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

江陵城東二十里外,驕陽橫空,萬里無雲。

此時,戰場上到處都是“萬歲”的歡呼聲。

這是取得了大戰勝利的吳王楊渥在接受部衆們的歡呼。

身穿黑色鎧甲的楊渥騎着他那匹白色寶馬,在戰場上來回馳騁着。

每當他來到一處地方時,那裡的吳軍將士就會爆發出最熱烈的歡呼聲。

“萬歲的歡呼響徹整個戰場,震動整個平原。

吳軍與樑、蜀、荊南三家聯軍之間的大戰,持續到下午的時候就已經徹底的分出了勝負。

或者說,當王宗壽逃跑的時候,聯軍的戰敗就已經註定了。

在王宗壽逃離之後,樑軍統帥寇彥卿聽聞右翼蜀軍已經崩潰,當即下令樑軍迅速撤退。

而高季昌在投降吳國和隨樑軍撤退之間猶豫了片刻後,便決定率領大軍隨同樑國撤退。

畢竟高季昌再怎麼說也是樑國名義上的臣子,而且此時他手中還有近萬人的大軍,江陵城中也有一萬大軍,若是能夠將這些大軍帶回中原,那麼他相信自己即便去了樑國也能過得很好。

但若是投降吳國的話,那他就只能在金陵城中做一個富家翁了,這顯然是他不能接受的。

所以最終高季昌還是決定回到樑國去。

可惜,不管是高季昌還是寇彥卿,他們直到此時才作出決定,這顯然有些遲了。

蜀軍已經潰敗的消息在此之前就已經傳遍了軍中,使得樑軍和荊南軍隊軍無戰心,士氣全無。

再加上之後突然下達的撤退命令更是讓兩軍將士一片譁然。

那些原本還不敢相信蜀軍已經戰敗的將士,到了此時也都紛紛確認,蜀軍的確是已經敗了!

在此情形下突然撤軍,反而使得兩軍的將士一片大亂。

就在這個時候,對面的秦裴率領吳軍突然發動反擊,頓時輕易就擊破了樑軍後陣,讓樑軍的撤退幾乎就要變成潰退。

就在這關鍵的時候,劉鄩率領龍驤軍站了出來,他們死死擋住了吳軍的進攻,這才爲樑軍主力的後撤爭取到了一線希望。

然而,這也僅僅只是一線希望而已,因爲從這裡到最近的城池都有數十里地,要想成功逃離戰場,談何容易?

至於被留在戰場上的蜀軍,更是在王宗壽逃跑後很快就徹底崩潰,數萬蜀軍四散而逃。

整場大戰除了一開始還算正常外,後面很快吳軍就鎖定了勝局;而原本預計中的一場苦戰,也很快就變成了一場追擊戰。

當那些騎兵和還有餘力的步兵們都去追殺敵軍之時,楊渥卻是在侍衛們的護衛下巡視戰場,結果就引得將士們如此歡呼。

“勝利的感覺,真是很好!”

望着臉上充滿笑容的將士們,楊渥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自從今年年初率領大軍離開金陵之後,轉眼就是三個多月時間過去。

在這場征討江陵的大戰中,一開始吳軍的進展並不順利,甚至是吃了不少苦頭。

楊渥本人都病了一場,休養了許久纔好。

所以這幾個月裡,楊渥的心情其實是有些鬱悶的,尤其是在病了的那段時間裡更是如此。

在金陵待了四年時間後,剛剛領兵出征就遭遇不順,這自然讓楊渥有些鬱悶。

不過此時,那些鬱悶,那些不爽,都在這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中得到了釋放。

接受完將士們的歡呼後,楊渥回到自己的臨時營帳,開始詢問這一戰的戰果。

“……截止到此時,我軍的傷亡一共是兩千四百人,其中陣亡將士六百零五人,重傷的六百一十八人,其餘的都是輕傷!”朱瑾的語氣有些興奮。

一場近二十萬人的大戰,吳軍能夠以這麼一點傷亡就將其拿下,這已經是極爲輕微的損失了。

相比之下,當初晉、趙、北平三家的聯軍在高邑一戰擊敗樑軍時,雖然戰果同樣輝煌,但聯軍的傷亡比起吳軍這一次來就大了許多。

所以對於傷亡情況,楊渥聽了之後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過接下來的斬獲纔是他更加關注的。

只聽朱瑾臉上有些難以抑制的喜悅,他用帶着一絲激動的聲音大聲說着。

“大王,我軍共俘虜敵軍三萬六千人,敵將趙本以下將領凡三十二人,斬殺敵軍六千五百人,繳獲戰馬三百五十匹,刀槍鎧甲等軍械凡七萬件以上,箭矢四十萬支,其餘糧草輜重無算!”

