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

聽了商毅的講說之後,亞莉桑徳拉搖了搖頭,道:“親愛的,馬上準備戰鬥,這是唯一的解決辦法_&”

商毅也不禁有些啞然,亞莉桑德拉到是真乾脆,道:“難到沒有別的辦法嗎?”

亞莉桑徳拉道:“沒有,我在馬尼拉的時候,在西班牙總督府內部,就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一定不能讓在菲律賓的中國人達到一個限度,如果達到了這個限度,就必須殺掉一部中國人,否則必然會影響到我們西班牙人在菲律賓的統制地位雖然你手裡的實力己經足夠佔領整個菲律賓了,但實力是要通過戰爭體現出來的,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西班牙一直都是歐州最強大的國家,而且又征服了整個美州大陸,因此在他們眼裡,其他任何囯家都不是西班牙的對手,想想在五年以前,西班牙以爲派出那樣一支艦隊就能夠征服整個中國,”

“現在的菲律賓總督是查孔,他沒有和你打過仗,因此是不會相信你有這樣的實力,雖然你打敗過以前的總督科奎拉,但查扎只會認爲那是科奎拉太無能了,並不是你的實力強,如果換了自己,是一定不會輸的你別覺得奇怪,因爲現在西班牙人的心裡就是這樣,如果換了是我處在那個位置,也一定會這麼想的,用你們的成語怎麼說,是叫坐井觀天還是葉郎自大”

商毅也不禁苦笑了一聲,看來選擇性失明的事情,並不是中國人特有,歐州人其實也不例外而且從亞莉桑徳拉所說的情況也不無道理,這個時候的歐州人其實也是纔剛剛走出國門,看到海外的世界,屬於窮人乍富的那一類,因此也都覺得老子天下第一,十六世紀未期西班牙就提出過征服中國的計劃,荷蘭人第一次到中國就獅子大開口,聲稱中國的商品只能賣給荷蘭,不許給第二家,都是這個道理反到是後來的英國要老實得多

按亞莉桑徳拉所說,戰爭基本是不可避免的了,商毅也問道:“現在西班牙在菲律賓的實力怎麼樣?”

亞莉桑徳拉道:“在菲律賓真正的西班牙士兵其實並不多,在最多的時侯,也不會過三千人,加上一些非州、美州、印度的土著兵,還有僱傭兵,也不過五千左右,但在我離開菲律賓之後,就只剩下不足三千,後來又打了一次敗戰,我估計真正的西班牙士兵不會過一千人,加上其他的土著兵,應該就在兩千左右但查孔來到菲律賓,也可能會帶一些兵來,但決不會太多因此現在菲律賓的西班牙士兵應該在一千到一千五百人之間,其他士兵應該在一千人左右”

商毅聽了也不禁翻了翻白眼,就這麼一丁點人,居然就敢和自己叫板,不過這也是苻合這個時代的歷史情況,西班牙在歐州或許能箅一個大國,但和中國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而且現在西班牙在歐州四面受敵,在海外又有諸多的殖民地,因此攤到菲律賓頭上,也只能有這麼多的兵力了當然如果是用來對付菲律賓的土著,還是綽綽有餘的

亞莉桑徳拉又道:“不過西班牙在菲律賓的軍隊並不多, 但菲律賓各個土著都和西班牙人的關係不錯, 因此如果我們要進攻馬尼拉, 一定要把他們考慮進來”

商毅點了點頭,這一點到是要注意,因爲挑拔當地土著與華人的關係,是歐州殖民者慣用的抑制華人勢力的手段,一般來說二鬼子都最可惡在歷次的華人大屠殺中,菲律賓的土著其實都扮演了一個充當幫兇的角色,往往都是由西班牙人開頭,然後土著立刻接棒,而且幹得最兇,最狠的,一般都是土著人當初西班牙遠征艦隊來到中國的時候,就帶來了一千多菲律賓的土著人

商毅又問道:“土著能夠出動多少人?”

亞莉桑徳拉道:“那可就說不清楚了,因爲在土著的部落裡,幾乎是全民皆兵,到了必要的時候,老弱婦幼都可以參戰,如果全部都加起來,總有個幾十萬”

商毅到有些頭疼了,雖然土著人的戰鬥力並不強,但卻勝在人數衆多,正是蟻多咬死象,而且他們又熟悉當地的地理環境,確實也是一個麻煩事

看到商毅的表情,亞莉桑徳拉也笑道:“其實土著的人數雖然衆多,但也並不難對付,他們雖然服從菲律賓總督的命令,那不過是因爲宸懾於西班牙軍強大的武力,而且土著也分了好幾個部落,互相之間都有矛盾,西班牙人就是利用了這些矛盾,挑拔離間,使土著各部不能團結起來,因此才都不得不曲從西班牙總督的命令,但他們匙不會全心爲菲律賓總督買命,另外土著人都是欺軟怕硬,只要我們能夠向土著人展示我們的實力遠在西班牙人之上,給土著幾次沉重的打擊,然後也利用土著之間的矛盾,打敗土著人,是很容易的事情”

