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

軍情緊急,根本就不容李存勖做太多的佈置。

當命令下達之後,李紹榮立即率領麾下登船,與晉軍水軍配合,衝擊吳軍水軍的防線。

吳軍一方的大船都被上游鐵索給阻斷了,無法抵達,所以戰場周圍只有小船搭載水軍將士作戰。

此外,對楊劉南城那邊的河道封鎖也需要留下部分兵力,所以在劉家村這邊的兵力不算太多,面對晉軍水軍時並沒有絕對的優勢。

更何況此時對晉軍來說局勢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候,當初渡河南下時,他們的目的是爲了去解救友軍,而如今他們的目標卻是挽救自身的性命。

若是不能擊退敵軍水軍的封鎖,那麼大軍就會被困死在大河南岸。

在這種絕境的逼迫下,爲了能開闢出一條生路,晉軍將士可謂是拼死作戰,李紹榮此時又恢復了往日的驍勇,親自率部衝擊,麾下將士殊死血戰,奮勇向前。

終於,小半個時辰之後,吳軍水軍被稍稍擊退,通往河北的道路勉強被打通了。

雖然此時吳軍的戰船就在不遠處,他們射出的箭矢還能威脅到渡河的船隻,但李存勖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渡河的行動立即開始。

與此同時,石敬瑭、趙在禮也已經率領麾下將士嚴陣以待。

他們在這短短半個多時辰之內,已經挖掘好了一條壕溝,又砍伐樹木,堆在陣前,當做簡易的胸牆,爲躲在後方的士兵提供一些掩護。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鼓舞士氣,若是軍無戰心,那麼即便有一座堅城在此,也難以固守;反過來,若是將士們士氣高昂的話,那麼即便處在平地上與敵軍交戰,也同樣能固若金湯。

尤其是對此時的晉軍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

一來晉軍剛剛打了敗仗,士氣低落,軍心浮動;二來也是更重要的一點,大軍即將渡河,此時留下來斷後就如同送死一般。

當自己的友軍已經搭載船隻開始渡河回家的時候,自己卻還要留下來與敵軍血拼,這種情況下將士們不造反就不錯了,還能指望他們堅決抵抗不成?

所以安撫軍心就顯得極爲重要了。

好在李存勖對此早有預料,他對留下來負責斷後的將士道:“將士們,我軍這次南下作戰失利,現在已經到了最危急的關頭。咱們的身後不遠處就是大河,那裡有足夠的船隻,只要能登上船隻,就有希望安然回到河北,而留下來斷後的你們,卻有可能送命。”

李存勖的話剛一開頭,便使得士卒們一片騷動不安,只聽他接着大聲道:“很不幸,你們就是將要留下來斷後的人!抵擋敵軍,爲大軍渡河爭取時間,這就是你們的任務。你們是不是認爲,自己已經被拋棄了?”

這一下,不僅普通士卒一片譁然,就是那些軍官將領們也都騷動起來。

石敬瑭和趙在禮二人更是皺了皺眉,不知道李存勖爲何要這麼說。

畢竟在場之人大多都是征戰多年的老兵,留下來斷後的危險性大家都有數,但也沒必要這麼直接說出來吧?

這下好了,原本情緒還比較平靜的將士們,現在都有些不安起來,一個個東張西望,似乎在考慮一旦局勢不妙,自己該如何逃命一般。

對此情形,李存勖卻是視若不見,他等了片刻,等衆人重新安靜下來,這才大聲道:“你們雖然沒有說出來,但孤卻看得出來,你們心中是有這種擔心的。”

“不過,孤要說的是,孤絕對不會拋棄你們,絕對不會!”

他策馬飛奔,到了一處山坡上後,用鏗鏘有力的聲音大聲說道:“三天前,孤率領你們渡河時,那時候孤是第一個登上南岸的;如今撤兵回去,孤也會最後一個登上北岸!”

“什麼?大王會最後一個渡河?”

“這不會是騙我們的吧?”

衆將士頓時更加騷動起來,一個個都在小聲嘀咕着,臉上帶着一絲期待,同樣也帶着一絲懷疑。

而石敬瑭等人也終於明白了李存勖的打算。

若是作爲晉王的他真的能做到最後一個渡河,那麼將士的軍心肯定能立即安定下來。

這種承諾,比任何賞格,或者任何其他虛言都有用得多,因爲這給了將士們生的希望,讓他們知道自己是與晉王一同留下來戰鬥,而不是被晉王給拋棄了。

當然,若是李存勖真的如此做的話,那麼他本人也將面臨着極大的危險,甚至最後能不能逃回河北去都難說。

不過此時兩人也沒打算勸阻,因爲那樣的話,只怕軍心就真的完了。

李存勖雖然聽不到士卒們的竊竊私語,也沒有他心通,沒法感應到大家的想法,不過他卻從衆人臉上看到了懷疑。

他當即取出一支箭矢,大聲說道:“孤在此起誓,只要還有一兵一卒在南岸堅持戰鬥,孤就絕不會率先渡河!若違此誓,有如此箭!”

