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

當然,除了這兩個問題外,另一個問題就是南線宋州附近的樑軍統兵大將霍彥威。

霍彥威此人年少時因爲兵亂,被樑國大將霍存收養爲義子,並改名爲霍彥威。

之後霍彥威追隨霍存征戰四方,曾因中箭而瞎了一隻眼睛;後來因爲作戰勇敢而受到朱溫的看重,被加封爲左龍驤軍使,右監門衛上將軍。

在擔任邠州刺史期間,曾經遭到已經投降岐國的劉知俊進攻,霍彥威堅守一年多時間,始終未被攻破城池。

要想在外無援兵的情況下長時間堅守孤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軍心要穩固。

若是將士們士氣全無,即便城中守軍再多也是沒用。

霍彥威能夠擋住劉知俊,這顯然是因爲此人深得軍心之故。

一位深得軍心的將領,再加上他驍勇敢戰,統兵能力也算不錯,有這幾點,可以說霍彥威就足以稱得上名將,對付起來就沒有那麼容易。

周鄴分析道:“都督所言甚是,要突襲成功的確不易;不過南線樑軍的總兵力也就是五六萬人左右,而且這些軍隊中強弱摻雜,真正能算精兵的並不多,再加上樑軍還要分守各地,所以即便突襲不成,但我軍要擊敗樑軍依舊不難。”

“不錯,我軍實力應該在敵軍之上,又是以有備攻無備,只要不犯太大的錯誤,想來取勝還是能辦到的。”刁彥能深以爲然。

這次楊渥交給李承鼎的軍隊一共是三萬禁軍和三千騎兵,都是吳國最精銳的軍隊,戰力應該遠在樑軍之上,尤其是這三千騎兵可以說讓吳軍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畢竟樑軍的騎兵原本就不多,而且主要被集中在黃河防線應對晉軍,留在南線的幾乎沒有。

有騎兵上的優勢,總體實力吳軍也不比敵軍差,再加上吳軍又是以有備攻無備,可以說勝算還是很大的。

見衆將信心滿滿,李承鼎也沒有多說什麼,直接下令道:“惠王既然打算單獨攻打開封,本將料其必敗。一旦惠王兵敗逃回陳州,駐守在宋州、亳州等地的樑軍必出兵攔截,造成城池防禦空虛,這就是我軍突襲敵軍的機會。”

“不過在此之前,爲了儘可能迷惑敵軍,所以各部將士不得有大的調動,一切以安穩爲主。”

“本將希望,各位將軍回去之後就做好準備,外鬆內緊,一旦接到出擊的命令,就要以最快的速度行動起來,不得有任何的耽擱。各位將軍都聽明白了嗎?”

“末將等遵令!”衆將連忙站起來大聲應道。

接下來幾天,果然如各方所料的那樣,樑軍在開封的駐軍堅守城池,等待援軍,給惠王的大軍造成極大的殺傷。

惠王的軍隊原本就是臨時招募的烏合之衆,在沒有遇到硬仗之前固然看上去聲勢浩大,那些沒多少人防守的小縣城往往望風而降,但一旦要打硬仗了,他們的本來面目頓時就暴露出來。

叛軍僅僅第一天攻城猛烈,給守軍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但自身也遭到不小損失;第二天,隨着樑軍援軍即將到達的消息在叛軍之中傳開,原本還熱熱鬧鬧的叛軍頓時士氣大挫,不少人趁機逃亡。

朱友能大怒之下連續斬了不少逃兵,這才暫時鎮住了衆人,不過這一天是沒法發起攻城了。

第三天,在朱友能的各種許諾之下,加上樑軍援軍並沒有出現,所以叛軍重新振作起來,對開封城再次發起進攻。

然而這一次的進攻一開始就遭到挫折,叛軍原本準備的攻城器械乃是臨時搭建,數量並不多;而朱友能麾下的將領們又缺乏攻城經驗,對這些攻城器械的各種防護做得不夠到位,結果竟然被守軍一次突襲就全部焚燬掉了。

至此,攻城的事情不得不暫時停下來,重新建造攻城器械;而這一停,樑軍的援軍就真的到了。

如同一場鬧劇終究有收場的時候一般,朱友能造反這場鬧劇在經過幾天的鬧騰之後,很快就如同雪山崩塌一般,其招募的各路豪傑在第四天的晚上散去大半,只留下少數軍隊還能約束,保護着朱友能連夜南逃。

消息傳到宿州後,李承鼎當即立斷決定出兵。

命令下達之後,僅僅兩個時辰的時間,各部就做好了準備,開始依照命令向亳州進發。

打頭陣的自然就是由柴克宏親自統領的三千騎兵,他們也是突襲樑軍的主力,是行動成敗的關鍵所在。

“快,快,快!後面的加快速度,不要掉隊了!”柴克宏不斷的催促着。

突襲行動,講究的就是一個快字。

在吳軍出發之前,各部將士枕戈待旦,沒有任何的動作,生怕引起樑軍的警戒;而在行動展開後,吳軍頓時變了個樣,行動極爲迅猛,如同猛虎撲食一般。

而作爲先鋒的柴克宏更是不顧馬匹的勞累,要求部將們不斷加快速度。

他們的任務不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突襲攻佔亳州,爲大軍打開前進的方向。

只要亳州被攻佔了,那麼接下來吳軍就能視情況做出選擇。

若是此時南線樑軍的主力已經集中到了陳州以北,那麼吳軍就可以從亳州出兵,進擊追擊朱友能的樑軍;若是南線樑軍主力依舊在宋州,那麼吳軍也能向西救援朱友能,同時派兵嘗試攻打宋州等地。

至於朱友能是死是活,這就不重要了。

說穿了,朱友能的叛軍就是一個棄子,是用來吸引樑軍注意力的,只要能達成這個目的,朱友能的死活並不重要。

“朱友能從開封敗退是昨天夜裡的事,到現在已經有快一天的時間了。以他們的逃跑速度,一天時間差不多能逃出六十里左右的路程地。”

“從這一點來看,他們目前的位置應該在桃陵縣境內,按理說宋州和亳州的軍隊應該已經去攔截朱友能了。而我軍目前距離亳州還有一百四十里路程。”

“一百四十里的距離,以騎兵的速度,若是全速趕路的話,應該能在一天之內抵達,不過那樣一來我軍必然十分疲憊,而且馬匹也未必受得了,這些都對接下來的交戰無好處。”

“所以突襲速度固然要快,但也沒必要太快。”柴克宏一邊在心中盤算着,一邊控制大軍進發的速度。

而李承鼎則率領三萬禁軍分兵兩路向北進擊,一路由從永城出兵,進攻鄼縣、下邑等地;另一路則跟隨在柴克宏身後,從鹿塘出兵,目標直指亳州。

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三百五十九章到達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計劃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八十四章 奪軍(上)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三百六十四章議和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擊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九章 夜談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五十四章 婚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三百六十章佔領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四十四章 劉氏的擔憂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擊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第一百八十四章 田覠的突襲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三百章 崩潰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四百九十章同意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六百三十九章攻陷鄆州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謠言第三百五十三章爭論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六百零九章北伐計劃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更新計劃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
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三百五十九章到達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計劃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八十四章 奪軍(上)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三百六十四章議和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擊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九章 夜談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五十四章 婚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三百六十章佔領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四十四章 劉氏的擔憂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擊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第一百八十四章 田覠的突襲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三百章 崩潰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四百九十章同意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六百三十九章攻陷鄆州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謠言第三百五十三章爭論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六百零九章北伐計劃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更新計劃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