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

從州衙出來之後,劉澤清不在光州多作停留,而是立刻下令,將人馬開到羅山縣去駐紮,謝科和彭瑞兩部的人馬自然也跟着他一起離開。

到了羅山縣,劉澤清下令扎住人馬,立刻招集高君遠、謝科、彭瑞等人聚議。劉澤清道:“你們在光州都看到了吧,商毅也太狂妄了,這纔打了幾個勝仗,立了多大點的功勞,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這一回就要叫他看看我們的厲害,別以爲咱們離開了他就不成。”

聽劉澤清這麼一說,彭瑞立刻應聲道:“劉總兵說得對,商毅有什麼了不起的,不過就是打敗了幾次草寇,區區幾個草寇又能有多大本事,只要劉總兵一聲令下,我彭瑞願打這第一陣。”

其實先前三次勝利,彭瑞一點功勞也沒有撈着,對商毅也憋了一肚子氣,而且見商毅這幾戰都贏得輕輕鬆鬆,斬首就像割草一樣,自已的人馬卻幾乎毫無傷亡,因此也認定,不是商家軍實力強,而是李自成跟本就不堪一擊。而且這兩天他也打聽過一些商家軍與闖軍的作戰過程,知道商毅的人馬是以火器爲主,打敗闖軍主要也是靠火器。而彭瑞的部隊裡也有六七百杆火銃,即然商毅能用火銃連續打敗闖軍,那麼自己也一定行,於是也有些躍躍欲試起來。說話也顯得底氣十足。

他這一表態,高君遠和謝科自然也不甘落後,也紛紛發言,都表示願意跟劉澤清一起出戰,暫破賊兵。都說得都是鏗鏘有力、慷慨激揚。

劉澤清聽了,也十分高興,道:“好,明天我們就率軍出戰,進攻信陽,各位將軍多多努力,也打一個勝仗讓督臣大人看看,我大明軍中,可不是隻有商毅能戰。” 頓了一頓,他接着又道:“等我們打勝之後,我定要在督臣面前告商毅一狀,看他還能得意到幾時。”

其他幾人也都哈哈大笑起來,一個個都是胸有成竹的樣子,彷彿明天一戰必勝無疑了。

其實劉澤淸並不是英勇善戰的人,也絕不會爲了商毅的幾句話就失去了理智,主要還是因爲認定李自戒部的實力並不強,而且加上謝科和彭瑞兩部之後,現在劉澤清手下的兵力以經二萬七千左右,同時也打探清楚,這時在信陽的闖軍只有劉宗敏部的一萬人馬,和被商毅擊敗所剩的八千多人。在兵力上劉澤清也佔了相當的優勢。

因此劉澤清也自信滿滿,認爲雖然自已不一定能攻下信陽,但只要闖軍敢出城應戰,自己就能夠打個勝仗。如果闖軍堅守不出,劉澤清當然也不會強行攻城,他早就打定主意,要是真的出現這種情況,那麼自己也可以說是經過激戰之後,打得賊寇閉門不戰了。

到了第二天一早,劉澤清和高君遠、謝科、彭瑞等人率領二萬五千人馬出了羅山縣,向信陽出發。

羅山縣離信陽不足三十里的路程,劉澤清的大隊人馬走了十幾里路,立刻就有斥候來報告,前方發現了賊寇的人馬,正向着自已這邊殺了過來,這時離着劉澤清的大隊人馬只有五六裡了。

劉澤清一聽闖軍主動出城迎戰,正中下懷,立刻回頭對另三人道:“各位將軍,你們看吧,賊軍不知死話,竟敢出城迎戰我軍。待我們殺上去,將賊軍殺個片甲不留。”

其他幾將也都齊聲應和,因爲昨天彭瑞把大話以經扔出去了,自己要打頭陣,因此這時也不能再聳着了,而且他本來也想爭個頭功,立刻道:“劉總兵,就讓末將來打這頭一陣吧。”

劉澤清點了點頭,道:“好,彭將軍,你馬上帶兵迎戰,我率領大軍隨後就趕來接應。打敗賊寇之後,你應是首功一件。”

彭瑞答應了一聲,立刻帶領着自己部下的五千人馬離隊而出,向闖軍迎戰過去。而劉澤清也將人馬作了一番佈置,由謝科部爲左翼、高君遠部爲右翼,自己親自爲中路。

不過調整了這麼一小會的功夫,彭瑞的人馬以經跑得看不着了,只留下蒸騰的煙塵還沒有散盡。劉澤清哈哈大笑,道:“我們也要快一點啊,不然賊寇都讓彭將軍殺盡了,這功勞可就都是他的了。” 其他兩人聽了,也放聲大笑,立刻帶領着大隊人馬,隨後也跟着殺了上去。

走了還不到三里路,只見前方人影晃動,只見彭瑞的人馬竟全都敗退了回來。有人還在喊着:快跑呀,賊兵殺過來了。”

劉澤清一見,也不禁大吃一驚,彭瑞竟然這麼快就被闖軍打敗了嗎?

