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玄皇教

“這個是玄皇教的信物。”林承業把兩面從屍體上搜找出的銅牌攤放在桌子上,對商毅說道。

商毅拿起一面銅牌,只有手掌大小,一指多厚,一面刻着一條盤龍,而在另一面則刻着一個“風”字。不禁問道:“這玄皇教是什麼來歷?”

林承業苦笑了一聲,道:“玄皇教是江湖中最神秘的一個門派。我對這個門派所知也不多。只知道玄皇教以教主爲尊,教主下面是三名長老、長老下面是八名門主,按天、地、風、雲、龍、虎、鳥、蛇爲名, 而門主以下是各香主、旗主,但俱體是怎麼的設定,我也不知道了。”

商毅道:“那麼林鏢頭怎麼能斷定,他們就是玄皇教的人呢?”

林承業道:“居我所知,江湖的所有門派中,只有玄皇教是以龍紋作爲標識,區別只在於龍爪。一般的教衆只有一隻爪,香主、旗主是兩隻爪,門主是三隻爪,長老是四隻爪。”

商毅笑道:“那麼教主豈不就是用五隻爪的龍了嗎?”

雖然商毅說的若無其事,但林承業卻也有些尷尬,這可是一個忌禁的話題,因爲只有皇帝才能使用五爪龍紋。於是把話題岔開,拿起另一面銅牌,道:“這上面的龍紋刻着的是三隻爪,因此該是門主一級。背面該的是一個“虎”字,那麼這就是虎門的門主了。” 指了指商毅的那一面銅牌,道:“而你那一面應該就是風門的門主了。”

商毅點點頭,又問道:“如果論武功,玄皇教的門主在江湖算什麼地位?”

林承業正重道:“都算是一流高手了,一般幫派的幫主、派主也未必是他們的對手。而長老就更爲厲害,都夠格自立門戶了,我懷疑出手救了另外兩人的,就是玄皇教的一名長老。不過商兄先前能夠擊敗一名門主,而後一舉擊殺二名門主,依在下看他也未必敢正面與商兄交手,所以只能暗中出手。”

商毅暗暗估計了一下,雖然他和第一人交手,多少佔了一點對方不熟悉雙截棍套路的便宜,但如果真正憑實力交手,自己也未必就會輸給他,但一對二自己就絕不是對手。而殺死另外兩名玄皇教的門主,不過是手槍的功勞。按這樣推算,自己現在的武功,大約也就相當於玄皇教門主的水平,也算是一流高手。又道:“玄皇教的教主是什麼樣的人?林鏢頭知道嗎?”

林承業搖了搖頭,道:“這個我就不知道了,江湖上見過玄皇教教主的人很少,居說此人的武功深不可測,天下能和他相抗衡的人寥寥無幾。” 頓了一頓,又道:“其實我所知道的玄皇教的情況也都是四處打聽來的,也未必就是真的。不過惹上了他們,終究是個大麻煩。”

商毅對此到並不太在意,畢竟他有手槍在手,就算是玄皇教教主親自到了,也逃不過子彈。中國武術在商毅以前那個時代雖然失傳了很多精粹,但也決不會誇張到後世的影視武俠小說那種地步,否則近代中國也不會受西方列強的欺負。相反商毅更擔心的是強盜。雖然強盜中沒高手,但勝在人多,蟻多咬死象。

商毅扭頭看了看窗外,天色以經有點朦朦亮了,於是又道:“林鏢頭,天以經快亮了,天亮之後我們就要回村去。你們是否繼續北上進京呢?”

林承業苦笑了一聲,道:“世道成了這個樣子,又是強盜又是玄皇教,我們那裡還敢繼續上京。實不相瞞,我們昨天都商量過了,想請商兄陪同我們上京。只有商兄護送,我們才能放心。至於酬金方面,商兄可以儘管開口。”

商毅心中一動,這到是一條門路。到了北京說不定會遇到什麼機會出頭。而且如果幫他們把這一趟鏢押送到北京,可就是一個大人情,鏢局的人門路都廣,對自已以後的發展也大有益處。不過現在眼看着強盜要去洗劫小山村,商毅可不能坐視不理。因此搖了揺頭,道:“不行,我現在要馬上趕回去保護我的村子,因此不能陪你們上北京。”

林承業的眼裡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但馬上又道:“如果商兄不能隨我們上京,那麼能不能讓我們也一起到貴村去暫時躲避幾天再說?”

原來在昨天晚上,林承業等鏢局的幾個人在一起商議,現在鏢局的人馬損傷大半,繼續押送這趟鏢去北京一定是凶多吉少。唯一的辦法就是請商毅隨行護送。但林承業也提出,商毅未必肯陪自己上北京,不如到商毅的村子裡去躲避一時,再分頭向鏢局和北京的田府送信,讓兩方面都抽派人手的支援和接應。田金貴雖然看商毅不順眼,但事關身家性命,也只能同意。

商毅笑道:“我的村子現在也未必就是一片靜土,林鏢頭應該知道,強盜馬上就會來我們村子了,你們也要去嗎?”

