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遷移(三)

不過商毅也以經看清楚了, 這小羣人雖然個個悍勇, 卻毫無整體的組織,雖然不能說是各自爲戰,但也全無一點章法,只是一窩蜂一樣,在賊兵羣中亂殺亂闖,只靠個人的武力與賊兵硬拼。

一般來說,當少數軍隊被大多數軍隊圍困時,要麼就結成圓陣固守,等待援軍。如果沒有援軍,選擇突圍時,一定要組成錐形陣,以猛將爲箭頭,由其他的士兵保護他的兩側,全軍排成一個箭頭形,互相協作向外衝殺。

而被困在賊兵陣中的這一小羣人裡,雖然也有一員猛將,但其他人卻沒有緊跟在他身側,保護他的兩脅,而是各自都向前衝殺,結果看似人人奮力,但不僅使自己的力量分散,也使這員猛將的能力不能完全施展出來。反而造成互相制肘。因此就在商毅觀察了這麼一會兒的功夫,小羣人中又有幾人被賊兵打下馬來,慘死在當場。

這時商毅也估計了一下,自己的總兵力雖然只有三百多人,但對付這五六百匪賊還是綽綽有餘的。因此也立即下令,命全軍整隊出擊。

當下穆陵軍立刻排好了陣式,騎兵分列兩側,步兵居中,長槍手位於前列,火槍兵爲次,弓箭手列在最後。然後向着戰場的方向,齊排並進而去。

這時匪賊正在全力圍殲這一小羣人馬,發覺突然冒出了一支人馬,因此人人都有些吃驚,不覺對小羣人的圍困也放鬆了許多。而這小羣人雖說沒有什麼戰術,但畢竟是人人悍勇,現在覺得壓力一減,立刻也精神大振,由其是爲首的那名使長槍的壯漢,更是奮力衝殺,終於從賊兵羣中殺出了一條血路,率領着其他人突出了重圍。

而匪賊們這時也顧不得去追擊他們,全都把目標集中在穆陵軍的身上。不過現在他們也發現,穆陵軍的人數並不多,大約只有自己的一半左右,因此也都大爲放心,也紛紛開始向穆陵軍逼近,迎戰上來。

穆陵軍見匪賊主動迎戰上來,也立刻停下了前進的步伐,嚴陣以待。等着匪賊離自己有一百步的距離時,前排的長槍兵一率跪坐於地,次排的火槍手也單腿點地,半跪下來。後排的四十名長弓手一字排開,對準賊兵開弓放箭。

箭矢破空而出,一連射倒了十幾名匪賊。但也攔不住這支賊兵繼續前進,不多時,賊兵就進入了六十步的距離裡。不少賊手都舉着盾牌,向前邁進。有人甚致都開始小跑起來。

而就在這時,穆陵軍的火槍手也早己做好了準備,隨着羅遠斌一聲大喝道:“火銃手,發射。”

六十二名火槍兵以二十人爲一排,釆用三排連射的方法,對着賊兵,猛烈的射擊。但並不是三名火槍兵輪流上前發射火槍,而是一名士兵發射,其餘兩名士兵給火銃填彈,上好彈藥之後,就火銃交給付責發射的士兵。這樣就避免了士兵換位時發生混亂。

只聽“轟、轟、轟、轟” 一連串爆雷般的聲音響起,霎時間在穆陵軍陣中瀰漫起了大量嗆人的硝煙。而賊軍陣中,不斷有人應聲到地。

雖然商毅對火槍並不陌生,但這還是他在這個時代裡,首次在戰場上大規模使用火槍。這幾月以來,見慣了用冷武器進行砍殺。現在乍見火槍齊排發射,果然威力不凡。

在六十步的距離內,火槍顯然要比弓箭的威力更大,對付弓箭,還有盾彈或是盔甲,都能夠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而只要是火槍被擊中的,無論是怎樣的盔甲和盾牌也抵擋不住,無一不被擊得粉碎。賊兵們也被打得血肉橫飛,不斷有人死於非命。只是現在穆陵軍中可用的火槍不多,如果能夠人手一支火槍,進行一起發射,那時的威力該是何等的駭人。

儘管如此,後排的弓箭手也在繼續射箭,因此一下子給賊兵造成了大量的傷亡。而賊兵們顯然沒有想到面前的這支軍隊竟會有這麼厲害的遠程武器,欺軟怕硬的本質再度暴露無疑,紛紛都轉頭逃跑。穆陵軍又追着射擊了一輪,這才停手。地上留下了二百多俱屍體。還有沒死透的,躺在地上慘叫不止。

而這時那支突出了賊兵重圍的小隊人馬只剩下十幾人了,但也並沒有逃走,只是在遠遠的看着。見匪賊被穆陵軍幾輪弓箭火槍就將匪賊給擊退了,立刻策馬趕向穆陵軍這邊而來。

不過他們離得遠遠的就下了馬,把兵器都留在戰馬上,以表達自己沒有敵意。而商毅見了,也命令自己的士兵們鬆開弓弦,垂下火槍,讓他們到近前來。

走得近了一些之後,這羣人中爲首的那個漢子鬆開馬繮繩,雙手五指張開,以示自己沒拿兵器,又向前走了幾步,才雙手抱拳,道:“敢問尊駕是那裡來的人馬?”

