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

晉陽。

聽說淮南將派去的使者郭崇韜給留下來了後,李克用頓時暴跳如雷,破口大罵。

這也難怪他會如此生氣,當初李承嗣和史儼二人率領的三千精銳騎兵,被楊行密扣留,李克用同樣非常氣憤,不過出於共同對付朱全忠的目的,加上二人的南下是道路被截斷的情況下才做出的選擇,李克用這才忍下了當初那口氣。

不過這一次派遣個使者出使都被淮南留用了,這就讓李克用難以接受了。

雖然說那個郭崇韜只是他身邊一個小人物,並不受到他的重視,但怎麼說那也是他的親信,代表他的顏面,就這樣被淮南收留了,這算怎麼回事?

怒不可遏的李克用聽說淮南同樣派了使者回訪後,當即準備將淮南的使者也扣押下來。

好在楊渥派出的使者迅速將他的意思傳達到了,李克用這才沉思起來。

“用蘇州炮的製造技術交換郭崇韜的家人以及出兵攻打潞州?”這兩個條件看上去對李克用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郭崇韜在他眼中只是個可有可無的小角色,並不值得他看重,淮南若是願意用蘇州炮的製造技術來交換他的家人,李克用當然願意。

蘇州炮的名氣如今天下各大藩鎮哪個不知,哪個不曉?這可是攻城拔寨的第一利器,爲淮南軍這些年東征西討立下極大功勞;而且聽說樑軍此時已經有了蘇州炮,若是晉軍沒有,將來與之對戰時肯定會吃虧。

晉軍騎兵較多,在野外交戰並不怎麼擔心樑軍,不過因爲攻城手段的缺乏,在攻城方面一直是他們的短板,如今有淮南提供的蘇州炮的製造技術後,這最後的一個短板也被補充完整,那麼晉軍的戰鬥力將是何等可怕?

至於出兵潞州這個條件,事實上當初淮南北伐的消息傳來後,就有很多部將提出出兵潞州響應淮南的計劃,不過那個時候李克用擔心最早出頭會遭到樑軍的強力打擊,所以選擇了繼續等待時機。

等到李茂貞、楊崇本的聯軍出兵之後,他便覺得時機已到,同樣準備出擊。

誰知道李茂貞和楊崇本太過無用,竟然被劉知俊的五千人就打得大敗,而朱全忠的主力甚至沒怎麼動用。

李克用無奈之下沒用調動大軍,只派遣了李嗣昭率領三千騎兵攻打邢州以作試探,結果被邢州團練使牛存節擊敗。

之後淮南與樑軍在宿州相持日久,雙方誰都不能奈何誰,李克用再次起了趁機出兵的打算。

而他選擇的進攻目標正是潞州,只是因爲各方面的原因而拖延了下來。如今既然淮南軍提出這個要求,這對李克用來說也只是順水推舟的事情,所以他並不感到爲難。

正在此時,又有新的消息傳來:淮南軍趁着魏博軍將領史仁遇造反的時機,迅速出兵北上,在下邑縣和永城縣交界的地方大敗樑軍,斬殺和俘虜樑軍近四萬人!

聽到這個消息,李克用先是感到極爲震驚,不過接着他又欣喜若狂起來。

四萬樑軍精銳,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這些年朱全忠東征西討,威震天下,所依賴的就是他手中那二十萬征戰多年的精銳大軍。

依靠這些軍隊,朱全忠這幾年北攻李克用,西征李茂貞,南平趙匡凝,東滅王師範,何等聲威?

與之相比,除了淮南以外,其他藩鎮的機動兵力都是不到十萬!

但最近半年時間裡面,先是在淮河以南的濠州和王家渡口兩戰之中損失了近六萬兵力,接着又在宿州之戰裡損失了一萬多,再加上這次魏博軍叛亂斬殺的李思安部近萬人,以及剛剛得到消息裡面被淮南軍消滅的四萬人,朱全忠的二十萬機動兵力就被消滅了十二萬!

而剩下的兵力還被淮南牽制着:一部分由楊師厚統領在潁州與李承嗣對峙,剩下的必須留在汴州坐鎮全局,防止淮南軍再次北上。

“這是反攻朱全忠的最好時機!”一瞬間,李克用便明白,或許他等待了二十年,差點都已經放棄了的報仇希望已經來臨了。

“五天之後,孤將派遣大軍南下攻打潞州!”沒有絲毫猶豫,李克用大聲向河東衆將宣佈了他的決定,同時對於淮南使者提出的條件自然是欣然允諾,甚至對使者的態度都瞬間熱情了許多,親自向他詢問起吳王楊行密的身體情況和楊渥的各種消息起來。

