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

中華軍的登陸之戰沒有一點懸念。因爲登陸作戰,一直都是海軍的陸戰隊重點訓練的作戰技術之一,並且爲因因此而研製出一些專用的登陸作戰裝配。

比如有一種專用於登陸作戰的衝鋒艇,這種衝鋒艇的長度在八米左右,寬度爲一米五左右,可以容納十二戰士,艇頭呈尖形,幷包上鐵皮,可以經得起一定程度的衝撞,並且裝配了一門一寸五分口徑的小型火炮,以加強登陸時的火力,而這種衝鋒艇的動力並不是依靠傳統的槳,而是在船尾安裝了一架鐵製的螺旋槳,由兩名士兵一起用腳力踩動。當然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使月木槳做輔助動力,因此會速開動起來,迅度極快,在短時間內,可以達到十六到十八節的時速。

這樣的衝鋒艇,一艘戰艦根據大小,可以裝配四到十二艘不等,整個艦隊一共約有三百餘艘,一次可以將近四千名士兵運送到陸地上。另外還有游泳衣,氣囊,腳蹼,潛水鏡等其他裝備。在這個時代來說,確實是一支專業的海軍陸戰隊。

而摩薩藩的沿海防禦力量弱得幾乎微不足道,僅僅就只靠一些沿海的小土堡,僅有的幾門老式火炮也全都佈置在鹿兒島城附近,因此以伏波軍的實力來實施登陸作戰,確實是有一些牛刀殺雞的感覺的。僅僅只用一輪火炮,就徹底催毀了薩摩軍的岸上防禦,而在中華軍的衝鋒艇登陸的時候,幾乎沒有遇到任何的抵擋,十分輕鬆的就佔領了岸頭陣地。

因爲中華軍對這一帶的海域己經十分熟悉了,那裡水深,那裡水淺,那裡有暗礁,那裡能泊船都十分清楚,因此在佔領了灘頭陣地之後,也立刻開始靠岸,下錨,搭建跳板,浮橋,讓大軍、重型武器,各種物資上岸。

由於這一切的事情在平時都經過數次演習訓練,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先期是甴一部份士兵和工程兵乘小艇上岸,士兵在岸邊挖戰壕、修陣地,築固灘頭陣地。而工程兵則分爲兩部份,一部份搭浮橋,另一部份則在岸上準備搭建帳蓬,建立營地。也有一些小型船隻直接靠岸,士兵們從船上跳入水中,登上陸地,然後也開始各項工作,各兵種各司其則,忙而不亂。

而這時商毅和亞莉桑德拉、豐臣薰都站在船樓上,用望遠鏡看着整個登陸作戰的經過,商毅並沒有越權參與指揮,一切都放手讓軍官們去自行安排。不過對目前的局勢進展十分滿意。儘管戰鬥沒有任何懸念,但指揮幾萬大軍登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顯然在這方面,成進等軍官都做得相當不錯。

因爲是在軍艦上,商毅、亞莉桑德拉、豐臣薰也全都換上了軍禮服。亞莉桑德拉穿着仍是她的那一套西班牙軍服,戴雙角帽,而豐臣薰則是和商毅一樣,穿的是一套中華軍式的軍禮服,戴單邊大沿軍帽,因此也顯得英姿颯爽,另有一番英武之姿。

亞莉桑德拉放下了手裡的望遠鏡,嘆了一口氣,道:“實在是太弱了,我還以爲過了這麼多年,應該有一點長進纔對,沒想到比我那一次進攻日本的時候,還要差得多,這樣的對手,根本就不有任何懸念。”

豐臣薰搖了搖頭,道:“那就沒辦法了,德川幕府一直都視薩摩藩爲眼中釘,上一戰之後,將薩摩藩降爲一萬石,因此現在薩摩藩早己經不在是日本強藩了,那些還有什麼力量來加強海防,我們選擇在這裡登陸,確實是正確的。”

商毅呵呵一笑,道:“看來我們今天可以直接打進鹿兒城,不用在外面宿營了。”說着立刻命令成進,在先頭部隊登陸之後,不用忙着在岸邊建立灘頭陣地,而是立刻向鹿兒城發動進攻。

杲然在陸軍部隊陸續登上岸頭的沙灘之後,成進成進,命第九軍十四師立刻派出兩個團,向鹿兒城進攻。

鹿兒城曾經是九州島的第一堅城,但在上一次中華軍進攻薩摩藩的時候,已被毀了大半,雖然在中華軍撤退之後,島津家又進行了重建,但隨後不兩年,薩摩藩又遭到了削減領地的處罰,無力將這項工程再進行下去,因此現在的鹿兒城,就是一個半拉孑工程,連守天閣也纔剛剛蓋完第一層,就因爲沒錢,不得不在上面加個蓋,免強使用,在日本也一度成爲笑柄,因爲一般守天閣的一層都不是用來住人,而是存放貨物和養馬。而守天閣是如此,城牆就更慘,缺的地方就只能拿泥土給補上。

中華軍的登陸地點離鹿兒城只有二十多裡的距離,因此中華軍出發之後,只用了一個小時,就趕到了鹿兒城下。不過中華軍到沒有急於攻城,而是首先派出一名豐臣餘衆爲使者進城,要求薩摩藩投降,並限時一個時辰。

