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

?攻下了鎮江府之後,商毅也終於收到了跨海突襲艦隊攻佔盛京的消息,同時也知道山東戰區的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己經開始。?

雖然現在還不知道登陸京津地區的結果如何,但這個消息也己經使杭州統戰部的人員興奮不已,因爲攻佔了盛京,也就意味着跨海突襲行動終於取得了成功,清廷早晚都將會撤軍北返,因此南方的局勢也即將發生大的轉拆變化,而商家軍收復南京的計劃,也大有成功的機會。?

當然現在跨海突襲的行動也可以向各地的商家軍公佈,以提高各部軍隊的士氣,同時這也是向整個南方宣揚商家軍輝煌戰績的大好機會,畢竟這次的勝利不同於以前,商家軍攻佔的是清廷的舊都。雖然暫時還不知道南方各地的反應,但在江浙一帶,商家軍的所有部隊得知了這一消息之後,也無不歡欣鼓舞,士氣大漲。?

而商毅也立刻下令,開始實施收復南京的第二階段軍事行動:首先命令長江艦隊出擊,向淸軍的水軍發動進攻,徹底封鎖南京段長江的江面。?

同時又命第三軍駐守鎮江,第一軍和第七軍聯合出兵,進攻寧國府,第二軍也抽調兵力,進駐和州,準備渡江攻擊太平府,對南京形成徹底的合圍之勢。?

商家軍奪取了鎮江府之後,長江艦隊就駐汨在儀真到高資鎮一帶,對南京虎視眈眈。而清軍的水師在上一次戰敗之後,也退守進龍山船場,這時清軍在龍山船場裡還有一百五十多艘戰船,另外在九江鄱陽湖一帶,還有約二百餘艘戰船。不過現在清軍的水軍都不敢再出擊向商家軍進攻,而且全部採取守勢。但商家軍因爲等待北方的消息,也沒趁勢再發動進攻。?

同時商毅和黃震等人經過開會討論,又下令調海軍部第五分艦隊進入長江口作戰,以增援長江艦隊的戰鬥力。因爲長江艦隊目前也隸屬於海軍部,而且黃震現在還是海軍部的副統領,?因此這樣的兵力調動,?以及在指揮上都並不存在什麼問題。?

接到了商毅的命領之後,黃震也立刻下令,長江艦隊出擊,向南京發動進攻,這一次進攻,仍然是以長江艦隊的第一分艦隊爲先鋒,指揮官何濱將艦隊分爲兩隊,第一隊有三級巡洋艦一艘,四級驅逐艦七艘,五級護衛艦四艘,共計十二艘戰船,首先向龍山發動了進攻。?

自從洪承疇和多鐸聯名向北京發回公文之後,洪承疇離開南京,繼續到黃州督戰,而多鐸暫時還留在南京,靜觀局勢的變化,鎮江被商家軍收復之後,雖然這時多鐸和洪承疇都還不知道清廷己經打算放棄南京,但也能意識到,現在南京的局勢確實很危險了,於是也開始做好南京失守以後,清軍退守到武昌府的準備。這一點到是和多爾袞的想法不謀而合。?

而且因爲直到這時長江航道始終還保持着通暢,而商家軍對南京的合圍也沒有完成,因此清軍的撤離工作也做得不慌不忙,南京本是清廷平定南方的大本營,因此也聚集了不少的物資錢糧,現在清軍要放棄南京了,這些物資錢糧自然也都要轉移走,而且在前一階段清軍連繼攻取了湖南、江西、福建、廣東等地,又新收降以及抓獲的一大批明朝宗室和官員,當然也都要帶走。?

於是多鐸首先下令將南京的財產、物資、以及明朝的降官、包括被軟禁在南京的鄭芝龍一族,做爲第一批撤離人員,當然其中也還有多鐸在南京搜刮的私人財產和幾個美女。?~分爲水旱兩路,水路運送的是物資財產,而陸路走的則主要是人員。首先向武昌府轉移,然後從武昌府渡江北返進京。?

陸路的部隊因爲人數不多,因此也準備得較快,由固山額真尹拜圖帶領着五千人馬押送,首先從南京出發,沿長江向西行進。?

而水路是要運送物資錢糧,清軍出動一百多艘船隻,其中運輸船有十餘艘,護航的戰船有三十餘艘。清軍的戰船多是用商船、貨船改造,而且經歷了兩場水戰之後,小船基本都燒完了,現在留下的多數三百料以上的大船,而且還有十餘艘四五百料的大船,因此運輸量也頗爲可觀。?

但就在清軍的船隊準備從南京啓航的時候,正好商家軍長江艦隊從長江向清軍發動進攻的時候,何濱正帶領着前部的十三艘戰船向龍山船廠這邊行駛過來,得知這時清軍的船隻都停泊在南京金川門一帶的江面的碼頭上,正在裝船出發,因此何濱也立刻下令,各船排成一列縱隊,向清軍的船隻發動進攻。同時又派小艇向後面的第二批艦隊下令,讓他們迅速趕來參戰。?

商家軍的艦隊突然殺到,也確實令清軍有些措手不極,好在是水軍統領劉夢蛟經過了二次水戰之後,到是有了些經驗,因此立刻下令,命準備好的三十餘護航戰船立刻出擊,迎擊商家軍的戰艦,爲運輸船隊爭取時間,然後又催促在碼頭裝船的各船立刻啓航出發,裝好貨物的船隻直接向武昌進駛,到武昌去聽候命令,而沒裝貨的船則駛回龍山船廠內停泊。?

