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

荷蘭製造的戰船與西班牙戰船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沒有高大的船尾樓,船甲板上基本都是一展的平坦,只是在船尾在一層樓的高度。

但範徳薩站在這並不高的船尾樓上,還是要低頭俯視,才能看得見在自己周圍的曰本八幡船。

範徳薩是荷蘭戰船尤尼特隆號的船長,也是這次荷蘭派來協助日本海軍的荷蘭艦隊總指揮官。尤尼特隆號,是目前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巴達維亞的最大一艘戰船,總重量達到了九百二十噸,裝配有火炮八十二門,在一羣矮小,而又造型古怪的曰本戰船羣裡,更是顯得是一個龐然大物。

由其不僅僅是尤尼特隆號,就連其他兩艘荷蘭戰船,總重七百五十噸,裝配六十六門火炮的阿姆斯特郎號,和總重六百六十,裝配五十八門火炮的尤爾尼斯號,在曰本的戰船羣中,也顯得鶴立雞羣,尤爲突出。

因此毎當范德薩站在舷邊,看着周圍矮小的曰本戰船時,就想到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董事會交給了自己一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出航以前,董事會要求范德薩這次出戰,只是付責給日本艦隊擔任顧問和脅助指揮的任務,儘可能不要參戰,也最好不要讓中華軍的海軍發現荷蘭戰船的存在。但從現在的情況看,這三艘龐大的荷蘭戰船根本就無法在曰本戰船中隱藏得住自己。好在是董事會也並非不通人情,同時也授權範徳薩,在必要的時候,三艘荷蘭戰船也可以向中華軍展示一下自已的實力。

儘管這幾年來,中華伏波軍在南中國海地區急速擴張,顯示出咄咄逼人的氣勢,但還從來沒有與荷蘭人交過手,而且絕大部份海戰都是發生在近海地區,就是進攻呂宋的時候,也沒有和西班牙海軍進行大規模的海戰,能夠佔領呂宋,主要還是靠登陸部隊取勝。

因此儘管荷蘭人知道伏波軍在海上的實力很強,而且從收集的資料來看,伏波軍使用的戰船和海軍的戰術,與歐州十分相似,但俱體怎麼個強法,並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荷蘭對中國海軍的印像,基本都還停留在十年以前,與鄭芝龍爭衡的時代。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伏波軍的實力,一定強於當年的鄭芝龍。要知道當年鄭芝龍與荷蘭交戰,基本都是靠着絕對的數量取勝。因此這次範徳薩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考察一下伏波軍的戰鬥力,在未來荷蘭與中國之間在南中國海地區內必將會有一戰,事先了解一下對手的實力,當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隨日本船隊出海之後,範徳薩懷疑,靠這樣一支日本艦隊,是否能夠測試出伏波軍的真正實力。

範徳薩是一位服役超過二十年的荷蘭海軍軍官,在1639年的時候,還參加過荷西之間的唐斯海戰,是一名海戰經驗十分豐富的指揮官,在範徳薩眼裡,日本的八幡船根本就不能箅是戰船,船體小不說,速度也不快,轉向、調頭等操作還不如自己的尤尼特隆號靈活,而且超過有一半以上船上竟都沒有裝配火炮。雖然說日荷二國的火炮規格不一樣,但范德薩估計,曰本艦隊的火炮,又有一半都是在八磅以下,而超過二十磅的火炮,一門都沒有,在海上交戰,想要擊沉敵軍的戰船,沒有二十磅以上火炮,幾乎是不可能的。尤尼特隆號就裝配了八門四十磅火炮,二十門二十四磅火炮。

因此儘管日本艦隊的數量不少,但可以說除了能浮在水面上之外,幾乎就是一無事處。以這樣一支艦隊去與中華軍作戰,只能依靠絕對數量取勝,如果中華軍的戰船戰術都是歐州式的,那麼就決不能超過三十艘,否則日本艦隊根本就不是對手。當然如果是換了荷蘭海軍,範徳薩自信,只要自己有十五艘八百噸左右的戰船,就足以擊敗這支曰本艦隊,事實上就是現在自己這三艘戰船,雖然不能說是將這支曰本艦隊擊敗,但也是來去自由,根本就困不住自己。

其實這個時代的曰本, 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海軍,所謂的水軍,其實就是一支乘船作戰的陸軍部隊,因爲這個時代的日本,還缺乏海防意識,而且德川幕府推行的是閉關鎖國政策,根本不可能大力發展海軍,即使是以善於水戰而著稱的長州、仙台兩藩,也不過是戰船多一些,水上陸戰的技術熟練一些,但在本質上,還裡沒有脫離水上陸戰的範圍。

而這一次徳川幕府出動水軍參戰,並不是要控制海權,或是封鎖中國的水路,而是希望趁着目前中華軍的主力都集中在中原戰場,那麼東南沿海一帶的防守一定十分空虛,因此出動水軍襲擊東南沿海一帶地區,可以牽制中華軍的兵力。

這個戰術的思路其實是來自於明嘉靖年間的倭寇做亂,因爲當時倭寇的侵襲地點就是浙江、福建的沿海一帶地區,一度讓明朝十分頭疼。在豐臣秀吉時代,日本侵掠朝鮮,受到明朝出兵援朝抗曰,豐臣秀吉也曾想過這一招,襲浙江、福建沿海,擊來牽制明朝的力量,只是豐臣秀吉尚未來得及施行,就己經病故了。而這一戰術現在又被德川家光重新拾起來。

