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攻城(上)

由於這一次進攻, 清軍在靠近城牆的過程中, 並沒有遭到多少打擊,因此圖爾格立刻又增加了滿漢名兩個牛錄,投入到攻城的隊伍中。這時清軍以經派出有滿漢各五個牛錄,一次性用於進攻的兵力共計四千多人, 其中包括近四百滿八旗的披甲兵和鋪兵, 由一名甲喇額真統領, 負責指揮這一批的攻人馬。

這次清軍共計出動了二萬六千大軍,出動四千多人馬攻城,到也並不算過份。但因爲穆陵關的關城並不大,單面的城牆也只有三百多米,可攻擊面確實有限,四千多人馬,也確實是攻城的極限兵力,再派多也沒有,也只能在城下乾等着。不過圖爾格又另外調集了滿漢各五個牛錄,準備做爲輪換部隊。

這時第一批到達城牆邊的清軍以經架好了雲梯, 舉着盾牌武器,開始向城頭上攀爬。

而穆陵軍早己被先前清軍的暴行激怒, 人人口憋足了一口氣,要爲剛纔慘死在清軍手下的同胞報仇,雖然剛纔用弓箭火銃打了一陣,也殺了不少清兵,但跟本就不解氣,現在清軍一開始爬城,自然是人人振奮,立刻就將早就備齊的石塊,粗木從城垛口扔了下去。等凊兵爬到接近城垛口位置時,就用長槍拼命亂刺,盡力阻擋清軍蹬上城頭。

因爲在關城垛口朝城外的一側都被鑿出一個小小斜面,不要小看這一點改動,工程雖然不大,卻可以使雲梯上的倒鉤失去着力點,因此十分輕鬆的就可以將雲梯推起耘,翻倒下去。在城牆上,穆陵軍也專門就有十組這樣的隊伍,毎隊四名士兵,合力端着一根長長叉木,不斷將雲梯連同蹬上雲梯的清兵一起推翻倒向城外側去。

同時在後排的高臺,還有城牆後面的箭塔上,火槍手和弓箭手也不住的發射火銃,開弓放箭,火炮雖然打不到攻城的隊伍,但卻可以攻擊第二批增援攻城的清兵,因此依然不斷髮猛烈的轟鳴聲。在穆陵軍的守軍這樣三層立體打擊下,清軍也不斷從雲梯上落下去。

不過穆陵軍固然是義憤填膺,清軍同樣也是滿腔怒火,面對着穆陵軍嚴密的防守,一個個絲毫也不退讓,舉着盾牌,遮擋着從城頭上落下來的石塊、粗木,箭枝、彈丸,抓着雲梯,頑強的向城頭攀爬。石塊、粗木擊打在盾牌上“咚、咚”作響,箭枝、彈丸更是打得“啪、啪”只響,有的清軍被石塊、粗木砸倒,也有被箭枝慣穿,被彈丸射透,但前面的清軍倒下之後,立刻就有後面的清軍補了上來,雲梯被推倒, 但只要是沒有被摔壞, 馬上就重新再架起來, 繼續向城牆上攻去。

而且在城下,清軍還安排了一排弓箭手,對着城頭上射箭還擊,儘管迎射的難度遠遠大於俯射,而且清軍的弓箭手也沒有半點遮擋,但出衆的射術卻彌補了這些弱點,還距離四十步以內,清軍的弓箭手射得極準,只要穆陵軍的士兵稍微露出一點空隙,就可以成爲淸軍弓箭手的攻擊目標。

因此在城頭上,也不斷有穆陵軍的士兵被箭枝射中。幸好穆陵軍的長槍兵都是穿鐵甲作戰,有一部份士兵還是兩層甲,而且在高臺上的垛口都安置了擋牌,同時也給毎名火槍手配備了鐵盔和衣甲,使他們的防護力也大大增加,才避色了損失的進一步擴大。

戰事從一開始,就進入十分激烈的情況中。

隨着戰事的進行,增援的清軍很快也靠近了城牆,加入到戰團中來。也全都進入了火炮發射的死角,因此火炮也暫時失去了作用,只能全都停止了發射,等待着下一批清軍進入攻擊的範圍。

這時清軍的攻城兵力增加了近一倍,在三百多米的城牆外, 以經架起了百餘架雲梯, 平均每不到三米的距離,就有一架雲梯,密度之大,在攻城戰中實屬罕見。而且清軍密密麻麻如同螞蟻一樣附着在雲梯上,向城頭髮動一次又一次猛攻,幾乎將城牆全都覆蓋了起來。前仆後繼,連綿不斷,不僅是漢軍,就連所有的滿八旗披甲兵,輔兵也都全部投入到攻城的隊伍中去了。

而在城牆下,護城的壕溝裡,清兵的屍體也在不斷的增加,傷兵也大量產生,以經有幾十名跟役、包衣,冒着槍林箭雨,專門付責從戰場上救護傷員,搬運屍體,不斷來往奔波於主陣和戰場之間。

在穆陵關的城上駐守的守軍,也增加到了一千三百多人,除了四百五十多名火槍手之外,還有八百餘名長槍手,刀盾手,這還不算城後箭塔上的長弓手,幾乎把城頭上也站了個水泄不通,並且牢牢守住了城頭上的每一處地方,一個守兵倒下之後,就馬上有新的士兵補上他的缺口,繼續拼命阻擋着清軍的進攻。而火槍手和長弓手也在後面以最快的速度向關城下射擊射箭,協助着前排的守軍防守,同時還打擊城下清軍的弓箭手。

