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

?呂宋羣島的地理位置確實十分優越,因爲它不僅是從歐州到亞州的必經之路,同時也連通着亞州到美州的航線,因此不僅是荷蘭人眼饞,就連英國人也想在這一塊地區打主意。?

不過現在英國人在東南亞一帶沒有任何殖民地,因此也比荷蘭人清醒得多,可不敢冒失的向商毅提出這個要求,而是先聚在一起商議,商毅答應的可能性有多少。?

費迪南徳斯一邊在地圖上計算從印度到達呂宋的距離,一邊道:“我們現在在中國己經開設了商館,如果能夠在呂宋羣島裡租借一個島嶼,做爲從印度通向中國的中轉站,對於公司展開在亞州的貿易來往,一定大有幫助。我看巴拉望島最合適。”?

喬科爾也連連點頭,道:“我也計算過了,如果我們能夠租借到巴拉望島,能夠在這裡補充淡水和糧食,這樣一來公司在亞州的貿易量致少可以擴大一倍以上。這樣一來我們連任下一屆公司董事,就大有把握了。我看我們可以在談判中提出這個要求。不過我認爲租借棉蘭老島更好一些,這樣以後再開展對美州的貿易,就方便多了。”?

費迪南徳斯搖了搖頭,道:“棉蘭老島太大了,你認爲商陛下會將這麼大一個島嶼租借給我們嗎?”?

喬科爾道:“費迪南德斯,你也未免太死板了,我並沒有說是租借整個棉蘭老島啊,只用租借到棉蘭老島的一部份就可以了,那樣也比巴拉望島要好。布萊克,你認爲怎麼樣?”?

布萊克聳了聳肩,道:“兩位先生,你們有沒有考慮過,無論我們要租借巴拉望島還是棉蘭老島,但能夠拿什麼來與商陛下進行交換呢?”?

費迪南徳斯和喬科爾互相看了一眼,費迪南徳斯道:“布萊克,你忘記了嗎?我們己經得到了公司的授權,可以幫肋商陛下在印度建立駐點,這就是一個最好的交換。”?

布萊克大搖其頭,道:“費迪南徳斯,幸好我們現在是自己在商議,如果在正式的談判中你向商陛下提出這個要求,一定會把事情弄砸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你忘了,幫助商陛下在印度建立駐點,是他以允許公司在他的管轄區內建立商館作爲交換的。只不過我們首先收到交易的物品,但還沒有支付費用。如果我們再要求租借呂宋羣島的地方,如果換了是你,你會答應嗎?”?

費迪南徳斯和喬科爾也不禁面面相覷,兩人確實有一些高興過頭,把這件事給忘了。雖然商館己經建立起來,但這可是在商毅的地頭上,只要英國人敢耍賴反侮,他隨時都可以把商館給關閉。但英國東印度公司想打入亞州市場,就離不開中國商館,否則兩人回去別說連任下一屆董事,現在的董事地位恐怕都保不住了。但問題是現在英國東印度公司在亞州地區除了印度之外,再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籌碼來,這也讓兩人覺得非常喪氣。?

過了好一會兒,喬科爾才道:“佈菜克,你認爲商陛下會提出什麼條件來。”?

布萊克道:“很多,比如在非州或者是美州建立據點,你們難到沒有發現嗎?商陛下對海洋的熱情絕不在任合一個歐州國家之下,那麼非州、美州都有可能成爲他的目標。不過我認爲最有可能的還是——”?他頓了一頓,道:“直接在英國建立中國商館。”?

“什麼?”費迪南徳斯和喬科爾禁不住異口同聲道:“在英國建立中國商館。”?

布萊克道:“這有什麼可奇怪的,我們能夠在中國建立商館,中國當然也能在英國建立商館,我在報告裡就提到過,商陛下曾對我提起,中國不能只等着歐州國家來,也應該主動到歐州去,進行雙向交流,這就是一種暗示。”?

費迪南徳斯和喬科爾又互相看了一眼,都露出了一付沒有辦法的表情來。他們雖然只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代表,但實際擁有極大的權力,因爲從印度到中國單程一趟至少也要兩個多月的時間,不可能什麼事都回印度去向公事的董事會請示。因此在兩人出發之前,就得到了公司的授權,談判的內容可以由兩人自己把握,只要是他們認爲對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事情,無論是什麼完全可以自做主張的決定,能寫進協議的,就寫進協議,不能寫進去的,也可以以私人身份答應,公司都將予以承認。像這次商毅進攻馬尼拉,兩人就敢決定隨中華軍一起出戰,這可等於是向西班牙宣戰了。?

但兩人也清楚,兩人的權限再大,也只能限於印度範圍以內,頂多加上非洲和美洲,一但涉及到英國本土的事情,別說是他們兩人,就算是東印度公司也不敢做主,最多隻能向國內提議,同不同意還要等國內的答覆。?

因此喬科爾道:“布萊克,我們並沒有這個權力啊。”?

費迪南德斯道:“我雖然沒有這個權力,但還是可以像商陛下提出來,如果他真的提出要在英國建立中國商館,我們就把這個問題交給國內去討論,相反如果他提出的不是這個條件,無論是非州還是美州,我們都可以先答應下來,你們看呢?”?