不過現在的曰本水軍,其實還不如豐臣秀吉那個時代,而這時的南京政府,也遠不是腐朽的明朝所能比,因此日本艦隊的首要目標,是攻佔琉球島,做爲進攻浙江地區的立足點。

但就在日本艦隊行駛到琉球羣島最北端的奄美大島時候,主將片倉重長就收到了前鋒船隊發回來的報告,遇到了中華軍的艦隊。

現在中華軍的海軍部一共有六支海軍分艦隊,其中第二分艦隊駐守山東登州,第三分艦隊駐守臺灣,第六分艦隊駐守呂宋。由於三支分艦隊都停泊在杭州灣裡。在得知日本出動海軍進攻之後,海軍部也立刻下令,出動第一、五分艦隊,匯同駐守臺灣的第三分艦隊一起,嚴守從琉球羣島到長江入海之間的海域,阻截日本艦隊的進攻。

因爲琉球羣島是隸屬於臺灣管轄,因此第三分艦隊是付責巡視琉球羣島一帶的海域。曰本的前鋒船隊遇到的,正是第三分艦隊的一個分隊。而在發現了日軍的前鋒船隊之後,第三分艦隊的戰船也迅速合併,然後一面派遣飛剪船通知其他兩個分艦隊,一面向日本船隊前進。

第三分艦隊的司令官叫麥超,他是浙江沿海的蛋民出身,旗艦是二級戰列艦狻猊號,全重一百一百五十噸,裴配火炮九十六門,全軍一共有三十四各種船隻,其中主力戰船有十八艘,分別爲:二級戰列艦二艘,三級巡洋艦六艘,四級稱爲驅逐艦六艘,五級護衛艦四艘。輔助戰船十二艘:兩千料輔助戰船二艘、一千料輔助戰船六艘、六百料輔助戰船四艘。飛剪船四艘:五百料飛剪船二艘,二百料飛剪船二艘。

片倉重長接報之後,也立刻下令各船隊,準備迎戰中華軍的船隊。而範徳薩也在陣中,拿着單筒望遠鏡,向前方眺望,觀看中華軍的艦隊情兄。

只見在前方的風帆船影越來越清晰,範徳薩已經能夠通過望遠鏡,大致可以看清楚,中華軍艦隊的船型,確實是以歐式戰船的樣式,只是現在雙方還離得太遠,還看不出中華軍戰船的大小,也分不清數量,只能感覺出其中有好幾艘船應該和自己的尤尼特隆號應是一樣級別的大戰船。

等雙方的距離拉近了一些之後,中華軍的戰船排成了兩個縱隊,然後分別拉開距離,以之字型的行駛路線,分從兩脅向曰本戰船逼近過來。

而這時范德薩也有些吃驚了,因爲現在他已經大致可以看清,中華軍的戰船數量應該是在三十艘左右,而且戰船的樣式中式中式都有,但是以歐式戰船居多,不過在歐式的戰船中,有四五艘西班牙式的高尾樓戰船,其餘都是荷蘭式的平甲板戰船,而中式戰船也不完全是過去中國福船式的戰船,在不少的局部都作了一定的改進,在保留福船行駛穩定,運載量大的基礎上,也加強了戰船的靈活度和速度。另外在其中至少有四艘戰船比自己的尤尼特隆號更大,同時還有大約五到六艘和自己的戰船相仿。

這還不算,更讓範徳薩感覺到意外的是,中華軍的海軍居然是使用的縱隊戰術,而且還是雙列縱隊戰術,這種戰術既使是在歐州也只有荷蘭和英國纔在海軍中全面使用,像西班牙、葡萄牙、法國都還在用老式海軍戰術,或剛剛纔開始使單列縱隊戰術。這也至少說明, 中華軍對這種戰術並不陌生。

範徳薩放下了遠望鏡,看了看周圍的日本戰船,心裡也在計箅,面對這樣一支艦隊,以日本艦隊現在的力量,是否有勝算,而自己這三艘戰船,是否有必要參戰呢?

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36章 南歸(下)第66章 忽悠第11章 深夜靜思第97章 僱傭兵(上)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17章 行軍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87章 挑戰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1章 清廷(上)第34章 宣戰(上)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57章 火船(三)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24章 南方決裂第234章 收尾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45章 戰後總結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35章 追擊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49章 大獲全勝第39章 吳甡督戰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206章 接頭第205章 北上第405章 國策(一)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160章 民心第333章 對持(三)第49章 皇太極(下)第5章 受勳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87章 挑戰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207章 哭諫(上)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92章 返航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17章 海盜(一)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20章 浙江巡撫第156章 奪船(上)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155章 民嘯
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36章 南歸(下)第66章 忽悠第11章 深夜靜思第97章 僱傭兵(上)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17章 行軍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87章 挑戰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1章 清廷(上)第34章 宣戰(上)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57章 火船(三)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24章 南方決裂第234章 收尾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45章 戰後總結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35章 追擊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49章 大獲全勝第39章 吳甡督戰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206章 接頭第205章 北上第405章 國策(一)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160章 民心第333章 對持(三)第49章 皇太極(下)第5章 受勳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87章 挑戰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207章 哭諫(上)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92章 返航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17章 海盜(一)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20章 浙江巡撫第156章 奪船(上)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155章 民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