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

十二月二十六日,屯齊率領着清軍的前鋒人馬攻破了南京的外圍城牆,在南京城外東南的大校場駐紮,就在同一天,正紅旗滿洲固山額真韓岱也率軍駐紮在南京西南的南湖邊。而商家軍的外線人馬也己經進入了預先約定好的位置,正在尋找戰機。

二十七日,阿濟格親率大軍,來到南京城裡,駐軍在城南的聚寶山邊,這時淸軍己在南京城外,聚集了十二萬左右人馬,基本都駐紮在南方,因爲南京城太大了,十多萬人馬根本就不能圍住,也就只能堵住南京一面。而就在當天,淸軍向南京城發動了第一次試探性的進攻,主攻的方向是聚寶門。

雖然商毅已經做好了和清軍打巷戰的準備,但這並不表示就會放棄防守南京的城牆,因爲南京城擁有十分完善的城防設施,還有外秦淮河作護城河,清軍想要直接攻打南京城,必須要先強渡外秦淮河才行,有這麼好的條件,如果不加以利用,先給淸軍造成沉重的打擊,那可就未免太浪費了,退守南京城內,是在實在守不住城牆的情況下的選擇。

而且這時商家軍也已在外秦淮河邊佈置下了防守陣地,以秦淮河爲屏障,抵擋清軍的進攻。秦淮河雖然不算大河,但在商家軍嚴密火力的防守下,想要突破也不是那麼容易,而且商家軍的水軍還封鎖了秦淮河的長江入口,使清軍的水師無法通過長江來支援進攻,只能靠在秦淮河邊臨時徵集的一百多條小船強渡秦淮河,其中有不少船隻能裝下十餘名士兵,還有十幾艘甚致還是花舫。

雖然商家軍這次帶來的重炮不多,但打這樣的小船還是綽綽有餘,因此炮聲隆隆,打得秦淮河面上水柱四起,波浪翻滾,清軍的船隻被一艘一艘的擊沉,清兵們一個個的落水身亡,跟本就無法攻到對岸去。在商家軍的打擊下,阿濟格很快就明白,強攻是沒有用的,因此很快就退兵罷戰。

而這一次南京城中的百姓、官員們總算是親身體驗了一次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雖然還沒有清軍攻進南京城裡,但在城外巨大的爆炸聲,依然可以聽得十分清楚。不過並沒有多久的時間,爆炸聲就平靜了下來,而南京城中也意識到商家軍又一次打退了清軍的進攻,因此也是一陣的歡騰。商家軍的聲望,也再一次被推向高峰。

不過在隨後的三天時間裡,清軍都按兵不動,並沒再向南京城發動進攻。僅僅只是在江面上向商家軍的海軍發動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但在海軍的重炮打擊下,被擊沉了十餘船之後,也立刻就撤退了。而南京城中也恢復了不少生氣,因爲百姓們對商家軍的信心都大大增強了。

但商毅心裡十分清楚,清軍的進攻才只是剛剛開始,都是試探性的,而且還沒有動用火炮火槍等火器,估計是還沒有運到,因此真正的危脅,還在後面,決不能以爲清軍就是技止此尓。

而且通過對城外清軍的偵察,商毅也知道,這幾天清軍雖然沒有發現進攻,但也沒有閒着,而是在加緊時間砍樹造筏,而且還在長江邊上徵集到大量的船隻,顯然都是在爲下一次進攻做着準備。也可以想到,一但清軍再次發動進攻,無論是強度還是規模,都會比這幾次要大得多。

於是商毅也趁着這個機會,向南京的居民下達了全面動員,號招百姓一但清軍攻破南京城牆,不分男女老幼,勻有守地衛疆之責,要堅持抵抗到最後一刻。

當然商毅也不會一味的消及在城中等着清軍進攻過來,雖然尋機殲敵主要是由外線的成進付責,但在內線防守,仍然也要以我爲主,積極爭取主動進攻的機會,牢牢撐握住戰場的主動權,這是商毅自從接受軍事教育以來,一直被灌途的戰術戰略思想。

不過現在清軍雖然沒有再次發動進攻,但對營地的防守還是十分嚴密,層層設卡,步步設防,雙方發生過幾次百人規模的小戰鬥,雖然商家軍利用射程和火力上的優勢,一直都佔據上風,但一直沒有發動一次中大規模進攻的好機會。

岸上不行,商毅的目光,也轉移到長江上。

根據偵察兵提供的情報,清軍的水軍駐紮在龍江關,也就是著名的龍山船廠,徵集來的所有船隻幾乎也都停泊在這裡。如果能夠催毀龍山船廠,重創清軍的水軍,不僅能夠消除清軍從長江上的支援,同時還能切斷清軍長江兩岸的連繫,而且商家軍還可以通過長江,對清軍的後方發動突襲,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在水面上,商家軍的海軍佔有絕對的優勢,雖然第四、五分艦隊沒有戰列艦級的戰船,但和清軍臨時徵調的江船相比,絕對還是巨人一級的,而且正好都可以在長江中航行,在火力上更是有壓倒性的優勢,因此完全可以打一場強攻戰,於是商毅也找到海軍的統領黃震,商議這次進攻的計劃。

