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

首先攻上城牆的二個步兵團並沒急於向城裡展開兵力,而是首先打開城門,放下吊橋,放後續的部隊進城,並且牢牢守住城牆和城牆周邊的地區,讓其他的部隊能夠順利的進城支援。等到第二批的部隊都進城之後,才把城頭的陣地讓出來,交給炮兵部隊駐守。而兩個師的四個步兵團迅速分兵四路,分別沿着城牆的兩側,以及正中的大路,向當塗城內展開。

成進和尤洪亮也帶着第一軍軍部的警衛連和預備隊,進入當塗,在城樓上指揮着戰事的進展。這時炮兵部隊己給接管了當塗的東城牆,火炮一部份運上了城牆,一部份在城牆下佈置,但因爲自己的部隊己經深入到當塗城中,因此也都沒有再開火轟擊。

這時在當塗城中,殺聲大作,槍聲、爆炸聲,喊叫聲,也響成了一片,激烈的城市戰,已經展開了。

商家軍都有上一次進攻高淳的經驗,對攻克了城牆之後,馬上開始的城市作戰都早有準備。因此各支部隊在向當塗城內部突進的過程中,也迅速把隊伍立刻分散成以營連爲單位,沿着街道向城內全面展開,同時也在屋頂上佈置了不少火力點,取得空中優勢。

而淸軍也不是像上一次在高淳的戰鬥中那樣,完全是困獸猶鬥。因爲他們在南京城裡也經歷過了一次巷戰,因此對在這裡再打一次巷戰也並不覺得有什麼意外,並且也同樣有了一定的經驗,火銃兵和弓箭手紛紛尋找掩體躲藏,等着商家軍進入射程之後,開槍射擊或是開弓放箭,而其他的士兵都紛紛隱藏在小巷或者是民宅裡,只等商家軍靠近過來,然後突然殺出,和商家軍展開近身作戰。

事實上清軍在不知不覺中,己經慢慢的在習慣這種全新的戰法。因此在毎一條街道、小巷都和商家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寸步不讓,同時也給商家軍造成了不少的傷亡。

不過儘管清軍十分努力,也有了一定的巷戰經驗,但和商家軍相比,仍然相差甚遠,首先是商家軍經過幾個月的突擊巷戰訓練,雖然還達不到十分精熟的地步,但比起清軍那種半調子水平還是要高出了不少。而且商家軍使用的武器無論是在射程還是威力,也都比清軍強了不少,因此依然在巷戰中大佔上風。

城市戰首要的一點就是分散,人員是絕不能扎堆的,因爲在狹窄的街道上作戰,兵力是無法擴展,因此要儘可能的的把兵力多分散到各條街道上去,協同作戰。就是在同一條街道上,也應該分成幾個小隊,保持着一定的距離前進;其次就是方向,部隊都要儘可能朝一個方向前進,絕不能有的橫衝,有的直撞,那樣只會互相打亂陣腳;第三是配合,不僅是各條街遒要協同配合,就是在一個小隊中,有前哨,有左翼,有右翼,有瞭望,有屋頂掩護,是一個團隊作戰。

一但和淸軍發生遭遇,火槍兵首先就會開槍射擊,來不及射擊就會和對方展開白刃戰,但後排的士兵會迅速向清軍的後隊投出手榴彈,同時還有士兵會馬上搶佔高點,向淸軍後隊射擊,盡力切斷清軍後續的增援兵力,然後爭取和清軍拉開距離。而後面的其他部隊也會立刻從側巷,民宅中繞道,插到清軍的身後,發動突襲。使清軍首尾難顧,防不勝防。

而如果遇到清軍己經佈置好,有火銃兵和弓箭手組成的防線時,商家軍會立刻退到對方的射程以外,然後利用自己在射程上的優勢,壓制住對方的火力,並且派出以班爲單位的突破隊,儘可能的靠近對方的防線,然後用手榴彈炸,將對方的防線破壞。

如果遇到清軍隱藏的阻擊點阻擊,士兵們會立刻先找掩體掩護起來,然後迅速尋找清軍的阻擊點,以精準射程,或者是火力掩護,突破靠近的方式,端掉清軍的阻擊點。

這些作戰方式,都後世經歷了無數次城市戰、巷戰、反恐戰之後,而總結出來的經驗,再加上商毅是特種兵出身,也受過嚴格的城市戰訓練,並且接合這個時代的戰鬥特點,以及目前的武器水平制定出來的。儘管由於時間尚短,商家軍還沒有完全掌握,但用來對付清軍卻是綽綽有餘。

因此儘管商家軍的推進速度並不快,但卻是穩紮穩打,步步推進,一條街、一條巷的攻打佔領,絲毫也不急燥,在逐步的擴大着自己的佔領區。

雖然清軍十分努力,而且作戰也非常的頑強,但由於雙方的差距幾乎是全方位的,清軍除了在個人的白刃戰能力上能勝過商家軍一籌之外,其他方面都不如,而且就是個人的白刃戰,也只有滿旗兵能穩勝,連漢旗兵都有所不及。因此也只能依靠士兵的血肉之軀去抵抗商家軍的進攻,被打得傷亡慘重,人數銳減,而戰線也在不斷向後退卻。