原來彭瑞率軍出擊之前,只走了三四里路,就和闖軍碰到。這正是劉宗敏率領的一萬親衛軍。

本來得知明軍以經進駐羅山縣之後,劉宗敏就要率軍出戰,但被田見秀苦苦相勸,說明軍火器犀利,不可輕敵,總算是說得劉宗敏免強答應,不去進攻羅山縣。但明軍居然主動打上門來,劉宗敏就按耐不住性子,他本來就對田見秀所說的話半信半疑,而且還是懷疑佔大多數,因此一定要率軍出戰,看一看這支所謂商家軍的火器,究竟有多厲害。

田見秀見勸說不住劉宗敏,而且現在劉宗敏纔是全軍的主將,自己只是戴罪立功的協助者,因此也只能跟着劉宗敏一起出戰。

而彭瑞一見闖軍出擊,立刻下令,命所有火銃兵列陣,也想學着商家軍的樣子,用火銃擊敗這支賊寇。

劉宗敏雖然是個大字不識的大老粗,但也算是身經百戰的人,打起仗來到也不是一味只會呈強鬥狠。而且雖然對田見秀所說的商家軍的火器厲犀十分懷疑,但也不是完全不信,因此一見彭瑞部布好了陣勢,就知道他們是想用火器來對付付自己。

闖軍和眀軍打了多年,與火銃也對戰過不少次,也積累了不少對付火銃的經驗,劉宗敏當然知道,對付火銃,必須儘快拉近與敵軍的距離,近身作戰,這樣火銃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而最好的辦法就是用騎兵中。他帶的一兵親衛人馬中,有兩千騎兵。因此劉宗敏立刻下令,命所有騎兵全都出擊,嚮明軍的陣地猛衝而去。

同時劉宗敏又命令剩佘的步兵也一起出動,跟着騎兵後面衝鋒。這是因爲劉宗敏聽田見秀說過,商家軍的火炮打得極遠,能打到五六百步以外,因此留在後面也不安全,不如一起衝上去,還可以做騎軍的後續人馬。而田見秀心裡叫苦不迭,但也阻不了劉宗敏,只能跟着一起衝了。

騎兵很快就打開了與步兵的距離,嚮明軍的陣地靠近過去。雖然只有兩千人馬,但衝起來之後,聲勢到也不小。劉宗敏雖然在步軍的隊伍當中,看着騎兵逐漸遠去,心裡多少也有一些不安。

就在這時,只聽對面“噼噼啪啪”傳來一陣爆豆般的轟鳴聲,田見秀臉色慘白,閉上眼睛不敢看下去。而劉宗敏也覺得心裡一縮,不由得一陣緊張。不過他到底比田見秀要強些,還是死死盯着騎軍的背影。

因爲現在劉宗敏只能看見最後幾排騎軍的背影,不知道前排的騎軍怎麼樣了,傷亡大不大。但見槍聲響過之後,見騎軍依然再向前衝刺,速度絲毫也沒有減慢,也沒有聽到人馬發出中彈的慘叫和仆倒的聲音。劉宗敏心裡才稍稍安心了一些。而田見秀這時也覺得不對,睜開了眼,臉露出一絲不解的神色來。

而這時在明軍的陣中,彭瑞正跳着腳大罵道:“你們都瞎了眼嗎?沒看到賊寇還離着多遠嗎?我還沒有下命令,你們就亂開。快裝彈,快裝彈。”

原來是一些明軍士兵承受不住騎兵衝刺所帶來巨大的壓迫感,因此還不等騎軍進入到射程以內,也無人下令,就點火射擊了。雖然一開始射擊的只是極少數士兵,但在戰場上,情緒往往都是可以互相傳染的,聽到了有人開槍之後,其他還免強頂得住的明軍士兵也受到了影響,於是跟着也點火射擊,結果明軍中有一大半火銃都開火射擊,卻連一個闖軍騎兵都沒有傷着。

其實這時闖軍的騎兵離明軍的主陣有七八十步,如果是商家軍,確實以經進入了射程,由其是魯密銃和燧發槍,一百步左右就可以射擊了。但彭瑞部雖然有六百多支火槍,但全都是火繩槍,魯密銃一支也沒有,而且大部份都是三眼銃、鳥銃只有一百多杆,還有雜七雜八的火銃一百多杆。

三眼銃有一個好處,就是在近戰時可以當大棒來使,因此明軍普通都喜歡使三眼銃,但的射程卻很近,只有二三十步,此時發射自然是打不到闖軍。而鳥銃雖然打得較遠,但彭瑞部使用的鳥銃大多都是陳年舊貨,缺少維護,性能也大大降低,當然也夠不上。而且一輪發射之後,居然有十多支鳥銃炸膛,炸傷炸死了幾十名士兵。其他士兵也都嚇得紛紛閃躲,不敢離火銃兵太近。

而就在這時,闖軍的騎兵也衝得近了,馬蹄擊踏在大地上,發出令人心顫的聲音。明軍的火銃手們一邊抑制着自己劇烈的心跳,一邊哆哆嗦嗦的的向火銃裡填裝着火藥。每個人的臉色都十分難看,不少人都把火藥散出了銃管,有幾個士兵甚致連火銃都拿不穩,倒在地上。

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85章 地雷陣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103章 完婚(一)第49章 皇太極(下)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88章 勸降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136章 開業(三)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181章 出兵(下)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143章 提案(下)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74章 完成包圍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82章 破敵之策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34章 鄉鬥(上)第87章 等待消息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92章 返航第209章 進京(下)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251章 調兵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13章 反擊(一)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236章 隱密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95章 進攻南京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74章 完成包圍第370章 戰術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192章 勸進(下)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83章 游擊戰(二)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40章 海軍出擊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78章 工匠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
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85章 地雷陣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103章 完婚(一)第49章 皇太極(下)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88章 勸降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136章 開業(三)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181章 出兵(下)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143章 提案(下)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74章 完成包圍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82章 破敵之策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34章 鄉鬥(上)第87章 等待消息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92章 返航第209章 進京(下)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251章 調兵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13章 反擊(一)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236章 隱密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95章 進攻南京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74章 完成包圍第370章 戰術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192章 勸進(下)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83章 游擊戰(二)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40章 海軍出擊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78章 工匠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