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火船(三)

清軍的火船將商家軍的先鋒船隊衝亂之後,繼續順着江水,向商家軍後面的三支艦隊逼進了過去。

清軍一共出動了五十多組連環船,己經點燃的超過了四十組,而先鋒艦隊的大部份戰船都被清軍的火船撞上,蔓延上了火焰,燃燒起來,只有四五條船依靠着出色的操船技術,加上一點運氣,才避開了火船的襲擊。而且就這樣,還有一曖驅逐艦和一艘護衛船因爲躲避火船,結果在靠近江灘邊的地方擱淺了。

而這火船撞上的其他戰船中,有一部份雖然蔓延上火勢,但卻及時擺脫了火船,一面向安全的地方撤離,一面撲打着船上的大火。但至少有十餘艘戰船或者因爲被火船纏住,或者因爲火勢太大,而無法撲救,同時因爲火勢一直蔓延到甲板下,火藥倉裡,引發了一連串大爆炸,船上倖存的士兵也只能棄船跳江逃亡。

不過有一些火船在燃燒之後,鐵鎖斷裂,分散開來,也有一部份火船遭到商家軍戰船的近距離炮擊,或者是受爆爛的衝擊,被打得散了架,但因爲都是木質結果,因此還能夠一邊燃燒着一邊在江面上飄浮,並且順着江流,向下遊飄流。不少火船衝過了先鋒艦隊之後,立刻就順着江流,直奔後面的船隊而去。

商家軍後面的三支船隊和先鋒船隊的距離並不遠,幾乎沒有多少時間做出反擊,就和火船迎頭相遇。面對着這樣大面積大範圍的火船進攻,除了躲閃和撤退之後,基本上沒有別的辦法,因爲火船並不害怕受到攻擊。如果是在大海上,還可以利用海面的無限寬度,充分散開,以躲避火船,但在長江裡,迴旋的空間實在有限。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黃震也只能下令,各船暫時撤退,先躲開火船再說。

而在商家軍的後隊中,只有少數前列的戰船因爲沒有轉向的時間,只能迎着火船而上,在火船陣裡來回的穿棱變向躲閃,再來慢慢尋找轉向的時機,而後面的絕大多數多戰船都立刻選擇了調頭、撤退。

但也不是每一艘船都能選擇好轉向的時機,或者說也不容他們有充足的時機來從容轉向,有時候只能冒一冒險了,因此在調頭的過程中,又有不少戰船被火船撞上,纏住,結果被火勢蔓延燃燒了起來。就連黃震乘坐的旗艦天權號,也在轉向的時候,被火船撞了兩下。好在是天權號的體形龐大,而且撞上天權號的,並不是連環船,才極時擺脫,沒有被火船纏住。終於調轉過頭來,向下遊退去。

而在江面上幾乎佈滿了燃燒着得戰船,殘骸、以及碎裂的板塊,燒燋了的,還在冒着濃厚的煙霧,星星點點,不計其數。還有無數棄船跳江的士兵,在洶涌的江水中奮力掙扎着。

幸好是天威號向清軍的後續船隊發動的衝鋒,以一己之力,把清軍後續的百餘戰船攪得一團混亂,在無意之間,延緩清軍後續船隊跟進上來的速度,也爲商家軍的其他穿突過火船攻擊的其他戰船贏得一線寶貴的時間。

在天威號從清軍的後續船隊中殺了出來,開始向下遊撤退的過程中,有十佘艘商家軍的其他戰船都穿過了火船,正在準備調頭回撤。而何濱也立刻下令,向他們打出旗語,把這些戰船都聚隴過來,組成好編隊,大家一齊掩護撤退。因爲天威號是長江艦隊中僅有的兩艘巡洋艦之一,在另一艘巡洋艦天權號己經撤離的情況下,其他的戰船自然都是以天威號爲核心。

而且在艦隊撤退的過程中,還救起許多落水救生的士兵。只是有幾艘在江灘也擱淺的戰船,現在也沒空把它們都拉回到江中,何濱也只得下令讓這些戰船上的士兵棄船,乘坐救生船逃離。靠近江北岸的,可以先上岸躲避,因爲北岸是揚州府,這是商家軍的地盤,但長江南岸是鎮江府,因此靠南的士兵只能盡力向大船靠隴過來,跟着大船一起撤退。不過在棄船的時候,有幾艘船上的士兵還是點燃了火藥庫,將空船炸燬。

等清軍的戰船重新整好了隊形之後,商家軍的戰船,連同火船早己經跑遠了。因爲這時商家軍的戰船也是順水,清軍很難追上。而且火船現在也都燒得差不多了,再追下去,就進入了商家軍控制的長江段,如果商家軍再回頭進攻,恐怕也不好對付,因此洪承疇也沒有下令追趕。

不過剛纔商家軍一艘戰船就把清軍一百多艘戰船攪了一個天翻地覆,清軍都覺得臉上無光,因此也都有些提不起精神來。而洪承疇也都看在眼裡,也從座椅上站了起來,笑道:“各位看見沒有,商家軍的水軍己經被我們打敗了,逃走了,我們已經獲勝了。”

他身邊的一個家人洪保十分機靈,立刻接話道:“大帥南下第一戰,就大敗商家軍的水師,可喜可賀,此番南下督軍,進取浙江,掃平南方,也是指曰可待了。”

