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保薦

“咚——咚——咚——咚——”

隨着鼓聲的敲響,四個小隊按十人一列,排列着整齊的方陣,進入到場地中來。首先各佔一角,組成了一個巨大的田字形。

這是應曾化龍的要求,三村民團進行的一次操練演習。

雖然現在民團的總部和主力團都遷到了王家大屯,但在清水村依然還有輔助團留守,每天仍然要進行訓練,因此場地、訓練器村也都是現成的,拿來就可以直接用。

參加操練演習的是這次來迎接巡撫一行的四個主力團小隊,分別是第一隊,第三隊、第四隊、第六隊。

首先進行的是隊列演習。在以前,民團的發令都是由各隊隊長喊口令,在三百多人的規模時,這個方法還可以用,但人數多了,可就不行。畢竟靠人喊話,只能控制很小一片範圍。因此商毅才改用鼓聲來代替口令。不過落實毎個小隊,依然還是由隊長來發號司令。

四個小隊在場地中,先是按順時針繞場一週,然後隨着鼓聲的響動,不斷變化着位置,先是由四個小方陣組合成一個大方陣,然後散開,在“田”“十”“一”“丨”等形狀之間來回進行着不同的變化。

而到了最後,隨着一陣急促的鼓點,四個方陣迅速組成一個大圓陣,所有刀牌手和大砍刀手都列在最外圈,豎起盾牌,身子半蹲在地上,而在他們身後,是長槍手握里長槍,如林指向圈外,在最內圈纔是弓箭手,彎弓搭箭。四名隊長各佔一方,居中指揮。

雖然只是一個四百人組成的圓陣,但看起來卻是氣勢十足,似乎堅如磐石,固若金湯一樣。而隊列的演習也全部完畢。

曾化龍在高臺上也看得微微點頭,頗爲讚許。商毅對此也十分滿意。儘管現民團的隊列變化和後世的軍隊還無法相提並論,但也花費了自己相當大的心血,而且在這個時代,以經是十分少有了。

訓練隊列,雖然對士兵戰鬥力的提高並沒有多少直接作用,但對培養士兵的精神氣質風貌,以及服從命令,尊守紀律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潛移默化影響。在後世一向都是軍隊訓練的重要環節。在商毅考入軍校的第一個月,全是進行隊例訓練。

隨後進行團兵的技戰術的演習,長槍手手以二十人爲一排,向着二十步以外的一排木人猛衝了上來,舉起手中的長槍,刺向木人的目、喉、心、腰、足等要害部位。刺倒一排木人之後,又立刻向下一排木人繼續衝殺而去,並且發出“殺——殺——殺——”的怒吼聲。

在一連刺倒了五排木人之後,這一輪衝刺纔算結束。然後有人上去檢查毎一名士兵的部份和數量,一一記錄下來。

總體來說,在前三排長槍手們還基本能夠保持着一條直線,到了第四排,就開始有些參差,到了第五排,前後的差距會達到四五米以上。不過能夠達到這一步就以經相當不錯了,在真正的戰場,一排長槍手基本不可能連繼沖刺到三排以上。

接下來是大砍刀手和單刀手的演練,和長槍手不一樣,大砍刀手不用跑步衝刺,而是一起大步前進,寒光閃閃的大砍刀舉起、斜劈,再舉起、斜劈。所有人的動作、姿式幾乎都是一模一樣。

技術演練只有這兩項,商毅並沒有讓弓箭手出場。因爲一個合格的弓箭手至少要一年時間,現在商毅對弓箭手的要求只是能把箭射出去,方向準確就行了,命中率並不重要。因此也就別拿出來現醜了。

不過就是前兩項,對曾化龍一行人來說,以經產生了不小的震感效果。先前的隊列演練還可以說是華而不實,花架子等等。但這次就是紮紮實實的拼殺格鬥技術,幾員武將的目光都變得凝重起來。

這時在隨行的萊州府膠州守備劉天錫道:“商教師,我看剛纔你們的演練雖然整齊,但無論是槍手還是刀手,所使的只有一式。到了戰場上,如果遇到訓練有素之敵,恐怕未必是對手。”

商毅道:“大人說得及是,不過我們民團成立纔不足兩個月,也無法把團兵訓練得精通武藝,唯有隻他們苦練一式,方纔能夠在短時間內上陣廝殺。靠的是全軍整體一致,而並非是一士一兵的個人武技。”

劉天錫有些不屑,道:“就是會這一下子的士兵,到了戰場上又能有什麼用呢?”

聽了劉天錫的話,其他幾員武將也都露出了“正是如此”的表情來。商毅卻淡淡一笑,道:“大人請耐心看完下一項,再作結論也不遲。”

這時曾化龍開口道:“好,商毅,你們民團還有什麼演練, 儘管去安排。劉守備,等都看完之後,再做定論也不遲。”

劉天錫揚了揚眉頭,悻悻道:“好,我就看看他們還有什麼花樣?”

