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

龍嘯大明

皇甫山位於滁州西六十里的地方,古稱北將軍山,後來因南唐大將皇甫暉在此屯兵而得名,北有大槍嶺,東接清流關,南鄰桑根山,地形險要、懸崖峭壁,山高谷深。南望長江、北控江淮,是甴鳳陽出入南京的必經之地,因此也被譽爲“金陵鎖鑰”。而李定國和段鵬也準備在這裡伏擊從定遠進攻滁州的清軍。

滁州地區雖然山勢衆多,利於隱兵和伏擊,但因爲位置過於偏南,鬧得再兇對全局的影響力也有限,因此就算淸軍不來複奪滁州,李定國和段鵬也準備跳出滁州,殺入淮西。

現在清軍的大部份兵力都集中在揚州和鳳陽府交界的一線,豪格的留守人馬大半都駐守在淮北,因此淮西一帶的防備十分空虛,一但伏擊消滅了從定遠的梅勒章京藍拜部人馬,商家軍的外線人馬就可乘勢奪取定遠縣,這裡不僅有商家軍設立的一個秘密的補給點,而且還控制了淮西的中樞位置,向北可取鳳陽,向西可攻壽州,向東可回盱眙,對整個戰場的影響和迴旋餘地,都要比守在滁州一隅要大得多。

商家軍埋伏圈設在清流關前二十里的山道兩側,這裡是通向滁州的必經之路,因此清軍也一定會從這裡經過。

這時商家軍己經等待了一夜,太陽己經從羣山之間升起,只見山勢羣峰奔湊,綿延起伏;山下幽谷深邃,溪流潺潺;山間花香鳥語,藤樹纏繞;山上流雲霧海,嵐氣緲彌。到是很不錯的景緻,只不過李定國和段鵬都無心欣賞,而是在焦急的等待着清軍的消臭,

而且段鵬也派出了兩個連的偵察兵,嚴密的監視着藍拜部的動向,一有變化,就隨時都向大部隊報告。

就在這時,幾個偵察樂匆匆忙忙的來到他們身邊,道:“報告團長,韃子兵己經來了,離這裡不到十里。”

李定國和段鵬也不由精神一振,放眼向山道盡頭看去,只見遠方羣鳥振林,發出一陣嘰嘰喳喳的叫聲,顯然是有大隊人馬在行動。李定國也立刻下令,各部人馬都進入戰鬥位置,但必須聽從號令,才能開火射擊。商家軍的伏擊陣地長達三裡多,李定國和段鵬也分別守住伏擊戰線的一頭一尾,等着清軍全部進入陣地。

不一會兒,就看見了清軍的大隊人馬,在狹窄的山道中,整個隊伍拉成長長的一條,連綿數裡。李定國身邊的一個衛兵忍不住道:“團長,韃子己經來了,打吧。”

李定國把他拍了一下,道:“慌什麼?現在過了一半都還不到,等韃子全都進了咱們的包圍圈再說。”

因爲是在山道,清軍的行動並不快,從李定國這裡看着清軍進入包圍圈之後,差不多過去了二十多分鐘,守戰線尾部的段鵬纔看到了清軍的先頭人馬。段鵬立刻下令:“發信號,開火。”

“嗖——啪!”

天空中立刻升起了一道紅色的煙霧,而幾乎就在同時,段鵬也舉起自己的線膛槍,瞄準了當先的一名清軍的牛錄額真,開槍射擊。

那名牛錄額真立刻一頭裁倒下馬來,而山道兩側的山林裡,頓時火槍火炮,手榴彈等等一起開火,向清軍打了過來。

甴於是在山林裡埋伏,而且伏擊時戰線拉得很長,因此商家軍無法排成三段連射的陣形,因此火力的密度並不強,但這時清軍被夾在一條長而狹窄的山道中,並排最多隻能站五六個人,首尾不能相顧,不僅一點還手之力也沒有,就連遮擋的地方都找不到,只能捱打。人馬不斷的中彈倒下,慘叫聲、馬嘶聲一直都沒有停。

片刻之後,在山道上己經躺滿了清軍的屍體,而剩餘的清軍紛紛找車輛、輜重,甚致是死人死馬的屍身後躲避,就算沒地方可躲,也趴蹲在地上,心理上似乎覺得安全一些,長長的山道上,己經躺滿了清軍的屍體。

李定國見這仗也打得差不多了,爲了節約彈藥,這才下令,向清軍的剩餘士兵發起衝鋒。商家軍的士兵們紛紛端起步槍,從兩側的山坡上衝了下來,殺進了清軍陣中,雙方又展開了白刃格鬥。

其實儘管遭到了商家軍的沉重打擊,其實這時清軍仍有五千餘人的兵力,和商家軍的兵力相不多,但這時雙方的精氣神卻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一方氣勢如虹,而且又是從上攻下,兩側夾擊,而另一方早己心無鬥志,整個隊伍都已經亂成了一團,那裡是對手,結果在白刃戰中,也是完全呈一邊倒的局面,除了少數滿八旗軍還能夠頂一陣之外,其他什麼漢軍、跟役、包衣根本就不堪一擊。

儘管趙嶽對自己的上司李定國頗多非議,但在戰鬥中表現的卻一點也不含糊,衝鋒開始之後,在他的連隊正前方的清軍隊列中,有一人的衣甲明顯於其他人不同,而且在身邊還有好幾名清兵簇擁保護着,看樣子就算不是甲喇,至少也是一個牛錄,因此趙嶽也鎖定以此人爲目標進攻,他把連隊以排爲單位,分成四股,從山坡上衝下之後,立刻就把這股清兵沖斷成了四五段,然後逐個的消滅,而且趙嶽自己也連續捅死了三名清軍,殺到了這名清將身邊

