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

不過這時小艇又陸續將第二批登陸的士兵送到岸上,也都加入到戰鬥中去,而薩摩軍也明顯感覺到,商家軍的抵抗力也越來越強,同時在商家軍的頑強抵抗下,薩摩軍的後勁也越來越不足,畢竟精神力量並不能無限的擴大,而且這個時代的日本,也沒有瘋狂到每一戰都要玉碎的地步。

而登陸的小艇還在陸續不斷的將越來越多的士兵送到海岸上,商家軍也漸漸在岸上站穩了腳跟,並且逐步的向前緩緩推進着,擴大着海灘陣的範圍。

薩摩軍最終發現,不僅自己己經無法將商家軍趕下海去,相反上岸的商家軍士兵越來越多,而經過了一陣猛烈的進攻之後,薩摩軍己經傷亡過多,現在的人數己經沒有上岸的商家軍多了,而且還有商家軍的士兵被連續不斷的送到岸上來,形勢對薩摩軍己經越來越不利了。

兩名薩摩軍的主將長裕義行、山田榮這時雖然都還倖存着,但身上也己多處受傷,而且山田榮纏頭的白帶都己經被血給染紅了。

長裕義行道:“山田君,明軍的鐵炮實在太厲害了,再打下去,恐怕我們會輸掉這一戰的。”

鐵炮是日本人對火槍的稱呼。而山田榮也點了點頭,道:“是啊!長裕君,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可怕的鐵炮,簡直就像下雨一樣,根本連一點空隙都沒有,我看恐怕就是當年的織田軍的鐵炮隊也無法和他們柤比,我看我們還是先撤軍吧,沒有必要在這裡作無謂的犧牲。”

長裕義行其實也就等這句話,因此也立刻表示了同意,道:“好,我也認爲我們應該撤軍。”

兩名主將統一了意見之後,立刻下令撤軍。隨着薩摩軍的撤軍,商家軍也在海灘站穩了腳跟。後續的部隊也源源不斷的被送到海灘上來,然後迅速在海灘上挖沙裝袋,佈置固守陣地。

而長裕義行和山田榮退回到鶴丸城之後,全軍只剰下一千三百多人了。而島津光久等人聽他們講完了這一戰的經過之後,也都十分震驚,由其是聽說,先期上岸的明軍僅僅只是使用鐵炮,就能夠頂住了薩摩軍的攻擊,一直堅持到第二批登陸部隊趕到,更是覺得難以相信,因爲火繩槍在日本的戰國後期,一度發展極快,由其是長篠之戰以後,各個大名都會爲自己組建一支火槍隊。但還從來沒有出現過僅僅只靠火槍,就能夠守住一個陣地的戰例。

但長裕義行和山田榮都是藩內的大將,島津光久相信他們絕不會刻意的誇大事實,而且不止是他們兩人,就連其他的士兵的說法也都一樣,因此也不容他們不信。

但令他們難以理解的是,自己的敵人到底是什麼人,爲什麼會有這麼強大的船隊和鐵炮,事實上一直到現在,薩摩島津氏一族還沒有完全弄明白,自己是在和一個什麼樣的對手在作戰,只知道這支明軍並不是由大明朝廷派出的軍隊,而是一個名叫商毅的官員的私兵,而這個叫商毅的官員作風似乎和鄭芝龍有些相似,也是致力於發展海上貿易,僅僅也就是這些。至於商毅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在明朝是什麼官職,他是怎樣起家,又有多大勢力等等,統統不知道。

而現在回想起來,這場戰事的起因,只是因爲商毅佔領了先島諸島中的兩個小島,薩摩船隊本來是要復奪回這兩個小島,結果引火燒身,不但沒能把島奪回來,反而連琉球都丟了,現在還把戰火引到了薩摩藩來,但商毅爲什麼在打敗了薩摩船隊之後,還要攻取琉球,進而打到薩摩藩來,他到底有什麼目地,也沒有人知道。說得難聽一點,直到現在爲止,薩摩藩其實都是再打糊塗仗。

不過薩摩藩的諸將可並不認爲自己糊塗,雖然說這幾十年來,薩摩藩基本沒有再打什麼仗了,最大規模的一次戰鬥也就是平定島源的天草四郎之亂,但那也差不多是快十年以前的事情了,現在的絕大多數將士連真正的戰場都沒有上過。但薩摩藩畢竟是以勇武好戰而著稱於日本,骨子裡流着的都是好戰的血脈,儘管現在知道明軍的鐵炮厲害,但薩摩藩的衆將到還沒有害怕,相反還一個個都十分興奮,因爲又有仗可打,可以建立武勳。

但海灘一戰失敗了之後,現在薩摩藩在薩摩半島一帶己經沒有多少兵力可調了,只能從東部的大隅半島和宮琦一帶招集兵力,這就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島津光久也決定,暫時留守在鶴丸城裡,並派出家臣去各地招兵,等各路人馬都齊備之後,再向明軍發動進攻。

而趁着這幾天的空隙時間,商家軍的徵薩艦隊也完成了登陸的全部工作,上岸駐紮的兵力達到了八千多人,同時還佔領了附近幾個重要的戰略要地,不僅建立了堅固的陣地和營寨,而且所有的兵器、糧食、輜重等物也都運到了岸上,亞莉桑德拉也十分滿意,現在就算是面對五萬大軍的進攻,也可以抵擋一段時間了。打劫附近

