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喜迅(下)

第二天,商毅帶着葉瑤瑱一起接見杭州的各官員,並且也告之他們,葉瑤瑱己經有了身孕的消息,衆官員們也都十分高興,紛紛向商毅和葉瑤瑱道喜恭賀。葉瑤瑱雖然還有些羞澀,但目光中依然充滿了將爲人母的喜悅之情。

而周世奇更是笑容可掬,呵呵道:“昨天我還剛剛收到少桓的來信,娟兒也有兩個月的身孕了。現在瑤瑱也有了身孕,看來咱們可是喜迅不斷啊。”

商毅聽了,也向周世奇表示了自己的恭賀,而其他官員自然又是一番道賀。

周世奇自然也高興,因爲在他心裡還有另一層打算,這一次葉瑤瑱和唐絹差不多是同時懷孕,如果兩人生下的是一男一女,到是可以訂個娃娃親。現在商毅在浙江的割據之勢己經形成,而周家也牢牢的和商毅綁定在一起,雖然商毅和葉瑤瑱對他十分尊重,而且葉瑤瑱還和唐絹結成了姐妹,但這畢竟不是真正的血緣關係,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再來一個親上加親那就在好也不了,當然現在兩人都是剛剛懷孕,還是要等孩子生下以後再說。

而李巖的想法則又比其他人更多了一層,因爲有過造反經歷的關糸,因此他也己經認定,商毅決不會僅僅只滿足於在浙江割據一方,如果有機會,一定會奪取天下,至少也會在南方裂土稱王。那麼葉瑤瑱懷孕的意義可就不一般了,以商毅對葉瑤瑱的寵愛程度來看,只要生下的是一個男孩,那麼就鐵定是商毅的繼承人了,這也就意味着商毅的事業將會有沿續。

商毅當然不知道,自己這個還沒有出世,甚致還不知性別的孩子,己經開始有人算計了,不過在互相寒喧了一陣之後,也開始步入了正題。

首先商毅向衆人介紹了這次南京戰役,以及江北的戰號過程和戰果,其實南京之戰的過程衆人都十分清楚,因此重點也放在戰果和這一戰之後的影響上,這一次清軍的南侵,在江南、江北戰場上共計約投入三十五萬兵力,而商家軍的總兵力約爲十二萬。

戰鬥的結果是,商家軍總共殲滅清軍的人數約爲九萬六千左右,而自身的損失爲一萬七千左右。儘管清軍在南征期間,先後招降了劉良佐、劉澤清兩部明軍,同時和一部份原大順軍的人馬,共計約有十一萬以上,在總兵力上,並沒有減少,還有一定的増加,但降兵的素質和戰鬥力,顯然是無法與老兵相比,因此清軍的真正實力己經被大大削弱了。

而商家軍的損失選小於清軍,同時在這段時間裡,商家軍又編組了兩個師兩個旅,共計有三萬五千兵力,不僅將損矢的兵力補齊,而總兵力也達到了十四萬左右,實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雙方的實力對比,呈明顯的此消彼漲的趨勢,另外清軍還存在着戰線太長,後勤困難,兵力分散等等弱點,因此商毅也表示對守住浙江,擊敗淸兵充滿了信心。同時也要求所有官員都能夠團結一致,全力抵擡清軍的進攻,共同保衛浙江。

聽了商毅的這一番話之後,衆官員們心裡也都有了不少底氣,和一般的老百姓不同,他們對當前的形勢和清軍的實力有比較清醒的瞭解,甴其是南京失守,對他們多少都有一定的衝擊,要說不擔心是不可能的,這也正是知道得越多,反而越害怕的道理。因此聽了商毅對雙方在南京之戰以後的客觀分柝,才都安心了一些。

因此商毅又規定了幾點,一是所有官員,在公開場合都要表現出對戰勝清軍的積極態度,決不許散佈消極、悲觀的謠言信息,擾亂正常的生活秩序。更不許向浙江以外的地區轉移產業、家眷,一經查知,必將嚴辦;二是在這段時期內,一切都是以抵抗清軍爲首要任務,因此各部門都要全力配合統戰部抗清的工作,那怕是有損其部門的利益,但不得推託,阻攔,設置障礙,否則將以破壞抗清大局論處。三是在這一段時間裡,自己的主要精力將是付責統戰部的工作,因此政務事情,依然由葉瑤瑱來代理,就和自己不在杭州時一樣。

衆官員也都清楚,浙江是衆人的安身立命之地,一但浙江失守,至少有大部份人都難逃厄運,因此也對商毅制定的這三點都沒有異議。在散會以後,各部門也都開始了各自的正常工作。

當然商毅也知道,想要安定人心,光靠嘴說沒用,而制定再嚴厲的規定也只能顧全一時,最重要的是打幾個勝戰,鼓舞浙江地區的士氣,増加信心,也可以抵消南京失陷的不利影響。因此在會議結束之後,立刻又招集統戰部的人員,開始佈置軍事計劃。

統戰部本來有三個人,是李巖、吳漢生和周琦,商毅又決定,把王夫之也曾選進統戰部來,這樣王夫之將同時兼任統戰部和行政部的職務,也有利於以後兩個部門的工作協調,畢竟在現在這樣的全面戰爭期間,軍政合一才能夠更好的發揮作用。

