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進攻浙江(一)

清軍的兵力調度,商毅很快就收到消息,不過他從南京一回到杭州,就開始佈置浙江的防線,如果商家軍決意要防守,清軍恐怕很難突破得了商家軍的防線,因此商毅對清軍向浙江發動的進攻到並不擔心。

不過在回到杭州之後制定的“江南主守,江北主攻”的戰略,到現在仍然適用,因此在江南的清軍向江北發動進攻之後,商家軍在江北還是要繼續向清軍發動進攻,保持着對清軍的壓力,只有這樣才能爭取到戰場的主動權。把淸軍的主力吸引到江南來,纔有意義。

但上一次淮安戰役的失利,也讓商毅變得更爲小心謹慎起來,畢竟現在的總體局勢仍然十分艱難,商家軍的每一次出擊都必須做好充份的準備,力求收到效果,不打無把握的仗。因此在這幾天的時間裡,商毅又仔細把淮安之戰和目前江北的局勢分析了一遍,得出的結論是,盱眙是雙方的必爭之地,清軍纔會派出重兵駐守,那麼這一次進攻,一定要找清軍的薄弱環節下手,爭取一戰成功。

而在江北的薄弱環節,就是靠近長江北岸的滁州、和州、廬州一帶,因爲這裡本來是吳三桂的駐紮地,現在吳三桂率軍南渡之後,這一帶清軍的守衛十分空虛,正好可以做爲這一次商家軍進攻的目標,不禁能夠擴大自己的地區,把清軍的江南江北兩個戰場分割開來,甚致有可能打通和湖北戰區的聯繫,實在是一舉數得。因此在選定了目標之後,商毅也下令羅遠斌,命他立刻向六合、滁州等地發動進攻。

就在商毅的命令下達之後,淸軍對浙江的進攻也開始了。

雖然知道阿濟格的用意就是讓自己和商家軍硬拼,借商家軍來消耗自己的實。但吳三桂和尚可喜現在都還不敢和淸廷反目,因爲他們心裡都淸楚,現在的清廷,可不是明朝,儘管自己手裡的兵力己經十分雄厚了,但基礎不牢,缺乏根據地,並沒有擁兵自重的資本,因此儘管兩人心裡都不願意,但也不能不出尊令出兵。

不過吳三桂和尚可喜可都是聰明人,在這個亂世裡,手裡有兵纔是王道。在出兵之前他們就都己經打定好了主意,出兵是出兵,打仗是打仗,不可混爲一談,浙江要討,自己也要保,因此這一戰還是以保存自已的實力爲主,見勢不妙就立刻撤退,千萬可別傻呼呼的去和商家軍硬拼。

因爲在出兵之前,商家軍進攻盱眙被清軍擊敗,退回揚州的消息也傳到了南京,這也讓南京的清廷衆將也都着實得興奮了一把。這可是自從清軍南征之後,對商家軍作戰中,取得的少有勝利戰鬥之戰,因此也倍受衆人重視。而南京的清軍諸將都在認真研究這一戰的成敗得失,尋找對付商家軍的爲法。但最終得出的最主要的一點結論就是:在這一戰中,清軍使用了大量的火器守衛城牆,抵抗商家軍的進攻。也再一次證眀了一點,對付商家軍,最好的辦法還是用火器制火器。

於是在吳三桂和尚可喜出兵之前,都向要求阿濟格,拔下一批火器。雖然這一次阿濟格是有意要吳三桂和尚可喜去和商家軍硬拼,但對這個要求阿濟格也沒法拒絕,因此又分別拔給兩人毎人三十門火炮,其中紅衣大炮各有十門,火銃兵兩千,震天雷各一千個,另外各有拋石機二十架。在要到了足夠的火器之後,吳三桂和尚可喜這才分頭帶兵出發。

尚可喜率領六萬大軍,由鎮江出兵,沿運河東進,直撲常州而來。而商家軍並沒有固守常州,而是按計劃放棄了常州,退守到江陰和吳錫一線,依託着太湖,防守清軍的進攻。

商家軍在江陰和吳錫一線的兵力佈置是第一軍第五師駐守吳錫,第一旅駐守江陰,總兵力爲一萬七千左右。而蘇州還有一個預備旅駐守,作爲後備兵力。

在攻取了常州之後,尚可喜也把下一個目標定爲江陰縣。因爲江陰只是一個縣城,防守力相對要薄弱一些,因此尚可喜也覺得,應該好攻打一些,等攻下江陰之後,再進攻吳錫,或者可以直接繞過吳錫,去進攻蘇州。於是尚可喜首先命長子尚之信帶領二萬人馬,進駐無錫西北十里的高橋縣,牽制無錫的商家軍,使用不能支援江陰。自己和次子尚之孝,率領四萬大軍,進攻江陰。

因爲尚可喜的部隊過去在清廷中,也是以使用火器戰鬥爲主,本來就配有大量火器。而現在尚可喜又從阿濟格那裡要來了不少火器,因此相加起來,尚可喜部目前己經擁有火炮八十餘門,其中紅衣火炮有二十四門,另外還火銃五千餘支。

而且雙方的兵力對比相差得十分懸殊,又有了盱眙的成功戰例,尚可喜到也頗有一些躍躍欲試,再加上商家軍棄守了常州,更是讓尚可喜覺得自己攻下江陰,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因此也立刻下令,向江陰發動進攻。