就在這時,商毅又派來使者,趕到了薩摩半島,這次隨行而來的,是日本商團的一行七人,由內藤昌豐爲首領隊,給亞莉桑德拉充當嚮導,同時還帶來了商毅的一封信,詳細解釋了曰本商團的來歷,對於嚮導也基本可以信任,當然必要的防範措施也還是需要的。

杭州有一個日本商團的事情,亞莉桑德拉當然知道,看完了商毅的信之後,也基本弄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亞莉桑德拉也十分高興,雖然手頭上有商毅提供的長州地圖,但畢竟是來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而且地圖也不可能把毎一個細節都表示出來,有了嚮導,當然也就要方便許多了。

因此在建立好了海灘陣地之後,亞莉桑徳拉本來打箅向鶴丸城發動一次試探性的進攻,但隨着嚮導的到來,而決定暫時推遲,先和嚮導一起把九州的地圖弄清楚以後再涗。

但等亞莉桑徳拉在桌子上鋪好地圖之後,內藤昌豐也嚇了一大跳,因爲在他看來,這份地圖雖然還不算完善,而且有些地圖還標錯了,但對整個九州島的地形輪廓繪製的十分準確,就周邊島嶼的位置,也十分精準,就是曰本自己畫的地圖,恐怕也達不到到這一步,看來商毅對這一次戰爭可是處心積慮,很花費了一番心血。

不過內藤昌豐到是是真心來幫忙的,因此也沒有藏着掖着,花了一天的時間,將這份地圖修訂了一番。內藤昌豐是日本商團一行中僅次於大野殿守的二號人物,本身也是豐臣氏的家臣,對日本各大名的情況十分熟悉,因此又向亞莉桑徳拉詳細介紹了薩摩藩的情況。而對薩摩藩有好幾天沒有來進攻海灘陣地,內藤昌豐也斷定,一定是在宮崎一帶去招集士兵去了,估計可以招集到一萬五千到兩萬左右,也請亞莉桑德拉小心預備。

一二萬薩摩士兵,亞莉桑德拉到是真的還沒放在心上,而且讓薩摩軍將兵力都集中起來反到更好,因爲這樣就可以一舉將其徹底擊敗,畢其功於一役,避免需要自已逐個擊破,耗廢時間和經力。另外這次進攻薩摩本土,原則是速戰速決,迫使薩摩藩賠款認輸,亞莉桑德拉有着十分豐富的殖民經驗,想要達到這個目地,就必須儘快給薩摩軍致命的打擊,徹底打跨他們的戰鬥意志。

而且薩摩軍集合了足夠兵力之後,一定會主動向商家軍的海灘陣地發動進攻,這樣一來,自己正好可以施展商家軍最拿手的固守反擊戰術。因此亞莉桑徳拉也決定,暫時不去進攻鶴丸城,而是固守陣地,等薩摩藩集中足夠的兵力,主動進攻過來。同時派出大批的探哨,嚴密關注鶴丸城的薩摩軍動向。

當然使用這種戰術,是建立在自己有絕對的實力基礎上的,不過這方面亞莉桑德到到並不擔心,因爲從第一次戰鬥的經過,還有亞莉桑德拉從商毅還有內藤昌豐那裡瞭解的日本,及薩摩藩的特點來看,雖然薩摩軍勇武好戰,打起仗來也真敢玩命,但說穿了就腦袋一跟筋,這種戰術在純冷兵器的戰鬥中或許可以發揮極大的作用,在以火槍火炮爲主要戰鬥方式的商家軍面前,基本就是找死。

其實在這個時代,歐州各國打仗基本也是一根筋,主要的戰鬥形式就是雙方列開了陣式打會戰,對將領的要求是臨陣的指揮,什麼伏擊,穿插、迂迴的戰術並不多。不過亞莉桑徳拉跟着商毅一起作戰久了,也學會了不少東西,改變了許多戰爭的觀念,也開始注重戰術和智謀。如果這個時候她回到歐州,也夠得上是名將了。

果然就在兩天以後,薩摩軍集中了鶴丸城裡的全部人馬,由藩主島津光久親自率領,各家老、家臣也都悉數上陣,向商家軍的海灘陣地進攻過來。

第234章 收尾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102章 守住蘇州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48章 清軍整頓(一)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82章 破敵之策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92章 局勢嚴峻第10章 淸廷聯盟第161章 飛剪船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84章 開戰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66章 建設(上)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89章 交易(下)第97章 決議南征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36章 海軍計劃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36章 投靠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147章 制度(下)第90章 金陵風月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104章 完婚(二)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267章 重逢(上)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86章 人材(上)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86章 講和(上)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198章 困境(下)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281章 辭職(下)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37章 南方情報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31章 碧華軒(上)第167章 雨戰(三)第172章 勸進(上)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406章 國策(下)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82章 破敵之策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154章 激戰(下)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88章 喜得千金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209章 進京(下)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35章 南歸(上)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
第234章 收尾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102章 守住蘇州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48章 清軍整頓(一)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82章 破敵之策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92章 局勢嚴峻第10章 淸廷聯盟第161章 飛剪船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84章 開戰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66章 建設(上)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89章 交易(下)第97章 決議南征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36章 海軍計劃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36章 投靠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147章 制度(下)第90章 金陵風月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104章 完婚(二)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267章 重逢(上)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86章 人材(上)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86章 講和(上)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198章 困境(下)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281章 辭職(下)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37章 南方情報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31章 碧華軒(上)第167章 雨戰(三)第172章 勸進(上)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406章 國策(下)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82章 破敵之策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154章 激戰(下)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88章 喜得千金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209章 進京(下)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35章 南歸(上)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