雖然劉夢蛟的命令下得沒錯,但執行起來,卻是一大堆問題,因爲並不是所有船隻都能在第一時間收到命令,結果有的船收到命令,立刻揚帆啓航出發,而有的船卻還在自碼頭駛進,結果互相撞在一起,前進不得。同時還有不少船隻正在裝船中,水手船員都還沒有到位,雖然撤了跳板,但卻沒法出航,另外還有不少只裝了一部份貨物的船隻,也不知自己該是返回龍山船場,還是該駛向武昌,只能派人來向劉夢蛟迅問,也把劉夢蛟給忙得焦頭爛額,情急之中,也下達了不少錯誤的命令,結果把本來就己經有些混亂的局面弄得更亂。真正順利離開碼頭駛走的船隻其實沒幾條。?

而就在碼頭亂成一團的時候,忽然有人大叫了一聲:“商家軍的艦隊殺過來了。”?

話聲未落,只聽“嗖嗖嗖”的破空之聲傳來,緊接着就是“轟——轟——”?的爆炸聲響起,碼頭上頓時陷入一片硝煙迷霧之中。?

儘管這一次商家軍出戰的只有十三艘戰船,但都是火力齊備的戰船,而淸軍只有三十餘護航的戰船,那裡是商家軍對手,也無法阻擋商家軍的艦隊的突擊,因此迅速被商家軍的戰船殺入自已的船陣中,左右舷的火炮輪流開火猛攻,加上霹靂火箭亂舞飛射,打得江面上水柱四起,斷桅斷板亂飛。不一會兒清軍的戰船就被擊沉了十餘艘,而其他的戰船也都被打得向兩側躲逃。?

商家軍的艦隊也趁勢衝過清軍護航戰船的阻擋,殺到了碼頭來。在江面上橫向排開,以側舷對準碼頭,首先是一陣霹靂火箭發射,隨後就是開炮猛轟。?

這時在碼頭上,清軍的整個船隊也立刻亂成了一團。有的船被霹靂火箭擊中起火,也有被炮彈擊裂船舷,進水下沉。而其他的船隻也都慌不擇路,四散亂行,雖然有少數船隻僥倖從戰場上跑少出去,但大多數船隻都在混亂果互相擁擠、衝撞,反到是把自己堵得無法動彈,而火勢也互相蔓延,結果着火的船隻也越來越多。?

而隨後第一分艦隊剩下的十二艘戰船也立刻出動,加入到戰場中來,趁着清軍船隻混亂的時候,向清軍發動更爲猛烈的攻擊。清軍這時己全無抵抗之力,船隻被一艘一艘的擊沉。?

與此同時,黃震接到了何濱的報告之後,也立刻下令,第二、三分艦隊和海軍第五分艦隊馬上出擊,投入到戰場中去。不過等商家軍的大隊船隊趕到戰場的時候,戰事己經接近尾聲,清軍的船隻己被打得傷沉過半,除了少數逃向武昌方向,其餘的船隻都退進龍山船廠中躲避。?

這一戰結束之後,商家軍一共擊沉了清軍各種戰船四十三艘,俘虜十六艘,船上的物資也全都成爲了商家軍的戰利品,而商家軍自身,僅僅只被擊沉了二艘護衛艦,另外有三艘船有一定的損傷。不過在混亂中,清軍也有十二船僥倖逃出了戰場,向武昌的方向行駛而去。清軍逃入龍山船廠逃避的船隻,己不足五十艘。?

取得水戰的勝利之後,黃震到並沒有急着對龍山船廠發動進攻,因爲這時清軍在南京地區的水軍實力己經十分弱小,對商家軍基本構不成任何的危脅了。而且立刻做出佈置,命令長江艦隊第一、二分艦隊逆江而上,趕到和州一帶泊駐,一方面是揭制住南京的上游,防備清軍從九江方向趕來救援南京,另一方面也是幫助第二軍渡江,攻取太平州。海軍第五分艦隊和長江艦隊第三分艦隊則仍然駐守儀真、高資鎮一帶,這樣也就徹底封鎖了從和州到儀真這段距離的長江水道。?

今天家裡有事,只能更新一章,明天恢復兩更,請各位書友原諒

第134章 勸說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142章 提案(上)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102章 備戰(四)第209章 進京(下)第288章 計劃第186章 講和(上)第72章 清廷進京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23章 造船(下)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95章 遷移(二)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93章 遷移(一)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146章 制度(上)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56章 重新整編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193章 稱王設官第242章 勸降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5章 受勳第80章 佈置(一)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308章 宣戰(上)第101章 守城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269章 召見第103章 海商(上)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2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下)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83章 夜襲(一)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155章 民嘯第85章 夜襲(三)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207章 哭諫(上)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17章 行軍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98章 困境(下)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265章 變數(上)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
第134章 勸說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142章 提案(上)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102章 備戰(四)第209章 進京(下)第288章 計劃第186章 講和(上)第72章 清廷進京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23章 造船(下)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95章 遷移(二)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93章 遷移(一)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146章 制度(上)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56章 重新整編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193章 稱王設官第242章 勸降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5章 受勳第80章 佈置(一)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308章 宣戰(上)第101章 守城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269章 召見第103章 海商(上)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2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下)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83章 夜襲(一)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155章 民嘯第85章 夜襲(三)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207章 哭諫(上)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17章 行軍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98章 困境(下)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265章 變數(上)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