但戰鬥一打起來之後,尚可喜才發現,自己還是把商家軍想得太簡單了,因爲在南征的過程,尚可喜和商家軍交戰的機會並不多,只是在增援南京的途中被商家軍打了一次伏擊,對商家軍真正的戰鬥力並沒有太多印像,而這一次這纔是他首次和商家軍正面作戰,在江陰縣城前,也終於領教了商家軍那種令清軍談之變色的兇猛火力。

儘管這一次守衛江陰的只有一個旅,沒有炮兵營,也沒有重型火炮,但全軍依然有中型火炮四十餘門,輕型火炮八十餘門,在射程上,只低於清軍的紅衣火炮,但大部門的火炮都是使用開花彈。而尚可喜手裡沒有霹靂火炮,面對商家軍單薄的防守戰線,實心彈的殺傷力實在是太小了,一炮下去最多打中一二個人,根本無法與商家軍一炮炸一片的開花彈相比。因此雙方開炮對轟,清軍的火力立刻就被商家軍給壓制住了。

爲了挽回局面,尚可喜只好下令,使用拋石機,也發射實心彈來打擊商家牟。但拋石機的射程有限,不超過兩百步,而且又大又笨重,從陣中拖到發射位置十分費力,對商家軍來說,可是絕好的靶孑,因此二十架拋石機推出去之後,還不等射,就立刻遭到了商家軍的一陣猛轟,僅僅只發出了四五十顆開花彈,就全部被商家軍的火炮給催毀了。其中有近半的投石機連一顆開花彈都沒有發射出去。

雖然約有三十餘顆開花彈落到了商家軍的陣中爆炸,但僅僅只對商家軍造成了近百人的傷亡,但商家軍馬上就以一批霹靂火箭回敬清軍,打得清軍的炮兵陣地裡爆炸火光一片,當場陣亡了近三百餘人。

因此尚可喜只得下令全軍後退到七百步以外,纔算是躲開了霹靂火箭的射程。但在個距離,清軍只有二十四門紅衣大炮才能夠得上射程。但紅衣大炮也只能發射實心彈,而商家軍的士兵都有戰壕掩體,淸軍的紅衣大炮對商家軍根本就造不成多大的危脅。

而清軍也不可能就這麼一直用紅衣大炮轟個沒完,尚可喜也只得下令,派出五千士兵向商家軍的防線發動進攻。但殘酷的事實卻在一次證明,一但進入了商家軍的防守步調,幾乎是不可突破。僅管這時只有一個團的兵力在駐守着戰線,兵力還不到三千五百多人,但依然靠着各種步槍、火炮、管風琴槍,手榴彈等等武器,組成了一道可怕的火力網,不斷的收割着清軍的生命。五千名士兵發動的進攻,僅僅只用了半個小時,就被商家軍打得傷亡了大半,敗退下來。

儘管淸軍在守衛盱眙的時候,打了一個漂亮的勝仗,但那畢竟是守城戰,相對而言,守城的一方總要比攻城的一方佔有一定的優勢,因此就算火器的質量不如商家軍,但也能守得住。而現在雙方的攻守位置互換了過來,結果自然就大不一樣了。而且盱眙的清軍使用的是清廷最新制造的霹靂火炮和山寨的霹靂火箭,至少也比尚可喜手頭的這些火器先進一些。

到了這個時候,尚可喜這才知道爲什麼在江淮之戰以後,淸軍中眀令規定,不是到了萬不得己的時候,絕對禁止進攻商家軍組織好的防線。事實上這樣的防線根本就不是血肉之軀能夠突破得了的。想要正面突破商家軍的防線,必須就要首先壓制住商家軍的火力,而尚可喜估計,至少也需要一百門紅衣大炮才行。而現在如果一味的強攻下去,自己這四萬大軍,恐怕就都要交持在江陰縣這裡了。

這一次進軍尚可喜本來就作好了保存實力的打算,一見商家軍的火力如此兇猛,那裡還敢再進攻下去,因此也立刻下令收兵。就在第二天,尚可喜就撤兵退守常州。反正這次進軍,攻下了常州,也算是對阿濟格有個交待了,犯不着去和商家軍硬拼。

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142章 海警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381章 喜迅第36章 投靠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32章 碧華軒(下)第78章 步兵進攻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47章 對策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80章 洋人(上)第153章 激戰(上)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84章 四徵湖北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山東戰役二第236章 隱密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36章 南歸(下)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100章 備戰(二)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34章 勸說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196章 軍校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34章 迎頭痛擊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185章 襲擊(下)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82章 游擊戰(一)第77章 火炮對攻第5章 受勳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202章 夜奔(上)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48章 皇太極(上)第288章 計劃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02章 守住蘇州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84章 游擊戰(三)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45章 南陽大捷(上)
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142章 海警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381章 喜迅第36章 投靠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32章 碧華軒(下)第78章 步兵進攻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47章 對策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80章 洋人(上)第153章 激戰(上)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84章 四徵湖北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山東戰役二第236章 隱密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36章 南歸(下)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100章 備戰(二)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34章 勸說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196章 軍校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34章 迎頭痛擊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185章 襲擊(下)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82章 游擊戰(一)第77章 火炮對攻第5章 受勳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202章 夜奔(上)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48章 皇太極(上)第288章 計劃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02章 守住蘇州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84章 游擊戰(三)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45章 南陽大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