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謠言

“看來天子是不能繼續留在長安了,得想辦法遷到洛陽來!”朱全忠撫了撫額頭道。

對李茂貞這樣一個有一定實力,難以徹底消滅,卻又始終與他爲敵的藩鎮,實在是讓他感到頭痛,加上就像敬翔說的那樣,最近一兩年裡打的仗實在太多了,或許也是時候休整一番了。

就在朱全忠準備暫時放棄南下計劃時,又有侍衛進來呈上文書,這一次,朱全忠看後卻是滿臉喜色道:“好好好!沒想到這一次連鍾傳都被說動了!或許是還真是一次攻滅淮南的機會!”

原來,當初錢鏐派去洪州的使者在成功說服鍾傳出兵後,便立即北上大梁,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朱全忠,請求他從北方出兵夾擊。

鍾傳雖然一心割據地方,很少與別的藩鎮打交道,不過他經營江西近三十年,自然有較強的實力,別的不說,光這一次出兵六萬攻打歙州,就是一次大手筆,絕對能讓淮南感到頭痛。

看過文書後,敬翔不由沉默了,而李振等其他本來就支持立即南下的謀士這時更加得意起來,紛紛勸說朱全忠親自率兵南下。

不過自從將天子掌控在手中後,朱全忠心中那篡位稱帝的野心便一日強過一日,在面臨親自南下,剿滅淮南,和坐鎮洛陽,防止李茂貞再次劫持天子的選擇上,朱全忠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坐鎮洛陽。

當然,出兵南下夾擊淮南的計劃也不會放棄,朱全忠下令道:“傳孤的命令,以宿州刺史康懷英爲將,領兵五萬南下,與錢鏐、鍾傳一同夾擊淮南。若能趁勢剿滅淮南則更好,若不能,至少也要幫杜洪解圍!”

……

廣陵。

楊渥雖然打算在今年剩下的幾個月裡不再進行大動作,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止,淮南想要休整,錢鏐等人卻不讓他休整。

這些能在亂世之中崛起一方的梟雄,都不是目光短淺之輩,自然知道在這個時候不能坐視淮南休整。

所以在九月初,錢鏐出兵三萬,目標直指湖州;兩天後,新任歙州刺史陳知新報告,歙州境內發現大批江西兵,人數有數萬人;這還沒完,北方的光州刺史李遇也彙報,宿州刺史康懷英率兵五萬南下,一部分駐在光州城外,有攻城之意,另一部分卻分兵南下,應該是爲鄂州杜洪解圍而去。

三大藩鎮分三路來攻,兵力多達十幾萬,一時間淮南震動,誰都看得出來,這是周邊勢力針對淮南的一次有預謀的進攻。

不過,外部的局勢固然險惡,但對淮南更加不利的卻是內部。

在淮南內部,軍隊整編的進度剛剛展開不久,沒有一兩個月時間難以完成整合;同時,因爲連綿的戰事,廣陵府庫中存的錢糧也快要空了,而各地秋稅最早也要到十月前才能上繳完畢。

與此同時,坊間卻開始出現諸多謠言,有說湖州已經被錢鏐攻破的,有說歙州刺史陳知新與江西兵交戰兵敗被俘的,還有說樑王朱全忠親自率領三十萬大軍南下的,各種說法莫衷一是。

不過這些謠言雖然造成了一些恐慌,但經過節度使府出面安撫後,恐慌很快就平息了下去。

唯獨有一條傳言卻是用心險惡,而且顯然是某些有心人在故意傳播,短時間內難以澄清。

這謠言是說,今年節度使府在江南各州大規模推廣什麼占城稻,說什麼是從海外流傳過來的稻種,能夠大幅度增加產量。

結果農民種植以後,因爲水土不服,導致大量土地顆粒無收,所以要不了多久廣陵市面上的糧價就會暴漲。

似乎是配合謠言一般,沒過兩天,市面上的糧價真的大幅度上漲了,雖然各個糧店的店主都出面澄清說,糧價之所以上漲,不是因爲糧食減產了,而是因爲有人在暗中大規模收購糧食導致的。

不過他們的話卻沒多少人相信,因爲又有傳言說,收購糧食的人就是節度使府派出去的,因爲各地糧食減產,導致今年稅收會出現不足,加上如今正在打仗,節度使府卻沒有糧食儲備了,所以需要大量收購糧食。

總之,在有心人的煽動下,廣陵居民紛紛搶購糧食,將本來就很高的糧價進一步推高了,僅僅幾天時間,糧價就漲到了每石五貫的地步,而且還在進一步上漲。

爲了阻止糧食價格的增長,只好下令糧價不得超過一石五貫。然而不久之後,等到糧店裡的糧食賣完後,店主們便發現,曾經賣給他們糧食的上家都紛紛表示沒有糧食了。

一時間,廣陵竟然有斷糧的危險,靠着從周邊各地緊急運來的糧食才維持住。不過如今淮南各地秋稅還沒收上來,僅靠以前儲存的糧食,只怕也支持不了多久。

節度使府中,楊渥不禁有些頭痛。

說實話,他雖然預料到這次軍政分離肯定不會一點波瀾都不產生,但他還是有些低估了其帶來的反彈。

不僅是軍政分離導致的利益受損者,還有軍隊整編的過程中的利益受損者,再加上一部分投機商人見到機會後,趁機發難,共同導致了這場糧食危機。

本來如今正是秋收季節,只要各地糧食運到,糧價的問題肯定能夠解決,然而在投機商人的加入下,不僅是廣陵,其他各州也有人開始囤積糧食起來。

加上節度使府爲了應對即將到來的戰事,的確派人去市面上大量收購過糧食,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十幾萬敵軍從三面發起進攻,不多儲備點糧食怎麼讓人放心。

“殺!那些故意放出謠言的人都該殺掉!那些趁機囤積糧食的不法奸商也要殺掉!”向來是個老好人的高勖此時也有些怒了,說出這麼一番殺氣騰騰的話來。

書房之中,不僅楊行密,楊渥在,高勖,嚴可求,殷文圭,駱知祥,周隱等文官幕僚也都在,每個人臉上都很不好看。

楊渥苦笑道:“那些暗中放謠言的人固然該殺,但高先生此時能查清楚是誰在暗中放的謠言嗎?即便查出來,那又有證據嗎?”

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審知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四百五十六章機會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七十一章 蘇州之圍(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四百五十三章騎兵的優勢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六章 家宴(下)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三百零一章後路已斷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十二章 合議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六十一章 武勇都之亂(二)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六百四十六章大舉西進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六百二十章冒險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混戰(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六百零九章北伐計劃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二百八十二章 接位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五百三十章襲擊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審知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四百二十五章就擒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七章 我服了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四百一十九章設伏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五百七十章謀劃徐州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
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審知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四百五十六章機會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七十一章 蘇州之圍(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四百五十三章騎兵的優勢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六章 家宴(下)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三百零一章後路已斷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十二章 合議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六十一章 武勇都之亂(二)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六百四十六章大舉西進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六百二十章冒險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混戰(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六百零九章北伐計劃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二百八十二章 接位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五百三十章襲擊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審知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四百二十五章就擒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七章 我服了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四百一十九章設伏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五百七十章謀劃徐州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