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

平南王鍾傳在江西割據一方至今已經有近三十年的時間了,相比之下,楊行密不過是十年前才徹底擊敗孫儒的,錢鏐更只是在八年前才脫離董昌成爲一方獨.立勢力,至於鄂州杜洪,湖南馬殷等勢力更是最近五年內才崛起的。所以鍾傳在南方諸多藩鎮裡面絕對是個老前輩。

他年少時英姿倜儻,不事農桑,卻以勇武聞名鄉里。

年輕時有一次與朋友相聚喝醉了酒,回來時在山谷裡遇到了一頭猛虎,酒氣上膽的鐘傳便與猛虎赤手搏殺起來,一番周旋到了最後,與猛虎糾纏在一起,猛虎的前足搭住鍾傳的雙肩,鍾傳用雙手抱住猛虎的頸脖。過了許久,猛虎難以用爪子傷到鍾傳,但鍾傳也難以將猛虎拿下,於是就這樣相持下來。

當時天下方亂,盜匪遍地,他的家人見他久不回來,還以爲他遇到了盜匪,所以帶着刀兵出來尋他。等到在山谷裡找到他時,卻見他還在與猛虎僵持在一起,這才急忙上前將他救下來。

這次與猛虎搏殺的經歷雖然比不上武松獨自一人將猛虎打死的神勇,算不上真正的打虎英雄,但鍾傳的名聲也傳了出去,成爲遠近有名的勇士。恰好那時王仙芝起義軍席捲江西,聲勢浩大,各地官員畏懼其兵峰不敢抵擋,所以當地一些豪雄便自發組織軍隊,並推舉鍾傳爲領兵將領前去抵擋。

後來王仙芝攻克撫州卻沒有留兵據守,鍾傳便乘機入據撫州,被朝廷任命爲撫州刺史。然後鍾傳以撫州爲根基,在短短數年間便掌控了整個江西,成爲名副其實的江西王。

不過自從割據江西以來,當初以勇略聞名的鐘傳卻變得對文事非常看重起來。

他主政江西二十餘年,對文教頗爲重視,當時各藩鎮的州縣都不搞鄉貢了,只有鍾傳還堅持,想用這種辦法來吸引士人;又在江西大力選拔人才,吸引了許多外地的士子來到江西,以求進取。所以此時的江西文風較濃,晚唐詩人許多或出自江西或來往於江西。

除了對文事看重外,鍾傳還變得極爲迷信佛教。在他治理江西時,也是江西佛教的繁盛期。

當初鍾傳微賤之時,經常受到高安上藍山的一個和尚令超禪師的器重與禮遇。後來他得勢後,便在洪州建寺,將令超禪師接到寺裡來居住,寺名沿用高安舊名,就叫做“報國上藍寺”。平日裡不管大小事務,往往都會先在佛像前禱告後再實行,便是出兵征戰時都會如此。

兩年前,撫州刺史危全諷作亂,鍾傳率兵前去平叛,當大軍圍困撫州後,城中忽然起了大火,部將們紛紛請求趁機發兵急攻,誰知鍾傳不但不同意趁火打劫,反而親自在佛像前禱告,請求火神不要傷害百姓。結果城中的危全諷聽說後,覺得鍾傳是個仁義之人,於是便出城向鍾傳請降了。

鍾傳兵不血刃收復撫州的事在江西一時傳爲佳話,但消息傳到錢鏐這裡時卻被他譏笑不已,覺得當年的打虎勇士此時也變成了一心向佛的活菩薩了。

不過,雖然心中不屑,但如今的局勢卻讓他不得不與鍾傳聯合起來。

他知道,雖然淮南因爲軍政分離的事情會對他們的軍隊造成一些影響,但僅靠錢鏐一家想要主動進攻淮南還是有些不放心,不說別的,光是淮南最近幾個月取得的那一場場勝利就足以讓錢鏐忌憚了。