商毅這纔看淸,這漢子十分年輕,也就是二十五六歲的年紀。中上等身材,十分勻稱,猿背蜂腰,大手長腿,一對虎目炯炯有神。也翻身下馬,越衆而出,道:“我是青州府穆陵關千總商毅,你們又是那裡的人馬,爲什麼在這是和賊兵交戰。”

那年輕人聽了,臉上也露出了驚訖的神情,道:“莫非就是在清水村創辦三村民團,然後以民團之力,繳滅靑狼峰匪賊的商毅,商千總嗎?”

商毅點點頭,心裡想着,看來自己現在山東這一塊也是小有名氣的人了,也不禁有一些得意,道:“不錯,我就是了。”

那年輕人一聽,連忙跪伏於地,磕頭不止,道:“商大人,求求你,救救我們村子吧?”

他身後的那十幾個人也都一起跪到在地,齊聲道:“商大人,求求你,救救我們村子吧?”

商毅微微一皺眉,他還不習慣別人給自己下跪磕頭,於是上前兩步,扶着那個年輕人的手臂,道:“起來說話,到底是怎麼回事?”

那年輕人站起身來,這才把事情的經過講說了一遍。原來這年輕人姓楊,叫楊武丞。是離這裡三十多裡地,箕屋村的人。箕屋村位於箕屋山腳下,隸屬於諸城縣的管轄。因爲楊武丞槍術超羣,家裡又是箕屋村的大戶人家,他父親還是箕屋村的村長,因此在箕屋村組建民團時,他也被村民們推舉爲民團教頭。

而圍圍他們的匪賊是靑州府的最大一支匪賊,白虎山老苗子的人馬。這一次帶隊出山掠劫,打到了箕屋村。楊武丞率領着民團抵抗,無奈一來雙方的兵力衆寡懸殊太大,二來楊武丞的槍術雖然超羣,但領兵帶隊卻並不是他所擅長。因此儘管箕屋村的民團拼死抵抗,最終還是被匪賊們攻破了村子。楊武丞只好帶着幾十個團兵殺出重圍,本想趕到青州府裡去救援,但在半途被匪賊追上,包圍起來,要不是正好遇見商毅帶領村民遷移遇見,這一次只怕就是凶多吉少了。

楊武丞得知是商毅救的自己,就像是抓住了一跟救命稻草一樣,訖求商毅去救援自己的村子。

商毅聽他說完,想了一想,才道:“楊壯士,雖然諸城縣並不是我的穆陵關管轄的範圍,但御賊保民,也是我份內之事。不過我現在另有要事纔在身。” 說着也把自己要保護村民遷移到穆陵關的事情說了一遍,然後又道:“只等我把村民們護送到穆陵關之後,必然發兵,去救援你們箕屋村,你看可好?”

楊武丞也是明白人,知道商毅說的也是實情,不能強求商毅立刻就發兵。因此也只好道:“大人肯發兵相救,小人感激不盡。只要大人能夠解救了我們箕屋村,小人甘願永遠追隨大人身邊,終身爲奴,至死不悔。”

商毅笑道:“楊壯士,言重了。御賊保民本是我們朝廷官員的份內之事,何談感謝。” 但心裡卻暗暗高興。

原來他剛纔以經見過楊武丞槍法超羣,而且還善於騎戰,心裡以經動了想要收降他的打算。一方面是得了一員猛將,另一方面,長槍本是戰場上交戰常用的武器。雖然現在穆陵軍的士兵們只練一式槍法,但畢竟不是長遠之計,就算是在未來,給全部士兵都裝配上火槍,但就是到了現代戰爭,拼刺刀也是在戰場常見的戰術。因此想要練出一支強軍,必須要提高士兵們的槍法。至少不能只是這麼一下刺擊。

商毅雖然精通各種格鬥術,但因爲他只是特種兵,也不會專門去練拼刺刀這種純陸軍的技術。在器械中,只擅長使用軍刀、雙截棍這類近身格鬥的武器,長槍只能算是一般般,教士兵們用刀到是還能對付,練槍就是有心無力了,更不用談馬上的交戰技術。現在居然遇見一個使槍的高手,而且還善於馬上做戰,自然不肯放過了。

如果把楊武丞收到自己手下,讓他來教導士兵們的槍法,和騎戰之法。一定能使穆陵軍的戰鬥力又提升一個層次。因此才答應把村民送到目地地之後,就發兵去援救箕屋村。

當下商毅帶着楊武丞等人迴歸了大隊,馬上就派出了三名偵察隊的士兵,到箕屋村附近去查看匪賊的動靜,楊武丞也派了兩名自己的團兵,給他們引路。

隨後大隊人馬立刻重新啓程上路,繼續向穆陵關進發。

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131章 攻城(上)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34章 迎頭痛擊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93章 追擊海盜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245章 獻投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146章 制度(上)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148章 新政(一)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166章 雨戰(二)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12章 荒鎮怪客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32章 攻城(下)第45章 戰後總結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6章 家事! 公事!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36章 編制民團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第96章 南京佈線(下)第272章 不解(下)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12章 豪格逃亡山東戰役二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73章 福臨登基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92章 返航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
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131章 攻城(上)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34章 迎頭痛擊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93章 追擊海盜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245章 獻投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146章 制度(上)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148章 新政(一)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166章 雨戰(二)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12章 荒鎮怪客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32章 攻城(下)第45章 戰後總結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6章 家事! 公事!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36章 編制民團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第96章 南京佈線(下)第272章 不解(下)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12章 豪格逃亡山東戰役二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73章 福臨登基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92章 返航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