不過這名清將的戰鬥力明顯比其他清兵高出一籌,趙嶽連刺了三刀,前兩刀都被對手擋了下來,而第三下雖然刺中了對手的前胸,但被重甲擋住,根本就刺不進去。趙嶽也心道不好,就這麼緩得一緩,那清將也輪起手中的大刀,向趙嶽當頭砍了下來。

趙兵躲閃不及,舉槍招架,只聽“咔嚓”一聲,手裡的步槍竟然連槍管帶木託,被砍爲兩段,趙嶽連忙抽身後退,但在慌亂之中,腳下被一俱屍體一絆,一屁股坐到地上。

那清將揮刀正要再追砍趙嶽,劉原和王輝平已經雙雙搶了上來,兩把刺刀都一起刺向那名白甲兵。也迫使的這名清將回身躲閃,但身上穿的重甲雖然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也使身體變得笨重,閃躲不便,只躲過劉原的刺刀,但被王輝平的一刀從肋下刺入,穿透了重甲,鮮血也順着三棱刺刀流出。

一擊得手之後,王輝平也不禁有些放鬆,正要把刺刀拔出來,不料那白甲兵竟極爲悍勇,一手抓住了槍桿,另一手揮力,斜肩帶背的砍了下來。王輝平大驚,急忙鬆手後退,但也慢了一絲,被這一刀砍開了胸甲,鮮血也如泉涌一樣噴出。

而劉原看得眼角睜裂,大吼了一聲,猛的一刺刀又從白甲兵的小腹刺入,而趙嶽也從地上爬了起來,揮動着手裡的半截槍托,向那白甲兵的頭部狠狠的打去,只打得那白甲兵腦漿並現,倒在地上。但在看王輝平,這時也己經絕氣身亡。

這時鄭廣明、張立東也趕了過來,見王輝平戰死,一個個也怒火填胸,一面大吼着:“死韃子,老子殺光你們。”一面揮動的步槍,去捅殺其他的清軍。

趙嶽雖然有些清高,但畢竟也是在一起生活了近一年的戰友,而且開戰以後,又是一起同生共死,剛纔王輝平也是爲了救自己,因此也同樣熱血沸騰,拾起了那名白甲兵的大刀,撲起其他的清兵,一陣猛砍亂劈,也不知砍殺了幾個清軍,渾身都濺滿了鮮血。

雖然有個別的淸軍抵抗還比較頑強,不過從大局上來看,清軍還是處於絕對的劣勢,又經過了大半個時辰的白刃作戰之後,絕大部份的清兵都被商家軍消滅,只有一小部份棄械投降,殺出重圍逃路的,只有二三百人。

戰鬥結束之後,李定國和段鵬下令,立刻清理戰場,統計損失。這一戰一共殺死清兵近九千人,俘虜八百多人,而且經過了俘虜辯認,被趙嶽、劉原等殺死的那名清將就是這支淸軍的主將,梅勒章京藍拜。而商家軍自身,也戰死了三百一十八人,基本都是在白刃戰中陣亡的。

雖然說和清軍相比,損失十分微小,但李定國還是十分自責,如果自己再晚一點下令衝鋒,再多打死一些清兵,也許損失就會再小一些。但爲了保存彈藥,應付以後的作戰,只能這樣選擇了。

清軍的俘虜當然是被全部處死,而屍體就隨地挖幾個大坑,一起填埋,而戰死的商家軍士兵,則另選一處暫時掩埋,並且做好標誌,等戰爭結束之後,再起出來讓家屬領回去重新安葬。並且還在每俱屍體上都綁好刻有他們姓名秒籍貫的銘牌,以便等以後起出時好分辯。

處理完這些事情,又過了一個多時辰,李定國和段鵬也立刻帶領着部隊轉移,而等梅勒章京卓羅、固山額真阿山兩部清軍到達滁州的時候,商家軍早己走出了滁州,殺到了定遠縣,並且耗不費力都攻入了定遠,爲外線作戰打開了一個新局面。

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1章 安撫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38章 軍隊調整第38章 軍隊調整第149章 新政(三)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50章 南京的決策(下)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171章 追擊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93章 遷移(一)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84章 四徵湖北第181章 出兵(下)第181章 出兵(下)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3章 各懷鬼胎第171章 追擊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80章 佈置(一)第37章 進攻南陽第5章 受勳第75章 湖南失陷第28章 許婚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103章 海商(上)第79章 救急第84章 開戰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34章 迎頭痛擊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62章 破局(二)第162章 浙江的政務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332章 對持(二)第136章 開業(三)第13章 雙截棍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152章 談判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54章 激戰(下)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148章 新政(二)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207章 哭諫(上)第155章 民嘯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120章 投效(下)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266章 變數(二)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202章 夜奔(上)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97章 遷移(四)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5章 強盜
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1章 安撫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38章 軍隊調整第38章 軍隊調整第149章 新政(三)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50章 南京的決策(下)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171章 追擊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93章 遷移(一)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84章 四徵湖北第181章 出兵(下)第181章 出兵(下)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3章 各懷鬼胎第171章 追擊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80章 佈置(一)第37章 進攻南陽第5章 受勳第75章 湖南失陷第28章 許婚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103章 海商(上)第79章 救急第84章 開戰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34章 迎頭痛擊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62章 破局(二)第162章 浙江的政務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332章 對持(二)第136章 開業(三)第13章 雙截棍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152章 談判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54章 激戰(下)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148章 新政(二)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207章 哭諫(上)第155章 民嘯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120章 投效(下)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266章 變數(二)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202章 夜奔(上)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97章 遷移(四)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5章 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