商毅向曾從龍施了一禮,立刻下去安排。

這一次是進行實戰的演練,將四百人分爲兩隊,進行一次對戰,毎隊兩百人,各兵種全都相同,。團兵們也換上防護的皮甲和木製的武器。相隔約百步的距離列好陣式。毎隊中陣各有一面大旗,一隊紅旗、一隊藍旗,以率先奪取對方旗幟的一方爲獲勝。

隨着鼓聲敲響,兩隊人馬立刻都互相對衝起來。而且雙方都是以長槍手爲中路,刀牌手和大砍手分列兩側,既使是在衝刺中,也保持着完好的隊型。

兩隊人馬接觸上之後,長槍手手各自舉起自己手中的長槍,整齊一致的向對方刺去,大砍刀和刀牌手也都揮動大刀,就像訓練時一樣,舉起、斜砍。雖然一共只有四百人,也只是一場模擬的實戰演練,但團兵們卻也都用盡全力,毫不留情,在演武場上立刻向了一連串木器相交時發出的沉悶聲音,還夾雜着不少人的吼叫和哀號聲。

而在觀戰的曾化龍等一干官員看來,這場實戰演練卻並不並於一場真刀真槍的廝殺。不過儘管雙方打得十分激烈,不時有人倒地,但卻都始終保持着完好的陣型,以良好的團隊配合與對手抗衡。這一點都是商毅一直以來最強調的,而且在民團的歷次戰鬥中,基本都得到了認真的慣徹。

打了一刻鐘的時間,儘管雙方有不少人都退出了戰鬥,但陣形始終還是保持不散。

直到了這時,曾化龍纔有些吃驚,他雖然是文官出身,但這些年也經歷了不少戰事,在他的印像中,無論是怎樣的軍隊,,到了這個時候,士兵們恐怕都亂了,只能靠單兵作戰來支撐。而這個民團卻還能堅持着陣列不散,這以經無法用訓練有素來形容了。

在偷眼看看那些武將,都以經是目瞪口呆了。就連剛纔置疑民團的劉天錫也看得兩眼發直。毎一個人在心裡都把團兵和自己的士兵進行了一番對比,然而得出的結論卻是十分杯具,如果在人數、武器相同的情況下,與民團作戰,基本是一打就散,必輸無疑。

最後的結果是以紅隊堅持到藍隊的陣型崩潰,才最終取勝。演練結束之後,全軍再度整隊排好,站在高臺前。而儘管是用的木質武器,毎個團兵還穿着護甲,但還是有不少人被打得鼻青臉腫,甚至是流血不止。但毎一個人都站得筆直,絲毫也沒有什麼影響。

就連曾化龍也覺得有些看不過眼去,乾咳了一聲,道:“商毅,我看受傷的人可不在少數,你們民團平時都是這麼訓練的嗎?”

商毅道:“回稟大人,平時都是如此。因爲我們民團是爲了保村護民而成立,面對的都是窮兇極惡的匪賊之徒,他們可是不會手下留情。因此草民纔要求團兵的每一次訓練都要當作真正的戰場一樣。平時訓練多流血流汗,總勝過在戰後流淚傷心。”

曾化龍身子一整,心裡默黙唸了幾句:平時訓練多流血流汗,總勝過在戰後流淚傷心。其他人聽了,也若有所思。就一次就連劉天錫也不敢再說什麼?萬一巡撫大人讓自己的軍隊和民團較量一下,自己可沒有一點取勝的把握。

這時曾化龍也點點頭,道:“商毅,讓他們解散回去休息去吧。”

商毅這才宣告民團解散,但隨後又舉行了一場蹴鞠比賽。

曾化龍等人雖然知道有蹴鞠這項運動,但也從來沒有見過,因此都覺得十分新鮮,隨行來的幾員武將也都看得興高彩烈,有兩個人甚致被球場上的氣氛感染,看到精釆的地方,也揮動雙手,大聲喝釆。有不少人都盤算,回去之後,是不是讓自己的軍隊軍才成立幾支蹴鞠隊。

曾化龍也笑道:“商毅,你們民團到還能踢得好蹴鞠啊。”

商毅道:“回稟大人,草民教導他們踢蹴鞠並非只是娛樂。蹴鞠不僅能使團兵們強身健體,提高機智靈敏反應能力,而且還能增強互相之間的同袍之誼,團隊合作精神,讓團兵們多踢蹴鞠,實在是益處多多。”

曾化龍怔了一怔,沒想到就連蹴鞠,也是商毅的一種訓練手段。沉呤了半響之後,才道:“商毅,本官見你的才能,委身爲一村民團教師,實在是大材小用。何況這次剿匪之功,也不爲小,因此本官打算向朝廷保薦,你爲登州府奇山所千戶。不知你是否有意從軍爲將?”

第73章 阻擊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51章 撫平青萊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87章 人材(下)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91章 合圍(二)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119章 投效(上)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202章 夜奔(上)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278章 回航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6章 家事! 公事!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74章 清廷議事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83章 游擊戰(二)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191章 勸進(上)第36章 南歸(下)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2章 應對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132章 攻城(下)第102章 備戰(四)第88章 喜得千金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402章 北境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271章 妙手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40章 海軍出擊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45章 戰後總結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369章 交易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162章 浙江的政務第52章 派遣內應
第73章 阻擊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51章 撫平青萊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87章 人材(下)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91章 合圍(二)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119章 投效(上)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202章 夜奔(上)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278章 回航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6章 家事! 公事!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74章 清廷議事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83章 游擊戰(二)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191章 勸進(上)第36章 南歸(下)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2章 應對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132章 攻城(下)第102章 備戰(四)第88章 喜得千金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402章 北境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271章 妙手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40章 海軍出擊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45章 戰後總結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369章 交易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162章 浙江的政務第52章 派遣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