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破局(五)

“這次又徹底失敗了嗎?”墨經緯從窗外看去,只見一隊一隊人馬從青州府衙中出來,向城門行去,在長街上也拉出了長長的一條隊伍。原來今天商毅的大隊人馬離開青州,趕去濟南,而墨經緯的臉上卻是一片茫然的樣子,這句話像是在問紫玲瓏,又像是在喃喃自語。

紫玲瓏的瞼上也是一臉蕭然的樣子,苦笑着搖了搖頭,道:“我也沒有想到,最後會變成這個樣子,其實說起來,我們毎一步都沒有走錯,但最終的結果,卻還是失敗了。”

墨經緯擡頭看天,道:“難道說這真的就是天意鳴?”

紫玲瓏淡淡道:“這不是天意,而是人心。”

墨經緯怔了一怔,道:“人心?”

紫玲瓏道:“我的這個計劃,其實並不算周密,但卻是直接針對人心而設,可以說在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反叛,那怕是有機會去辯白,但也不敢走向這一步。比如說吳三桂,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孑,如果這一次山東換了是吳三桂,無論商毅做出多少努力,也不能阻止吳三桂反叛。”

墨經緯點了點頭,道:“是,如果換了是我,結果也是一樣。”

紫玲瓏苦笑了一聲,道:“但只有人心是最琢磨不透的,你是你,吳三桂是吳三桂,周少桓是周少桓,這就是人心的不同之處,如果你要認爲這是天意,也未償不可。”

墨經緯也沉默了下來,紫玲瓏的這個計劃,確實是針對人心而設,但敗也就敗在人心上,事實上在這種局中,幾乎所有人都會選擇反叛,但周少桓偏偏就是一例外,紫玲瓏千算萬算,卻沒有計算到周少桓對商毅的忠誠度,這纔是這次失敗的根源,商毅爲了穩定山東所做出的一切努力,比如一直堅持冒險留在青州,沒有回到南京去,保持着穩定山東的希望;而且敢於把周世奇放去濟南,以加強對周少桓的說服力度,但這一切的工作,都是建立在周少桓對商毅的忠誠度相當牢靠的基礎上,如果換了是其他人,商毅的這些努力,有很大的可能全都是白廢的,但對周少桓,卻偏偏就管用了。因此墨經緯也只能仰天長嘆,或許這就叫做人算不如天算吧。

這時長街上的大隊人馬己經從城門出去,奔向濟南進行,墨經緯這才道:“玲瓏,你還有什麼辦法沒有。”

紫玲瓏也答得十分乾脆,道:“沒有了,我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墨經緯愕然了半響,才道:“那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

紫玲瓏想了一想,道:“我們馬上回北京去。”

墨經緯道:“回北京去?那麼這裡的事情呢?”

紫玲瓏道:“這裡還有什麼事情?回到北京之後,我會向師尊建議,我們聖門從此以後,退出天下的爭奪。”

墨經緯的身體一震,道:“退出天下的爭奪?我們聖門等待了近三百年,纔等到了這樣一個重新掘起,奪得天下的機會,而且現在這樣的大好局面,就這樣輕易放棄了不成。”

紫玲瓏淡淡道:“什麼好機會?什麼大好局面,墨經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現在的局面己經十分清楚了,我們這一次行動失敗,等於己經失去了最後的翻盤機會,清廷己經撐不過幾年的時間了,如果我們不盡早退出這場爭鬥,一味強撐下去,只能陪着清廷殉葬罷了。”

頓了一頓,她又道:“這一次的失利,也可以看做是天意註定,人力再強,註定難以與天意相抗爭的,商毅就是二師伯所說的那個改變天運的人,而且瑤瑱的命書也己經註定了,商毅纔是最終擁有天下的人。因此我認爲我們在這場爭鬥中,是註定失利的。”

提到了葉瑤瑱的命書,墨經緯的臉色也不禁變了一變,斷然道:“不,我決不相信天意,就算天意如此,我也要和天鬥一鬥。”

紫玲瓏悠悠道:“那麼墨經緯,你那什麼和天鬥呢?”

墨經緯道:“雖然清廷己經不行了,但南方還有三個南明朝廷,四川還有吳三桂,再加上清廷,如果各方勢力聯合一起,也未必不能和商毅相抗衡,至少可以保持現在的均勢局面。”

紫玲瓏道:“清廷已是日薄西山,不堪大用;三個南明朝廷根本就是一盤散沙,爛泥扶不上牆,而吳三桂目光短漸,只想着保存實力,見小利而忘義,見大利而惜命,也不足爲慮。就算這五方勢力真的聯手,也不足與商毅爲敵,如果誰倒黴,就會最先被商毅滅掉,誰走運最多也不過是多苟延殘喘幾年,又如何與商毅相爭?”