而就在商毅正在制定進攻龍山船廠的計劃的時候,也收到了成進的飛鴿傳書,原來成進己經尋找到了一個戰機。

阿濟格的大軍逼近南京城下之後,付責保護他的側翼是覺羅巴哈納,總計兵力約有四萬左右,分別駐守在寧國府、高淳、溧水等地,大體呈南北縱列,擋住了從廣德通向南京的道路。但總兵力其實還沒有商家軍的外線兵力多。

當然這也不能怪阿濟格,因爲進攻南京這樣的堅城,必須要集中主力人馬,而且按照這個時代的作戰常識來說,阿濟格也認爲商毅一定會集中主力,全力守衛南京,雖然會在外線保留一定的兵力,但也只是起牽制作用,最多也就是一二萬人馬,這還是因爲阿濟格聽說,商家軍非常善於發動奇襲,才佈置下了這麼多的兵力保衛自己的側翼,在他看來應該是完全己經足夠了。

成進的第一個攻擊目標是高淳縣。高淳縣位於應天府的西南,正好位於固城湖和石臼湖之間,進攻面並不大,覺羅巴哈納在這裡留下了一萬守軍。但高淳縣是清軍外線防守的中間點,只要高淳一受到攻擊,淸軍的整個外線都會受到牽動,也有利商家軍利用兵力調度,逐個的擊破。

雖然高淳縣也存在地勢狹窄,進攻面小的劣勢,但成進認爲只要發揮商家軍火力猛的優勢,炮步協同作戰,拿下高淳縣,仍然是有很大的把握的。而且就算是攻不下高淳縣,依然可以實施圍點打援的戰術,如果能夠殲滅清軍的援軍,同樣達到了戰略目地。

因此成進也計劃, 這次戰鬥出動兩個師, 兩個旅、一個騎兵團,總計三萬八千左右的兵力,由兩個師付責主攻高淳,兩個旅和騎兵團付責掩護和打援。而這一戰的時間,就定在十二月三十曰,除夕之夜。因爲在這一天,人的心理總會比平時放鬆一些的。

看完了成進攻打高淳的計劃之後,商毅也十分滿意,這正符合他的要求,即然清軍把主力都集中在南京城下,那麼在外線也就不用客氣了,而且這一戰成功的機會幾乎是百分之百的。另外自己計劃攻擊清軍的水軍,也可以同時發動,在同一時間裡,給清軍一個真正的重創,而且一但清軍的外線和水軍同時遭到打擊,那麼內線一定用有調動,這樣一來,自已在內線說不定就能找到戰機,形成連續的進攻機會。而且說不定在這一戰之後,還可以扭轉一下目前危急的局勢。

於是商毅也立刻回覆成進,讓他按計劃進行,同時也下令黃震,馬上組織船隊,準備對清軍水軍發動的進攻,而時間就定在十二月三十日這一天,也讓清軍渡過一個特殊的除夕之夜。

佈置好了作戰的準備之後,商毅才把這一次水、陸兩路同時出擊的計劃分別通知了玄皇教、史可法和吳甡這兩方面。當然在最後的結果尚未出來之前,也叫他們不要聲張,只有有限的幾人知道就行了。

得知了商毅的這一連串軍事計劃之後,無論是玄皇教主朱師成,還是史可法、吳甡,也都再一次被商毅這種神出鬼沒的用兵之術而驚歎不己,也想不到在現在這樣危急的局勢下,商毅依然還有辦法來挽回。他們當然都清楚,這一次兩線出擊的成功機會都很大,很有可能取得雙線的勝利。看來商毅守衛南京,打退清軍第二次南侵,也並不是沒有可能的。

而同時,史可法和吳甡也告訴商毅,雖然現在清軍兵臨城下,在除夕這一天的夜晚,皇宮仍然要照例舉行除夕夜宴,還要給南京百姓免費發放一些酒食,並且還請商家軍派一支人馬,舉行一個小規模的獻俘儀式,其實也就是一次閱兵,而商毅作爲現在全南京城的支柱,也是一定要出席,而且這個獻俘儀式,自然也由商家軍來執行。因此請商毅在這一天做好防守佈置。當然在一天也特許商毅帶幾個衛兵參加晚宴,以便使他可以隨時向商家軍發號施令。

商毅聽了之後,想了一想覺得仍然舉行除夕晚宴也並無不可,商毅的重點當然不是在晚宴上,而是在晚宴之前的閱兵,因爲在一方面是可以安定人心,一方面也是鼓勵文武官員的士氣,如果能在當晚收到一份捷報,馬上公佈,自然就更完美了,因此也答應了下來。

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85章 地雷陣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136章 開業(三)第81章 洋人(下)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83章 游擊戰(二)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84章 夜襲(二)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66章 忽悠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2章 清廷(下)第82章 破敵之策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187章 講和(下)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5章 強盜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369章 交易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105章 完婚(三)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62章 破局(二)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90章 合圍(一)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186章 出獄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83章 佈置(四)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11章 深夜靜思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104章 海商(下)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78章 力挽狂瀾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45章 勝利的收穫
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85章 地雷陣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136章 開業(三)第81章 洋人(下)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83章 游擊戰(二)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84章 夜襲(二)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66章 忽悠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2章 清廷(下)第82章 破敵之策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187章 講和(下)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5章 強盜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369章 交易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105章 完婚(三)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62章 破局(二)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90章 合圍(一)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186章 出獄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83章 佈置(四)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11章 深夜靜思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104章 海商(下)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78章 力挽狂瀾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45章 勝利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