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

“世子現在在哪裡?怎麼沒有看到世子?”李遇急切的問道。

“李使君放心便是,本將可不敢讓世子親自率軍衝鋒,如今世子率領兩百名騎兵在西邊吸引敵軍注意力呢!”侯瓚簡單介紹了一下啊情況。

李遇這才鬆了口氣,抱拳感激道:“將軍援手之情在下感激不盡,要不是將軍及時毀掉了投石機,今日常州只怕就要陷落了。”

“使君言重了,以使君之能,即便沒有本將出手想必使君也能繼續堅守!”

侯瓚看了看戰場,只見被擊潰的敵軍正被步騎兵聯手追殺,而不遠處張灝率領的增援叛軍也漸漸合攏過來,連忙提醒道:“叛軍快要圍上來了,還請使君且先回城,本將爲使君壓陣,之後再尋機離開!”

李遇點點頭,在追殺敵軍潰兵上步兵的效率遠遠不如騎兵,留在這裡作用不大,不如先回城再說。至於侯瓚他們倒不需擔心,只要不是太作死,在現在的情況下敵軍想要圍殲侯瓚的騎兵是很困難的。

“費子明,你先率軍撤回城中,本府隨後便回城!”李遇轉頭對身旁一將說着,等費子明下去安排後,他又道:“侯將軍,以在下之見,今日一戰我軍成功摧毀了叛軍的投石機,安仁義再想攻佔常州的機會並不大,所以在下認爲他接下來會撤軍返回潤州,不知將軍如何看?”

“使君所言甚是,本將也覺得安仁義撤軍的可能性較大,畢竟江淮的騎兵大都跟隨世子去海州了,隨着今日一戰,安仁義肯定會懷疑世子是不是已經回來了;如果我是安仁義,接下來肯定會撤軍回去!”

“所以,當他撤軍之時也是我軍趁機進攻的時機!”李遇笑道。

他也是一員老將,知道若是安仁義率軍返回潤州據城而守,短時間內要想平定就難了,還是想辦法在城外削弱叛軍來得容易。

“但如今叛軍主力猶在,今日一戰真正給敵軍造成的損失最多也就一千多人,我軍兵力依舊太少,只怕不能做出有效追擊啊!”侯瓚皺了皺眉道:“世子麾下的步軍至少還要三天時間才能趕到,等他們登陸又需要時間;蘇州援軍更是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到,而安仁義說不定明天就會撤軍啊,從這裡到潤州若是急行軍,只要兩天就能趕回去,我們的時間只怕不夠啊!”

“將軍放心就是,蘇州陳將軍之前已經傳來消息,說是今天晚上他們就能到達常州;加上他們的三千人援軍,我軍如今便有七千人,雖然還是少於敵軍,但用來追擊已經足夠了。”

今日一戰後安仁義一方損失了千餘人,加上這幾天攻城的損失,他們現在能用的兵力大約在八千多;而己方兵力除了一部分留下守城外,可用之兵有六千左右。

兩千人的兵力差距其實並不大,加上自己一方有一千騎兵,又是追擊作戰,這種兵力對比足夠一戰了。

侯瓚眼前一亮,立即笑道:“既然如此,那就等安仁義撤軍時咱們再戰!”

和侯瓚交換了一下意見,李遇見費子明已經帶兵回城了,便與侯瓚告辭離去,而侯瓚隨即也率軍撤走。

騎兵的威懾力來自強大的機動力,若是進入城中就是自縛手腳,侯瓚當然不會做這種事情。

而安仁義見到侯瓚離開後,又等了一段時間見西邊敵軍騎兵依然未到,自然明白過來是中計了,也只能收兵回營。

“時間太緊了,時間太緊了啊!”回到營帳後,安仁義不由抱怨着。

若是時間足夠的話,他們在圍城時肯定會挖掘好壕溝,佈置一下防備騎兵突襲的障礙物,那樣就不需像現在這樣提心吊膽的擔憂騎兵突襲了。

“安使君,接下來咱們該如何辦?立即撤軍嗎?”張灝有些不甘心的問道。

“不撤軍還能怎樣?既然有上千騎兵突然出現在戰場,那就有可能還有更多的敵軍出現。而且蘇州炮已經被焚燬,常州已經不能繼續攻了,必須明天就撤回去!”安仁義陰沉着臉道。

張灝不由皺眉,雖然他也知道情況緊急,但相比於還有潤州作根基的安仁義,他纔是真正的沒有根基,所以他反而比安仁義更想打下常州。聽到安仁義想要撤軍,他不由提出反對。

“安使君所言甚是,但不知使君有沒有想過今天這一千騎兵爲什麼會突然出現?”

張灝突然問道,見安仁義若有所思,他又繼續道:“將軍對從潤州到常州這一帶的江岸都監視得很嚴,若是敵軍大隊人馬登陸,必然瞞不過我軍的探子;然而到現在爲止卻沒有任何密探說有敵軍登陸的消息,難道將軍不感到奇怪嗎?”

楊渥的大軍當初從廣陵離開時光乘坐的戰船大小就有近千艘,前後排列數裡,這麼大規模的船隊若是進入長江肯定瞞不過安仁義的探子。

“所以末將認爲楊渥肯定只派了少量騎兵先行南下,其餘大軍一定是被朱延壽牽制住了沒有南下。咱們現在抓緊時間攻城還來的及!大可不必這樣急着回去!”

安仁義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道:“張將軍提出的疑點很有道理,而且今日西面斥候報告說有大批騎兵接近,最後卻一個人影都沒看見,這一點也讓本將有些懷疑。不過楊渥既然能派一千騎兵南下,就有可能派更多的軍隊南下。而且,有一千騎兵遊走在周圍,咱們想要攻城也無法使出全力。”

“更何況咱們雖然覺得朱延壽會拖住楊渥的主力,但壽州那邊的實際情況如何誰也說不準啊,本將可不能繼續留下來冒險!”

“將軍,或許咱麼還能……”

“好了,張將軍不必多言,本將已經決定明日無論如何也要撤軍,將軍這就回去準備吧!”張灝還要勸說,安仁義卻有些不耐煩了,三言兩語便打發了張灝。

張灝只能臉色陰沉的起身出了安仁義的營帳。

“哼,你以爲你的心事瞞不過本將嗎?不過是個反覆小人,還想當刺史?也不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嘴臉!”身後,安仁義輕聲冷笑着。

對於張灝,便是安仁義也有些不齒,加上前幾天突襲廣陵最後功虧一簣,讓他感到極爲不滿,這幾天表面上對他客氣,但實際上也很防備。

第五百二十六章推斷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五百六十六章封賞名單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二百三十章 應對(再續)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九十九章 嘉興之戰(二)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六百零二章晉王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三百四十六章審判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六百零二章晉王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四百九十七章馮道的決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五百二十六章推斷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一百四十九章 直接進攻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三百章 崩潰第二百四十三章 突圍第六百三十七章張全義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六百九十三章突圍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三十四章 驚喜(下)
第五百二十六章推斷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五百六十六章封賞名單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二百三十章 應對(再續)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九十九章 嘉興之戰(二)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六百零二章晉王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三百四十六章審判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六百零二章晉王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四百九十三章憤怒第四百九十七章馮道的決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五百二十六章推斷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六百七十三章遷都洛陽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一百四十九章 直接進攻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三百章 崩潰第二百四十三章 突圍第六百三十七章張全義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六百九十三章突圍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三十四章 驚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