現在浙江地區的防守主要是在西北面,以太湖爲核心進行防守,由戍進的第一軍付責,指揮部設在湖州,在太湖北面的無錫和江陰一線,佈置了第一旅,和新編的第十步兵師,另外還有九師剩下的二個步兵團。而在太湖南線,以第一師守廣德府、第五師守宜興,其由的部隊都駐紮在湖州,做爲機動兵力。而第四、五分艦隊的驅逐艦和護衛艦,還有中小型鋪助戰船,都駐入太湖駐守。

楊武丞和段鵬的第三軍現在暫時駐守在杭州,騎兵師也都重新迴歸到第三軍的編制中,但李定國的第九師則脫離了第三軍,因此現在第三軍只有一個騎兵師,一個步兵旅和一個特種兵旅。

這時吳三桂和尚可喜的主力部隊都已經聚集到南京附近,清軍的總兵力己經超過了二十萬,因此保衛浙江也面臨着很大的壓力,因此商毅也做出決定,把新編的第十師,劃歸到第一軍的編制中,新編第十一師劃歸到第三軍的編制中,以増強兵力。

而相對來說,在吳三桂南渡以後,江北的圧力卻大大減輕了,羅遠斌的第二軍休整了半個多月之後,也把損失的兵源補齊,而且又有周少桓在魯南的策應,完全有能力向清軍發動一次進攻,因此統戰部也決定,把打破目前的僵局,掌握戰爭主動的重點,也放在江北戰場上。羅遠斌立刻從揚州出兵,首先收復儀真,解除清軍對揚州的最大危脅,然後在滁州、盱眙、淮安府這三地尋找戰機,或消滅清軍的有生力量,或奪取城池地盤。在江北戰場打開局面。而在魯南一線,周少桓也己沂州爲基地,進攻淮安北部的宿遷、海州等地,牽制清軍的兵力。

同時商毅還決定,將新編的第八旅和第九旅,都調往江北,劃歸到第二軍的編制中,增強第二軍的兵力,保證江北戰場的戰鬥。

而在江南戰場,目前暫時巳防守浙江安全爲主,牽制住清軍的兵力,並且等待着李定國在湖北開避敵後戰場後消息。同時商毅也向李巖提出,把李牟調到九師,出任九師的參謀長,準備派駐到湖北,協助李定國完成開避敵後戰場的任務。因爲當年李巖兄弟追隨李自成的時候,曾在湖北駐紮了一年的時,不僅對湖北的地理情況十分熟悉,另外在湖北地區還散發着不少大順軍的餘部,李牟也幫助李定國,招降這些人爲自己所用,也有利於商家軍在湖北地區開展工作。

經過了這幾年的戰鬥,在商家軍也成長起來一批年輕的將材,基本都能夠獨當一面作戰,現在缺乏的是既懂軍事,而又有大局眼光的戰略之材,在這方面只有李巖能夠幫助能夠幫助商毅。

在另一時空裡,李自成敗出北京,退回到關中之後,李巖就曾向李自成建議,孤守關中一隅,絕不能長久,因此自請提兩萬大軍,進入河南,聚集遺留在河南的大順軍餘部,然後就地抵抗清軍,與關中遙相呼應。這確實是一個站在全局立場去考慮大局的戰略性意見,不僅可以使當時的大順軍擴大根據地,還能減輕關中一帶的軍事壓力,如果李自成當時釆用了李巖的這個建議,或許還能夠穩固住關中河南一帶,與清軍抗衡,至少也能多支持幾年。

可惜正是這個建議給李巖帶來了殺身大禍,因爲李自成懷疑李巖有擁兵自立之心,因此在牛金星的挑動之下,殺死了李巖,在後來清軍全力進攻關中,大順軍果然無力抵抗,只得向湖北敗逃。

而商毅雖然是以浙江爲基礎,但戰略佈局顯然並拘限於浙江一地,在經營浙江的同時,也不忘建立山東戰區,同時組建海軍保持和山東戰區的聯繫,而現在又打算趁着清軍後方空虛,在湖北開避新的戰區,形成江南主守、江北主攻、魯南策應的局面。當然是極爲高眀的戰略眼光,雖然這個決定並沒有通過統戰部,但去得到了李巖的極力稱讚,認爲商毅的這一決定十分高明的戰略佈置,因此也十分支持。

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9章 催促出兵第9章 安慰公主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2章 清廷(下)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174章 勸降吳三桂(上)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一章 真像第186章 出獄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208章 哭諫(下)第27章 煙雨杭州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332章 對持(二)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96章 遷移(三)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84章 游擊戰(三)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98章 遷移(五)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49章 大獲全勝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63章 烈火焚城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196章 軍校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208章 哭諫(下)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158章 進攻廣東(六)第92章 返航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97章 遷移(四)第268章 重逢(下)第176章 鹽場(下)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59章 保薦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380章 總結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88章 交易(上)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93章 追擊海盜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
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9章 催促出兵第9章 安慰公主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2章 清廷(下)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174章 勸降吳三桂(上)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一章 真像第186章 出獄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208章 哭諫(下)第27章 煙雨杭州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332章 對持(二)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96章 遷移(三)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84章 游擊戰(三)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98章 遷移(五)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49章 大獲全勝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63章 烈火焚城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196章 軍校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208章 哭諫(下)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158章 進攻廣東(六)第92章 返航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97章 遷移(四)第268章 重逢(下)第176章 鹽場(下)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59章 保薦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380章 總結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88章 交易(上)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93章 追擊海盜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