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

節度使府擺宴席,又是慶祝楊渥的嫡長子出生,再加上很久沒有公開露面的楊行密也會參加宴席,所以這次宴席的規格自然很高,一般人根本沒有資格參加。

除了殷文圭、周隱、嚴可求、高勗、駱知祥、李神福、周本、秦裴等身居要職的官員將領外,趙匡凝和剛剛抵達廣陵不久的雷彥恭以及錢傳璙等人也參加了宴席。

這些人雖然在廣陵過的不怎麼如意,但他們或者是朝廷冊封的一方節度使,或者是淮南冊封的郡公,身份較爲尊貴,自然有這個資格參加宴席。

而且,因爲是家宴,楊行密夫婦和楊渥夫婦都會參加,所以參加聚會的賓客同樣也帶了家人前來。

戊時整,隨着楊行密夫婦和楊渥夫婦同時抵達宴場,宴席正式開始。

作爲節度使府的正式大宴,各種酒菜自然是用的最好的,不僅種類豐富,而且色澤鮮美,讓人看上去就十分有胃口;場中還有倡優、歌女等表演舞蹈,場面十分熱鬧。

一番觥籌交錯後,宴席也開始進入最主要的環節,也就是給三個小傢伙取名字的環節。

楊家取名字本來是沒什麼講究的,不過自從楊行密成爲吳王以來,這取名字自然不能像以前那樣隨意。

不說名字取得不好會被人笑話的問題,光是避諱這一點就很麻煩。

比如說楊渥的祖父名叫楊怤,怤字的讀音與夫字相同,結果歷史淮南上下爲了避諱楊怤的名字,不得不把類似“諫議大夫”、“光祿大夫”等官職都改成“諫議大卿”、“光祿大卿”。

此外,爲了避諱楊行密的名字,淮南百姓只能稱蜂蜜爲蜂糖;還有“荇溪”也只能改爲“菱溪”。

所以爲了方便百姓,一般帝王家取名字的時候都會用那些比較偏僻的字來命名,楊家自然也不例外。

另外,如今楊行密的幾個兒子取名字用的都是帶三點水的字,比如楊渥,楊濛、楊潯,還有楊隆演以前的名字楊渭等;倒是他的幾個女兒取名還比較隨意。而楊渥的下一代,按照楊行密的意思,應該用帶火字偏旁的字。

結果一番思考後,楊行密最後給自己的小兒子取名楊澈,給他的小女兒取名楊丹,給楊渥的兒子取名楊炅。

給三個小傢伙取完名字之後,侍女將他們報回房間照顧,其餘人則繼續宴飲。

楊行密已經很久沒有與衆人相聚了,加上今日的喜慶,這一番宴會,他便多喝了幾杯,結果他到底是身體不如以前了,宴席過半的時間便感到有些疲倦,於是先行離去,只留下楊渥夫婦繼續主持宴席。

到了這時大家也喝的差不多了,場中氣氛十分熱鬧,衆人說話行事之間也沒有一開始時那麼拘束。

楊渥和周夢潔二人在一起,高坐在主位之上接受衆人的敬酒,一時間賓主盡歡。

不過等到趙匡凝帶着他的夫人前來敬酒時,意外卻發生了。

楊渥這人比較喜歡吃青梅,今天的宴席上也不例外。

所謂青梅煮酒論英雄,如今雖然沒有人和他論英雄,但宴席上楊渥還是吃了不少青梅。

結果這一幕被趙匡凝注意到了,他在向楊渥敬酒之後,卻突然搖頭大聲說道:“殿下,以老夫之見,這青梅還是少吃點爲妙,容易發小兒熱!”

這一年時間楊渥沒什麼大動作,一切都以維繫穩定爲主,對於趙匡凝自然也沒有特意打壓,反而是一副不聞不問的態度。

不過當初初次見面時,趙匡凝就對楊渥不敬;如今他執掌淮南,衆將自然覺得楊渥不好主動對付趙匡凝,那麼他們這些做屬下的就要主動站出來爲他分憂。

所以這一年時間趙匡凝一家在廣陵的日子過得可不怎麼樣,經常受到淮南官員將領的刁難。

趙匡凝自恃年紀大、資格老,很多年前就是一方節度使了,結果到了淮南後還要受這些窩囊氣,自然心懷怨恨。便是那些淮南將領的私下所爲他也覺得是楊渥指使的。

所以這一年時間裡沒少在私下發牢騷,表達對楊渥的不滿。

而今晚的宴上,楊渥之前主動到其他席位上敬酒,快要到趙匡凝這一席的時候,楊渥卻突然停了下來,轉身去了旁邊錢傳璙的席位,結果趙匡凝更是覺得楊渥怠慢他,這纔有了剛纔的這句牢騷話。

然而他說話的聲音很大,加上場中很多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楊渥這裡,所以衆人都聽得很清楚。

結果,趙匡凝的話音剛落下,場中頓時便鴉雀無聲。

容易得小兒熱的說法到底是不是真的且不說,但趙匡凝的話語中完全是沒把楊渥放在眼裡啊!

他這是自恃年紀大,把楊渥當小兒看,這種情況楊渥如何能忍?

他當即便將手中酒杯狠狠砸在趙匡凝臉上,口中喝道:“放肆……”

他是真的怒了,這一年多時間來對範遇多次報告說趙匡凝私下有怨言,他還沒怎麼放在心上。

趙匡凝畢竟從高高在上的一方節度使變成如今的寄居廣陵,而且還不受重視的生活,有些不滿也正常。只要他沒有謀反的打算,私下發幾句牢騷的話,楊渥就準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了。

誰知道自己不聞不問,這趙匡凝居然還敢當着他的面如此,他若是還忍了,以後他的威權往哪裡放?

