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

在一個小時以後,伏波軍的登陸士兵攻佔大沽口南岸殘餘炮臺,並且在炮臺上清除殘餘的火炮、工事等設施。

成功的攻佔了大沽口南岸的炮臺之後,艦隊的士氣大振,而且這時輔助戰船也己經淸理剛纔海戰戰場,趕來和主力戰船匯合。伏波軍的輔助戰船都是據有相當戰鬥力,兼有戰鬥和運輸功能的船隻,因此輔助戰船的到來,也完全可以彌補在進攻南岸炮臺中受到的損失。

同時南岸的炮臺被摧毀之後,清軍的水軍基地也完全失去了一側的保護,因此成鋼也決定,將艦隊一分爲二,共時向大沽口北岸的炮臺,和清廷的水軍基地同時發動進攻。

當下艦隊立刻分開,在進攻南岸炮臺受傷的戰船暫時靠岸,進行搶修。同時成鋼派出三十二艘戰船,進攻清廷的水軍基地,自己率領其他戰船,向大沽口的北岸進發,攻擊北岸的炮臺。

這時清軍在水軍基地中停泊的各種戰船大約還有近一百艘,雖然都是小船,但也並非全無一戰之力。只是剛纔中華軍的艦隊進攻南岸炮臺猛烈的火力對攻,以及最後那一下爆炸,令清軍的海軍士兵們心驚膽寒,誰也沒有勇氣再出港去與中華軍的作戰。

另外鄭芝龍也看得十分清楚,這一戰無論出不出擊都是輸,如果冒然出擊,只怕還會落得個全軍覆沒,因此不如索性放棄基地撤退,敗個乾脆,這樣還能夠保住一部戰船,而且鄭芝龍更是不想和兒孑對陣。於是也立刻下令,所有的戰船都向海河裡面撤退,到天津衛去彙集。如果多爾袞要因此而怪罪自己,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要殺要剮,也只能悉聽尊便了。反正自己死了,也有人會力自己報仇。以商毅現在的實力,完全可以擊敗清廷。

結果艦隊向清廷的海軍基地發動進攻之後,竟未遇到一點抵抗,等轟開了基地的水牆,殺入基地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清軍所有的戰船都在爭先恐後的向海河裡面逃竄。

清軍的戰船基本都是小船,到是幾乎都可以在海河的河道里行駛,但海河本身也並不是什麼大河,通過入海口之後,河道逐漸縮窄,百餘艘船想一下子全部都駛進海河裡逃走,根本就不可能,何況這裡面還是有幾艘比較大的戰船。而清軍一聽到撤退的命令之後,也都立刻起錨揚帆、蕩槳擊櫓,紛紛搶着向海河裡趕去,生怕自己落到了後面,結果你爭我搶,秩序大亂,不少戰船都互相撞碰在一起,擠成了一團,反而把本來就不寬的河道也給堵了一個嚴嚴實實。

就在這時,中華軍的船隊也殺入了淸軍的水軍基地,尾追着撤退的戰船趕了上來。因爲這時清軍的戰船太過密集,伏波軍的各條戰船連艦炮都懶得用,直接點燃了幾個霹靂火箭的發射筒,向戰船堆裡發射過去,結果有不少戰船都被霹靂火箭擊中,燃燒起火焰來。而有一些火油雖然落到水裡,但由於這時戰船太過密集,根本就無法閃躲,明明看見了前方海面上有一團火焰,但還是身不由已的撞了上去。

而着火的船在船羣中左右撞擊,又將火焰不斷向身邊的其他戰船上蔓延,結果沒過多久,就有二三十條戰船都被點着了,大火燃炸起來,映紅了整個河海交匯的水面。而着火戰船上的清兵們也只得紛紛跳船逃命。有些船隻見實在擠不進海河裡去,也只好就退了出來。但馬上又遭到中華軍各艦的炮火打擊。

有的戰船見勢不妙,只好降下了船帆,掛起了白旗,表示投降。不過着火的戰船卻將海河的入海口給堵住了,因此進入海河的戰船居然就這樣輕易的逃脫了中華軍的追擊。

鄭芝龍在這方面十分機靈,在下達了撤退的命令之後,自己就首先閃人,而且還沒有乘座荷蘭造的大船,而是改乘一艘三百料的小船,率先進入海河的河道中,十分平安的撤離了基地。

等到達天津衛之後,鄭芝龍清點剩餘的戰船,還有四十三艘,而且居然還有兩艘荷蘭造的大船,雖然其中有一艘在離天津衛十餘里的海河裡擱淺了,但畢竟還是平安的逃了出來。鄭芝龍自覺得這樣的結果,對多爾袞還是能夠交持得過去的。因此就在天津駐紮下來,然後派人向北京報告。

――――――――分割線―――――――――分割線――――――――中華軍的聯合艦隊無法進入海河裡追擊,只好把目標都放在被堵在河道以外的戰船上,結果這批戰船大多都選擇了投降,只有少數幾條船誓死抵抗,但在一頓猛烈的炮擊之後,都被打得支離破碎,進水下沉,同時也震懾了其他投降的戰船,都不敢反抗。

中華軍的艦隊就這樣佔領了清廷的水軍基地。隨後進攻水軍基地的戰船立刻分爲兩部份,一部份接收清軍的投降,接管戰船,收隴俘虜,而另一部份則從海河的入海口方向,從側面向大沽口北面的炮臺發動進攻。

