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

鄂州的陷落對於淮南來說是在上游獲得了一個堅固的防禦門戶;對於錢鏐等藩鎮來說是少了一個對抗淮南的盟友;對於朱全忠來說則是損失了一個牽制淮南的盟友;不過這所有的影響都不及對荊襄藩鎮帶來的震動大。

如今的荊襄,隨着成汭敗亡,他原本的地盤也迅速被瓜分,如今的荊襄周圍已經只剩下三大藩鎮:以朗州爲核心的雷彥恭,剛剛擊敗了雷彥恭取得江陵的山南東道節度使趙匡凝,以及以潭州爲首府的湖南馬殷。

鄂州陷落的消息一傳開,勢力較弱的雷彥恭和原本就與朱全忠有些嫌隙的趙匡凝便選擇了遣使來廣陵表明依附之意,言辭之中,對楊行密極爲恭謹,並且以部屬自居;唯獨湖南馬殷對於淮南抱有極大的敵意,開始在嶽州加固防禦。

廣陵。

“對於最近幾天許多官員上書要求討伐湖南馬殷的事,渥兒覺得如何?”書房之中,楊行密語氣平淡的詢問着。

最近幾日,隨着鄂州的陷落,淮南上下官員中突然有許多人上書節度使府,說荊襄諸藩鎮,在見識了淮南之威後紛紛前來依附,唯獨湖南馬殷反而迅速向朱全忠靠攏,對淮南表現出極大的敵意,所以應當趁着如今大勝的時機繼續進攻湖南。

這裡人面最重要的,也是第一個上書之人,便是西征軍的副統帥劉存。前段時間李神福攻破鄂州後便啓程返回廣陵,鄂州軍務全部交給劉存處置。

在奏章之中,劉存說道:馬殷當初乃是孫儒的部將,曾經禍害過江淮百姓;後來孫儒在宣州城下被楊行密擊敗時,馬殷作爲副將正隨劉建鋒率部在旁邊州郡大肆掠奪,反而躲過了楊行密的打擊。

後來劉建峰率部西進,一路來到湖南,這纔開創了一番事業;之後劉建峰死,馬殷被推舉爲主帥,正式割據湖南。

如此算來,馬殷也不過是宣州城下一羣僥倖逃得性命的敗將。

接着,劉存又列舉了許多理由來證明馬殷的虛弱,最後說到,若是舉兵討伐馬殷,定能輕易取得勝利,爲淮南開疆拓土。

這一說法在淮南官員中得到了極大的認可,便是高勖、殷文圭等人,雖然知道劉存的話肯定有所誇大,但也大體認可他的主張,認爲應當趁勝南下討伐馬殷。

不過,對於如今淮南上下的這種態度,楊渥卻深感不妙,因爲他在衆人神色之中,看到了驕傲自大。

“終究是這一年多以來的連續勝利,讓大家都變得有些不可一世起來。”楊渥在心中嘆息。

當然,楊渥知道,劉存上書請戰在淮南獲得如此多的支持,其中肯定不只驕傲自滿這一個原因。

比如劉存,他上書請戰除了瞧不起馬殷外,也有爲自己撈取戰功的想法;畢竟攻打湖南他纔會受到重用,有機會建立功勳。

高勖、殷文圭同意他的上書,除了心中有自大情緒,瞧不上馬殷這個宣州城下的敗軍之將外,同時也有好名的原因。

作爲傳統的讀書人,他們心中總是有種“萬邦來朝”的情懷,如今鍾傳、雷彥恭、趙匡凝都紛紛向淮南示好,後兩人更是派遣使者來表達了依附之意,開始以部屬自居;這種情況下,馬殷卻極爲敵視,殷文圭等人自然覺得應該教訓他們一番。

至於其他上書的官員,更是想法衆多,難以說清。

“父親,湖南,絕對沒有那麼容易對付!以孩兒之見,在南方諸多藩鎮之中,也只有錢鏐和馬殷纔是我淮南真正的大敵。別說是如今還要對付錢鏐,便是消滅了錢鏐之後,也需要經過充足準備才能舉兵,萬萬不能這麼輕敵,否則必定有一場大敗!”楊渥沉聲說着。

“是嗎?”楊行密不置可否,又看向嚴可求,“嚴先生,你怎麼看?”

“屬下覺得可以讓劉存試一試,李神福將軍回廣陵不是給他留下了一萬多兵力嗎?就讓他率領一萬人進攻嶽州,勝了則可進一步圖謀湖南,敗了損失也不會太大!”嚴可求沉聲道:“當然,鄂州的防禦必須先做好,免得萬一劉存被馬殷擊敗後,一個反攻連鄂州都丟了。”

楊渥見了大急,他從楊行密的態度中看出,他也是支持進攻湖南的,本來還想從嚴可求這裡尋求支持,一同勸阻楊行密,誰知道嚴可求竟然也支持進攻馬殷,難道他也以爲馬殷還是十多年前宣州城下倉皇逃走時嗎?

“父親,馬殷沒那麼好對付啊,他這幾年在湖南實力增長極爲迅速,又重用賢能,麾下兵精將廣,若是冒然進攻,很難取得勝利啊!”

楊行密搖搖頭,沉聲道:“馬殷這人,爲父很清楚,沒你想的那麼厲害!”

殷文圭、高勖等人也紛紛贊同,認爲馬殷取代劉建峰,被朝廷正式冊封爲武安軍節度使還是兩年前的事情;就這兩年時間,他能不能收服原本劉建峰的那些將領都難說,實力又會強到哪裡去?