所以早在淮南軍政分離的事情剛剛顯露出一些端倪時,他便意識到進攻淮南的機會到來了;與此同時,他迅速派出使者去聯繫鍾傳,想要與他共同出兵對付淮南。

只是沒想到,鍾傳自從“一心向佛”後,早就沒了對外擴張的想法,甚至上一次與別的藩鎮交戰還是十年前孫儒殘部過境時的事情。

所以在佛像面前禱告後,鍾傳對錢鏐的使者回復說,淮南從來沒有攻打過江西,兩家素來沒有仇怨,反而是當初對付孫儒時兩家有過盟約,所以不願主動進攻淮南,不僅拒絕了錢鏐的提議,反而讓使者回去後勸說錢鏐不要妄起刀兵。

對於這個結果,錢鏐的使者自然不甘心,所以一直留在洪州想要繼續勸說。

同時,雖然鍾傳不願主動進攻淮南,但他的諸多兒子們卻不這麼想。鍾傳如今已經六十多歲了,按照這個時代不到五十歲的平均壽命,他已經是隨時可能掛掉的老人了,但關於繼承人方面卻遲遲沒有確定下來。鍾傳的幾個兒子裡,長子鍾匡時和在江州擔任刺史的次子鍾延規,爲了爭奪繼承權早就在各個方面展開競爭,相互之間爭得非常激烈。

這次錢鏐的使者前來,讓其中自認爲知兵的鐘延規看到了表現自己,建立戰功的機會,所以連夜趕回洪州,不僅在暗中幫助錢鏐的使者說話,還以重金向鍾傳信任的令超禪師行賄,在他的勸說下,鍾傳這纔有些意動。

錢鏐的使者趁機對鍾傳說,他這次來洪州的路上,在路邊聽到有童子在唱歌謠,說什麼“楊老抽嫩枝,堪作打鐘錘”,等他循着聲音去尋找那童子時卻早已沒了蹤影。

這“楊老抽嫩枝”,說的可不就是如今楊行密已經老了,但他的兒子楊渥卻正在逐步掌控淮南權利嗎?這“打鐘錘”嘛,就更好理解了,顯然是說楊渥這個嫩枝將來會滅掉鍾傳這個“鍾”了。

而且,淮南這一年來的攻勢有些咄咄逼人,向南攻佔錢鏐的蘇州、湖州,剿滅田覠的叛黨,向西猛攻鄂州杜洪,又一戰擊潰了荊南節度使成汭,向北出兵青州,大敗朱友寧,這一次次勝利下來,本來就讓鍾傳感到了威脅,只是他自恃江西兵力充足,足以自保,但主動進攻淮南卻沒有什麼把握,所以纔沒有答應錢鏐的提議。

不過聽了這句童謠後,本來就對這些讖語非常迷信的鐘傳終於被說動了,最終答應出兵,約定在錢鏐攻打湖州之時也會派兵攻打歙州。

得了鍾傳的回覆後,錢鏐立即下定出兵湖州的決斷,這纔有了今日的演武之事。

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四百二十五章就擒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六百零二章晉王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二百八十三章一年之後第五十章 悠閒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一百五十二章 混戰(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十章 王茂章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八十八章 商議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二百四十二章 德清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五百六十一章細作案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三十四章 驚喜(下)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十三章 溫馨第一百八十四章 田覠的突襲第一百四十九章 直接進攻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一百八十八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戰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五百八十三再議遷都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六百五十七章各方反應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五百六十三章罷官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一百四十一章 常州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一百六十一章 整軍再戰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二百八十二章 接位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
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四百二十五章就擒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六百零二章晉王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二百八十三章一年之後第五十章 悠閒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一百五十二章 混戰(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十章 王茂章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八十八章 商議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二百四十二章 德清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五百六十一章細作案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三十四章 驚喜(下)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十三章 溫馨第一百八十四章 田覠的突襲第一百四十九章 直接進攻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一百八十八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戰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五百八十三再議遷都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六百五十七章各方反應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五百六十三章罷官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一百四十一章 常州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一百六十一章 整軍再戰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二百八十二章 接位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