林承業也苦笑了一聲,道:“當然知道,但現在那裡還有平安之地呢?只要有商兄在,我想對付區區強盜應該不再話下。而且我們去了,也可以助商兄一臂之力。”

商毅點了點了,想要保住小山村,幫手自然是越多越好,而且鏢局的這幾個人手底下還是有兩下子,比一般人還要要強得多,因此把他們帶回去,也能多一分力量。因此也道:“好吧,等一會兒林鏢頭就和我們一起動身吧。”

其實不僅是林承業他們一夥,連倖存的鎮民也都願意跟着商毅回山村子裡去。雖然他們都知道,強盜會去進攻山村,但經過這場大難之後,現在他們對商毅以經生出了很強的依賴之心,覺得只要是跟着商毅,自己就能得到保障。

對此商毅也沒有拒絕,現在多一個人就多一分力量。而且從強盜那裡搶了七八十石糧食,暫時也夠支持一個月的時間。

―――――――――分割線―――――――――分割線―――――――――

就在不久之前,還是商毅等人暫居小屋裡,這時又聚集了十數個人。就在商毅所坐的位置上,端坐着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頭帶金冠,長髮披肩,面似淡金,一身黑色金線繡龍紋長袍,手裡把玩着兩面銅牌。其餘的人分列左右,有男有女,形態各異。

這時從門外進來兩人,一齊向那黑衣人拱手施禮,有一人道:“回稟教主,據屬下觀察,他們動身離開,最多隻有兩個時辰。而且一行有十佘輛馬車,痕跡十分淸晰,如果我們現在趕上去,一個時辰之內,一定能夠趕上他們。”

另一人道:“據屬下驗看,劉門主傷在眉頭,李門主傷在左胸,都是一擊致命,再無其他傷處。而且不似是刀劍暗器所傷,確實像是火器所爲。”

教主點點頭,道:“王門主、伍門門,你們辛苦了,暫時退在一邊。”

兩人答應一聲,各自分兩側站好。教主又道:“師長老,張淡月和羅全海的過錯查淸楚了沒有?”

這話一說,在人羣中有兩個人的身體抖了一下,正是從商毅槍下逃脫的那兩個人。那個曾和商毅交手被打傷的是張淡月,另一個是羅全海。

站在教主左側第二位的一個老者出列,道:“回稟教主,經過以經查清了。此番完全是甴於張淡月見色起意,而引起的爭端。張淡月不尊教主之令,擅自行動,暴露行蹤,連累劉門主、李門主喪命,全是張淡月一人之罪,應當重責。羅全海見同門受辱,出手相助,本是無過。但也違反教主之令,沒有極時退身,擅自出手。因此也有連帶從罪。明姬夫人及時出手,救走兩人,並未顯露身形,應當無過。請教主處置。”

張淡月和羅全海都嚇得兩腿一軟,跪伏於地,齊聲道:“教主饒命,教主饒命。”

教主看了張淡月一眼,淡淡道:“張淡月,念你爲本教盡職多年,自行了斷吧。”

張淡月臉色大變,猛然一咬呀,從地上一躍而起,向門外狂奔而去。但剛剛躍到門口,就慘叫了一聲,撲面栽倒在地。後心處插着一面銅牌。而教主手中的銅牌也少了一面。

其餘的人連大氣都不出一聲,羅全海跪在地上,動都不敢動一下,教主又道:“我教起事在即,大業將興。凡事本座之令,必須嚴尊不違,否則必須重罰。張淡月的下場你們都要引以爲戒。羅全海革去地門門主之位,降爲本教普通弟子。日後戴罪立功,以觀後效。”

衆人齊聲道:“屬下謹尊教主之令。”

羅全海見撿回了一條命,也跪在地上連連叩頭,道:“多謝教主饒命,多謝教主饒命。”

教主點點頭,又道:“地、風、虎、蛇四門門主的空缺,暫時由各門首席香主代理。等曰後獎勵有功之人。”

師長老又道:“教主,張淡月和羅全海都受了處罰,但傷了我教兩名門主,難到就這麼算了嗎?”

教主淡淡道:“傷了我們的人,自然不能這麼算了。明姬,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去處理吧!”

這時,站在教主左則第一位的一名身材纖細、面帶青紗的女子出列,道:“明姬謹尊教主之令。”

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34章 宣戰(上)第147章 對策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49章 大獲全勝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24章 南京使臣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15章 反擊(三)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180章 出兵(上)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166章 雨戰(二)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236章 隱密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171章 追擊第89章 交易(下)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183章 下獄(下)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143章 提案(下)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49章 皇太極(下)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14章 玄皇教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62章 剃髮令(上)第72章 大戰曲阜(三)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8章 朱印船(下)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55章 火船(一)第67章 建設(下)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
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34章 宣戰(上)第147章 對策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49章 大獲全勝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24章 南京使臣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15章 反擊(三)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180章 出兵(上)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166章 雨戰(二)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236章 隱密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171章 追擊第89章 交易(下)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183章 下獄(下)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143章 提案(下)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49章 皇太極(下)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14章 玄皇教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62章 剃髮令(上)第72章 大戰曲阜(三)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8章 朱印船(下)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55章 火船(一)第67章 建設(下)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