商毅也注意到,亞莉桑德拉剛纔說的時候,用“我們”代表南京政府一方,而用“西班牙人”或“西班牙總督”代表菲律賓一方,笑道:“亞妮,聽你的口氣,似乎是在以一箇中國人的身份說話,而不是一個西班牙人”

亞莉桑徳拉聽了,也不禁笑了,道:“說實話,在這裡生活了近五年的時候,我真的己經愛上了中國,這確實是一個神奇的國家,當然最重要的是,這裡還有親愛的你說你們中國的話說,就叫‘嫁雞隨雞狗隨狗’” 說着,她拉着商毅的手,放在自己的小腹上,道:“還有我們的孩子,在他的身上,至少有一半是中國人的血脈”

商毅也不禁泛起了無限的柔情,道:“亞妮,好好休息”

幾天以後,李格非從幾艘馬尼拉返航的商船得知,馬尼拉的局勢確實己經發生了一些變化,當地土著和在菲華人之間的衝突逐漸擴大,幾乎毎天都有發生而且有的土著己經開始明名張膽的強劫華人的店鋪財產而西班牙的菲律賓總督府也己經下令,命華人搬家,或者是上交家裡的刀斧鐵俱,並且聲稱,只要是上交之後,就保證華人的安全

商毅當然知道,在前兩次大屠殺之前,西班牙殖民者都是釆用的同樣手段,讓華人搬家,是將華人分開,形成不了團體優勢,而上交刀斧鐵俱,則是剝奪華人的抵抗能力現在居然一點也沒有變,原封不動的就使出來了

但商毅也意識到了事態的緊急,顯然這件事情是絕對真實,而且從菲律亥回來的商船至少都是十幾天以前從馬尼拉出發的,因此現在菲律賓的局勢如何,還真不好說於是商毅也立刻下令,招集內閣成員聚議,如何應對菲律賓的局勢

不過這一次幾個人的態度也都有些出乎商毅的預料,因爲四名內閣成員都主張,如果呂宋的幹糸臘人真的要殺戮海外華商,那麼南京政府就應該堅決出兵呂宋,給幹糸臘人一個迎頭痛擊,讓他們知道厲害

隨後商毅立刻又招集各部部長,招開內閣擴大會議,對是否對菲律賓作戰進行投票表決,最終以十六票贊同,三票棄權,二票反對的絕對優勢,通過了出兵的決議,不過衆人都認爲,應該在出兵之前,先給呂宋的干係臘人下諭警告,以示先禮後兵

在打贏了琉球、曰本戰爭之後,南京政府內部對海外戰爭的認識,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其實南京政府對中華軍的戰鬥力從來都沒有懷疑過,只是擔心在對清作戰之前,冒然再發動其他的戰爭,會消耗自己的力量,不利於以後對清廷的作戰

但琉球、曰本戰爭的結果卻證明,打仗確實也是能夠賺錢俯,那麼有了這個機會爲什麼不打同時衆大臣現在也清楚了,海外戰爭的主力是海軍,也就是伏波軍,而對清戰爭的主力是陸軍虎賁軍,這本來就是不相干的事情原來當初商毅不惜重金,創制了這麼一支強大的海軍,原來就是在爲這些事情準備的, 那麼現在也就是該讓伏波軍亮一亮劍了

另外大臣們多少還有一些天朝上國心態,呂宋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藩屬,現在被幹系臘人趁着明朝國力衰弱的時候,佔領了呂宋,逼使呂宋各國背叛了大明,還屠戮大明的海外華人,當然是可忍孰不可忍現在的南京政府是一個興的勢力,可不是腐朽的晚明時期,而且在軍事上一直都取得了相當出色的戰績,另外現在當政的官員也不是明末後那些迂腐的士大夫官僚,而是代表着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興勢力,有不少人本身就是商人出身,因此在對外的態度上,也比眀朝要強硬得多,因此內閣以及各部的部長絕大多數都贊同出兵

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36章 林家會議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54章 水上進攻第340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六)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山東戰役二第142章 提案(上)第89章 繼續堅持第171章 追擊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281章 辭職(下)第77章 火銃試射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96章 遷移(三)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49章 收復青州第93章 遷移(一)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271章 不解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82章 游擊戰(一)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04章 海商(下)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91章 逼宮第184章 襲擊(上)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75章 架臨宿州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35章 鄉鬥(下)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87章 人材(下)第11章 婚姻(下)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26章 夜襲(上)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35章 南歸(上)第82章 佈置(三)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207章 哭諫(上)第39章 吳甡督戰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324章 進駐京都
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36章 林家會議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54章 水上進攻第340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六)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山東戰役二第142章 提案(上)第89章 繼續堅持第171章 追擊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281章 辭職(下)第77章 火銃試射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96章 遷移(三)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49章 收復青州第93章 遷移(一)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271章 不解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82章 游擊戰(一)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04章 海商(下)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91章 逼宮第184章 襲擊(上)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75章 架臨宿州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35章 鄉鬥(下)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87章 人材(下)第11章 婚姻(下)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26章 夜襲(上)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35章 南歸(上)第82章 佈置(三)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207章 哭諫(上)第39章 吳甡督戰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324章 進駐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