喬科爾點了點頭,道:“這個辦法很好。布萊克,你看泥”?

布萊克道:“可以試一試,不過我們還可以償試一下,邀請商陛下派出他的代表,到英國去訪問,這樣是不是可以増加對議會的說服力呢?”?

費迪南徳斯和喬科爾都怔了一怔,然後同時大笑了起來,費迪南徳斯眼裡充滿了興奮的光芒,道:“中國人訪問英國,這可是一個足以震動整個歐州的消息啊。”?

喬科爾也點了點頭,?道:“對,我們將創造一段偉大的歷史。”?

――――――――分割線―――――――――分割線――――――――?

不知不覺中,商毅己經在馬尼拉住了兩個多月,而這時呂宋總督府的行政班子也己經初步搭建起來,並且開始進行運作,而其他的各項事務都逐漸走上了正軌。因此商毅也開始考慮,應是返回南京的時候了。?

在馬尼拉的最後一段時間裡,因爲行政事務己經由呂宋總督府開始付責,因此商毅也輕閒了不少,每天除了和李華梅一起卿卿我我,遊山玩水之外,就是對這一次馬尼拉戰爭進行總結。?

雖然從戰術上來說,這場戰場其實沒多少可講的地方,畢竟在商毅率領艦隊到達馬尼拉之後,中華軍在實力上己經佔居了絕對的優勢,因此想不打贏都很難。但從戰略上來說,呂宋羣島在戰略、經濟上的重要地位,對中國走向海洋的重大意義,由其是在戰爭後期,進行收尾工作,對土著恩威並施,建立殖民統治,組建殖民行政機構等等,對於年輕海軍部,以及兩位海軍部的主將成鋼和黃震,包括李華梅在內,都是一個全新的概念。?

畢竟在以後商毅雖然還有帶兵出戰的機會,但指揮海戰的可能性基本已經沒有了,以後進一步走向海洋,開拓新的殖民,就要落到他們三個人肩上了,因此結合這次進攻馬尼拉的戰鬥,告訴他們以後的殖民戰爭是什麼樣的,以後也好有一個參考的模式。?

而對軍校的見習士兵們,商毅則換了另外一種說法。對於這批見習士兵來說,這一次戰爭確實是一次全新的體驗,一方面終於見到了真正的戰爭是什麼樣子,另一方面也開拓了視野,認識到天下之大,中國本土雖然不算是滄海一慄,但也不能再妄稱天下了。?

但在同時不少見習士兵也確實都有這樣一個問題,在出兵的時候,商毅是以保衛海外華人爲目地,這個理由當然無可厚非,但現在的結果是,雖然達到了保衛海外華人的目地,但商毅把呂宋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殖民這個概念在軍校裡對學生們講過,顯然是不符合中國的傳統思想,因爲商毅一向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因此也有不少見習士兵對這次戰爭產生了議論。?

後來推舉陳永華爲代表,向商毅尋問。而商毅給他們的解釋是,國家利益大於一切。如果中華軍僅僅只是趕走西班牙人,將呂宋交給土著自治,當然不是不行。但西班牙可以捲土重來,還有其他西洋人同樣對呂宋虎視眈眈,以土著的力量根本阻擋不住他們,只會再度淪爲他們的殖民地。爲了一勞永逸,只有中國在呂宋長期駐軍,才能保證呂宋的安全。因此爲了中國的國家利益,必須將呂宋變成中國的殖民地。?

國家利益也是軍校裡重點教授的一個概忿,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任何事情只要罩上這四個字的外衣,都能成爲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個時代的中國也確實有必要樹立國家利益的概念,而且這批學生正是年輕氣盛,血氣方剛的年經,受傳統教育的影響並不算深,對於國家利益這個概念,也很容易接受,因此對商毅的解釋,也覺得十分合理。?

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32章 碧華軒(下)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2章 應對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29章 授藝第37章 進攻南陽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302章 造勢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35章 開業(二)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72章 大戰曲阜(三)第164章 教育和科舉(上)第52章 派遣內應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147章 穿插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31章 山東大捷第40章 海軍出擊第35章 南歸(上)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93章 雷汞第93章 合圍(四)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83章 下獄(下)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75章 架臨宿州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381章 喜迅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23章 震盪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148章 新政(一)第186章 出獄第35章 南歸(上)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40章 海軍出擊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32章 攻城(下)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272章 不解(下)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271章 妙手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64章 破局(四)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72章 大戰曲阜(三)
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32章 碧華軒(下)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2章 應對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29章 授藝第37章 進攻南陽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302章 造勢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35章 開業(二)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72章 大戰曲阜(三)第164章 教育和科舉(上)第52章 派遣內應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147章 穿插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31章 山東大捷第40章 海軍出擊第35章 南歸(上)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93章 雷汞第93章 合圍(四)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83章 下獄(下)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75章 架臨宿州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381章 喜迅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23章 震盪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148章 新政(一)第186章 出獄第35章 南歸(上)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40章 海軍出擊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32章 攻城(下)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272章 不解(下)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271章 妙手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64章 破局(四)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72章 大戰曲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