楊渥用酒杯狠狠砸在趙匡凝臉上,頓時砸破了他的眼角,沒過一會便血流滿面。

一旁,趙匡凝的夫人嚇得臉色慘白,她一把跪在地上,又是磕頭賠罪,又是拉着趙匡凝想要讓他也服軟賠罪。

豈知這趙匡凝的脾氣還十分倔,非但不賠罪,口中反而大罵道:“楊渥小兒,如今先帝被朱全忠逆賊所弒不到一年,朝中百官更是被朱全忠肆意屠戮。你楊家受先帝大恩,這才得以封王,你卻不思爲先帝報仇,反而在此大擺宴席,這難道是人臣所爲?此等不忠不義之輩,將來你有何面目去見先帝?”

今年六月份的時候,朱全忠在親信李振的鼓動下,於滑州白馬驛一夕盡殺左僕射裴樞、清海軍節度使獨孤損、尚書右僕射崔遠、吏部尚書陸扆、工部尚書王溥、致仕前太保趙崇、兵部侍郎王贊等“衣冠清流”三十餘人,投屍於河,史稱“白馬驛之禍”。

而李曄被殺到現在也差不多剛好一年時間,從道理上來說,在這個時候楊渥大擺宴席搞慶祝還真有些不合禮儀。

但是如今天下崩壞至此,像這種不合禮儀的事情多了去了,連楊行密都沒有提出反對,這個趙匡凝卻指手畫腳,未免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楊渥氣得臉色鐵青,下方參加宴席的衆多官員將領也氣得不行,許多人當即便站出來請求楊渥將此人拉出去直接杖斃;當然也有些官員認爲爲了幾句牢騷話就直接杖斃還是有些過了,流放到溫州等邊遠之地就是了。

趙匡凝或許是酒勁上來了的緣故,加上脾氣本來就犟,到了此時非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反而開始訴說起他們一家在廣陵受到的諸多刁難起來。

“……廣陵的那些小差役,有事沒事都往老夫府上去打秋風,找的藉口不是追捕逃犯,便是清查戶口,難道沒有你的指使,那些微末小吏也敢如此?”

其實,廣陵的那些小官吏上門刁難人的歷史由來已久,連田頵當初以寧國節度使的身份來廣陵討要升州時,都受到了廣陵小吏們的刁難,更何況落難在此的趙匡凝一家?

一旁,同樣是外來者,朱瑾一直以來都受到淮南禮遇,自然沒人敢去刁難他;雷彥恭一家剛剛到廣陵,而且大家暫時還不知道楊渥對他態度如何,所以廣陵小吏也不敢輕易得罪他。

唯獨錢傳璙一家人聽了趙匡凝的話後不禁心有慼慼。

他們一家在廣陵的日子可能比趙匡凝一家還要慘,畢竟趙匡凝還是以附庸的身份來投;而錢家當初卻是淮南的生死大敵。

此外,趙匡凝一家來投奔廣陵時,好歹還攜帶了不少財物,而錢家的財物卻被楊渥沒收大半,剩下的各方打點之後,也沒多少了;再加上,錢家目前還有郡公的爵位,之前也是越王家族,爲了維持基本的門面,內裡自然過得更加寒酸。

所以聽了趙匡凝的話錢傳璙心中大起同病相憐之感,不過他卻沒有傻到站出來幫趙匡凝說話。

開玩笑,這種場合,本來就是趙匡凝的不是,誰敢主動出來幫他說話,絕對得不了好。

唯獨趙匡凝的夫人還跪在地上磕頭,頭上已經滿是血水了她也絲毫不停。

一旁,周夢潔到底是心善,見了這幅場景便小聲說道:“夫君,今日畢竟是喜慶之日,咱們的孩兒又剛剛得名,所以不宜沾染血光;這個趙匡凝想必也是喝多了酒的緣故,這才失了禮儀吧!夫君不如饒過他一次?”

聽了周夢潔的話,楊渥的怒火才消了一點,就像她說的那樣,今天畢竟是自己兒子的喜慶日。

想到這,楊渥大喝道:“來人,此人飲酒無狀,藐視於我,將他叉下去,打入牢中,等候發落!”

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二百零八章 應對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滅樑(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劉仁規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九十五章 鳳翔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三百七十九章虔州歸順第一百四十九章 直接進攻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六十八章 蘇州之圍(一)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三百章 崩潰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五百二十六章推斷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四十四章 劉氏的擔憂第五百七十章謀劃徐州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六百七十一章募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六百零五章朝議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六百五十三章五日滅樑(中)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七章 我服了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三百八十八章李克用之死第九十五章 鳳翔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三十二章 徐溫的建議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五百三十章襲擊第三百三十八章勸說第四百三十五章商議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光州平叛第五百三十四章壞消息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八十九章 應對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四百一十九章設伏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五百一十一章傷病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一百四十章 南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一百八十章 戰局已定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
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二百零八章 應對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滅樑(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劉仁規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九十五章 鳳翔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三百七十九章虔州歸順第一百四十九章 直接進攻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六十八章 蘇州之圍(一)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三百章 崩潰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五百二十六章推斷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四十四章 劉氏的擔憂第五百七十章謀劃徐州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六百七十一章募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六百零五章朝議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六百五十三章五日滅樑(中)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七章 我服了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三百八十八章李克用之死第九十五章 鳳翔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三十二章 徐溫的建議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五百三十章襲擊第三百三十八章勸說第四百三十五章商議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光州平叛第五百三十四章壞消息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八十九章 應對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四百一十九章設伏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五百一十一章傷病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一百四十章 南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一百八十章 戰局已定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