說是無算,其實自然不可能真的無數,不過是數量太多,一時間難以具體清點罷了。

此外,目前這些數據都還只是暫時的,因爲此時吳軍還在追殺敵軍,尤其是三千騎兵,這在追擊之中能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所以可以肯定,若是到了晚上再來統計的話,斬獲的戰果必然比現在統計的要大得多。

“大王,這是一場全勝啊!我軍以如此輕微的代價就擊潰了十萬敵軍,這可是了不得的大勝,臣在此恭喜大王了!”一旁郭崇韜滿臉笑容的向楊渥道喜。

“恭喜大王!”其他將領同樣喜笑顏開。

向楊渥道喜之後,朱瑾道:“大王,如今聯軍已經潰敗,高季昌也倉皇逃離了,想必江陵守軍得到了消息之後也不會有什麼戰心。所以臣建議立即發兵去攻打江陵,必然能一戰而下。”

郭崇韜點頭道:“正是如此,此時出兵定能取得成效;當然,若是晚一點再去也沒有問題,不過那樣一來的話,城中守軍只怕就要逃離了!”

其實守軍是不是逃離這也不是重點,關鍵是守軍若是逃跑的話,那麼城中府庫的錢糧資財等物就可能得不到了。

所以必須迅速下手才行。

楊渥點了點頭,正要同意。

就在這時,有侍衛進來稟報說,剛剛得到了消息,江陵城中的守軍在得到聯軍兵敗的消息後,立即在行軍司馬王保義的率領下,護送高季昌的家人,帶着許多金銀珠寶等出城西去,準備逃跑。

楊渥等人一驚,好快的反應!

郭崇韜連忙問道:“城中可有起火?城中局勢如何,這些可曾打探清楚了?”

“這個,小的不怎麼清楚。剛纔這個消息還是司馬福將軍派人送來的。”

司馬福就是吳國水軍統領,這一次決戰楊渥讓他統領水軍負責牽制江陵城中守軍,免得那一萬人在決戰的關鍵時候殺出來搗亂。

不過後來戰事進展得太過順利,根本就沒有敵軍搗亂的機會,這卻是在戰前沒有想到的。

“大王,既然是司馬福將軍派人來報的,那麼就說明水軍如今已經盯上了敵軍,司馬福這人的能力還是不錯的。所以接下來咱們還是等待好消息吧!”

果然,過了片刻,又有侍衛來報說:荊南軍隊出城逃離,中途遭到吳國水軍將領司馬福統領六千水軍攔截,一番交戰後,無心戀戰的荊南軍隊被打得大敗而逃。

如今司馬福已經順勢率軍攻破了江陵,並且正在派人維持城中秩序。

得到這個好消息後,楊渥等人更加興奮起來。

原本楊渥還打算立即派兵去奪取江陵,沒想到司馬福已經將其打下來了,這還真是意外之喜。

奪取了江陵,又擊敗了聯軍主力,接下來就要試着北進攻取襄州了。

這次樑軍雖然得了劉鄩率領龍驤軍的死命抵抗,因而有了一絲逃離的希望,不過最終能否逃走多少兵力,那也是未知的。

即便寇彥卿的大軍能逃離,那也是一羣驚弓之鳥,吳軍若是順勢追擊到襄州去,應該能將襄州打下來。

“荊襄之地,重點就在荊州與襄州,如今荊州已經拿下,若是再將襄州拿下,那麼這一次出兵就大功告成了!”楊渥臉上忍不住露出笑容。

到了晚上,一天的大戰終於結束,那些前去追殺敵軍的將士也陸續有一些返回。

當然,隨着這些將士返回的,還有數不盡的敵軍俘虜。

保守一點估計,這一次至少也抓獲了近五萬俘虜,這可是一大筆人力資源,用來開發南方最是合適。

“最近得了南方之後,就想着修建一條直道,將南方各省諸多州縣都聯通起來,尤其是那些南方各州,更是需要修路以加強控制。”

