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紀

如今是十二月,兩個月後楊渥覺得田覠他們差不多就要造反了,到時候楊渥肯定會率軍參加平叛。

按照他的打算,目前的黑火藥主要用於爆破城牆。後世江寧城何等雄偉堅固,若是用一般的辦法太平軍不可能攻破城池,但他們卻想出了個好主意,那就是用棺材裝入大量的黑火藥進行爆破,將獅子山正面城牆炸出一個寬兩丈多的缺口,從而攻破江寧。

而歷史上安仁義據守潤州孤城長達一年多時間,王茂章率領的大軍始終攻不破城池,嚴重拖累了淮南對外擴張的步伐,最後還是趁安仁義不備時挖地道破城的。如果用火藥進行爆破,那麼平定安仁義的叛亂肯定會快得多。

“讓你實驗的榴彈做的怎麼樣了?”楊渥繼續問道。

除了用來爆破外,楊渥還打算製造一些類似於後世“榴彈”的爆炸裝置,實際上也就是用大型陶罐裝入黑火藥和帶有棱角的石子,點燃後用拋石機投擲出去,在敵軍之中製造混亂。

“已經制造好了,就是爆炸的時間不好控制,爲了防止榴彈在投石機上或者空中就爆炸,我們只能儘量將引信做長一點,這樣一來榴彈落入敵軍之中後就會給敵人留下足夠的躲避時間!”

楊渥點點頭,實際上他本來就沒指望這種榴彈能給敵人造成多大的傷亡,他僅僅指望用它來製造混亂,更何況這種爆炸武器乃是第一次在戰場上使用,未必就不能大量殺傷敵人。

“這點我知道,你只要造出來就行了,現在有製造好的可以試驗給我看看嗎?”

“當然可以!”寧中轉身對一旁的一個工匠吩咐了幾句,過了一會兒,他們便準備好了。

“世子請隨我來!”

不一會兒,他們來到一個試驗場地,只見遠處立着一臺舊式的發石機,一枚榴彈被裝上了拋石機後端,隨着工匠的號令,二十幾位守衛這裡的士兵圍了上去,他們將負責拉曳投石機前端的繩索。

“點火!”

那工匠大聲下令着,一名士兵走上前去點燃榴彈的引信,又迅速逃離開去。

“發射!”

二十幾個士兵一齊用力,只聽“嗖”的一聲,榴彈被迅速拋上天空,在空中飛了大概三百步後落地,又過了大約三秒鐘時間才聽到“轟!”的一聲巨響,一團白煙沖天而起,接着便是濺射的石子向四面八方飛速射去。

“過去看看!”

楊渥一行人來到爆炸點,只見地面上已經被炸出了一個半米深、三米多寬的坑,地面上還在冒着黑煙,而榴彈裡面預先裝入的石子都散佈在這個大坑周圍五米範圍內,可以想象如果爆炸發生在敵羣中的話,肯定能造成不小的傷亡。

“很好!”楊渥滿意的點點頭,這種榴彈的裝藥達到十斤,在後世那些重磅炸彈面前什麼都算不上,但在這個時代卻是一種威力驚人的武器,楊渥注意到周圍那些工匠和士兵們雖然之前都見識過了,但此時依然神情震駭;至於跟楊渥一起過來的程勳等侍衛此時早就震驚得半晌說不出話來了。

“這種榴彈要加緊生產,兩個月內至少要儲備一百枚,能做到嗎?”

寧中略微思考了一下,點頭答道:“應該沒問題。”

接着楊渥又視察了一下他們黑火藥的儲備情況,特意指點了一些儲備安全上需要注意的地方,這才滿意的離去。

不過黑火藥等武器都只是外在手段,關鍵時刻用來還成,但一支軍隊最重要的地方還是軍隊本身的戰鬥力。

昨天楊渥回到軍營後便讓崔肅領頭,朱思勍、秦裴等人作爲副手協助,希望能制定一部新的軍法,對各種具體的違紀行爲作出相應的規定,而不是像以前那樣軍法太過粗糙,有的地方又太過嚴苛,以至於許多實際上並沒有多大危害的行爲按照軍法卻需要除以斬首,這些都太過不合理了。

再次回到軍營後,楊渥先四處巡視了軍營,再回到大帳接見了崔肅等人。

“讓你們修改新的軍法如今做的怎麼樣了?”

“回稟世子,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不過有些地方還需要世子定奪。”崔肅將一本冊子遞了上來,“請世子過目。”

楊渥接過來仔細查看,只見整個軍紀不再是像以前那樣到處都是“犯者斬之”的字樣,而是每種違紀行爲根據情節的輕重給出了“關禁閉”,“軍棍”,“鞭刑”,“體罰”,“斬首”等刑罰,楊渥對此表示滿意。

更讓他感到高興的是,崔肅雖然是個文士,但他在修改軍紀的時候卻將文字寫得非常直白,非常詳細,既沒有什麼“微言大義”也沒有什麼華麗辭藻,只要是識字的軍官基本都能看懂。這一點尤爲重要,若是具體負責執行軍法的軍官們都看不懂,那麼這軍紀制定了又有什麼用處?

楊渥連連開口讚賞,並指出了一些容易引起歧義或者表述得還不夠清楚的地方,讓崔肅回去再修改一下。

除了前面這些條文是崔肅等人一致認同的外,在一些地方崔肅幾人卻起了爭執。

比如說侵擾百姓,崔肅就主張從重處理,無論是誰,只要敢侵擾百姓的沒有殺死百姓的都會除以“杖刑”,而有百姓死亡的案件則一律斬首,就像當初在崑山時那樣;而朱思勍等人卻認爲量刑太重,並且太過籠統,必須依照具體情況予以處罰。

聽完衆人的爭執後,楊渥最後還是決定聽出朱思勍等人的意見,畢竟太過嚴苛的軍紀很容易流於虛言,在實際中難以執行下去。而且如今畢竟不是後世,在這個時代大多數軍隊都認爲侵擾百姓算不得什麼大事,對此即便是楊渥這個來自後世的人也不得不選擇妥協。

“你們趕緊把新的軍紀制定好,然而迅速施展下去,還是像當初那樣,首先讓軍官們知道新軍紀,然而逐漸讓士兵們知道。此外,如今的軍紀已經不像之前那麼嚴苛了,諸位在實行的時候就務必要依法實行,切不可再姑息養奸,諸位明白了嗎?”

“屬下等都明白了!”

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三百零四章 郭崇韜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六百二十章冒險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四百四十四章高鬱的主張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六百八十二章夜攻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六百二十三章回援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三百章 崩潰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擊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四百四十四章高鬱的主張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四百四十四章高鬱的主張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六十一章 武勇都之亂(二)第三百零四章 郭崇韜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
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三百零四章 郭崇韜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六百二十章冒險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四百四十四章高鬱的主張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六百八十二章夜攻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六百二十三章回援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三百章 崩潰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擊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四百四十四章高鬱的主張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四百四十四章高鬱的主張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六十一章 武勇都之亂(二)第三百零四章 郭崇韜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