說完,他雙手用力一扳,頓時將手中箭矢折爲兩斷。

這個時代的人對於誓言還是非常看重的,尤其是對李存勖這種身份尊貴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當着全軍數萬將士的面鄭重立下的誓言,若是李存勖違背了,那他身爲晉王的威信都將蕩然無存。

所以在他這般立誓之後,晉軍將士頓時便歡呼起來:“誓死奮戰!”

此時,楊渥正在騎兵的護衛下抵近晉軍營地探查,聽到晉軍的歡呼後,頓時皺了皺眉。

“李存勖果然非常人可比啊,都到了這種境地了,也不知道他用的什麼辦法,居然還能激發將士們的戰心,讓他們發出如此歡呼。僅憑這一點,他的能力就足以超越絕大多數將領啊!”

心中感嘆了一句,他接着對陪伴在身旁的衆將道:“看來李存勖打算渡河了。那麼咱們也要準備行動起來,一定不能讓晉軍溜走了!”

一旁的李德誠立即答道:“大王,末將願爲先鋒。”

他覺得前兩天的大戰,前軍和中軍都遭到晉軍突襲,卻始終沒有被打垮,唯有自己統領的後軍被晉軍突襲擊潰了,所以心中總是不安,想要好好表現一下。

不過楊渥聽了後卻搖頭道:“不急,現在敵軍渡河纔剛開始呢,何必急於一時?”

雖說如今吳軍佔有極大優勢,但晉軍也不是軟柿子,甚至若是打得不好,還有可能被反傷。

對楊渥來說,拿下這一戰他有很大的把握,不過要想全殲晉軍,那卻是半點把握都沒有。

所以最好還是先等一等,等到晉軍已經有小半軍隊渡過河時再發起猛攻,那時候晉軍定然人心浮動,想着儘快渡河,軍無戰心。

這樣的話,吳軍就能以最小的代價擊潰敵軍,至於最終能幹掉多少敵軍,那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觀察了一下晉軍的營地,發現晉軍已經修建了一些簡易的防禦工事後,楊渥皺眉道:“可惜我軍攜帶的牀弩都已經被毀了,不然在這種時候正好能用上。”

當初與晉軍作戰時,吳軍一方憑藉二十架牀弩給敵軍造成了極大威脅,不過之後的戰事是在晚上進行,牀弩的作用就沒那麼大了。

後來晉軍接連攻破吳軍防線,迫使吳軍撤退到山頂上去,在這個過程中,爲了防止牀弩落入敵人手中,朱虔佑在撤退時下令將來不及帶走的牀弩全部毀掉。

不想李簡卻道:“大王,雖說末將來得匆忙,帶過來的援軍不多,不過末將卻攜帶了五具蘇州炮,可以投入使用。”

楊渥聽了又驚又喜,道:“既然帶了蘇州炮,那爲何還不組裝起來?”

李簡尷尬道:“那蘇州炮如今應該還在運輸之中,想來還需要一點時間才能抵達。”

楊渥點了點頭。

這時候,晉軍一方也發現他們這支抵近偵查的騎兵隊,當即派出數百騎兵前來驅趕。

“走吧,咱們也該回去了。”楊渥看了一眼,平靜道。

回到營地,他當即下令大軍啓程向前壓,一直逼近到距離敵軍只有一里時才停下來。

這種距離對雙方大軍來說已經非常近了,實際上若不是晉軍修建簡易工事,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自身騎兵的出擊路線,楊渥也不敢這麼大搖大擺的逼上來。

此時晉軍第一批渡河的士卒已經開始登船,爲了儘可能的多載士兵,李存勖下令所以將士都脫掉身上鎧甲,扔下兵器,以減輕重量;而且每艘船都擠得滿滿的。

這樣一來,渡河的速度比三天前還要快上許多。

而吳軍這時候也開始發起進攻,主要由王儼儔和李簡帶來的援軍擔任先鋒任務,畢竟他們乃是生力軍,並沒有經歷血戰,此時的戰力是最完整的。

面對吳軍的進攻,晉軍一方激烈抵抗。

李存勖安撫軍心的策略此時起到了極大作用,當士卒們見到身爲大軍統帥的晉王果然沒有渡河,而是騎馬立在高坡上,靜靜關注着戰局時,大家的心情頓時安靜下來,軍官將領們也能夠專心指揮作戰了。

