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守衛兗州(四)

商毅到沒有想到,在兗州會遇到當年接受過葡萄牙人訓練過的明軍槍炮手,這下可撿到寶了,自己現在雖然弄到了一批槍炮,但手下正缺這樣會使用的人材。看來穿越定律果然發揮了作用。等自己離開兗州的時候,一定要想法把這夥炮手都帶走。

羅遠斌見商毅的樣子,似乎對火器非常感興趣,也覺得很對自已的胃口,又見商毅爲人和氣,沒什麼架子,膽子也大了起來,於是又道:“千總大人,據小人所知,兗州府裡到是有一批火銃,不知大人能否弄幾支出來,小人可以爲大人演式一下。而且有了火銃,等賊兵攻城的時候,小人們也能幫大人一臂之力。否則, 一但賊兵靠到城牆邊, 這幾門火炮就都沒用了。”

商毅心中一動,兗州府居然也有火銃,不過這也沒什麼奇怪的,面前不就有三門佛郎機炮嗎?再有幾支火銃,也沒什麼意外了。那麼這趟兗州府可不能白來,無論怎樣也要把人和槍弄回去,於是點點頭,道:“好吧,這我來想辦法,現在我們先打敗了賊兵再說。”

對弄幾支火銃他到是有幾分信心,因爲到現在他所知的情況來看,這個時代的人,除了少數有見識和眼光的人之外,絕大多數人還沒有意識到火器的重要性,甚至對火器還持排拆心理,因此自己從兗州府裡要幾支火銃應該不難做到。實在不行,就掏銀子來買。不過對這夥人到不要着急,慢慢的引誘他們,一定耍讓他們心甘情願根自己走。

吃過了午飯之後,流寇又發動了兩次填河的進攻,在付出了四千餘人傷亡的代價之後,終於在護城河上填出了五個道路來,然後流寇才收兵回營。

等流寇撤兵之後,商毅這纔派出二百人出城,一方面割一些首級,今天一天的辛苦功夫可不能白廢,總要有一點收穫才行。另一方面是把射出去的箭枝撿一些回來。

穆陵軍的長弓雖然俱備射程遠,穿透力強等優點,但缺點也顯而易見,一是拉弓費力,二是使用的箭枝偏長,不能與其他的弓通用,必須要單獨定製,這次來救援兗州府,除了士兵毎人攜帶的兩壺六十支之外,叧帶了兩萬支長弓的專用箭,今天一天就射出去六千多支,因此能夠回收一些就是一些。

軍隊在城外忙了近大半個時辰,只到曰頭下山,才都回到城裡,收穫也不小,一共撿回了四千三百多支長弓的專用箭,又割下了一千八百四十七顆首級。而且商毅也本着和友軍搞好關係的原則,給楊明遠和馮志剛毎人分了三百顆首級。兩人自然又是對商毅千恩萬謝。心裡現在也覺得,受商毅指揮,到也並不是什麼壞事。

到了晚餐時,兩邊的人又吃到穆陵軍分給他們的一些肉湯,人人都對商毅十分感激。

―――――――――分割線―――――――――分割線―――――――――

但就在商毅等人皆大歡喜的時候,巡撫曾化龍卻正在發愁。

救援兗州府,本來就不是他這個登萊巡撫份內的事情,只是出於對朝廷的責任而己。那知道了兗州府之後,才發現兗州的守軍居然還沒有自己帶來的人多,也就是守衛兗州府的重任,大部份都壓在自己的登萊援軍身上了。

而且自已領軍來到兗州府也超過了三天,按理應該由兗州府負擔糧餉了,昨在宴席上,山東巡撫王應泰也滿口答應,今天就拔髮十天的糧食。那知今天曾化龍隨着知府陳觀來到府庫之後,才知道,原來兗州的糧庫裡的存糧還不足八百石。

按明朝的規定,一個士兵一天的口糧是二斤米,算成公制是一. 二公斤,因爲古代人油水少,打仗又是力氣活,因此一個士兵一天吃一公斤多糧食是完全正常的。而登萊人馬共計四千五百人,十天的口糧就是九百多石,那斤現在就是把兗州糧庫的糧食全都搬空了也不夠。而且誰知道兗州要守到什麼時候,十天之後又怎麼辦呢?

曾化龍也不由暗暗後悔,早知是這樣,自己真不該來救援兗州府。因此當場就發了火,就想帶兵回登萊,不再管兗州府的事了。而陳觀只是一個勁的又說好話又述苦,差一點都哭了出來,弄得曾化龍有火也發不出來。而且以經來到了兗州,想放也放不下手了,誰讓兗州府裡住着一個魯王呢?現在本不是曾化龍的責任,也成了責任了。於是又來找王應泰。

王應泰也沒有別的辦法,庫裡只有這麼多糧食,變也變不出來。而且反正是把曾化龍忽悠來了,現在兩人的命運都栓在一起了,誰也跑不了誰的。不過在大面上,王應泰還是十分謙恭,也是一個勁說好話,一臉哀求樣,曾化龍也沒有辦法。而且現在發火也沒有用,還是商量一下想什麼辦法來應付過去。

最後決定,先發給穆陵軍四百石糧食,對付幾天再說。

因此到了晚上,曾化龍將諸將叫到自己的館驛來,把拿到的糧食先分發下去。衆將聽了,一個個都氣憤不已,都覺得上了當,大嵩衛指揮高天當場就叫了起來,道:“這算什麼事?把咱們哄到兗州府來,不給咱們糧食,還讓咱們給他們買命。這種事情我們纔不幹呢?明天我們就撤回去,讓流寇把兗州府打破了,讓他們一個個都死在賊兵手上。”

