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海軍出擊

龍嘯大明

六月六曰,艦隊到達臺灣基隆,沈壽崇兄弟三人都到碼頭迎接商毅的一行,把他們迎到基隆城中。這時的基隆城己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看起來至少像一個縣城了,雙方就坐下來之後,沈壽崇立刻又交給商毅一封信,這也荷蘭人寫來的第二封信。

信的內容是荷蘭人打聽到的西班牙艦隊的俱體情況,這次西班牙艦隊是由二十四艘船組成,指揮官叫桑切斯,其中戰船有十八艘,旗艦是“聖路易”號,七百噸重,另外還有“鬥牛士”號,七百噸重,“聖地亞哥”號、“哥倫比亞”號,“十字軍”號這三艘六百噸戰艦,下他的戰艦,都在五百噸以下。同時還有四艘後勤運輸船、二艘運兵船,一共裝載士兵六百人,顯然西班牙人是打算增加臺灣的駐守兵力。同時德老典也表示,爲了防備西班牙軍隊,巴達維亞給臺灣增援了四艘戰艦,現在荷蘭軍隊在臺灣己經扔有十二艘戰艦,荷蘭人願意和商家軍並肩作戰,抵抗西班牙軍的進犯。

商毅對荷蘭人的效率也頗爲滿意,看來荷蘭人在馬尼拉也是下過一番心血,同時也回信給德老典,表示自己有足夠的實力抵抗西班牙軍的進攻,謝絕了他的好意,但還是建議荷蘭人在臺灣東南部集中好艦隊,準備撈補西班牙軍的漏網之魚。

反正大話是扔出去了,這一戰也是勢在必行,因此商毅也不顧剛剛下船,立刻在桌子上鋪好了地圖,招集亞莉桑徳拉,成鋼、黃震、沈氏兄弟一起,開始研究戰術安排。

荷蘭人提供的西班牙艦隊情況,和亞莉桑德拉的預計基本吻合,因此商毅也認爲荷蘭人的情報可信,同時亞莉桑德拉也介紹了這幾艘西班牙主力戰艦的火炮數量,這也是一艘戰艦實力的基本標準,旗艦“聖路易”號,七十四門火炮,“鬥牛士”號七十門火炮,“聖地亞哥”號和“哥倫比亞”號都是六十門火炮,“十字軍”號是五十六門火炮。

從噸位和火炮數量上來看,“聖路易”號、“鬥牛士”號大體相當於商家軍的三級驅逐艦,而另三艘則算是巡洋艦,其餘只能算是護衛艦,從實力上對比,雙方的懸殊還是相當大的。但商家軍的海軍畢竟是第一次出戰,因此這一戰也決不能掉以輕心,畢竟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例是舉不勝數的。

首先衆人都一致認爲,西班牙軍的進軍路線肯定是沿着臺灣的東部海岸線北上,到達基隆,因爲這一條航線西班牙船隊己經往返了多次,十分熟悉了。因此商家軍的戰術就是坐鎮基隆等候,先派出偵察船找到西班牙艦隊的行蹤,然後出擊,給他們一個迎頭痛擊。

而在俱體的戰術方案設計上,商毅認爲可以以第一、二、三分艦隊第一批出戰,第四分艦隊爲預備隊,戰術主導思想就是在接戰時儘量打亂西班牙艦隊的陣形,使戰場形成混戰的局面,各艦都各自爲戰,這樣有利於發揮商家軍戰船數量多,火力猛的優勢。那怕是一艘換一艘,商家軍也穩贏不輸。

衆人聽了之後,也都基本同這個戰術構想,而亞莉桑德拉也根據商毅的戰術思想,設計了一套戰術:首先由實力最強的第一分艦隊打頭陣,纏住西班牙艦隊,並爭取插如到西班牙艦隊中,攪亂西班牙艦隊的陣形,其餘兩支分艦隊則在前後側應,在俱體的作戰中,集中兩三艘戰艦的力量,合力圍攻一艘西班牙艦隊。

商毅又對這套戰術提出了幾點補充,在開戰之前,可以派第二分艦隊從外線繞開,迂迴到西班牙艦隊的側後方進行攻擊,一但第一分艦隊攪亂了西班牙艦隊的陣形,第三分艦隊則在西班牙艦隊的正前方布成三到四個縱隊橫列,在外圍打擊西班牙艦隊,如果第一分艦隊沒能完成任務,那麼第三分艦隊也立刻插入西班牙艦隊的陣列中,幫助第一分艦隊,而甴第四分艦隊補上,來完成第三分艦隊的任務。

亞莉桑徳拉也認爲商毅的這幾點補充非常有效,其他人也沒有什麼異議,因此作戰方案也就這樣確實了下來,當然在戰爭開始以後,也有可能會根據戰場上的變化,做出一些相應的調整。同時也決定,第一分艦隊由商毅和亞莉桑徳拉指揮、第二分艦隊由成鋼指揮,第三分艦隊由黃震指揮。

―――――――――分割線―――――――――分割線―――――――――

第二天,商毅也派出三艘飛剪船,沿臺灣的東面海岸向南,去搜尋西班牙艦隊的行蹤,而其餘的戰船都停泊在基隆的港灣中,等待着出擊的命令。

六月八日上午十一時左右,一艘飛剪船回到了基隆港,向商毅報告,在宜蘭縣南部約五十里的海面上,發現了西班牙艦隊的行蹤。商毅接報之後,也立刻下令,全體艦隊出擊。

商家軍的戰船也都紛紛揚帆起錨,駛出了基隆港,在蔚蘭色的海面,整隊出發。

到下午一時的時候,商家軍的船隊行駛到了三貂角附近海域,這時海軍的士兵們都在海上吃中午飯,商毅也接到第二艘飛剪船的報告,西班牙船隊己經到達了宜蘭海域,正在向龜山島海域行駛。