但清軍的努力也並不是全無一點作用,至少可以減緩商家軍對當塗的攻佔速度,同時在某些局部的戰場上,還能夠取得一定的優勢,對商家軍造成一些殺傷。並不是一蹶即敗。因此城市戰一直打到天黑,商家軍也只佔領了當塗大約三分之一的城區。

這時雖然城中偶爾還有些槍響之外,戰鬥基本上都停了下來,雙方在留下了足夠的守夜人員之後,也都暫時罷兵休息,等着明天繼續再戰。

成進把自己的指揮部就設在東城的城樓上,晚上又招集各師、旅的師長、旅長開會,討論明天的作戰。

在今天的戰鬥中,據商家軍統計,一共打死了四千二百三十二名清兵,活捉了三百七十三名清兵,而自身陣亡了有八百二十七名士兵,另有三百四十六人受傷,無法再參加明戰鬥。不過考慮到清兵的統計還不全,而且還有受傷的清兵,因此可以把清軍的損失再擴大一千。雙方的傷亡比大約爲一比五,這個數學顯然要比攻取高淳時要大得多,因爲在攻取高淳的戰鬥中,雙方的傷亡比己經接近了一比十。這也說明清軍也開始慢慢適應城市作戰了。

同時在今天的戰鬥中,商家軍也暴露出來一些問題,因爲雖然受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但城市戰的經驗還是太少,如果是在防守時,暴露的缺點或許會少一些,但在主動進攻的時候,問題就多了,主要還是無謂的傷亡太多,而且互相之間的配合還不熟練,一但遇到了清軍的襲擊,就很容易陷入慌亂,另外各路部隊前進的速度也不同,有的部隊突得太靠前,而有的部隊確又太落後,有時還會出現兩軍互相撞車的情況,當然這裡也有對當塗城內地理不熟的因素。

不過雖然出現了這麼多的問題,但今天取得的戰果依怨算非常可觀了,畢竟當塗的清軍實力,可比高淳強得多。另外經過部隊的動員,並且許以重獎的承諾,還有到了六名願意引路的百姓,因此成進又把百姓叫來,繪製了一份簡單的當塗城內地圖,同時也劃分清楚了各路部隊進攻的路線。因此衆人最後還是商後決定,明天一定要繼續加強進攻,爭取在徹底拿下當塗。當然出現的問題都要盡力克服。

事實上商家軍對清軍的損失統計還顯得是保守了一些,當然這也是得益於商毅的嚴格要求,商家軍還沒有出現大幅浮誇戰果的現像。不過清軍的實際傷亡超過了六千人,損失已經接近了一比六,而且滿旗兵的傷亡達到了二千以上,漢旗兵也超過了三千,可以說清軍損失的,基本都是精銳人馬。畢竟在這樣關建的戰鬥中,清軍的主將卓羅也不敢藏私,在各戰線上,幾乎都是清軍的精銳在作戰。

因此卓號也是憂心重重,對明天能不能守住當塗,可是一點把握也沒有了。現在心裡只盼望着覺羅巴哈納的援軍能夠儘快趕來。

第二天一早,天還沒有亮,爆炸的轟鳴聲就打破了黎明的寂靜,商家軍已經率先發動了進攻。因爲有了昨天的作戰經驗,而且在作晚也再三向戰士們強調了戰鬥紀律,因此在今天的戰鬥中,商家軍的配合、出擊時機、進度等方面比昨天都有了不小的進步,同時有了嚮導之後,攻擊的思路也清晰得多。而結果自然也要好得多了。

儘管清軍的抵抗依然十分頑強,甚致在個別戰場還出現了拿人向上堆的情況,使商家軍進展的速度並沒有太大的提高,還是隻能一條街一條街的爭奪,但商家軍的無謂傷亡明顯減少了。

雙方整整又激戰了一天,到了傍晚的時候,儘管淸軍的兵力仍有一萬以上,但防守面積只剩下不足全城的四分之一,而仍然沒有援軍的消息。

雖然清軍還在堅持抵抗,但成進見這時清軍的剩餘兵力被擠壓在一個狹窄的空間裡,人員十分密集,立刻調來十門火炮,向淸軍的人羣開火轟擊,這一下清軍終於招架不住了,只能撤出了當塗,在卓羅的帶領下,逃向溧水。

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26章 夜襲(上)第224章 洞房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152章 談判第17章 朱印船(上)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180章 報紙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9章 政治平衡第27章 夜襲(下)第62章 剃髮令(上)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31章 山東大捷第13章 反擊(一)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24章 天像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36章 海軍計劃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38章 軍隊調整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333章 對持(三)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85章 地雷陣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148章 新政(二)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166章 東林黨上臺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85章 地雷陣第27章 夜襲(下)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134章 勸說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157章 奪船(下)第79章 救急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23章 震盪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193章 雷汞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57章 山東之變(五)
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26章 夜襲(上)第224章 洞房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152章 談判第17章 朱印船(上)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180章 報紙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9章 政治平衡第27章 夜襲(下)第62章 剃髮令(上)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31章 山東大捷第13章 反擊(一)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24章 天像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36章 海軍計劃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38章 軍隊調整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333章 對持(三)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85章 地雷陣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148章 新政(二)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166章 東林黨上臺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85章 地雷陣第27章 夜襲(下)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134章 勸說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157章 奪船(下)第79章 救急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23章 震盪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193章 雷汞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57章 山東之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