“啪!”曾化龍一拍桌子,厲聲喝道:“高天,你敢再此動搖軍心嗎? 如果再胡言亂語,看本官先取你的人頭。”

高天心中一凜,趕忙跪伏於地,道:“末將不敢,末將不敢。”

曾化龍“哼”了一聲,道:“現在流寇四起,關外建奴又入關侵襲,各地方都十分緊張,我等身爲朝廷官軍,豈能棄之兗州於不顧嗎?從今日起,有妄言撤軍者,臨陣脫逃者,本官定斬不饒。”

衆人這才都有些害怕,忙一起齊聲道:“我們不敢。”

這時商毅纔出列道:“大人,屬下從穆陵關出來,到是帶了一些糧草,目前到還夠用,因此這次屬下就不用了,分散給其地各位將軍吧。”

曾化龍盯着商毅,怔了半響,才道:“好,就依你之言。”

劉天錫又道:“大人,雖然商千總這次不參與分糧,但也只夠維持五六天的,我等身爲軍人,爲囯盡力理所應當,但總該給頓飽飯吃吧!否則到了糧斷之時,就是我等願意爲國盡忠,只怕也擋不住士兵營嘯了,因此還請大人三思。”

曾化龍沉呤了片刻,才道:“不是還有五六天的糧食嗎?先過了這五六天再說,到時候本官自有主張。”

劉天錫又道:“五六天時間轉眼就過了,還請大人抓緊。末將聽聞魯王府中存糧頗多,不知大人能否出面,請魯王支付一些糧食,也好救急。”

曾化龍想了一下,點點頭道:“好,則容本官和王巡撫商議一下,再作決定。你們先且撒了吧,切記不可將此事讓士兵們知道,以免動搖了軍心。”

諸將這才陸繼離開,商毅卻留了下來,道:“大人,屬下想到兗州府的府庫中去看看,有沒有什麼合用之物,不知大人能否通融一下。”

曾化龍看了商毅一眼,笑道:“說吧,你又看上兗州府裡的什麼了?我直接去向王巡府幫你耍就行了。”

商毅也不好意思的笑了一笑,道:“楊千戶和馮千戶手人的人馬裝配太差,連盔甲武器都不齊全,屬下想看一看兗州府裡是否有多餘的盔甲武器,至少也能提高一點他們的實力。另外屬下聽說兗州府裡還有一些火銃,也想拿來使用。”

曾化龍點了點頭,雖然他對商毅執着於火銃有些不理解,但對商毅的表現卻是相當滿意,還未到兗州府,就先立一功,而今天第一戰就斬首一千八百多人,不僅大長城中官軍的士氣,讓曾化龍也在王應泰面前大覺臉上有光。而且這次救援兗州府,居然自己備齊了糧食,如果其他諸將都向商毅這樣準備充分,自食其力,自己也可以省不少心了。因此他提出這些要求來,也不過份,於是點點頭,道:“這些事好辦,明天我就幫你去要吧。”

商毅遲疑了一下,道:“還有一點。”

曾化龍道:“什麼事情,儘管說吧。”

商毅道:“不知大人是否想過,萬一魯王不肯支助糧草,又該如何?”

曾化龍怔了一怔,也猛然醒悟,這種事情其實以經出過很多次,這些蕃王的腦子不知是什麼做的,流寇都兵臨城下了,卻硬是不肯出一分錢來獎勵守軍,鼓舞士氣。他們難到沒有想過,一但城池攻破,首先挨刀的必然是自己這些蕃王嗎?流寇們可是不會講客氣的。於是問道:“商毅,如果真是這樣,你認爲有什麼辦法?”

商毅道:“動用府庫的銀錢,其實也無需多買,只用維持十天就可以了,賊兵勢大,耗糧必多,十日攻不下兗州,必會糧盡撤軍。實在不行,甚至可以讓王巡撫或陳知府私人出錢,向糧輔買糧,這些許小錢,他們應該拿得出來吧。”

曾化龍又想了一想,道:“商毅,本官知道了,你則去好好守城,本官自有主張。”

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134章 勸說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144章 新年(上)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134章 勸說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58章 進攻廣東(六)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278章 回航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24章 天像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35章 鄉鬥(下)第154章 激戰(下)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38章 家事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17章 朱印船(上)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45章 內外夾攻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205章 北上第93章 合圍(四)第162章 浙江的政務第246章 身世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62章 破局(二)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45章 規則(下)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106章 圍殲阿濟格(二)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63章 剃髮令(下)第14章 玄皇教第14章 反擊(二)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203章 夜奔(下)第34章 鄉鬥(上)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13章 反擊(一)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112章 合作計劃
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134章 勸說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144章 新年(上)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134章 勸說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58章 進攻廣東(六)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278章 回航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24章 天像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35章 鄉鬥(下)第154章 激戰(下)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38章 家事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17章 朱印船(上)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45章 內外夾攻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205章 北上第93章 合圍(四)第162章 浙江的政務第246章 身世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62章 破局(二)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45章 規則(下)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106章 圍殲阿濟格(二)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63章 剃髮令(下)第14章 玄皇教第14章 反擊(二)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203章 夜奔(下)第34章 鄉鬥(上)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13章 反擊(一)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112章 合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