就在中華軍的艦隊進攻清廷的水軍基地時候,成鋼也率領着艦隊的另一部份,進攻大沽口北面的炮臺。這一部份艦隊一共有戰船七十八艘,成鋼還是向進攻南岸炮臺一樣,首先派出四十艘戰船,爲第一批進攻的船隊。

大沽口北岸的炮臺實力與南岸相差無幾,但這時雙方的心態卻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聯合艦隊是乘勝進擊,士氣高漲,而炮臺清兵己經目睹了南岸炮臺失守,心氣大跌,因此尚未開戰,在氣勢上就己經先輸了一頭。而且對中華軍進攻的抵抗力,也遠不及南岸炮臺那麼強捍兇猛。第一批進攻的戰船並沒有費多大力氣,就推進到了自己的射程以內,各艦的火炮立刻一起開動,向炮臺發動猛烈的進攻。

一但戰艦進入自己的射程之後,炮臺上的火力就明顯不敵,而偏偏就在這時,另一路艦隊己經佔領了水軍基地,並且從炮臺的側後方發動了攻擊。

大沽口的炮臺設計,都是呈半圓形,臨海的一側築有高臺,而身後,以及靠水軍基地的一側卻是完全敞開不設防的。畢竟在身後和側後,都是屬於自己的地方,不用擔心敵人會從這裡發動進攻。但卻完全沒有考慮到,一但水軍基地失守,炮臺的側後方就是門戶大開。而現在北岸的炮臺面臨的就是這樣的局面。

本來這時北岸炮臺就己經處於劣勢,側後方又遭到中華軍的攻佔,更是雪上加霜。而且這時基地裡的艦隊都己經撤退了,自己還死守着炮臺幹什麼,因此炮臺的守軍也立刻放棄了炮臺,向天津衛的方向退去。而成鋼乘機派出登陸部隊,佔領了北岸炮臺。

致止整個戰鬥己經進行了六個多小時,這一次中華軍聯合艦隊出擊的戰鬥目標已經全部實現,一共擊沉了清軍各種戰船近六十艘,俘虜的戰船多達二十三艘,其中還有一艘是荷蘭造的西式帆船。擊斃清軍約有三千餘人,俘虜清軍一千三百多人,造船工匠七百餘人,還有二十一名荷蘭人,十二個造船工匠,九名訓練軍官。另外還佔領了大沽口的南北兩個炮臺,就水軍基地也落入自己手裡。儘管逃脫了一部份清軍的戰船,但水軍基地裡的物資,以及北岸炮臺上剩餘的火炮都被聯合艦隊所得,也可以說是取得了全面的勝利。

而聯合艦隊自身的傷亡是,伏波軍被擊沉戰船三艘,爲一艘巡洋艦,二艘護衛艦,受傷戰船五艘,爲二艘巡洋艦,二艘驅逐艦,一艘護衛艦,人員戰死九十七人,受傷一百一十七人。鄭成功的艦隊被擊沉戰船三艘,受傷戰船四艘,人員戰死一百三十三人,受傷一百五十二人。

當天聯合艦隊就在清廷的水軍基地裡休息。而就在第二天,天津衛的清軍聞迅之後,派遣了兩萬人馬,趕來複奪炮臺和基地。但在中華軍水陸兩路夾擊之下,清軍被打得大敗,人馬死傷二千餘人,又退回了天津衛,只得嚴守天津衛,然後向北京救援。

中華軍一面抵擋淸軍的反應人馬,一面也在加緊搬運清軍遺留下來的物資,俘虜的一千三百多名清軍,也成爲最好的勞動力。

最後中華軍在基地和炮臺裡一共蒐羅出來了火藥五萬餘斤,糧食三千餘石,生鐵一萬五千多斤,各種火炮六十七門。火槍七百五十三支。戰馬、騾驢等牲口兩百多頭,另外還有大量的造船用的木料、繩索、膠水、帆布、漆、油等等。而成鋼也下令,把能帶走的全部帶走,如果實在是帶不走的,就集中起來,準備在撤離的時候全部銷燬。

三天以後,中華軍聯合艦隊帶着所有的俘虜和戰利品,從大沽口揚帆出發,返回登州,而在臨行之前,用炮臺火藥將大沽口北岸的炮臺給炸燬,然後又放了一把大火,水軍基地全部燒燬。

第36章 機構調整第403章 新年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83章 游擊戰(二)第114章 優勢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45章 新年(下)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93章 追擊海盜第91章 逼宮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288章 計劃第34章 鄉鬥(上)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180章 出兵(上)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160章 民心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46章 內外夾攻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99章 廷議(下)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67章 新法令(下)第247章 營救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54章 激戰(下)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180章 出兵(上)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78章 步兵進攻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35章 南歸(上)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
第36章 機構調整第403章 新年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83章 游擊戰(二)第114章 優勢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45章 新年(下)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93章 追擊海盜第91章 逼宮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288章 計劃第34章 鄉鬥(上)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180章 出兵(上)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160章 民心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46章 內外夾攻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99章 廷議(下)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67章 新法令(下)第247章 營救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54章 激戰(下)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180章 出兵(上)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78章 步兵進攻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35章 南歸(上)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