不久,遵照雙方的約定,郭崇韜的家人隨同淮南使者南下,而隨同使者一起過來的兩個淮南工匠則留下來負責教授河東製造蘇州炮。

五天後,李克用果然依照約定,派遣大將周德威、李嗣昭二人統領兩萬大軍南下攻打潞州;而他自己則繼續在晉陽集合其他軍隊,準備作爲後應。

滄州。

這裡是劉仁恭的長子義昌節度使劉守文的駐地。

當初劉仁恭依靠李克用的力量擊敗前節度使李匡籌當上新的盧龍節度使後,沒過多久就背叛了李克用,並且將李克用派來討伐他的大軍打得大敗。

擊敗了李克用後,劉仁恭立即變得不可一世起來,他迅速出兵南下,想要加入逐鹿天下的大潮中來。

可惜的是,在擊敗當時的義昌節度使盧彥威,奪取了滄州之地後,劉仁恭繼續南征,卻被朱全忠和羅紹威的聯軍打得大敗而回。

自此之後,劉仁恭失去了進取天下的雄心,反而對自己能夠在這個豪傑並出的時代稱雄一方而感到志得意滿,逐漸變得驕傲奢侈,荒淫無度起來;軍政大權也逐漸交給幾個兒子,自己安心享樂。

而作爲長子的劉守文成了義昌節度使後,手中權利大增,不僅能自行招兵買馬,還能自行委任官員將領,幾乎成了一方獨.立藩鎮。

此時,聽說淮南再一次大敗樑軍,斬殺俘虜近四萬人後,劉守文大喜過望。

相比於他那位已經志得意滿,失去了進取之心的父親來,年輕氣盛的劉守文可要積極進取多了。

他當即認定這就是他擴充勢力的好機會,他若是錯過了那就是天理不容!

不過,在最終確定出兵目標上,劉守文卻沒有選擇直接進攻朱全忠的地盤,而是選擇了割據鎮州,擁有四州之地的成德節度使王鎔的冀州以及魏博六州中的貝州。

雖說朱全忠接連兵敗於淮南手中,但他畢竟兵多將廣,如今的實力依舊遠在滄州之上,所以劉守文並不想直接進攻朱全忠。

相比之下,成德節度使王鎔一直以來都是依附朱全忠的藩鎮勢力,而且與劉守文多有舊怨,實力又不算強大,攻打起來就要容易多了。

至於魏博鎮,當初魏州之變後,羅紹威雖然對麾下衆將們多加安撫,以各種手段拉攏他們。

然而羅紹威還是低估了這一百多年來魏博軍的“傳統”,他與朱全忠聯手起來屠殺掉魏博牙兵的舉動,已經完全顛覆了過去的傳統,結果就引起了劇烈的反彈,史仁遇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裡就造反了。

而剩下被牙兵出身的將領控制的五州之地,如今雖然沒有公開造反,但同樣沒有接受羅紹威的安撫。

此時魏博鎮內部關係極爲微妙,尤其是隨着朱全忠再次兵敗的消息傳來,樑軍的震懾力同樣沒有以前那樣強了。

所以劉守文相信魏博各地的反叛是遲早的事,自己只要耐心等待,然後趁火打劫就是了。

幾天後,果然如他所料,相州、衛州、澶州、貝州、博州這五州之地一同起兵造反,擁立大將李重霸爲魏博留後,不再承認羅紹威爲魏博之主。

得到消息後,劉守文立即出兵攻打貝州與冀州兩地,想要趁亂奪取利益。

至此,楊渥希望已久的北方大亂終於開始了,除了不久前剛剛被劉知俊修理過,如今尚未恢復元氣的李茂貞、楊崇本外,其他北方藩鎮幾乎全部加入到了這場大戰中來。

劉守文出兵攻打貝州和冀州,對於朱全忠的影響並不大;成德節度使王鎔以及義武節度使王處直,這兩家一個割據鎮州,一個割據定州,兩家乃是脣亡齒寒的關係;他們如今的實力是自保有餘而進攻不足,所以一直以來都是擇強而侍:當李克用強大時,兩家就投靠李克用;當朱全忠強大時,他們便投靠朱全忠。

所以對於這兩個暫時歸屬於他麾下的藩鎮遭到進攻,朱全忠並不怎麼在意,反而暗自竊喜,希望他們損失慘重一些更好。

然而遭到晉軍進攻的潞州和魏博五州的叛亂卻是朱全忠的心腹大患。

魏博五州距離朱全忠的核心汴州等地僅僅隔着一條黃河,又與潞州緊緊相連,若是不能迅速將其平定下來,等到其真的成了氣候,而潞州又失守的話,到時候整個黃河以北就不復爲朱全忠所有了!

相比於擁有大量騎兵,而且是多年老仇家的李克用,朱全忠對他的警惕之心比對淮南可要強烈多了,所以在先對付淮南還是先對付李克用上,朱全忠很快便下定了決心。

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四章 朱廣德第二百八十九章三大恨第五章 家宴(上)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四百一十一章提高待遇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審知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六十一章 武勇都之亂(二)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二百八十一章 父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十四章 校場之上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一百八十章 戰局已定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七章 我服了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二百七十七章 錢鏐之死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八十八章 商議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五十一章迎接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一百四十九章 直接進攻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四百八十三章王定保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六百七十六章渡河(下)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八十九章 應對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四十七章 練兵
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四章 朱廣德第二百八十九章三大恨第五章 家宴(上)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四百一十一章提高待遇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審知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六十一章 武勇都之亂(二)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二百八十一章 父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十四章 校場之上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一百八十章 戰局已定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七章 我服了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二百七十七章 錢鏐之死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八十八章 商議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五十一章迎接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一百四十九章 直接進攻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四百八十三章王定保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六百七十六章渡河(下)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八十九章 應對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四十七章 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