――分割線―――――――――分割線―――――――――

第二天,朝廷的聖旨傳下,商毅也得知自己又升官了,對此他到並不在意,不過拔下來白銀、武器纔是他最需要的,因此先帶人到戶部,去領拔髮給他的銀子。

聖旨中說好的戶部拔銀五萬,內庫再拔銀五萬,共計是十萬兩白銀,那知經過了幾層拔毛,發到商毅手上之後,只剩下了六萬多兩。而且這還是各方面都知道,這筆銀子有大用,不敢苛扣太狠,手下留情的結果。按照正常的情況,十萬兩白銀至少要經過宮裡、內閣、吏部和五軍都督府這幾層剝扣,最後落到商毅手上能有三萬兩就很不錯了。

拿到了銀子之後,商毅也哭笑不得。這麼重要的一筆銀子,底下的人居然也要盤剝,明朝的官員以經到了爲了撈錢而不顧一切的地步了。而等到一年之後,李自成的大軍兵臨北京城下的時候,崇禎命大臣們捐銀助守,結果一個個卻都哭起窮來,左推右推,被崇禎軟磨硬泡,一共才捐了二十萬兩白銀。

結果等李自成打進北京,只用了十幾天的時間,從明朝的官員身上竟搜刮出七千多萬兩黃金白銀來,真不知道他們撈這麼多錢幹嘛。最後還不都便宜了李自成。

這時商毅纔想起,據說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後,打開了內厙,發現裡面竟藏有白銀三千多萬兩。後世一般都引用這個例子,來證明崇楨的昏庸,明明內庫有錢卻捨不得拿出來用,偏要去盤剝百姓。到了兵臨城下的時候,還要官員們捐助,還捨不得用自已的私房錢。

不過商毅知道,這種說法顯然是一個編造的謊言。且不說以明末糟糕的政府財政收入況態,崇禎可不可能在自己的內庫存下等於明朝兩年政府全部財政收入的白銀。

而僅從史料記載來看,崇禎在位其間,就多次從內庫中發銀助餉。在崇禎四年(1631年),發內幣銀十萬,令吳甡赴陝西延長賑濟;在崇禎六年(1633年)發內幣四萬, 素紅蟒緞四四千匹, 紅素千匹, 于軍前給賞;在崇禎八年(1635年)崇禎命洪承疇出兵潼關,剿滅流寇,大發內帑二十萬以供軍用。

雖然這幾次的數額都不算巨大,但在當時局勢尚可維持的時候,崇禎還可以從自己的內庫裡拿錢出來助餉支供,那麼到了李自成兵臨城下的時候,生死存亡的關建時刻,崇禎沒有道理反而一下子就變得吝嗇起來,捨不得出錢了。

因此只能說到這個時侯,眀朝確實是以經沒有求了。

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17章 行軍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72章 大戰曲阜(三)第271章 不解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132章 攻城(下)第103章 海商(上)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章 安撫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346章 親情第27章 煙雨杭州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75章 湖南失陷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147章 制度(下)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85章 夜襲(三)第72章 清廷進京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99章 備戰(一)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269章 召見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272章 不解(下)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89章 繼續堅持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340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六)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340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六)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66章 新法令(上)第94章 勸降(下)第142章 偵察兵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63章 破局(三)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
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17章 行軍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72章 大戰曲阜(三)第271章 不解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132章 攻城(下)第103章 海商(上)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章 安撫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346章 親情第27章 煙雨杭州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75章 湖南失陷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147章 制度(下)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85章 夜襲(三)第72章 清廷進京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99章 備戰(一)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269章 召見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272章 不解(下)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89章 繼續堅持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340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六)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340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六)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66章 新法令(上)第94章 勸降(下)第142章 偵察兵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63章 破局(三)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