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

大沽口位於海河入海口外,自古就有京津門戶、海陸咽喉之稱。 明朝嘉靖年間,爲了抵禦倭寇 ,加強大沽口海防戰備,開始構築堡壘,正式駐軍設防, 隸屬於天津衛管轄 。到了清朝之後,在這裡正式設立了大犬沽口炮臺,成爲津門海防要隘。

但商毅的船隊到達岸邊時, 根本就沒遇到任何的阻擋, 雖然大沽口的要塞城堡就在視力範圍之內, 但商家軍巛靠岸到下船, 也沒有一個人來過問一句, 整個海防幾乎形周虛設一般。商毅也不禁感嘆,如果去年西班牙艦隊不是進攻浙江,而是採用二百年後英國人的戰術,還真有可能打到北京城下去。

等人馬都下船之後,商毅立刻率領兩個營的士兵直奔大沽堡要塞。其實堡裡的明軍早就看到了戰船靠岸,但他們平時那裡見過這樣的大船,因此都躲在城裡不要出來。見對方直奔自己而來,更是嚇得四門緊閉,不管外面的人怎麼喊,喊些什麼,就是不理。

商毅一見,也不耐煩了,立刻調來了兩門火炮,對着城門連轟了五六炮,立刻將大門轟開,商家軍的士兵立刻一擁而入,佔領了整個大沽堡。

等商毅率軍進城之後才發現,這個城堡雖然不大,但卻是又破又亂又髒,也沒有幾間像樣的房子,而且還彌散着一股說不出是什麼怪味道,真難以相信,這裡面的人是怎樣生活下來的。

不過被商家軍這一嚇一鬧,城堡裡的明軍都嚇得逃跑了,只抓到了七個明兵,同時還有幾十名百姓。一個個都嚇得面如土色,全身顫抖。後來聽說來也是明軍,這才稍好一點。居他們所說,大沽堡裡覈定的士兵是一百二十人,一百二十戶軍戶,最高長官是百戶,但現在實際只有三十三名士兵,三十七戶軍戶,而守城的百戶早就被嚇跑了。

商毅聽了,也哭笑不得,看看這幾個士兵,還有那些軍戶,一個個都面黃肌廋,穿的也是破破爛爛,比叫花子也強不了多少。又覺得他們頗爲可憐。不過好不容易在岸上找到了一個立足點,商毅當然不能放棄,未來恐怕就會在這裡等侍一段時間。不過大沽堡裡暫時是無法住人的,因此商毅下令,命令全軍在大沽堡邊立營休息,又讓大沽堡裡的明軍去把逃散的人都找回來,同時還給了他們一點糧食。這些人接過了糧食,一個個也都千恩萬謝,有人還激動的流淚了。

這次跟商毅到大沽口登岸的,實際是二團和四團的混編,把兩團的火槍營都帶來了。另外還有一個偵察連和兩個騎兵排。但隨行來的主將是二團的團部成員,偵察連是吳漢生帶隊。當天晚上,商毅也作出安排,明天一早,帶周少桓和吳漢生出發趕去北京,留下童大勇和沈雲英帶一個火槍營守衛大沽堡。另外還給他們留下了一個偵察排和一個騎兵排。這段時間的任務是打掃大沽堡,並儘可能的修建一些臨時的簡易防禦工事。

海軍的士兵都留在船上守衛,甴亞莉桑德拉和黃震統領海軍,並且還來考察以大沽口爲核心的這一帶地區的沿岸水文情況。同時派同三條船回到登州,帶着下一批船隊到達大沽口。

第二天一早,商毅就帶着人馬,以及朱媺娖一行人離開了大沽口,向北京進發。沿海河向西行走了三十餘里,便是天津衛,不過現在商毅還不想驚動天津衛,因此人馬繞過了天津衛,改沿潞河轉向西北而行。

經過了兩天的路程,商毅的人馬終於到達了北京城外,而這時己是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黃昏,商毅知道,今天也就是大明的最後一天。

一行人馬在靠近北京的路上,就看到不少的百姓正拖家帶口,攜男牽女的向着和北京城相反的方向奔走,而且離開京越近,逃難的百姓也就越多,人羣之中也不乏趕着車馬行轅,左右均有家丁護衛的大戶人家。同時還有一些穿着軍裝盔甲的零散逃兵。而且還有不少人趁火打劫,搶掠財物,人哭馬叫,也亂成了片。不過這種情況也可以知道,北京城的局勢己經是危在旦夕了。

而朱媺娖見此情景,也不由得心慌了起來,道:“怎麼辦,北京是不是己經被賊軍給攻破了?”