洪保這麼一說,洪承疇身邊的水軍統領劉夢蛟也趕忙道:“大帥神機秒算,大破商家軍的水師,我等都佩服之極。”

有一員將立刻振臂高呼道:“我們打蠃了。打贏了。”

其他的士兵們聽了,也都一起歡呼起來,雖然被天威號鬧了一個灰頭灰臉,但商家軍確實是敗走了,而且大多數清軍也都看見了,自己的火船確實給商家軍造成了很大的打擊,看來確實是勝利了,因此歡呼的人也越來越多,都在慶賀這一場水戰的勝利。

洪承疇這才下令,收拾戰場,準備收兵回南京,而在收拾戰場的時候,居然還找到了幾艘商家軍擱淺的戰船,其中還有兩艘是護衛艦,不知什麼原因,引線在中途熄滅了,結果沒有引爆成功,當然也就成了清軍的戰利品。

雖然護衛艦是商家軍海軍五級戰船中最小的一級,但在淸軍的戰船中,依然是龐然大物,有了這兩艘戰船,清軍的勝利也就更有說服力了,因此洪承疇也十分高興,帶領着船隊返回南京。

而在另一方,商家軍撤退之後,順着江流一直退到了常州府包港附近,這時火船大多都被燃燒殆盡,而且天威號也帶着一部份敗船趕上了大隊,這些戰船集中都是主力戰艦,雖然都有一些損傷,但並沒有大礙,一個月左右就能修好,因此黃震也頗覺有些安慰。於是下令就在江邊駐紮,然後計察損失。

這一戰商家軍一共被毀戰船三十四艘,包括七艘驅逐艦,十二艘護衛艦。另有二十一艘戰船需要大修,才能重新恢復戰鬥力,另外陣亡士兵七百二十七人,傷六百八十一人。總計損失的戰船達到全軍的六成左右,傷亡士兵接近全軍的四成。淸軍一共損失了戰船二百一十七艘,傷十二艘,陣亡士兵二百七十七人,傷二百二十六七。

儘管清軍損失的戰船數量是商家軍的數倍,但絕大部份都是三百料以下的小船,而且都是商船、貨船,本來就是在戰場上充當炮灰用的,遠不能和商家軍損失的專業戰船相比,另外在士兵的傷亡人數上,清軍也遠遠少於商家軍,而且商家軍也確實是在戰場上敗退的,因此也可以說這絕對是商家軍的海軍成立以來,遭遇到的首次一場敗戰。而且損失也相當損重,新組建長江艦隊幾乎損失了一半的戰鬥力。

因此長江艦隊的主將黃震,還有三名分艦隊的指揮官也無話可說,派人向商毅通報戰況,並且主動請罪。

由於水軍的敗陣,而且清軍的援軍也己經趕到,正在進攻丹陽縣的楊武丞也立刻撤軍,退回到常州府駐守。商家軍進攻鎮江府的意圖也落空了。

多鐸在鎮江駐軍之後,立刻就收到洪承疇傳來的水上大捷的戰報,也不禁欣喜異常,這也是清軍與商家軍作戰少有的重大勝利,而且還是淸軍最不擅長的水戰,就更是難能可貴了,看來洪承疇確實真有兩下子。

不過就在第二天,從另一條戰線的消息也傳到了鎮江,廣德州失守,清軍損失近萬人。兩線戰場上,商家軍和清軍都是一勝一負,從表面上看打了一個平手,但商家軍畢竟是奪了一座州府級的城池,因此在實際上,淸軍還是吃了一個暗虧。

雖然對清軍來說,鎮江府是絕不容有失的,但也不能說廣徳州就不重要。商家軍奪取了廣徳州,雖然還不能直接危脅到南京,但卻佔領了從南京直接進攻杭州的咽喉要路,而且南京外圍的寧國府、建平、溧陽等地都在商家軍的進攻範圍內。因此南京外圍,也不安穩。

而多鐸趕忙和洪承疇商議,現在進攻鎮江府的商家軍退了兵,那麼自己要不要趕回去復奪廣徳州呢?不過這時洪承疇卻是胸有成竹,請多鐸儘可放心,商家軍絕對沒有能力從廣徳州發動進一步的進攻了。

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61章 國事家事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131章 攻城(上)第199章 佈置對策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90章 武昌擴軍第50章 再攻濟南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308章 宣戰(上)第208章 進京(上)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18章 山東戰役(六)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252章 對持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145章 新年(下)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65章 破局(五)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77章 火銃試射第38章 軍隊調整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5章 受勳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234章 收尾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165章 出兵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27章 煙雨杭州第103章 海商(上)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5章 強盜第188章 勸降第132章 攻城(下)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
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61章 國事家事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131章 攻城(上)第199章 佈置對策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90章 武昌擴軍第50章 再攻濟南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308章 宣戰(上)第208章 進京(上)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18章 山東戰役(六)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252章 對持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145章 新年(下)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65章 破局(五)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77章 火銃試射第38章 軍隊調整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5章 受勳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234章 收尾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165章 出兵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27章 煙雨杭州第103章 海商(上)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5章 強盜第188章 勸降第132章 攻城(下)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