晉軍的防線就如同當初楊渥的佈置一般,也是沿着渡河口組成一道弧形防線,同時將騎兵佈置在側翼,以方便隨時出擊。

後方的晉軍在將領們的調度下安然有序的登船,而前方的將士則拼死抵抗吳軍的進攻,一切看上去都很順利,似乎晉軍安然撤回河北不是問題。

不過李存勖卻知道,這看上去平靜,實際上不過是因爲吳軍尚未開始發力而已。

正如同圍城必闕一樣,若是一點逃生的希望都不留,那麼敵人就會拼死反抗,反而不易將其消滅;但若是給敵軍留下逃生的希望,那麼敵軍都會向生路逃去,這樣就沒人願意留下來拼命了。

此時的局勢也是一般,晉軍逃生的希望已經有了,若是等到一部分人已經安然渡河過去後,剩下的軍隊就會出現不安,這一點不管李存勖如何安撫都不可能完全制止得了。

而吳軍也會逐漸加強攻擊的力度,到那時候,晉軍真正的考驗纔會來臨。

果然,隨着第一批渡河的晉軍在岸邊大批將士們的注目下,安然渡過黃河,在北岸緩緩靠岸,還留在南岸的將士們頓時出現騷動,之前還算有序的河岸邊立即有些許混亂出現。

衆多將士們不斷擁擠着向前,都希望自己能儘早登船渡河;而之前那些被留下來斷後的將士們,此時也有些不安起來,他們時不時的回頭向河面上望去,不知何時才能輪到自己渡河。

與此同時,吳軍的進攻力度也在迅速增強,在軍官將領的帶領下,刀盾手手持盾牌頂着敵軍的箭雨緩緩向前,後方的弓弩手則迅速射擊,發射出密集的箭雨。

此時,五具蘇州炮也已經運到,楊渥立即下令將其送到前方去組裝起來。

很快,在將士們的一片歡呼聲中,五具蘇州炮先後被組裝好,並做好了發射前的準備。

這時,楊渥指了指遠處若隱若現的河岸邊,對負責操作蘇州炮的軍官道:“此地距離河岸有近兩裡的路程,據孤所知,這應該處在蘇州炮的極限射程上,你可以射中敵軍的船隻嗎?”

那軍官猶豫了一下,道:“回稟大王,這個只怕有些困難,畢竟您也知道,蘇州炮的準頭可不好,而且這距離實在太遠了一些。若是蘇州炮的數量多的話還有可能命中,不過現在才五具蘇州炮,想要擊中實在太難了。”

楊渥擺了擺手,笑道:“沒關係,你就照着敵軍的船隻發射,就算不能擊中,也要嚇唬嚇唬他們。”

五具蘇州炮能用來幹嘛?若是用在前方的戰事,只怕最多也就聽個響,起不到多大用處,畢竟對於雙方數萬大軍的激戰來說,五具蘇州炮的數量還是太少了。

不過若是將其用來製造恐慌,那卻是再好不過了。

尤其是此時晉軍急着渡河,許多將士都擁擠在河岸邊上,若是被蘇州炮擊中,定能製造巨大恐慌;而一旦晉軍因此發生混亂,那麼李存勖好不容易安撫下來的軍心就要徹底完蛋了。

到時候吳軍大舉進攻,晉軍不潰散纔是怪事。

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滅樑(上)第九章 夜談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三百三十八章勸說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更新計劃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六百一十三章風起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二百七十七章 錢鏐之死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六百零九章北伐計劃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紀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十七章 升州之叛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計劃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四百四十九章晉與燕第七百零七章離心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更新計劃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七百零六章開疆拓地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二百一十一章 將領安排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一百一十二章 召回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七十一章 蘇州之圍(四)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五百三十八章決心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七百零三章戰爭之神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八十九章 應對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
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滅樑(上)第九章 夜談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三百三十八章勸說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更新計劃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六百一十三章風起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二百七十七章 錢鏐之死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六百零九章北伐計劃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紀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十七章 升州之叛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計劃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四百四十九章晉與燕第七百零七章離心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更新計劃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七百零六章開疆拓地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二百一十一章 將領安排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一百一十二章 召回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七十一章 蘇州之圍(四)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五百三十八章決心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七百零三章戰爭之神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八十九章 應對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