商毅安慰她道:“公主,應該還沒有,如果北京被賊軍攻破,那麼這些百姓和逃兵也就都逃不出來了,因此我看最多是外城被賊軍攻開,但北京這麼大,還有內城在,賊軍一時半會是無法攻進去的,因此我們還有機會進去救皇上出來。”

朱媺娖這時早己心亂如麻,全無主見,聽了商毅的話之後,才稍稍有些心安,商毅道:“但現在也是事不遲疑,我們馬上進城。”

一行人馬又急急趕路,而沿路上的難民也越來越多,越來越亂,地上甚致都己經可以看到一些百姓的屍體,好像他們這支人馬足有近三千餘衆,逃難的人羣和敗兵都不敢來惹他們,遠遠見了都立刻躲開,也省了不少麻煩。

不多時一行人馬己經來到了外城的東南角的廣渠門前,這時城門己經大開,沒有一個士兵把守。商毅在廣渠門前將人馬稍作整頓,所有士兵都填充好彈藥,上好刺刀,隨時準備戰鬥。好在這支人馬用的全是燧發槍,每人都隨身攜帶了六十發彈藥、六十個火帽,還配了二顆手榴彈。同時也留下了一個連的士兵守住廣渠門。

等隊伍都準備完畢之後,商毅才又帶着人馬,急匆匆從廣渠門穿過,然後繼續向內城前進。

進到內城之後,只見城中更亂,滿街都是百姓亂跑,其中也夾雜着無數的官軍,有不少地方還點燃了大火,不時還可以聽到炮聲轟鳴,各處街巷中的流氓棍徒便乘機劫掠,還有一些百姓模樣的人在劫殺着官軍,也不知是李自成派混進城的內應還是百姓們自發的暴動。

隨着炮轟之聲越來越密,到處都可以聽到 “賊軍進城了。” 的喊叫聲音。哭聲叫聲,此起彼落。而且在混亂之中,居然依稀還能夠聽到有人在唱着“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 的歌謠聲。而在街面上隨處可見百姓、明軍的屍體。

而商毅現在也顧不上感慨,只是催促着士兵,向崇文門進發。

這時天色己經漸黑下來,但北京城裡到處都是火光,因此也看得清楚。一行人馬接近崇文門的時候,只見前方盡是星星點點的火星,而且喊殺聲震天,商毅知道這是大順軍正在攻打崇文門。而朱媺娖等人見了,也稍稍安心,既然大順軍還在攻城,那就說明內城還沒有被攻破。不過不打散這支大順軍,也無法進入到內城中去。

商毅立刻下令列隊進攻,商家軍的士兵也迅速在大街上列好了橫隊,舉起火槍,對着大順軍射擊。而二十名使用線膛槍的偵察兵也爬上兩側的屋頂,尋找着這支大順軍的主將。

大順軍是三月十七日到達北京城外。明朝由襄城伯李國楨率三大營駐紮城外抵抗,與劉宗敏率領的先頭人馬相遇。結果明軍根本未作任何抵抗就作鳥獸散了。而明軍的火炮等武器轉而成爲大順軍攻城的利器。而劉宗敏攻開了外城之後,一面派人通知李自成率大軍進城,自己則親自率領五千人馬,殺向內城,攻打崇文門。

外城失守之後,守城的重任全由太監負責,而內城的守軍不足三萬,和數千名小太監,根本不足以守住內城的城牆,再加上這時明軍己全無鬥志,因此大順軍攻來的時候,稍做抵抗就立刻土崩瓦解了。

眼看着就要攻入內城了,劉宗敏正在得意之際,忽聽身後響起了一陣密集的槍擊聲音,自己的後陣中馬上又響起了一片慘叫哀號聲音。劉宗敏也不禁大吃一驚,回頭看時,只見身後約七八十步外,不知何時己經出現了一支軍隊,黑暗之中也看不出他們有多少人,但卻己將整個大街都排滿了。

緊接着一排火舌閃過,槍擊聲又如暴豆一般的響起,大順軍的後隊毫無防備,又倒下了一排士兵,有些士兵舉起刀槍,向敵軍衝殺過去,但對方的槍擊跟本就沒有停下,連綿不斷,只打得大順軍的士兵成排成片的倒下,慘叫聲音也不絕於耳。突然遭遇這樣的強敵,其他的士兵這時也都有些慌亂起來。

而這時劉宗敏的頭腦中突然冒出了三個字“商家軍”,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一直到現在,大順軍對商家軍一直都懷着一種很深的恐懼感,事實上大順軍北上進取關中,從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就是被商家軍逼的。想不到在北上之後,一直都沒有遇到過的商家軍卻在這裡出現了。

劉宗敏盤算了一下,自己現在一共才五千多人,那裡是商家軍的對手,因此也立刻下令撤退。整個戰鬥進行了不到二十分鐘,大順軍全都撤走,將祟文門給讓了出來。

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90章 金陵風月第80章 洋人(上)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83章 夜襲(一)第346章 親情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205章 北上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119章 投效(上)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48章 皇太極(上)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104章 完婚(二)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178章 工匠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44章 新年(上)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82章 游擊戰(一)第192章 勸進(下)第92章 返程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96章 南京佈線(下)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77章 火銃試射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187章 講和(下)第19章 政治平衡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40章 海軍出擊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24章 南京使臣第302章 造勢第25章 作戰原則第35章 鄉鬥(下)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123章 造船(下)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章 喜迅(上)第16章 皇室私密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13章 出兵
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90章 金陵風月第80章 洋人(上)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83章 夜襲(一)第346章 親情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205章 北上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119章 投效(上)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48章 皇太極(上)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104章 完婚(二)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178章 工匠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44章 新年(上)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82章 游擊戰(一)第192章 勸進(下)第92章 返程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96章 南京佈線(下)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77章 火銃試射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187章 講和(下)第19章 政治平衡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40章 海軍出擊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24章 南京使臣第302章 造勢第25章 作戰原則第35章 鄉鬥(下)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123章 造船(下)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章 喜迅(上)第16章 皇室私密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13章 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