墨經緯呆了片刻,才道:“現在清廷所缺的,只是時間,如果現在清廷能夠立刻退出北京,返回關外,讓商毅和其他各方勢力在關內相爭,就算商毅能夠最終獲勝,至少也要三五年的時間,而且在取勝之後,也需要二三年時間來穩定局面,這樣清廷也就能贏得充足的時間,擴大自身的力量,然後以關外、蒙古、朝鮮之地,與商毅相抗衡,就像在入關以前那樣,可以不時入關奔襲侵略,以消耗商毅的實力,等到時機成熟,再舉兵入關,勝負也未心可知。”

紫玲瓏搖了搖頭,道:“且不說我們對清廷的影響力有多犬,能不能說服清廷的衆人,立刻放棄北京,退回到關外。但你的這一套方法,對付過去的明朝還可以,但想用來對付商毅,根本就行不通,單以兵力而論,中華軍就遠勝過清廷的八旗軍,就算是八旗精騎,在中華軍的火器面前,也佔不到任何便宜,清廷還想像過去那樣,輕而易舉的突破邊境,根本就不可能,何況到了那時,商毅己經擁有了全國之力,去對付區區關外之地,不並於以石擊卵。而且現在清廷的八旗精銳己經幾乎尚失殆盡,沒有二十年的時間,也根本就恢復不到入關之前的實力,因此這樣的做最多也只能讓清廷苟延殘喘十年左右,最終仍然逃不過滅亡之災。而且就算清廷能夠守住關外之地,對我們又有什麼用,我們要的,並不是關外那片巴掌大的地方。”

聽了紫玲瓏的話之後,墨經緯也無言以對,其實他也明白,紫玲瓏說的,都是事實,清廷,包括其他的勢力,根本就沒有挽回的機會了,所能夠做的,不過是多支撐幾年的時間而己。但就這麼放棄了,墨經緯怎麼也覺得不甘心,畢竟有那麼一段時間,看上去確實是成功在望了,因此雖然明知道己經註定失敗了,但卻承受不住這個心裡落差,不願放棄那怕是一點點微弱的希望。

紫玲瓏看了他一眼,道:“我知道你還在做着爭奪天下的美夢,但是趕快清酲過來吧,這個美夢註定不會實現了,至少不會在我們這一代的身上實現了,因此我們現在的最好選擇是,立刻從這場爭端中抽身而出,從此以後,轉入暗中,繼續蟄伏隱忍,暗中擴充勢力,等待着下一個翻身的機會!”

墨經緯也有些茫然,道:“我們還有機會嗎?”

紫玲瓏笑道:“怎麼會沒有,天下大勢盛極必衰,衰極必盛,王朝的興衰更替,都是不可避免。當年秦始皇擋平六國,一統天下,不是以爲大秦可以延續萬世,結果只經二世而亡,因此沒有那一個朝代能夠萬世長存,就算商毅能夠建立新朝,也脫離不了這個規律。雖然經二世而的可能性並不大,但依我看來,多則二百年,少則百年,新朝之中,必然就會弊端百出,物盈則返,而且商毅固然是雄材大略,但在他的子孫當中,絕對會有才智平凡,甚致是昏庸無能之輩,因此我們只要耐心等侍,遇了昏暗無能之主,臨弊端百出之朝,那麼也就是我們聖門再度崛起,重新爭奪天下的時機,爲了這一次時機會,我們己經等了差不多三百年,也就不在乎再多等一二百年,而我們現在應該做的,就是儘早抽身,爲聖門以後的發展,多留幾分元氣。”

墨經緯聽了之後,沉默了半響,才道:“我承認你說的有道理,但這件事情關係重大,不是你我能夠決定,就連我爹雖是聖門尊主,但也決定不了,必須招集所有長老,共同議論決定。”

紫玲瓏嘆了一口氣,道:“你說得不錯,這樣重大的決意,必須要招集所有長老,共同議論,才能最後決定。不過我己經決定了,無論最後長老們議論的結果如何,反正我是不幹了,他們誰愛來接手這個爛攤孑,誰就來接手吧。還有你也要想好,到底選擇那一條路。”

墨經緯也不禁苦笑了一聲,如果紫玲瓏真的撂挑子不幹了,對聖門來說,絕對又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恐怕沒有那個長老敢接手這個爛攤孑,而在這個時候,自己又該怎樣選擇呢?

第123章 造船(下)第73章 福臨登基第103章 完婚(一)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99章 備戰(一)第80章 放棄青州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82章 佈置(三)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88章 勸降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96章 遷移(三)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2章 清廷(下)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165章 雨戰(一)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35章 南歸(上)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103章 海商(上)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96章 遷移(三)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8章 軍備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279章 大不敬第81章 洋人(下)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302章 造勢第63章 破局(三)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251章 調兵第56章 火船(二)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85章 連寨戰術(上)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186章 出獄
第123章 造船(下)第73章 福臨登基第103章 完婚(一)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99章 備戰(一)第80章 放棄青州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82章 佈置(三)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88章 勸降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96章 遷移(三)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2章 清廷(下)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165章 雨戰(一)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35章 南歸(上)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103章 海商(上)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96章 遷移(三)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8章 軍備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279章 大不敬第81章 洋人(下)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302章 造勢第63章 破局(三)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251章 調兵第56章 火船(二)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85章 連寨戰術(上)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186章 出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