城頭上還不斷有人將受傷和陣亡的士兵擡下去,同時又不斷有人將石塊、粗木、箭枝等守城的工具擡了上來,因爲人手不足,付責這些工作的大倍份都是青壯婦女和老人。而在城下的臨時救護點裡,以經躺下了四十多名傷員,絕大多數人受的都是箭傷,十幾名郎中也忙着團團轉,再給傷兵起箭,清洗傷口,包紮。

火銃的轟鳴聲,弓箭飛射的破空聲,兵器的撞擊聲,人的怒吼聲,高空墜物的落地聲也響成了一片,而在空氣中也彌散着嗆人的硝煙氣味和令人作嘔的血腥味。都顯示着戰鬥的激烈。

商毅在城樓上,將整個戰場都盡收眼底,儘管現在絕大多數雲梯上的淸兵都以經接近了城垛牆,但在穆陵軍頑強而嚴密的防守下,始終沒能讓清兵突破防線,殺上城頭來。一方面是因爲穆陵軍的士兵憋足了一口氣,把對清軍的憤怒,保護城中家人、鄉親的決心轉化爲了強大的戰鬥力,另一方面也是經過了上一次攻城戰之後,商毅也完善了城防結果,穆陵關的防禦力又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商毅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對身邊的唐鎮道:“叫擲彈兵準備,毎人先投彈五顆。”

隨着唐鎮的傳令,從城下上來了一隊士兵,一共六十人,兩人合力擡着一個木箱。來到了城上之後,他們並沒有直接加入城頭的防守中,而是打開木箱,從裡面拿出一個粗大的圓筒狀東西來。

這是穆陵軍的火藥匠在商毅和孫和鼎的指導下,製作出來的簡易炸彈,樣子其實就是一個大紙圓筒,約一尺多長,直役約爲兩寸,外殼是用厚紙糊成,兩頭用臘封堵,留出一跟引線,裡面不僅裝了火藥,而且還填進去不少鐵片,鐵石。從外形看上去,到是像一支大爆竹。商毅管它們叫手榴彈。並且專門成立了一隊擲彈兵,一共六十名。

這時每一名擲彈兵都點燃了一枝松香,將手榴彈的引線點着,然後用力向城下扔了出去。

很快就只聽城下傳來了一連串巨大的爆炸聲,騰起了大量的硝煙,迅速將整個陣地都遮蓋住了,其中還夾雜着不少清兵的慘叫聲,不過都被爆炸聲掩蓋住了。而城上的擲彈兵還在繼續點燃手榴彈,再扔下去,一直到每人都扔出了五顆之後,這才停手。

一連串爆炸聲雖然逐漸平息,但由余硝煙太濃太多,以將整個穆陵關的南城都掩蓋了起來。目光最多隻能看出四五步遠去。不過穆陵軍的守兵們可不管其他,依舊牢牢守住了城頭,只要是有清兵從濃煙中鑽出來,就毫不留情的擊殺。

而在清軍的主陣中看來,也只能看見整個關城都被一大團濃霧掩蓋,誰也不知道這一連串爆炸之後,到底產生了怎樣的結果。圖爾格和博洛也面面相覷,但在心裡也產生了一種不好的預感來。

只有商毅的頭盔上有夜視鏡,因此可以把結果看得十分清楚,不由得意的大笑了起來。

等到濃霧漸漸散盡,場景也逐漸看得清楚起來,守軍們這才發現,在城牆下來,橫七豎八以經躺滿了屍體,少說也有七八百俱。還有無數的清兵,躺在地上掙扎,呼號。而清軍用來攻城的雲梯,有的被炸成碎木,也有的燃燒起了大火,差不多被毀壞了近半,整齊的弓箭手隊也被炸七零八落。儘管這時還有一些清兵依然在向城頭上進攻,但也以經是稀稀疏疏,戌了強弩之末了。

而隨看這一輪手榴彈投射結果清晰的反應出來,攻城的清兵很快也發現,自己一方的攻城力量大減,頓時也都士氣大跌,更加不是守軍的對手。

圖爾格和博洛看了一眼,都掩飾不住自己心裡的震驚,穆陵關裡除了擁有大批的火炮火銃之外,還有這樣使用而且威力巨大的火器嗎?

博洛喃喃道:“這是什麼火器,怎麼有這麼大的威力呢?”

圖爾格也搖了搖頭,實在有些不明白,不過他也知道,這一次進攻以經完全失敗,因此立刻下令,命第一批進攻的軍隊撤回來,而將第二批預備輪換的人馬換上去。

第3章 各懷鬼胎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380章 總結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29章 計劃(下)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165章 出兵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37章 進攻南陽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102章 備戰(四)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77章 火銃試射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75章 湖南失陷第117章 海盜(一)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196章 對策第119章 投效(上)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94章 勸降(下)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145章 新年(下)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23章 震盪第174章 勸降吳三桂(上)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97章 僱傭兵(上)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234章 訪歐船隊歸來(二)第49章 皇太極(下)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80章 佈置(一)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84章 夜襲(二)第90章 金陵風月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18章 朱印船(下)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99章 備戰(一)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34章 迎頭痛擊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12章 李巖入鄂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94章 遷移(二)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14章 優勢
第3章 各懷鬼胎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380章 總結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29章 計劃(下)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165章 出兵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37章 進攻南陽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102章 備戰(四)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77章 火銃試射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75章 湖南失陷第117章 海盜(一)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196章 對策第119章 投效(上)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94章 勸降(下)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145章 新年(下)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23章 震盪第174章 勸降吳三桂(上)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97章 僱傭兵(上)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234章 訪歐船隊歸來(二)第49章 皇太極(下)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80章 佈置(一)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84章 夜襲(二)第90章 金陵風月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18章 朱印船(下)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99章 備戰(一)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34章 迎頭痛擊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12章 李巖入鄂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94章 遷移(二)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14章 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