楊渥聽了更加感到不妙,連連出言勸說,然而在衆人一致支持之下,楊行密最後還是決定,等鄂州的防禦做好之後,讓劉存繼續率部進攻嶽州。

出了書房後,楊渥直接找到嚴可求,有些不滿的問道:“嚴先生,如今淮南上下都充斥着一股浮躁,都覺得自己天下第一了,看不起別的藩鎮。馬殷實力強勁,絕對沒那麼好對付,我相信以嚴先生的聰明才智,肯定能看出這一點,爲什麼之前你也要支持進攻湖南呢?”

嚴可求拱手嘆息道:“既然世子知道如今淮南上下充斥着自大的的情緒,都瞧不起湖南馬殷,那麼世子何必還要阻攔呢?”

楊渥一楞,驚聲問道:“嚴先生的意思是,堵不如疏?”

“不錯!”嚴可求道:“世子難道看不出來嗎?如今淮南中驕傲自滿情緒最多的,不是別人,正是大王自己啊!”

楊渥不吭聲了,這一點他也看出來了,只是,真的沒有辦法勸阻嗎?

只聽嚴可求繼續道:“世子,你是知道的,淮南上下如今這種自大情緒很危險,若是這一次進攻湖南遭到失敗,或許還能讓大家清醒一番;否則,若是將來面對朱全忠或者錢鏐時,大家還是這麼個情緒,其後果只怕更加可怕!”

“所以與其勸阻大王,將隱患留到以後,還不如現在就將其爆發出來。”

楊渥不得不承認嚴可求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不過他還是問道:“那若是劉存進攻嶽州僥倖之下成功了呢?豈不是讓這種自大情緒更加強烈了?”

嚴可求一愣,沉思半晌才道:“淮南總歸是要打一場敗仗才能重新沉靜下來的。而且,大王有時候很固執的,世子只怕也勸不動他。況且,進攻嶽州的後果或許也沒世子想的那麼嚴重。”

楊渥默然,不是他反應太激烈了,而是歷史上劉存率軍進攻湖南,就是在這樣一種自大的心態之中出兵的。結果劉存大軍一戰而敗,損兵折將數萬人,戰船損失八百艘,連劉存和陳知新這兩個領兵將領都被俘了,後來因爲不願投降而被馬殷殺害。

如今衆人的心態,若是再這樣下去,將來少不得也會有一場大敗,不是徵湖南時,就是在別的戰場上。

見楊渥沉默,嚴可求笑了笑道:“世子的婚期也快到了,還有科舉的事情,明年三月份就要舉辦了,世子還是儘快拿出一個章程來,然後正式發佈,不然那些考生可就沒有多少時間準備了。”

楊渥點了點頭,同時,在心中也第一次迫切想要正式繼位,親自來執掌淮南,爲淮南的前進方向掌舵!

嚴可求拱了拱手,轉身離去。

這時候,殷文圭走出來道:“大王讓殿下過去,如今在書房中。”

“好,我這邊過去。”楊渥點了點頭,再次回到書房。

“渥兒,是不是覺得爲父老糊塗了?”一見面,楊行密便笑道。

楊渥沉默不語,楊行密見狀便道:“看來你是默認了?其實你可以放心,爲父不會不知道馬殷的難纏的。”

“那爲什麼……”楊渥有些疑惑。

“爲父知道你是在擔心淮南上下的急躁情緒,還覺得爲父是不是也有些驕傲自滿?”

楊渥有些驚訝,沒想到他連這個都猜到了。

只聽楊行密繼續道:“其實你多慮了,你看嚴可求就比你鎮定多了。馬殷,的確不是那麼好對付的,不過正因爲難以對付,就要趁着他如今實力還不夠強的時候加以打壓。這一次征討湖南,並不是要一次性滅掉他,而是奪取嶽州這個門戶,爲以後進攻湖南做準備!”

“嶽州的情況你是知道的,四個月前,馬殷部將許德勳襲擊江陵,返回途中路過嶽州,在他的勸說下,當時的嶽州刺史鄧進忠這才完全投靠馬殷。換言之,馬殷實際掌握嶽州的時間也只有這幾個月時間,如果不趁早將其攻佔,難道要等到以後嶽州防禦嚴密時嗎?”

楊渥道:“那麼以後呢?若是這一次戰勝,讓大家都進一步覺得湖南好對付怎麼辦?”

“以後?”楊行密笑道:“以後那就是你的事情了,你若是儘快將錢鏐消滅了,然後集中兵力對付馬殷,又有什麼可擔心的?”

說到這裡,他忽然又道:“對了,這一次上書請求繼續進攻湖南的官員之中,有一部分人是受了錢鏐細作的賄賂,這些人爲父已經重重處置了。所以你放心吧,儘快把錢鏐消滅掉纔是現在最緊要的事情!”

楊渥見他還是把消滅錢鏐當做第一目標,這才鬆了口氣,至於以後,或許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ps:晚上還有一章。

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四百八十六章必要條件與重要條件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善後第四百八十六章必要條件與重要條件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六百二十五章霍彥威的反擊第二百四十二章 德清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五百五十六章議和?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三百八十七章封爵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保守與激進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二百八十三章一年之後第四百五十八章謹慎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六百八十二章夜攻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第一百四十九章 直接進攻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三百八十六章軍銜與封爵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鏐的驚喜第五百八十七章定策第二百八十章 治病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五十一章迎接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五百章盧枇第四十四章 劉氏的擔憂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二百七十一章
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四百八十六章必要條件與重要條件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善後第四百八十六章必要條件與重要條件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六百二十五章霍彥威的反擊第二百四十二章 德清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五百五十六章議和?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三百八十七章封爵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保守與激進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二百八十三章一年之後第四百五十八章謹慎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六百八十二章夜攻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第一百四十九章 直接進攻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三百八十六章軍銜與封爵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鏐的驚喜第五百八十七章定策第二百八十章 治病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五十一章迎接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五百章盧枇第四十四章 劉氏的擔憂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二百七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