在薩摩藩被削減封地之後,藩主島津久光就鬱鬱而終,現在是由島津久光之子島津綱貴繼位,島津綱貴今年只有十九歲,由於現在薩摩藩只剩下一萬石的封地,因此家臣大多都被遣散,曰孑過得也大不如惜,連守天閣都沒錢建完,還不如大藩的一個家臣,而島津綱貴幼年士經歷過富足的王公生活,現在家族淪落如此,自然對中國充滿了憎恨,以致於根本看不清眼前的局勢,一見中華軍又來進攻薩摩藩,還派人進城勸降,早己氣得怒不可遏,立刻下令,將使者斬首,並命令集合軍隊,守衛鹿兒城。並且親自披掛上陣,當衆表示,要以玉碎的決心,保衛鹿兒城。

而島津綱貴的舉動自然也激怒了中華軍,因爲在中華軍看來,鹿兒城根本就是不足爲懼,喘氣粗一點就能把鹿兒城給吹倒,因此派人勸島津綱貴投降,給他一條生活,己經是很優越的條件了,沒想到島津綱貴不但不領情,反而將中華軍派出的使臣給殺了,這也太不拿中華軍當一回事了。既然是島津綱貴找死,那可就不客氣。於是中華軍立刻開始,向鹿兒城發動全面進攻。

可憐現在的薩摩藩早己不在是西南強藩了,全藩的軍隊也不過就只有一千餘人,這還是靠着當年的一點老底,事實上一個領地一萬石的大名扔到中國也就是一個鄉長,能養得起五六百士兵就很不錯了。而鹿兒城當初都抵不住中華軍的炮火,何況是現在剩下的半拉子工程。

結果在中華軍猛烈炮擊下,不過半個小時,就轟開了鹿兒城的城牆,殺入城中。薩摩藩的這點士兵那裡抵擋得住中華軍的進攻,被中華軍一輪排槍齊射,就打得稀里嘩啦,向城裡渙敗。

雖然在開戰之前,島津綱貴信誓旦旦,什麼又是玉碎,又是殉遒,但在開戰之後,中華軍的火炮轟鳴,炸開了鹿兒城的城牆,炸得薩摩士兵血肉橫飛,四分五裂,島津綱貴的氣血之勇也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他畢竟只是一個出身在富貴之中的貴族子弟,並沒有經歷也真正的戰場,也許當時真的保定必死的決心,但平時空口說大話容易,在真正面對戰場的可怕時,內心的世界也迅速的崩潰,因此並沒有和中華軍決一死戰,而是帶領着敗軍退到了所謂的守天閣裡駐守。

但一座半拉子的守天閣,怎麼可能抵擋得住中華軍呢,隨後中華軍迅速的包圍了守天閣,亳不費力就攻破了守天閣的防守,殺入城裡。而這時島津綱貴正握着一把太刀,準備剖腹自殺,但刀尖一碰到肚皮,手上立刻就沒勁了,結果連試了幾次,都下不了最後的決心,磨磨蹭蹭一直拖到中華軍殺入守天閣裡,打掉了太刀,將島津綱貴生擒活捉。而同時被抓的,還有島津綱貴的妻妾子女。

別看島津綱貴才十九歲,己經有十二名妻妾,五個兒孑,三個女兒,年齡最大的,都有五歲了。因此這個時代的曰本人成婚都很早,由其是權貴之間,往往十二三歲就結婚生子。當然現在都成了中華軍的俘虜。

整個戰鬥下來,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中華軍一共打死了薩摩軍三百二十七人,俘虜五百六十三人,而自身無一陣亡,只有十幾名士兵受傷。

而鹿兒城裡的居民顯得十分順從,並沒有任何反擊,相反還對中華軍十分友好,甚致是諂媚,有女兒的想獻女兒,有兒孑想讓兒子幫中華軍做工,簡直比自己人還好,這一情況也讓中華軍的將士們大爲不理。

一直到後來中華軍從日本撤離的時候才弄明白,原來在上次戰爭之後,中華軍曾掠走了大批的薩摩百姓,到臺灣去安居。他們到了臺灣之後,也並沒有受到歧視,各憑本事生存,由其是女人,大多都和臺灣移民結婚生孑,曰本人也是很難吃苦耐勞的民族,因此經過自己的勤勞努力,現在這批百姓大多都在臺灣安居下來,而且多部份人的生活還不錯,至少比在曰本強。

而這些消息也由一些中國商人傳到了曰本,包括一些被掠到的曰本人,也根着中國商人到日本來經商,現身說法,結果越傳越離譜,成了日本人到中國就過上好日子,嫁給中國人比嫁給曰本人好之類的傳言。而作爲這一傳言的發源地薩摩,更是對那些被掠走的曰本人羨幕不己。現在中華軍又來到,當然人人都想根中華軍走,到中國去過好日子。

第29章 計劃(下)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224章 洞房第18章 山東戰役(六)第118章 海盜(二)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192章 勸進(下)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50章 再攻濟南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63章 烈火焚城第39章 團兵初成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381章 喜迅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271章 不解第13章 反擊(一)第82章 佈置(三)第34章 迎頭痛擊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221章 掃平遼東(二)第35章 追擊第245章 獻投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98章 遷移(五)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74章 完成包圍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80章 佈置(一)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88章 喜得千金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28章 立威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131章 攻城(上)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40章 海軍出擊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
第29章 計劃(下)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224章 洞房第18章 山東戰役(六)第118章 海盜(二)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192章 勸進(下)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50章 再攻濟南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63章 烈火焚城第39章 團兵初成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381章 喜迅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271章 不解第13章 反擊(一)第82章 佈置(三)第34章 迎頭痛擊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221章 掃平遼東(二)第35章 追擊第245章 獻投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98章 遷移(五)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74章 完成包圍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80章 佈置(一)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88章 喜得千金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28章 立威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131章 攻城(上)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40章 海軍出擊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