商毅在船艙裡鋪開地圖,龜山島位於宜蘭東北海面約十五里處,正好是宜蘭到三貂角海路的中間位置,因此商毅也決定,把龜山島海域,做爲迎戰西班牙船隊的戰場。而從三貂角到龜山島,大約還有兩個小時左右時間,不僅足夠讓士兵們都安心的吃完午飯,同時還能睡個中午覺。

同時商毅又下令,命成鋼帶領第二分艦隊,馬上從遠海繞到龜山島的後面,實行早己制定好的戰術計劃。

成鋼帶領第二分艦隊脫離了大艦隊之後,第一、三、四分艦隊爲開始逐漸拉開距離,由第一分艦隊打頭,向着龜山島方向行駛前進。

這個時代海戰和陸戰最大的不同點就是慢,有時明知道敵人就在自己的正前方,但在實際上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接觸到,因此海軍的將領最重要的素質就是一定要沉得住氣。

“銀河”號是第一分艦隊的旗艦,根據商毅撰寫的[海軍作戰條例]規定,在縱隊陣列中,除非是分艦隊長下達明確的命令,否則在任何情況下,其他戰艦都不得超越旗艦。因此這時“銀河”號也是一馬當先,衝在全隊的最前列,後面二十餘艘戰船,一字排開,一直拉出數裡的距離。

商毅站在船樓上,身後是看不到尾部的縱隊,身前是一望無際的蔚藍海面,海歐在天海之間自由歡快翱翔,不時還有海魚躍出海面,激起一串一串浪花。想着馬上就要開始自己在這個時代的第一次海戰,商毅的心裡既其望又緊張。因爲他心裡最沒有底的,就是海戰。

這時第三艘飛剪船也回來了,向商毅報告:西班牙艦隊,就在前方。

六月八日下午二時三十分,龜山島和西班牙艦隊的帆影,幾乎是同時出現在商毅的視線中。商毅一面下令“銀河”號上的所有士兵,準備戰鬥,同時也命令旗手,將這一指令傳達給後面第一分艦隊的其他戰艦,並且命飛剪船立刻回報給後面的第三分艦隊。同時也拿出自己的高倍距望遠鏡,觀察西班牙艦隊的陣形。

西班牙艦隊排出的是一個“A”字形陣式,隊首是旗艦“聖路易”號,其餘艦隊在“聖路易”號後面,向兩側逐漸擴展開。當然這是一個航行時的陣形,而這時,西班牙艦隊顯然也已經發現了商家軍的艦隊,也開始調整成戰鬥陣形。

商毅放下了望遠鏡,這時手裡拿着雙角帽,一身西班牙軍隊制服,佩帶着短劍的亞莉桑徳拉也己經從船艙裡出來,登上了船樓,和商毅並肩而立,看着遠方逐漸向自己靠近的艦隊。

商毅道:“亞伲,要是你覺得難以面對西班牙軍隊,那就到船艙裡去保着吧,這裡有我來指揮就行了。”

亞莉桑徳拉把雙角帽帶在頭上,又調了調角度,然後搖了搖頭,道:“沒有什麼難以面對的,現在他們就是我的敵人,指揮官閣下,現在是時候了,趕緊下命令吧,收船首斜拉帆,然後向右轉五度航行。”

商毅點了點頭,也沒有在說什麼,而是立刻下令,向右轉五度行駛。在甲板上,水手和士兵也都開始忙着扯帆,收蓬,絞纜繩,從海里打水上來等等。而在甲板下面,炮手們也扯下了炮衣,將火炮推到作戰位置,打開了火炮窗口,並給火炮填裝火藥炮彈,準備進入射程距離之後,就開炮攻擊。

從出發的時候,商家軍就對西班牙艦隊的行動了如指掌,因此備戰過程也是有條不紊,而西班牙軍卻是剛剛發現商家軍的艦隊,急忙蒼促的變換成戰鬥陣形,準備迎戰突然出現的敵軍,因此誰也沒有注意到,商家軍的第一分艦隊開始調整着自己行駛的方面。

雙方的距離逐漸拉近,亞莉桑徳拉從商毅手裡接過了望遠鏡,前後看了看,道:“好,再向右轉十度,前桅降兩帆、中桅降一帆。”

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87章 講和(下)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367章 英國想參戰(上)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97章 僱傭兵(上)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158章 進攻廣東(六)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160章 民心第38章 家事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45章 戰後總結第66章 忽悠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142章 偵察兵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9章 催促出兵第37章 南方情報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31章 山東大捷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103章 完婚(一)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147章 穿插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166章 東林黨上臺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83章 游擊戰(二)第143章 提案(下)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114章 優勢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370章 戰術第245章 獻投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49章 收復青州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90章 遇刺(上)第198章 廷議(上)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78章 步兵進攻第54章 水上進攻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94章 撤兵
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87章 講和(下)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367章 英國想參戰(上)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97章 僱傭兵(上)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158章 進攻廣東(六)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160章 民心第38章 家事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45章 戰後總結第66章 忽悠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142章 偵察兵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9章 催促出兵第37章 南方情報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31章 山東大捷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103章 完婚(一)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147章 穿插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166章 東林黨上臺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83章 游擊戰(二)第143章 提案(下)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114章 優勢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370章 戰術第245章 獻投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49章 收復青州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90章 遇刺(上)第198章 廷議(上)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78章 步兵進攻第54章 水上進攻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94章 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