“原本還擔心沒有足夠的勞力來做這些苦力活,如今倒是不用擔心了!”楊渥暗自籌劃着。

修路,這是後世每個人都知道的一個重要手段。

南方的許多地方爲什麼開發程度較低?無非就是窮山惡水的阻礙罷了。

若是真能將那些地方用一條道路連接起來,不僅能對那些地方加以開發,更是能方便朝廷對那些地方的控制。

不然山高皇帝遠,即便現在吳國勢大能夠掌控各地,但時間久了,那些地方勢力依舊可能坐大。

……

一場大獲全勝的戰爭讓楊渥心情極爲舒暢,便是睡覺也睡得比平時安穩了許多。

然而就在第二天,一個不好的消息卻是將楊渥驚得整個人都是一晃。

“什麼?你說什麼?你再說一遍!”面對回來報信的信使,楊渥大聲問道。

“大王,王將軍率部追擊敵軍,因爲追得太急了,結果被敵軍轉身一箭射中面門,倒地昏迷了!”信使慌忙答道。

楊渥神色一愣,半晌說不出話。

郭崇韜卻是焦急問道:“那麼王將軍現在的情況如何了?看過醫者沒有?”

wωw▲TTKΛN▲¢O

“這個,王將軍昏迷過去後,小的們連忙將他救回了附近的一家農戶,隨軍的醫者給他包紮傷口,不過王將軍失血過多,到底能不能活過來也不知道。”

“那他人呢?現在在哪裡?”

“現在還在那農戶家中,醫者說他不能隨意移動,否則可能觸動傷口。”信使答道。

原來,昨日擊潰聯軍之後,各部將領紛紛領兵追擊敵軍。

王茂章自然也不甘落後,他親自統領三千多人,追着一支蜀軍的身後。

那支蜀軍聽說乃是蜀國大將魏羣所統領的,所以王茂章纔會親自追擊。

然而沒想到的是,在追擊的過程中,王茂章卻是無意中與敵軍靠得太近了。

敵軍之中也有神箭手,或許是意識到了王茂章的身份,結果暗中出手。一箭射中了王茂章的面門。

“大王,小的在王將軍中箭之後就奉命前來報信,如今王將軍的情況如此,小的也是不怎麼清楚!”那信使補充說道。

這時候,楊渥也鎮定了下來。

王茂章作爲此戰左翼的統帥,若是在指揮大戰的時候出現這種事情,那纔是了不得的大事。

如今他受重傷,至少於大局無礙了。

只是不知道他能不能挺過這次的劫數。

回想起王茂章原本就是舊傷發作,經常受到疾病的折磨,這一次又受了重傷,楊渥心中頓時有了不好的預感。

“王將軍是在哪裡受傷的?距離這裡有多遠?”楊渥終於開口問道。

“是在江陵以西,距離此地八十里!”

“傳令下去,命呂師周領兵一萬向峽州進發,五天之內孤要聽到攻佔峽州的消息!”楊渥當即下令。

“是,臣這就去準備軍令!”朱瑾連忙答道。

“周宗,命你暫時代理江陵府知府,負責江陵民政!至於維持秩序,清剿亂兵的事情,就交給司馬福來吧!”楊渥接着道。

“臣遵命!”周宗心中一喜,沒想到居然有這種好事落到自己頭上。

通事舍人雖然是楊渥身邊的親近之人,不過按照吳國的規矩,以後的官員若是想要進入中樞,那麼就必須要有在地方上爲官的經驗才行。

而他竟然能一上手就執掌江陵這種大城,這顯然是意外之喜。

楊渥沒有理會周宗的喜色,轉身又下達命令道:“其餘大軍,立即出發,北進襄州!這一次,孤一定要將襄州拿下來!”

郭崇韜驚訝道:“大王,難道不休整一下嗎?而且那些俘虜怎麼處理?”

“不必休整了!這一次要的就是一個快字!趁着敵軍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一舉將襄州拿下!”楊渥沉聲道。

先是以最快的速度打垮了聯軍,然後趁機向北進攻襄州,這樣才能趕在敵軍反應過來之前就把襄州打下來。

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三十五章 月色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五百八十三再議遷都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三百二十三章軍議第四十三章 功成第四百九十一章投降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三百五十三章爭論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三百六十四章議和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戰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三百章 崩潰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二百九十六章嚴陣以待第七百一十三章突入城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接位第五百三十八章決心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五百三十七章降雨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六百零九章北伐計劃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八十七章軍號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四百四十九章晉與燕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七章 我服了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二百四十四章 羅隱的計策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實
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三十五章 月色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五百八十三再議遷都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三百二十三章軍議第四十三章 功成第四百九十一章投降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三百五十三章爭論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三百七十一章盧光稠與譚全播第三百六十四章議和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戰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三百章 崩潰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二百九十六章嚴陣以待第七百一十三章突入城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接位第五百三十八章決心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五百三十七章降雨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六百零九章北伐計劃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八十七章軍號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四百四十九章晉與燕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七章 我服了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二百四十四章 羅隱的計策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